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Volunte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拉哩拉雜的~~寫了一堆 from 謝小雨 http://tw.myblog.yahoo.com/julyforest/article?mid=48&prev=60&next=40 話說自從鄭陽晟大哥搬了個烤火爐來到招待所之後, 蔣公大人終於有了睽違四五年的辦公室了, 目前正職「起火」、副業「喇賽」、外號「爐主」,是招待所的頭牌公關。 還記得那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連帶蔣公的心情似乎也頗美麗, 竟然烤起豬肉片來,與攀樹教練的蘇老師在樟樹下相談甚歡, 時節正值樟樹盛花期,配上落英繽紛畫面好不浪漫, 談笑間,蘇老師(沒錯!就是那個到處教爬樹的蘇老師!!)以長期的工作經驗、 加上在招待所露營了幾次的親身體會與對咱守護文化資產理想的了解, 對蔣公提了「工作假期」的概念,一時之間激發的蔣公龍心大悅, 甚至還神奇的從冰窖裡拿出生蠔烤來宴客、吆喝永續田野軍團一同享用、 分享策劃working holiday的亢奮,小的我也趁機嗑了許多片豬肉(滿足)。 不過從此後,蔣公便經常有意無意的指示與暗示、 甚至在多次會議中當眾向與會的夥伴們宣佈working holiday開辦的消息 順道提及我會來負責策劃的工作分配。(蔣公!您這招真是……高啊!!) 好吧,首先澄清一下,這裡我們所說的工作假期可不是指最近因為遣散潮 而爭相湧入澳洲爭取採櫻桃工作的熱門話題, 「工作假期」其實是一個在國外行之有年的休假型態,概念源自於1920年, 當時法國的農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遭到嚴重破壞,法國和德國的青年於是組成工作營隊, 幫忙重建農場。之後,世界興起了一股工作假期的風潮。 1960年代,獨立的東西歐國家以和平計畫(peace project)名義成立各種工作營隊, 投入歐洲的重建工作。到了1980年代, 開始有人將這樣的工作營隊形式,運用在環境保護上。 目前在台灣以環境資訊協會所辦理的「生態工作假期」最為成熟, 而在台南長期投入老屋再生研究的古都基金會也曾辦理老屋修復的工作假期營隊。 這些工作假期類似夏令營,並多在農場、森林、山區等自然環境中舉行, 然而參加的人,來到營隊不只是玩樂或是欣賞大自然而已, 還得從事種樹、淨山、復育植被、建立生態池等勞動工作。 藉由在大自然裡實地的工作與生活,融入當地自然與人文環境, 體驗大自然,舒展身心,學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之道, 並為自然環境付出一份心力。在休假時工作,在工作中休假, 服務社會,也服務自己,這就是獨特的工作假期。 (工作假期相關文字擷取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頁 http://www.ecowh.org.tw/intro/ch/p01.htm) 而本人人生中第一次最接近工作假期的認識也得從橋頭說起, 那時永續與田野還是分開的兩個單位,沒有現在這麼熟, 卻有個把彼此拉近的重要組織叫做「台灣田野學校」 (PS這個組織因為種種原因現在暫時不存在,但精神永在,阿們), 「台灣田野學校」就像是個新興的黑社會組織,以「青年勞動營」 的舉辦吸收了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專生,轟動武林。 這個活動主要由南台灣長期在地方耕耘的民間草根團體聯合舉辦, 他開宗明義的講著:「臺灣田野學校是強調勞動學習的組織, 校園就在土地上,知識就在田野裡,所以我們只有透過勞動和耕作, 才有機會能夠收割真實知識的果實,這些果實味道甜美, 而且帶有一點鹹味,甜美得像是一種希望和浪漫,鹹味是我們流下來的汗水。 