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似乎,Kripke對於專名的嚴格指稱性的因果說明,還是有些問題(而 其實他本人好像也知道)。 我有想到一個問題,這問題來自:因果關係本身是偶然而非必然的關 係。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狀況是可能的: 可能,在某命名儀式中,亞理司多德並不被命名叫做「亞理司多德」。 而在同樣的可能設想下,或說,在那樣的可能世界,亞理司多德叫做 「亞當」。 如果說嚴格指涉關係的建立仰賴因果鍊,而且在那樣的世界裡也一樣 ,那麼,當我們在那樣的可能世界裡做可能性設想時,「亞理司多德 」就不是嚴格指稱到亞理司多德這個人了,因為在那個世界裡,「亞 當」才是指到亞理司多德的嚴格指稱詞。 講到這兒似乎有些弔詭。 因為,「亞理司多德」是嚴格指稱詞,且指到所有可能世界裡的亞理 司多德才對。但在上述的「雙重」可能設想下,顯然「亞理司多德」 並沒在所有可能世界裡都有指到亞理司多德。 我沒學過模態,可能這其實不是問題,還望有能者分享看法。 我想到可能的回應是: 當我們在進行雙重可能性設想時(即在可能世界裡進行可能性設想), 我們並不是在use那個專名,而只是mention它。而當它只是被mention 的時候,自然不是一個嚴格指稱詞了。 但當我們use it as a propername,它就是一個嚴格指稱詞,在所有可 能世界都挑選出那一個東西。 -- PTT2 自然就是美 => 百慕達群島 => 漩渦 => PinkParti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7.194.73.179
epistemie:粗淺的問題:是怎樣的原委大家對Kripke這麼感興趣? 11/06 13:24
epistemie:我看了他的wiki介紹了是個天才但天才不少講俗一點 11/06 13:28
epistemie:他是怎麼紅起來的? 謝謝 11/06 13:29
epistemie:(以各位的經驗為主) 11/06 13:29
blindmelon:我在blog上簡短寫了一篇介紹 11/06 14:18
blindmelon:請參閱http://cryofall.blogspot.com/ 11/06 14:19
IsaacStein:我單純是因為覺得他的嚴格指稱詞理論太有趣了,所以很喜 11/06 16:45
IsaacStein:歡他... :p 11/06 16:45
soleboy:臉紅了...@@ 11/06 20:14
> -------------------------------------------------------------------------- < 作者: realove (realove)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討論] 關於因果鍊.... 時間: Mon Nov 6 10:56:56 2006 Sorry, my laptop crashed. can't type in chinese at the moment. so please bear with me. Seems to me that IsaacStein has made it clear that for Kripke, Aristotle ( the person) could have been given any other name (such as Adam, if you will) It might righly be wondered that if that's the case, why the name "Aristotle" refers to Aristotle the person in all possible worlds? Why doesn't it fail to refer in a world where Aristotle the person is named "Adam"? Think about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Aristotle could have been named Adam". or "It could have been the case that Aristotle was named Adam" Kripke's point, I take it, is that in all the counterfactual worlds, Aristotle must refer rigidly to Aristotle the person. Otherwise, the counterfactual statement is not really about Aristotle but rather about someone else. But remember, what we are talking about here in the counterfactual statement is that "Aristotle" could have been named Adam. Not anyone else. So "Aristotle" must refere to Aristotle the person in all counterfactual worlds (or situations). So even in a counterfactual world where Aristotle is named Adam, the proper name "Aristotle" still refers rigidly to Aristotle the person whose name is Adam in that world. anyway..just my two cents.. ※ 引述《A1Yoshi (好想做愛(♀))》之銘言: : 似乎,Kripke對於專名的嚴格指稱性的因果說明,還是有些問題(而 : 其實他本人好像也知道)。 : 我有想到一個問題,這問題來自:因果關係本身是偶然而非必然的關 : 係。 :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狀況是可能的: : 可能,在某命名儀式中,亞理司多德並不被命名叫做「亞理司多德」。 : 而在同樣的可能設想下,或說,在那樣的可能世界,亞理司多德叫做 : 「亞當」。 : 如果說嚴格指涉關係的建立仰賴因果鍊,而且在那樣的世界裡也一樣 : ,那麼,當我們在那樣的可能世界裡做可能性設想時,「亞理司多德 : 」就不是嚴格指稱到亞理司多德這個人了,因為在那個世界裡,「亞 : 當」才是指到亞理司多德的嚴格指稱詞。 : 講到這兒似乎有些弔詭。 : 因為,「亞理司多德」是嚴格指稱詞,且指到所有可能世界裡的亞理 : 司多德才對。但在上述的「雙重」可能設想下,顯然「亞理司多德」 : 並沒在所有可能世界裡都有指到亞理司多德。 : 我沒學過模態,可能這其實不是問題,還望有能者分享看法。 : 我想到可能的回應是: : 當我們在進行雙重可能性設想時(即在可能世界裡進行可能性設想), : 我們並不是在use那個專名,而只是mention它。而當它只是被mention : 的時候,自然不是一個嚴格指稱詞了。 : 但當我們use it as a propername,它就是一個嚴格指稱詞,在所有可 : 能世界都挑選出那一個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0.203.124.52 > -------------------------------------------------------------------------- < 作者: IsaacStein (My Name)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討論] 關於因果鍊.... 時間: Mon Nov 6 17:08:09 2006 ※ 引述《A1Yoshi (好想做愛(♀))》之銘言: : 似乎,Kripke對於專名的嚴格指稱性的因果說明,還是有些問題(而 : 其實他本人好像也知道)。 : 我有想到一個問題,這問題來自:因果關係本身是偶然而非必然的關 : 係。 : 我們可以設想這樣的狀況是可能的: : 可能,在某命名儀式中,亞理司多德並不被命名叫做「亞理司多德」。 : 而在同樣的可能設想下,或說,在那樣的可能世界,亞理司多德叫做 : 「亞當」。 : 如果說嚴格指涉關係的建立仰賴因果鍊,而且在那樣的世界裡也一樣 : ,那麼,當我們在那樣的可能世界裡做可能性設想時,「亞理司多德 : 」就不是嚴格指稱到亞理司多德這個人了,因為在那個世界裡,「亞 : 當」才是指到亞理司多德的嚴格指稱詞。 : 講到這兒似乎有些弔詭。 : 因為,「亞理司多德」是嚴格指稱詞,且指到所有可能世界裡的亞理 : 司多德才對。但在上述的「雙重」可能設想下,顯然「亞理司多德」 : 並沒在所有可能世界裡都有指到亞理司多德。 : 我沒學過模態,可能這其實不是問題,還望有能者分享看法。 : 我想到可能的回應是: : 當我們在進行雙重可能性設想時(即在可能世界裡進行可能性設想), : 我們並不是在use那個專名,而只是mention它。而當它只是被mention : 的時候,自然不是一個嚴格指稱詞了。 : 但當我們use it as a propername,它就是一個嚴格指稱詞,在所有可 : 能世界都挑選出那一個東西。 看起來Kripke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但要如何解釋他的想法卻又很困難。 我先引一段文字: ...Philosophers have come to the opposite view through a false dilemma: they have asked, are these objects behind the bundle of qualities, or is the object nothing but the bundle? Neither is the case; this table is wooden, brown, in the room, etc. It has all these properties and is not a thing without properties, behind them; but it should not therefore be identified with the set, or 'bundle', of its properties, nor with the subset of its essential properties. ("Naming and Necessity" p. 52) 專名做為一個嚴格指稱詞,能夠在所有可能世界中指涉到相同的對象,這 個「對象」或者「個體」,既不是那個承載一切屬性的物自體,當然也不 是純粹的「屬性的集合」,所以對Kripke而言,專名指涉到的,不是物自 體,當然也不會是一組能夠挑出特定對象的描述詞。 以他在 Lecture I中提到的「一公尺」和「巴黎那條金屬棒的長度」之間 的「定義」關係。他把「定義」區分成兩種:一種是決定意義的定義;另 一種則是決定指涉對象的定義(referent fixer)。而在Kripke看來,在 我們對「公尺」的定義中,「巴黎那條金屬棒的長度」是後一種定義,是 為了在現實世界中固定住「公尺」的指涉對象所「利用」的描述詞。 「公尺」是嚴格指稱詞,而「巴黎那條金屬棒的長度」則否,因此我們確 實可以說「巴黎那條金屬棒的長度可能不是一公尺」,但「一公尺的長度 必然是一公尺」。 回到「亞里斯多德」必然指涉到亞里斯多德「這個人」。即使Kripke說的 因果鍊確實決定了「亞里斯多德」這個專名的「指涉對象」,但「亞里斯 多德」是一個嚴格指稱詞,而「被命名為『亞里斯多德』的人」卻不是; 也就是說,命名的因果鍊,只是在現實世界中用來決定「亞里斯多德」這 個專名的指涉對象,它是一個referent fixer,卻沒有決定意義的功能。 因此,固然我們可以想像「另一個命名的因果鍊發生在亞里斯多德這個人 身上(如亞當)」,但「事實上」決定了「亞里斯多德」這個嚴格指稱詞 的指涉對象的,是「『亞里斯多德』這個名字的命名因果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