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動詞是英文文法的是非之地,多少糾紛,都是動詞惹出來的。英文時態的變化, 比起其他歐洲語文來,畢竟單純得多。若是西班牙文,一個動詞就會變出七十八 種時態。 中文的名詞不分單複與陰陽,動詞也不變時態,不知省了多少麻煩。〈阿房宮賦〉 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 人也。」就這麼一個「哀」字,若用西文來說,真不知要玩出多少花樣來。 中文本無時態變化,所以在這方面幸而免於西化。中國文化這麼精妙,中文當然 不會拙於分別時間之先後。散文裏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議論未定, 而兵已渡河。」詩裏說:「已涼天氣未寒時」。這裏面的時態夠清楚的了。蘇軾 的七絕:「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 時。」裏面的時序,有已逝,有將逝,更有正在發生,區別得準確而精細。 中文的動詞既然不便西化,一般人最多也只能寫出「我們將要開始比賽了」之類 的句子,問題並不嚴重。動詞西化的危機另有兩端:一是單純動詞分解為「弱動 詞+抽象名詞」的複合動詞,前文已經說過。不說「一架客機失事,死了九十八人 」,卻說「一架客機失事,造成九十八人死亡」,實在是迂迴作態。 另一端是採用被動詞語氣。凡是及物動詞,莫不發於施者而及於受者。所以用及 物動詞敘述一件事,不出下列三種方式: (一)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二)新大陸被哥倫布發現了。 (三)新大陸被發現了。 第一句施者做主詞,乃主動語氣。第二句受者做主詞,乃被動語氣。第三句仍是 受者做主詞,仍是被動,卻不見施者。這三種句子在英文裏都很普遍,但在中文 裏卻以第一種最常見,第二、第三種就少得多。第三種在中文裏常變成主動語氣 ,例如「糖都吃光了」,「戲看完了」,「稿寫了一半」,「錢已經用了」。 目前西化的趨勢,是在原來可以用主動語氣的場合改用被動語氣。請看下列的例 句: (一)我不會被你這句話嚇倒。 (二)他被懷疑偷東西。 (三)他這意見不被人們接受。 (四)他被升為營長。 (五)他不被准許入學。 這些話都失之生硬,違反了中文的生態。其實,我們儘可還原為主動語氣如下: (一)你這句話嚇不倒我。 (二)他有偷東西的嫌疑。 (三)他這意見大家都不接受。 (四)他升為營長。 (五)他未獲准入學。 同樣,「他被選為議長」不如「他當選為議長」。「他被指出許多錯誤」也不 如「有人指出他許多錯誤」。「他常被詢及該案的真相」也不如「常有人問起 他該案的真相」。 目前中文的被動語氣有兩個毛病。一個是用生硬的被動語氣來取代自然的主動 語 氣。另一個是千篇一律只會用「被」字,似乎因為它發音近於英文的 by, 卻不解從「受難」到「遇害」,從「挨打」到「遭殃」,從「輕人指點」到 「為世所重」,可用的字還有許多,不必套一個公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