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nsl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llygagger (chivalry's alive)》之銘言: : 「觀眾」、 「聽眾」,所以「眾」也有點「們」的作用。但是「眾」也好,「們」 : 也好,在中文裏並非處處需要複數語尾。往往,我們說「文武百官」,不說「官們」 : ,也不說「文官們」、「武官們」。同理「全國的同胞」、「全校的師生」、「所 : 有的顧客」、「一切乘客」當然是複數,不必再畫蛇添足,加以標明。不少國人惑 : 於西化的意識,常愛這麼添足,於是「人們」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 : 「大眾」、「眾人」、「世人」。「人們」實在是醜陃的西化詞,林語堂絕不使用 : ,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電視上也有人說「民眾們」、「聽眾們」、「球員們」, : 實在累贅。尤其「眾、們」並用,已經不通。 曾在公園與小孩聊天,聽到「狗狗們」這種措辭,當時沒有板起臉來曉以大義, 真是錯過了一次機會教育。「們」這字既然是人字旁,當然是用在人身上。小兒 無知,但也不能說他全錯,至少他知道這是複數。是不是惑於西化意識?很抱歉 ,不是。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錯誤。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敖欽聞言,大怒道:「我兄弟們點起兵拿他不是?」(西遊記第三回) 留茶的時節,魏忠賢只自坐著把手來舉一舉,眾官們一齊站起來,著地一躬,接 了茶盅,又是著地一躬,魏忠賢只坐著舉手。(警世陰陽夢第十八回) 西遊記是明朝的書,警世陰陽夢流行於明末清初。敖欽排行第二,講起話又是「 兄」,又是「弟」,又是「們」,實在不通不通,該改為「我們兄弟」才通。第 二例的「眾官們」當然要改為「眾官」才對。這些都是錯,但跟西化意識有沒有 關係?時代不對,當然沒有。這些只是語言使用的無心之失。 很多人用了不該用的「們」,一定是西文複數觀念作祟? 有趣的是,林語堂拒絕使用「人們」,但他卻使用過「有建設性」這種余老反對 的措辭。我將文句附在下面: 要知李氏發佈厚黑學,是積極的,並非消極的,不只是嬉笑怒罵而已。對社會人 心,實有建設性。(林語堂評李宗吾厚黑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66.237
EVASUKA:想到一句日文歌詞內 [現実達]翻成[現實群] 06/01 05:20
lifegetter:所以建設性=>建設價值或改造效果;懶得分辨就一以蓋之 06/01 09:56
lifegetter:撇開已內建的刻板價值觀,改造有正負兩值,較 robust 06/01 09:59
lifegetter:constructive 中有專注「架構、系統」上的改造,這會和 06/01 10:13
lifegetter:細節、表面的改造意義不同,影響較深遠;但中文裡難分 06/01 10:14
amorch:嚴格說來,余老批的是可讀性、可看性、可聽性、知名度。我 06/01 11:05
amorch:舉建設性用來反擊或許沒有精準打著痛處。但這些詞本質相同 06/01 11:09
luciferii:你要是真把明清那些囉哩囉唆的話本小說都搬出來,豈不 06/01 11:31
luciferii:等於給余老老大一個耳括XD 就撇掉西不西化這理由吧, 06/01 11:32
luciferii:就單純當作他在上作文指導XD 06/01 11:32
lifegetter:哈哈,我只是藉這標題指出以「哲學」角度定的定義在格 06/01 12:04
lifegetter:物致知時會產生的困擾。這問題在英文本身也有。 06/01 12:05
amorch:再發文會有洗板的嫌疑,我用推文提供一個有關"一個觀眾"這 06/01 19:36
amorch:樁文字官司的趣聞。就我所知,在四十幾年前這用法便有爭論 06/01 19:39
amorch:支持者有從文字根源指出"眾"字未必指涉複數。殷周時代"眾" 06/01 19:42
amorch:字指的只不過是耕田之人,鐘鼎銘文有"眾一人"這種敘述… 06/01 19:45
luciferii:和尚,一眾就是一個和尚,五眾就是五個和尚。 06/01 20:36
luciferii:不要追朔到那麼遠,「聽眾」應該是緣自佛經翻譯,眾就是 06/01 20:37
luciferii:和尚,一眾就是一個和尚,五眾就是五個和尚。 06/01 20:38
luciferii:佛式中文四十年前可能可以吸引幾個大師開堂論戰一番.. 06/01 20:39
luciferii:現在為這種用詞開堂可能會遭人白眼xd 06/01 20:39
zerd:等等等等,正是因為「眾」字早在殷商時就具單數用法, 06/02 10:14
zerd:所以後世高僧大德們翻譯佛經時才會這麼用的吧? 06/02 10:14
zerd:追本溯源之事可以這樣追到一半就宣告結束的嗎?XD 06/02 10:15
zerd:另外,就算是佛經中的「眾」,應該也只是數量詞而非和尚代稱 06/02 10:19
zerd:否則「在家眾」該如何解釋?沒剃度沒受戒,就是吃齋念佛而已 06/02 10:23
zerd:或許一心向佛就能算是超廣義的和尚,但我想大眾沒辦法接受吧 06/02 10:25
zerd:對了,想到還有「八部眾」一詞,這一票該算不上和尚了吧 XD 06/02 10:26
RookieRun:我想lucifer大說不用追朔那麼遠的是專指「聽眾」,而即 06/02 12:16
RookieRun:使佛經中之「眾」意義比較偏向廣義信徒,非狹義的僧侶, 06/02 12:17
RookieRun:如「在家眾」所示,好像也不代表眾「只能」做代表一個複 06/02 12:17
RookieRun:數數量代稱的意思,這一點就使得余老的批評無處著力了不 06/02 12:18
RookieRun:是嗎?:) 06/02 12:18
luciferii:眾=和尚的解釋有收在教育部線上辭典裏:D 06/02 16:14
zerd:http://tinyurl.com/mmuaqu 教育部線上辭典裡沒有啊? 06/02 18:45
zerd:難不成此教育部非彼教育部乎? 06/02 18:47
luciferii:請查一眾 06/02 21:14
luciferii:也可查辭海,梵語僧伽譯曰眾。 06/02 21:19
zerd:我不否定眾可以做和尚解,但不認同眾「就是」、「等於」和尚 06/03 09:53
zerd:請試著google看看,五眾多指五「種」修行者而非五「個」和尚 06/03 09:55
zerd:這樣說吧,「一眾」常指複數,但亦有單數(一光頭)用法, 06/03 10:01
zerd:一眾「就是」一和尚的說法害我犯了吹毛求疵的職業病, 06/03 10:02
zerd:還請海涵為荷。 06/03 10:03
amorch:更正:舀鼎銘文"眾一夫" 不是"眾一人" 06/03 13:37
amorch:提供趣聞給大家參考,倒不是據此判斷對錯。我自己的意見是 06/03 13:39
amorch:只要夠多人使用,不妨從眾。不必斤斤計較"一位觀眾"沒道理 06/03 13:42
amorch:"人們"一詞通行既廣,基本上於造詞原理也沒有大乖謬處,何 06/03 13:44
amorch:必非得詆為醜陋的西化詞? 06/03 13:49
amorch:補充例證:"眾媳婦們"、"眾小廝們"(紅樓夢7回) 06/03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