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ps.非本科系學生請教兩個問題 關於哲學討論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是有"具體的條文"去區別定義 還是只是原則性的區別? 怎樣的言詞或者是意見叫做理性或者非理性? 是採用符合邏輯的原則嗎? 那麼就是去學邏輯就可以了解瞜? 還是各家學派也還有不一樣的主張?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最常採用的前三大主張,又分別是在哪幾位學者的文章中可以找到? 第二個問題 感情的判斷往往帶有潛意識的危機察覺 如果忽略的話反而會造成災難 這句話有哪個學者有類似主張過嗎? 如果要反駁,應該要怎樣反駁會比較好? 謝謝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01.232 > -------------------------------------------------------------------------- < 作者: Geofrania (米蟲系出身)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Sun Apr 10 23:42:13 2005 ※ 引述《ealvis ()》之銘言: : ps.非本科系學生請教兩個問題 : 關於哲學討論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 是有"具體的條文"去區別定義 : 還是只是原則性的區別? 怎樣的言詞或者是意見叫做理性或者非理性? 尼采每一句話都是非理性的無理取鬧: 1.一般所謂的理性哲學,其實是人類虛偽的產品; 理性哲學所重視的本質,拆穿了不過是人類思想所設計出來的人為結果。 2.哲學家佯作他們的意見是通過冷靜、純粹、客觀辯證而得來的, 其實這些意見本是哲學家們心中早就存在著的偏見,事先想定的獨斷, 一種幻象、一種靈感,頂多是一種經過抽象和精美化的事物, 只不過在事後想辦法找些理由和論證來保護的內心慾望而已。 : 是採用符合邏輯的原則嗎? 那麼就是去學邏輯就可以了解瞜? : 還是各家學派也還有不一樣的主張? :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最常採用的前三大主張,又分別是在哪幾位學者的文章中可以找到? : 第二個問題 : 感情的判斷往往帶有潛意識的危機察覺 : 如果忽略的話反而會造成災難 : 這句話有哪個學者有類似主張過嗎? 有,尼祿投胎後的尼采先生如此鬼叫: 3.思想是一種不夠精密的知覺,是無法窺見世界的真相。 4.世界並無永恆不變、因果必然,並無背後的心靈實體或物自體。 5.哲學只是人類熱情奮鬥的一種工具,邏輯注定是假的人造套疊樣式。 : 如果要反駁,應該要怎樣反駁會比較好? 結論:無須反駁,因為你們鬥不過尼采滿紙的荒唐言。 -- ﹋ ﹋ 人心同於天地 血脈猶似日月 ﹋ ﹋ ﹋﹋ 法為剛柔吞吐 身應隨時應變 ▄▆█▆▂▁ 手若逢空則入 碼自進退離逢 ▃█████◥██▇▄▁ 要細觀四獸 則諦聽八卦 ▅███████████◥█▇▅▃▁ ~明‧茅元儀《武備志‧拳法八句》~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3.225.206
hvariables:有本事的話去寫出比尼采更好的書ꨠ 61.229.39.170 04/18
hvariables:不過你寫的書應該沒什麼人會看 61.229.39.170 04/18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Mon Apr 18 15:03:26 2005 ※ 引述《ealvis ()》之銘言: : ps.非本科系學生請教兩個問題 : 關於哲學討論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 是有"具體的條文"去區別定義 : 還是只是原則性的區別? 怎樣的言詞或者是意見叫做理性或者非理性? 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理性與非理性的決定因素在於一個人在判斷之初及做成判斷之際是 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這問題可分理解型態與溝通方式兩個層面,有些人會從特定的溝通方式或遵守邏輯與否 來決定此人理性或非理性,有些人則不拘形式,以理解型態本身為重點,後者常被視為 理性的,但這種觀點有欠公道及遠見。有些情況過度理性(嚴格來說已不能稱之為理性) 會造成極度不理性的結果,執於特定一端以做成決定是危險的。 真實情況是:理性與非理性常交互為用,不能從表面來論斷。有些理性的言語早已暗藏不 理性的前提。重點在於反思我們在進行判斷時理性與非理性交互為用的因果關係及其相關 於整體理論的思考為何。 : 是採用符合邏輯的原則嗎? 那麼就是去學邏輯就可以了解瞜? : 還是各家學派也還有不一樣的主張? :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麼最常採用的前三大主張,又分別是在哪幾位學者的文章中可以找到? : 第二個問題 : 感情的判斷往往帶有潛意識的危機察覺 : 如果忽略的話反而會造成災難 : 這句話有哪個學者有類似主張過嗎? : 如果要反駁,應該要怎樣反駁會比較好? : 謝謝賜教 沙特對於佛洛伊德關於潛意識的描述並不滿意,他認為潛意識/直覺態度並非不能察覺, 只是人們不願意面對、被意識壓抑的現象。 反駁? 選擇壓抑或貫徹意識的定向的確有危險性,結果可能造成內外在心理對立及在事 物的理解上將更受主觀誤導或受客觀蒙蔽之虞。