面對臺灣的土地和田野,不只是在冷氣房裡看紀錄片和掉眼淚, 行動才有力量,從一點一滴的行動來建構這個世界。 是面對真實問題之後的行動,是持續的集體行動。」 或許是這樣感人肺腑的文字在漸趨冷酷的社會顯得更與眾不同, 讓這個營隊在「遊學台灣」的系列裡異軍突起一席難求, 而當時對土地議題還不是那麼了解的永續軍團則是受田野軍團之邀 「付費」參與這個我們後來用數天的肌肉酸痛才深刻體悟到原來 我們參加的根本是「勞改」營嘛。 在六天五夜的活動裡,每個人拎著自己的睡袋前往各地社區, 從第一天在橋頭堆肥、清掃、搬運、修竹屋…, 到第三天在美濃堆肥、清掃、搬運、鋤草、種稻、舖草皮、搭竹棚… 到第四天在澎湖篤行十村還是一樣堆肥、清掃、搬運、淨灘…… 唯一像是娛樂的就是在澎湖由商累愛大哥指導的「划獨木舟時間」, 真奇怪大家幾天的勞動下竟然還煞有體力的舉起槳來划船, 看來大家不真的像口說所說的般累嘛? 在那六天,安慈大哥用無比的毅力帶領這50個嬌生慣養的學員前往社區操練, 儘管這六天幾乎把安慈大哥逼瘋了,加上九月大太陽的烤曬讓人脫了一層皮之外, 我們的眼前似乎也被剝去了一層朦朧薄膜得以用一種很新的眼光看待事物。 好吧,古人都說了「人不操勞枉少年」,似乎也因為這六天, 永續軍團永遠與土地分不開了。 這個世代的我們很習慣網路,習慣一種快速又便捷的答案獲得, 拋棄了以往師傳徒的機制,我們很快速的自立,也更加揣揣不安, 更可悲的是,我們開始不懂得發問,成了一種變相的自大。 師與徒間並不單單只是一種技巧的學習,身為徒兒的, 從師父那兒得到的,除了工,還有著更多的更多的歷史厚度, 是當師父的用一生的時光去累積出來的, 是師父從他的師父那裡繼承過來的另一個……說不完的, 歷史經驗加上生活感動,一代一代的保留與延續, 是從網路上得不到的。 大家都有經驗吧,運算不及的時候電腦只會告訴你「無法回應」啊, 這東西,從來不帶著血肉的。田野學會成立那天,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老大們提到這種師徒制的復刻,啟動新的學習機制, 人與人形成有力量的組織,更新社會的價值,講白一點, 就是透過承傳與實作,讓時下的年輕人重新體會,認識土地。 在那次的活動裡,許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濃幫忙啟尚大哥的農事, 為了幫啟尚大哥的有機稻田種上綠籬與拔除雜草, 一票都市小孩腳上滿滿的泥巴與稻葉刻劃的傷痕, 本人在那天被安排到「排鱉蛋」的鱉工作, 不但沒有參與到那個「熱血」畫面更被嘲笑了好幾天。 後來因為不甘心,又去了啟尚哥的農田,那次是白玉羅蔔的播種, 你知道嗎,我們只是窩在一小方帶狀的田畝, 每個人分配到的區域恐怕不到一坪的地方, 而且只需要彎下腰低著頭,一顆一顆的把白玉羅蔔的籽籽塞到剛鬆好的土壤裡, 這樣簡單的動作竟然沒過幾分鐘就擊垮我了,我感覺到腰桿整個僵硬與酸痛, 驚異的情緒在身體裡震盪著! 間距要調好,速度要快,後面還有一大片地等著你 (我們十來個人竟然播不到那塊田的十分之一)! 我們追求的「有機」,背後是藏著多少的辛勞與汗水? 我想起勞動營時啟尚哥對我們說的,「你們一群人來啊,很開心, 有伴啊,你們知道當我一個人低下頭除草,半天過去了, 我還只是站在田的一角角啊,那種感覺……」 有多麼無助?多麼孤獨?而啟尚哥仍選擇了為理想而堅持。 所有參與活動的青年們無不被這樣的行動搞的「熱血沸騰」, 而在六天過程透過勞動從各地前來相距的青年們建立了革命情感, 勞動過程所累積的酸痛與傷口也轉換成了成就感與前所未有的充盈, 除非大家都是被虐狂,這樣的滿足感其實是來自「付出」與「親力實踐」 所得到最真實且最有價值的回饋、是最珍貴且無可替代的生命體悟, 而這就是「工作假期」相當重要的精神, 不然光用想像連我都想問自己幹麻花錢給人糟蹋? 我得說,這糟蹋,真是直得!他不是邪教(但是功用雷同,笑), 只要參加過一次,你對生命將有重大的改觀。 