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win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個苦年有Twins / 龐奴 2002年可形容為女星當道的一年,楊千嬅的開心大笑姑婆形象,成功取代鄭秀文成為新進 的OL片代表人物。Twins二女蔡卓妍、鍾欣桐分別擔演 《賤精先生》(鍾欣桐)與 《我老 婆唔夠秤》(蔡卓姘),又合作 《這個夏天有異性》及 《一碌蔗》,當中《我老婆唔夠 秤》及《這個夏天有異性》都算票房突出。再後生的還有九人女子組Cookies的 《9個女 仔1隻鬼》,票房雖然平平但綽頭與話題兼備。比起Shine,或者謝霆鋒、余文樂等紙上明 星負面新聞多卻票房沒保證,今年確是旺女不旺男。 不少人都對Twins的瘋狂備受歡迎頗不明所以,單純以香港流行文化或新一代的膚淺化去解 釋,固然未能令人信服(那起碼解釋不了我對Twins的接受與喜愛),就連不以文化現象去 理解,單從一種市場的計算去分析,亦有不少人跌眼鏡。 Twins二女不是特別靚,不算性感,說話有懶音,歌唱得不算好,十九二十歲,說好青春又 不是。在香港樂壇,二人女子組從來沒大熱過。遠至筷子姐妹花,近些有夢劇院、Face to Face、Echo,再近點則有B2,全部零星落索。但今天的Twins就是這樣迷住了三歲至八十 歲的觀眾心(她們的演唱會是罕有地多十歲以下兒童進場的)。Twins的流行,是異數,她 必然在我們的社會中,填補了些甚麼集體的慾望。 我會說,那是極度的逃避主義,和社會的孩稚化(甚至是返祖)過程。當然兩者又跟香港 的現實環境有關。 Twins的成功過程,充滿矛盾。起初以孖生相似的姿態打進樂壇,衣著相近,個別形象不明 顯,甚至聲線難分。但在音樂製作上,堅強的幕後當然是成功主因,由<女校男生>、< 戀愛大過天>到<眼紅紅>,無論編曲與填詞都妙筆生花,既普及又嶄新。寫少女的忐忑 確是直插少年心。在初段,二女的形象沒有大幅發展,最鮮明的一次,也不過是農曆新年 前所推出的賀年MV,當中由蔡卓妍反串鬼馬書生,後院戲弄演花旦的鍾欣桐,當中蔡卓妍 較活脫外向,鍾欣桐較溫文內斂的形象才一步步浮現。 而這內外形象,在電影作品中則得到深化。 在《賤精先生》、《一碌蔗》甚至《這個夏天有異性》中,鍾欣桐的角色都較成熟、內向 、保守、傳統,如廟中修道者,或戀上年紀大許多的成熟男士等。她似是象徵理智、婦道 、世故、母親的一面。 相反,蔡卓妍的角色都傾向任性、潑辣、主動、輕浮、撒嬌。她代表著感性、少女、衝動 、孩提的一面。她的角色不會故作高深,就算有,更多似是自省反諷,例如《我老婆唔夠 秤》中一場旗袍扮成熟的獨白,在臨尾一句:「其實我都唔知自己講緊乜。」的指涉下, 由一種膚淺升華作坦白率真愈見可愛。這對白濃縮了Twins文化的含義:不夠班、不學無術 不要緊,只要你夠真我坦白,並且懂得把這坦白cute cute地說出來。 我或者很個人化地把我自己的感覺放在這_,作為解釋Twins現象的重要因由。在看遍現實 、政治、社會、新聞中的醜陋,當見到蔡卓妍那天真的笑臉(最化解煩憂的其實是她在《 戀愛起義》中「不得了」一節嬌滴滴地說「首領、首領」,我是會應承用這種聲線來逗我 的女孩的任何請求的),的而且確曾安慰了我一點點(當今個苦年中,其他高曝光率的女 人臉叫做陳寶蓮、龔如心、十二年前的劉嘉玲、梁愛詩、葉劉淑儀)。 Twins就像是那種童話中無憂的小公主,但又不像公主那樣高高在上不可親。我不會愛上這 種小公主,但我不介意有這樣一個妹妹。如見陽光。在一個低壓的社會境遇,單憑一句歌 、一張臉,就帶我們暫離現實,帶給我們開心、笑、美。鄰家女神,既遠且近。實情可以 將她們當門神一樣,貼在門口,保佑終年開心。不記得風雨飄搖的窗外風景。 * 轉自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 愛 們 得 情 我 擁 保 堅 呵 愛 ˙┼───┼ 的 已 愛 . 們 有 證 強 護 情 │ │┌─┬─┐ 能 經 情 當 不 愛 . 的 , 需 │ │ │ 力 沒 時 我 懂 情 當 意 更 要 ╰─╭─╯┌─┼─┐ 了 有 , 們 得 時 我 志 需 精 ╰─╯─╯ . 了 我 懂 愛 , 來 要 心 └─┴─┘˙http://tinyurl.com/68gu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