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3.94 > -------------------------------------------------------------------------- < 作者: A1Yoshi (寬廣 無際)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Tue Apr 19 16:24:09 2005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引述《ealvis ()》之銘言: : : 還是只是原則性的區別? 怎樣的言詞或者是意見叫做理性或者非理性? : 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理性與非理性的決定因素在於一個人在判斷之初及做成判斷之際是 : 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目前無論是從教科書或者是期刊論文的內容來看,心理學基本上好像 不處理這樣的問題吧....? 倒是哲學會討論什麼叫理性。 不過這不是很重要,因為我知道心理學對你來說幾乎只有心理分析學 派。但對於我來說,在我拿到心理學士的過程中,心理分析學派只是 研究心靈的一個再渺小不過的學派而已。 再來,回到問題本身。我們該如何判斷(或知道)我們或他人在進行 判斷時(包括判斷之初與判斷之際)是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呢? 透過內省我們也許可以多少掌握自己在進行判斷或理解時的特性,但 他人呢?我們怎麼知道別人是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其實,即使是自己也無法真的掌握自己在進行判斷或理解時的所有特 性吧,否則我們就不需要認知神經科學家來告訴我們,我們的神經系 統如何運作使我們具有判斷、理解、知覺的能力了。我們只需要內省 、透過先驗的推理就可以知道關於心靈的一切。 : 這問題可分理解型態與溝通方式兩個層面,有些人會從特定的溝通方式或遵守邏輯與否 : 來決定此人理性或非理性,有些人則不拘形式,以理解型態本身為重點,後者常被視為 : 理性的,但這種觀點有欠公道及遠見。有些情況過度理性(嚴格來說已不能稱之為理性) : 會造成極度不理性的結果,執於特定一端以做成決定是危險的。 : 真實情況是:理性與非理性常交互為用,不能從表面來論斷。有些理性的言語早已暗藏不 : 理性的前提。重點在於反思我們在進行判斷時理性與非理性交互為用的因果關係及其相關 : 於整體理論的思考為何。 我也覺得理性與非理性常交互為用。事實上,大腦作為一個緊密連結 的結構,我們很難去區分哪一部份負責理性,哪一部份負責非理性( 比方說情緒或價值系統)。 很多對於下意識認知的研究也顯示,即使是一個成年人在表面上完全 理性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我們仍舊可以發現那人下意識的非理性因 素仍舊參與了他做決定的過程,比方說對於種族或性別的偏見在面試 新進員工時仍舊扮演一定的角色。 而你談到溝通方式,我可以理解,那的確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 人是否理性常用的標準。但我不懂你所謂的理解型態是什麼東西?我 們能夠看到的只有別人的外顯行為,也就是溝通方式,但對方以怎樣 的形式、方式理解,也就是說,對方的理解為何,我們怎麼知道?我 們就算知道,也是透過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倒推得知。如果是這樣, 對方的溝通方式和對方的理解型態的區別在哪兒? -- PTT2 自然就是美 => 百慕達群島 => 漩渦 => PinkParties & http://mli.ym.edu.tw/rr_2005/index.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8.75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Tue Apr 19 20:51:08 2005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從心理學觀點來看,理性與非理性的決定因素在於一個人在判斷之初及做成判斷之際是 : : 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 目前無論是從教科書或者是期刊論文的內容來看,心理學基本上好像 : 不處理這樣的問題吧....? 基本? 什麼是心理學的基本? : 倒是哲學會討論什麼叫理性。 : 不過這不是很重要,因為我知道心理學對你來說幾乎只有心理分析學 : 派。但對於我來說,在我拿到心理學士的過程中,心理分析學派只是 : 研究心靈的一個再渺小不過的學派而已。 心理分析學的理論只是我總體理論可能統合的一種學界,你是以唯物論的觀點研究心 理學,因此在面對整體領域時,便已在前提上受到研究者本身的侷限。從你所說的「 渺小」意義上便能看出心理判斷的向度。 : 再來,回到問題本身。我們該如何判斷(或知道)我們或他人在進行 : 判斷時(包括判斷之初與判斷之際)是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呢? : 透過內省我們也許可以多少掌握自己在進行判斷或理解時的特性,但 : 他人呢?我們怎麼知道別人是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從唯物論觀點看不到的意義上找。 : 其實,即使是自己也無法真的掌握自己在進行判斷或理解時的所有特 : 性吧,否則我們就不需要認知神經科學家來告訴我們,我們的神經系 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 : 統如何運作使我們具有判斷、理解、知覺的能力了。我們只需要內省 : 、透過先驗的推理就可以知道關於心靈的一切。 那是醫學上為了治療生理上的缺陷或可能強化某種功能的知識。並非由它的運作本身來 決定心理上的運作意義。