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象中曾看過板大您說過 自己主要是接英翻中,合作對象大部分出版社等,較少與翻譯社打交道 而我們接的案子,以中翻英為主 這個領域除了個人發案者與企業外,就以翻譯社案件來源居多 或許因此有些經驗與看法上的不同吧 既然行情不好,就不要接 去開發或尋找願意付錢的識貨翻譯社或客戶 當然這樣的說法是沒錯 為了原則也有必要這麼做 但是,這種話不是每個譯者都有勇氣大聲說的 相信有九成的譯者依然只能選擇屈就市場 不會輕易挑戰這種堅持 版主說的沒錯,只要試譯過,通常下次接案不需要再試譯,也當然會有固定的案件來源 但是我想不會有人嫌案件太多的吧@@? 不會只侷限在固定合作模式,安於現有的報酬 多接案當然就會多見識到形形色色的業者,也更熟悉市場的真實面.... 試譯或許是篩選的方式 但,試譯結果並不是翻譯社發案的最主要根據 報價才是,能接受他們的很低的翻譯預算才是重點。 就因接過許多已經被翻譯社翻過 又找上門來請求潤稿的案子 才會覺得許多翻譯社因為這種削價競爭的狀況 導致整個翻譯素質低落,有待加強 翻譯社與譯者是共生關係 這當然是大家都認同的觀點 可是,絕大部分的翻譯社只安於自身可以獲得固定比例的費用 不會積極去向客戶展現優勢,提高報價 因為他們都不是真正的譯者 更不知道怎麼針對每個案子的領域拿出有說服力的說辭來說服客戶 為什麼我這家翻譯社最好,應該提高預算換取更好的翻譯品質 僅消極的屈就於市場普遍存在低價競爭制度 因此,譯者就算再努力認真,對每個案子做好功課,完成符合水準的成品 還是只能得到最低比例的報酬 而普遍譯者或許沒有其他管道,或者實際的經濟需求,或者兼差心態 勉強接受這樣的狀況,很難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要嘛就有骨氣點,不接低價的案子,自己找出路,闖出一片天 不然就只有忍著點,屈就薄利多銷的市場 至於政府採購中,可笑的翻譯行情 導致整體市場的扭曲與素質不良 這一點大大贊成 這也是需要矯正的重點 我們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實際提出許多建言與參考資料給政府相關單位 市場需要矯正,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 自己開翻譯社也不代表就會改變什麼 削價競爭是因為有譯者對自己不夠有自信或者兼差補貼心態 因此只要有案子,不論什麼樣的價格都同意做 導致寵壞翻譯社,也打亂了整個市場行情 總之,如何維持自己的行情,不隨著低價競爭起舞 敢向翻譯社或者客戶爭取,有辦法證明自己就是能夠翻出優秀的作品 我想,最重要的還是會回歸到譯者的態度、專業能力與經驗的累積 只要有真本事,有效率,有信心 就可以幫自己多爭取應得的報酬 大家一起加油~ ※ 引述《TheRock (就是這樣)》之銘言: : ※ 引述《ilovelibby (小豆媽咪)》之銘言: : : 對於試譯的認知 : : 我想每個人的立場不同 : : 從事翻譯已經二十幾年(在美國與台灣企業) : : 但是正式進入台灣翻譯市場(接觸翻譯社)才半年 : : 或許有些資深的譯者覺得這樣的制度並沒有不合理 : : 但是就我們看來 : : 這是全球都看不到的惡性循環下的劣質市場 : : (台灣譯者的翻譯費行情甚至比大陸還低....) :   該怎麼說呢,至少我合作的對象只會在當初招募的時候要我試譯,之 : 後並不會要求我試譯。而是打電話、寄信或在 MSN 上問我有沒有空接案。 :   所以對我來說,試譯只是建立未來長久合作關係的關卡罷了。只要過 : 了,之後不會是個問題。或許你應該找別家公司合作。 : : 普遍會被要求試譯的狀況 : : 大部分都是翻譯社從自己列為資料庫中合格譯者名單裡 : : 去篩選可能適合的對象發給試譯文 : : 被列為公司錄用之譯者群 : : 都一定是投過履歷,被公司認為應該是足以分發案件的程度 : : 才會有進一步想把案子發給他 : : 公司在標案時,肯定都會吹捧自己擁有相關背景之譯者可做符合水準的服務 : : 但是卻在得標後,才會透過這些名單去找譯者 :   足以分發案件,不表示一定有能力接案。 :   現在專業領域區分得非常細,一般翻譯公司在試譯時,頂多試個大概 : 而已,不可能做得太深入。而同樣屬於某一領域的譯者,因為教育背景、 : 工作及生活經歷,乃至於個性上的差異,每個人的工作成果也未必相同。 : 這自然會影響到能否接案。 : 以我本身為例,我是法律背景出身,但我也沒把握說所有法律領域的 : 翻譯我都能夠完全勝任。所以有些時候我會希望透過試譯的機制來確認我 : 是否有能力應付那方面的文件。當然,比較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 : 有試譯沒過的情形就是。 : : 這樣是否很像是利用尚為得到案件的譯者之背景履歷,去幫公司標案? : : 如果翻譯社先利用譯者的履歷或者以收集大量廣泛領域的譯者 : : 作為他公司標案籌碼 : : 究竟是以將譯者當作"現成的員工"去為公司標案,或是"詐欺"呢? :   我認為你這樣的說法有失公允。翻譯社與譯者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共 : 生關係,彼此之間是相互利用的。一家翻譯社有好譯者,自然較能吸引客 : 戶,而能夠吸引客戶的翻譯社,自然較有機會發案子給譯者。 :   說穿了,今天就是因為一般譯者普遍沒有辦法以個人身分直接找到客 : 戶,就算找到客戶了,也未必能夠說服客戶使用自己的服務,或就算客戶 : 願意使用自己的服務,也未必有辦法應付客戶在稅務上的需求,所以才需 : 要翻譯社這個中介機構花錢打廣告尋找客戶、提供營業場所與客戶接洽, : 以及滿足客戶在稅務上的需求。 : 再者,以一名譯者本身的背景履歷,能吸引到的客戶畢竟有限。但如 : 果集結眾多譯者,自然較有機會滿足眾多客戶的需求。兩者在招攬業務上 : 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今天你會接到案子,客戶可能是因為其他譯者的背 : 景履歷或翻譯社過去累積的名聲而給翻譯社案件,而不是因為你的背景履 : 歷。換句話說,如果靠你一個人,可能根本接不到這個案子。此時,其實 : 是翻譯社集結眾多譯者及其過去累積的名聲為你爭取案件。 :   總之,不是只有翻譯社在利用譯者的資歷,譯者也同時在利用翻譯社 : 的名氣。為什麼國內大型企業的翻譯案就是交給那幾家知名翻譯社處理而 : 不交給你處理?就是因為別人招牌夠響亮。除非你已經是知名人士,否則 : 你算哪根蔥? :   如果你今天有辦法靠「你自己的名字」爭取到客戶(例如透過口碑行 : 銷),自然就不必和翻譯社維持這種「不平等的利用關係」。 : : 這個行業本來就已經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狀態 : : 不應該將常態當作合情、合理、合法 :   試譯並不是不合理的要求。 : 而且我也說了,對於那種假試譯之名行免費取得譯文之實的行為已經 : 觸法,自然不是合情、合理、合法。我不知道你在這裡批什麼。 : : 再者,試譯的標準在哪? : : 會認真將試譯文校稿然後退還給試譯者的說明未何沒有錄用的,目前所知道的只有一家 :   是哪一家?說出來表揚一下。 :) : : 但是,翻譯社的校稿職員的水準,遠遠不如譯者的 : : 我們倒是已經遇到好多個...... :   是哪幾家?說出來好讓大家避開。 : : 或許我們遇到直接利用試譯拿去交差,不代表全部的試譯都是如此 : : 但是從譯者的經驗,試譯的經驗通常不是很透明公開,且受尊重的 : : 翻譯社有幾家會說明,試譯稿不合資格者,不會使用,用或不用如何證明? :   這點應該是奠基在雙方之間的互信上。在正常情況下是雙方共同的認 : 知,毋庸證明。事實上,也正因為雙方有理由相信對方不會這麼做,才會 : 使得對方做了之後需負擔法律上責任。 : : 又有幾家翻譯社會讓你知道,他們最後選的人的確水準高過於你的翻譯? : : 工作的招募筆試或測驗都會有一個標準答案 : : 但是試譯不同! : : 翻譯用字遣詞不只是感官審美問題,還牽涉到每個字的用處、情境狀態.... : : 一個中文字,絕對沒有單一標準對應的英文字,這並沒有標準答案 : : 是取決於評審人的程度與素質水準 : : 如果該者明明達不到那種程度呢??? :   你這裡提出來的說法,正好可以用來反駁你的要求。正因為沒有標準 : 答案,所以你也沒有辦法要求對方證明最後選的人的水準高過你。 : 再者,你怎麼知道是對方程度不夠呢?也許根本是你自己本身程度不 : 夠啊!就以我過去在板上與板友討論譯文的經驗為例,我的譯文有時會被 : 逐字轉換派或文法派批評說是錯誤的,但結果呢?有時候根本是對方單字 : 認得不夠多或文法認知有錯造成的結果。你要如何確認自己不是那些單字 : 認得不夠多或文法認知有錯的人呢?而且就算是語文能力極強的人,有時 : 也會陰溝裡翻船,難道你能夠因為自己的語文能力好,就認為不採用自己 : 的人就是不識貨?就是沒水準?你都不會出錯? :   翻譯這項工作,難就難在他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有些時候就算你的 : 譯文真的比較好、比較流暢,但選擇者沒有判斷能力,你就是不會出線。 : 事實上,許多時候問題的癥結點其實是最終客戶語文能力不夠(包括原文 : 及譯文)或者客戶有某些特殊的用語偏好。對客戶來說,你的譯文不符合 : 他的要求,他自然不會用,就算你的譯文棒到看的人都拍拍手也沒屁用。 :    而這種客戶會找的翻譯社,提供的譯文自然是符合他的水準的。如果 : 客戶滿足於沒水準的譯文,翻譯社拿好譯文還會被客戶嫌,翻譯社自然就 : 會端出爛東西給這些不識貨的客戶。而要由誰來挑爛東西呢?當然就靠爛 : 評審囉。 : : 譯者應該有權利要求得知試譯文勝出者的內容 : : 一來是學習,知道自己因何沒被選取? : : 二來是確認,知道該文的程度確實高於自己 : : 這樣也可以有機會確認翻譯社是否不當得利。 :   要求得知試譯文勝出者內容應該是可行的做法,不過不知道有多少翻 : 譯社願意配合就是。 : : 總之~ : : 我認為翻譯品質的要求應該是整個市場該在乎的 : : 而不是以行情為第一優先考量 :   本來就是。台灣翻譯社低價搶案,然後再以更低價剝削譯者的作法早 : 已為人詬病。 : : 任何客戶~任何一個 : : 保證都希望自己花的錢是得到好的翻譯成品 : : 只要有真材實料的譯者,要去說服客戶一點也不難 : 老實說,如果你真的曾經接觸過「夠多」的客戶,你會知道台灣的客 : 戶絕大多數都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翻譯成品能用就好。 : 品質?很多客戶根本自己沒能力判斷品質好壞!譯者想說服這種客戶,不 : 管你多麼料多實在,就是難上加難。 :   想談?也得客戶夠水準才行。 : : 但是翻譯社的制度就是不敢讓譯者去接觸客戶 :   從翻譯社的角度,讓譯者接觸客戶最怕的就是譯者過河拆橋。如果 : 讓譯者直接接觸客戶,結果雙方私下交易,那翻譯社豈不變成冤大頭? :   我覺得比較好的作法,是讓翻譯社公開旗下譯者的名單及資歷,以 : 證明確實具有其所稱的專業團隊,這一方面能協助客戶選擇自己願意配 : 合的譯者,另一方面也能協助譯者塑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並藉由品牌價 : 值的累積來提高譯者的翻譯費率。 :   至於客戶與譯者私下交易的情形,則可考慮以簽訂競業禁止契約的 : 方式來防杜。 : : 更何況最重要的原因是,翻譯社根本還不知道到底要把案子交給那個譯者去做 : : 然後,自己又沒有足夠的自信和專業背景去說服客戶 : : 保證自己的翻譯成品可以達到高水準,應該收取適當的報酬 : : 因此乾脆訂定一套廉價行規,作為唯一的競爭標準 :   說句老實話,會找這種翻譯社的客戶,通常本身的水準也不過爾爾。 : 他們對撙節成本的慾望遠勝過對翻譯品質的要求。與其說廉價行規是翻譯 : 社定的,不如說是客戶只顧成本不顧品質造成的結果。我遇過很多人嘴巴 : 上一直抱怨得到的譯文品質多糟多糟,但跟他說要花多少錢才能找到品質 : 比較好的翻譯,得到的回應通常是一句「好貴,付不起!」 :   另外,如果你有空的話,不妨搜尋一下我在版上發表過的一篇文章, : 內容是政府共同採購的內容 (AID:#19ETpaaY)。從貴國政府肯為翻譯支出 : 的費用,翻譯市場會充斥著低價搶案的翻譯社我想也是意料中事。 :   政府對於翻譯服務肯支出的費率,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當政府願意 : 支付的費用如此低廉時,對翻譯費率自然會產生嚴重的壓抑效果。 : : 而這套標準下,最大的受害者 : : 就是實際付出勞力的譯者 : : 不是嗎? : : 譯者也該學會如何保障自己,不淪為廉價勞工 : : 各位的專業,應該是一種語言藝術的傳達溝通 : : 而不只是翻譯機.... : 老實說,如果你對自己的翻譯品質有信心,你應該做的是去找更好的 : 合作對象,找肯付更高翻譯費給你的翻譯公司。這些翻譯公司的客戶比較 : 願意花多一點錢換取較好的翻譯。再不然就想辦法打響自己的品牌,自立 : 門戶。如果還是繼續跟那些只會打價格戰的翻譯社合作,我只能說譯者自 : 己也要負為虎作倀的責任。 : 其實譯者板上曾有不少人為了打破現況而打算自己開翻譯社。我想, : 想開家不低價搶案、不剝削譯者的翻譯公司是一定可行的,只不過在台灣 : 如此畸形的翻譯市場中想要存活,勢必得付出比低價搶案的翻譯社更大的 : 工夫才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65.114 ※ 編輯: ilovelibby 來自: 58.114.165.114 (04/30 01:52)
cycchang:我也是中翻英,常接觸企業文件,企業通常都外包給翻譯社 04/30 03:11
cycchang:除非是企業有固定的需求,否則不大會請固定的譯者吧.. 04/30 03:12
cycchang:i大發文主旨應在提供新譯者資訊,不在批判國內翻譯市場 04/30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