話說回來,我們在招待所可以進行什麼樣的「工作」假期呢? 這件事情還是得從安慈大哥說起,儘管橋仔頭文史協會在橋頭為文化資產的守護 努力了十數年,但礙於「認知難以扭轉」、「經費」、「維護不易」… 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仍舊是導致文資守護的路子多有窒礙。 終於在2006年10月30日一件悲劇發生了, 位於興糖國小前的日式木造宿舍被台糖公司派來的怪手咬了好幾口, 原因是這棟「日」式宿舍不在古蹟保存區的範圍內, 而且房子樑柱所使用的檜木相當值錢,過了七八十年年還一如以往的勇健。 還記得那天安慈大哥瘋狂的打電話求救, 而教主與長期對糖廠進行觀察與紀錄的施老師義不容辭的飛奔而至站到怪手前 幫興糖國小的小朋友們來了一場機會教育,關於這個事件很長也很精采, 有機會慢慢說,迫不及待的人可以前往橋仔頭文史協會探詢與了解。 回到正題,像這樣的老房子其實是充滿著生命,人的居住與使用是很重要的, 因為要滿足人在其中行走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房子會維持住一個基本的溫度, 加上木頭善於調節濕氣的功能,看起來「頹敗」的老房子其實是很不容易壞的。 然而在糖廠不製糖後,員工撤出了生活區,失去了居住者的老房子自然而然的 加速了破敗,加上糖廠豐富的生態讓自然同時躍躍欲試的侵入著。 由於我們也不是居住者,而台糖公司一如以往的採取「一勞永逸」的態度 面對公司旗下的文化資產(我們都說是資產,顯然的,他們並不這麼認為), 在這樣的事件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老屋安靜的面對了自己的死亡, 而巨大的機具則是帶著極具威嚇性的努吼侵入, 將日本木造宿舍咬成一堆頹躺在地上的「料」。 在那次的事件裡,我們啟動了「社區備料庫」的概念, 實在是太捨不得那些磚、瓦、材被當成垃圾丟棄,只好盡可能的撿拾, 在有限的人力下慢慢搬往興糖路7巷堆放,期許這些在料再利用的可能, 並同時透過藝術家的巧手再利用操作出典範模式。 自此,「廢料的搶救回收與再利用」即列為我們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PS過了一年這棟宿舍還不明原因的自燃燒掉了~~真是匪夷所思) 藝術家石頭為了這個事件還有了一系列的行為自行賞閱 http://vsvtvv.blogspot.com/ 2008年為了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橋仔頭文史協會認養了仕隆國小舊宿舍, 除了解決了治安死角的問題,同時依循相同的概念進行空間整理與房社修護, 試圖用民間的力量解決政府對於修古蹟需要大筆金錢而寧願摧毀的駝鳥心態, 而後「自力修古蹟」也列為工作重點之一。 (重點真是越來越多了,螢光筆都快畫到沒水了…), 如今,我們承租下橋仔頭招待所,這麼優秀的場域空間與周邊條件, 加上藝術家們與環境專家的能量挹注,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也的確是得推展成工作假期的地方,有更多人的關心與付出台灣文資守護 的路也會更健康,還有還有還有還有還有……只要我能寫成有趣的課程。 不過天色已晚我現在很想睡覺了,越寫越無聊去了,先睡再說…… 臨睡前的最後一個念頭是,我們一定要辦working holiday, 但……可不可以不要太常working in holiday啊……..…..XDDDDD 各位朋友,對於招待所working holiday有任何想法與意見請不吝提出。 -- 其實我可以更冷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3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