說到認知神經科學,有興趣可以看看愛因斯坦的腦分析報告及 牛頓雜誌關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的研究進展之間的關聯。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75.212 > -------------------------------------------------------------------------- < 作者: A1Yoshi (寬廣 無際)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Tue Apr 19 21:09:54 2005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他人呢?我們怎麼知道別人是以何種判斷性質為主導? : 從唯物論觀點看不到的意義上找。 呵呵,你總愛這樣回答問題。我只希望你自己回答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不 要這樣回答囉~~~~ 因為這種回答實在很糟。 : : 其實,即使是自己也無法真的掌握自己在進行判斷或理解時的所有特 : : 性吧,否則我們就不需要認知神經科學家來告訴我們,我們的神經系 : 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 是沒有人能吧?否則舉個實例出來,誰可以只透過內省以及先驗推理知道 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有gap? : : 、透過先驗的推理就可以知道關於心靈的一切。 : 那是醫學上為了治療生理上的缺陷或可能強化某種功能的知識。並非由它的運作本身來 : 決定心理上的運作意義。說到認知神經科學,有興趣可以看看愛因斯坦的腦分析報告及 : 牛頓雜誌關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的研究進展之間的關聯。 挖賽,推薦神經科學讀物給我哩~~~~ 關公耍大刀也不是這樣個耍法。話說回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神經膠細胞 嗎? 另外,認知神經科學和醫學可以不相關,認知神經科學基本上不以治療為 目標。認知神經科學希望瞭解大腦如何運作,並以此解釋關於心靈的問題。 -- PTT2 自然就是美 => 百慕達群島 => 漩渦 => PinkParties & http://mli.ym.edu.tw/rr_2005/index.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99.55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請益] 關於理性與非理性的問題? 時間: Fri Apr 22 15:49:43 2005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從唯物論觀點看不到的意義上找。 : 呵呵,你總愛這樣回答問題。我只希望你自己回答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不 : 要這樣回答囉~~~~ : 因為這種回答實在很糟。 我只是引導你警覺自我判斷力侷限外的現象。 : : 的確不是所有人都能。 : 是沒有人能吧?否則舉個實例出來,誰可以只透過內省以及先驗推理知道 : 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有gap? 這不只是針對知性決定理性因果的問題(但我承認這種可能的情況)。 : : 那是醫學上為了治療生理上的缺陷或可能強化某種功能的知識。並非由它的運作本身來 : : 決定心理上的運作意義。說到認知神經科學,有興趣可以看看愛因斯坦的腦分析報告及 : : 牛頓雜誌關於腦神經膠質細胞的研究進展之間的關聯。 : 挖賽,推薦神經科學讀物給我哩~~~~ : 關公耍大刀也不是這樣個耍法。話說回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神經膠細胞 : 嗎? 從發現得知它可能是負責化學變化的思維介質。 : 另外,認知神經科學和醫學可以不相關,認知神經科學基本上不以治療為 : 目標。認知神經科學希望瞭解大腦如何運作,並以此解釋關於心靈的問題。 但它必然得面臨侷限,最後將停留在解釋的一端。而心靈運作的未來,必然得靠「時間」 及哲學上的量子化狀態做為判斷條件(理論假設)的搭配。從科學結果來解釋哲學是一種對 的向度,這也是理性反思時對知性經驗必不可或缺的尊敬態度。但這不是一切,最好從整 體多向度出發,將世界、現象與物自身進行本質串連(經過理性現象直觀及科學結果辯証 的過程),並以其為基礎,以一時的或可能形式的界限區分環節。避免單面武斷的由理性 沉思或經驗事實來決定因果。前者落入某種現象形式或壓抑現實的侷限,後者落入缺乏統 一而寬廣的觀念及壓制創意的侷限。 愛因斯坦之意義整體論的設想為:「每一個可接受的科學術語作為它的由感覺要素構造的 因果必然有它自己的單個的經驗內容←太狹隘了,根本難以容納深刻的理論,其實只要 它所屬的理論整体具有經驗內容就可以了。」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85.211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5:55)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5:56)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8:47)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9:05)
A1Yoshi:看不懂。218.166.210.211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