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erd (貓)》之銘言: : 唔、我承認「天」與「湛藍天空」的例子確實有需要改進之處。 : 那麼,刪到剩下「天空」兩字時又如何? : 「蒼穹」、「穹蒼」呢?「高處」、「空中」、「天頂」呢? : 仰頭/仰望/仰視/翹首/引頸,以上哪些在「A抬頭望天」這句中屬於過度表現? : 我無法判斷何者最為適當,所以只好全部接受。 : 文字遊戲到此為止。 如果我是讀者 看到譯者把某個實際含意為「抬頭望天」的句子翻譯成「仰望蒼穹」 我希望他這麼做的理由是「因為這樣比較適合這部作品」 比方說「這個作者本來就喜歡雕琢的字句,這麼翻才符合前後文的風格」 或是「作者在這裡以heavens取代常用的sky,所以我也用個不常見而有詩意的詞」 而不只是「因為這樣句子比較美」 我知道你這只是舉例 不過在原文不明的情況下 還真的很難分辨這裡面哪個譯法最適當 : 關於「譯者究竟能不能修飾原文」的問題, : 我認為,至少現在是這麼認為的--只要是翻譯,其中必然包含譯者的詮釋。 : 多個香爐多隻鬼,每次轉接都會增加失真的程度,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啊。 : 就連應該是一板一眼的法律條文都有言人人殊的解釋空間, : 更何況是相對之下沒有那麼嚴謹的文字創作? : 相信就算是堅持原汁原味的各位,應該也都有過為譯文推敲遣詞用字的經驗吧? : 你/妳最後做出的決定,其實正是自己選擇的詮釋啊。 這個說法有點奇怪 翻譯固然無法避免失真 但難道不該盡量減少失真嗎 推敲用字不就是為了找出最能詮釋原文的用字? 就像任何測量方式都畢竟會產生誤差 但總不能說1%的誤差是誤差 5%的誤差也是誤差 所以誤差5%的測量方式和誤差1%的測量方式一樣好 話不是這樣說的吧 偏離文意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客觀基準的 就像你也同意「天空」和「湛藍的天空」意義不同吧 : 除非是有固定用語、格式的文件,否則,從原文到譯文的過程中一定有某些取捨, : 那麼,這時您所做的選擇,究竟是「求貼切」還是我所謂的「適度增刪修補」? : 呃、如果版友中有翻譯時一氣呵成義無反顧,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 : 且完稿後從不需要校對、修改,同時還能夠徹底表現出原文感覺的半神人物, : 請受我五體投地之禮。 校對的時候也得拿著原文對照 而不是看著初稿的譯文望文生義吧 : 回到「原文不理想時該怎麼辦」的問題。 : 姑且排除自己能力不足, : 把輕淡爽口的陽春麵當成忘記放醬油跟肉的牛肉麵之類悲慘狀況, : 碰上太亂、太糟、重複過多、簡略到直譯多半無法使讀者理解的文章時, : 我還是會以整句打掉重組、代換、加筆等方式, : 進行「自認適度,沒有過份背離原作意旨」的修改。 : 無可諱言,我這種「把40分原作拉成60分譯文」的作法,確實含有自私自利的心態。 : 絕大多數讀者,包含我自己在內,除非遇上極佳或是極低劣的翻譯, : 否則通常都不太會去注意哪本書的譯者是誰, : 但是,我仍然不希望哪天因為碰上文筆欠佳的原作而讓自己變成讀者心中的拒絕往來戶。 其實我部分同意你的意見 如果是翻譯給一般大眾看得書籍 而且譯文又確實不容易理解的時候 我的原則也是寧可失之直白,也不要過於艱澀 原因很簡單,因為之後還有個編輯負責改稿 但是既然文句不好理解 編輯修改時就可能會改成偏離原著更遠的東西 而封面掛的還是譯者的名字..... 這就是剛才那篇底下推文提到的 在翻譯上來說不值得鼓勵,純屬譯者自保的方法 不過長遠來說,我還是認為大多數情況下 盡量忠於原著的字意才是譯者自保的好方法 首先是讀者和你解讀方式不同 翻出原文對照找碴的時候 只要譯文修辭上沒有太大問題 一句「忠於原著」通常就可過關 以「抬頭望天」這句來說 只要原文文意確實如此 絕對沒有人能夠批評你什麼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 如果你翻的是未完結的長篇小說的話 誰知道哪個被你轉化為其他說法的句子 日後會不會成為什麼伏筆或關鍵字句 可以的話,盡量保留原文文意才比較安全 : 我覺得,原作文筆有待磨練,這是原文讀者、譯者跟編輯可以抱怨的問題, : 不過,身為譯者,不該讓讀譯作的人也同樣高聲抗議譯文難以閱讀。 : 作者在本該有條有理的第三者視點之狀況敘述句中顛三倒四隨便亂接, : 難道譯者可以不必費心去拆解,照樣翻出你不懂、我不懂、獨眼龍也不懂的東西嗎? : (這邊是昨天拆句子拆到惱羞的發洩 XD) 那萬一原文的特色就是顛三倒四隨便亂接呢? 這讓我想到一部叫做「記憶拼圖」的電影 這電影的最大特色就是他的剪接 整個時序亂跳 營造出一種十分獨特的效果 當然,因為時序一直跳來跳去 所以也的確造成部分觀眾的理解困難 (我看過不少外國觀眾看不懂上網問人) 台灣的代理商有鑑於此 因此在台灣推出的是所謂「導演特別版」 把整部電影完全按照正常的時序重組 這下大家應該都可以看懂了 不過整部片的特色也就完全消失了..... 當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 不過我認為如果譯者已經盡到該盡的責任(大前提) 那讀者看不懂並不是譯者的責任 這世界上並不是每一本書都很好懂的 -- 人生苦短 戀愛吧 少女 趁著唇瓣的朱紅未褪 趁著澎湃的熱情未涼 只因青春歲月 餘日無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70.54
Herblay:說實在的 讀者看到的翻譯成品有時其實是編輯改過的版本 11/23 00:00
Herblay:"編輯"這個因素應該要考慮進去... 11/23 00:01
Lyon9:我推一下這篇 11/23 12:23
ppianojulia:同意,編輯和出版社的意見常是成品樣貌決定因素 11/23 21:27
habodaha:沒錯沒錯沒錯!!!memento的順時版太糟了!! 11/24 10:04
habodaha:你舉這個例子真好!!!!! 11/24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