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不瞭,請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4.250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01/26/2005 14:58:53 Wed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 不瞭,請指教.. 休謨在人類理解研究裏批判理性主義者的弊病之一就是將理性原則視為絕對,其實絕對 只是慣性的(建構的)假象。而柏拉圖的理型論將抽象概念定型化,但這只是柏拉圖個人 從數學概念的轉化,而非真正哲學概念。 雖然我直覺判斷有絕對意識,但由絕對意識所理解的超驗形式中卻蘊涵了違反絕對特性 的延異性(differance)(實踐理性、判斷力相對於純粹理性的必要性),因此將超驗形式 視為永恆不變的本體的論述亦值得懷疑。 至於黑色,它沒有哲學的內在(除非把它象徵化、引導到抽象的或理性層面的直覺聯想) ,只是感官現象。 -- 我思故我在。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1.158.14 > -------------------------------------------------------------------------- < 作者: A1Yoshi (寬廣 無際)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01/26/2005 21:25:03 Wed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 這會不會太淺了 對不起 : 能夠意識到時間與空間也許是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ance的現象。 舉例來說,上面這句子到底在說啥?什麼叫「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ence的現象?」 : 我想noumena與物自身是平行關係,兩者不同層次。物自身可能改變noumena的知識, 什麼叫物自身可以改變noumena的知識?「物自身」是個東西嗎?又,noumena是一個 有心靈的主體(比方說,人)嗎?如果不是,它如何可能擁有知識?如何可能被「物 自身」改變? : noumena可能判斷物自身的定位、並尋求現象對物自身理解的深度,這就是主觀的心 : 理建構。現象永遠是主觀的,它書寫於開放空間,並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你用擬人的語氣講noumena,說它可以對「物自身」的定位進行判斷。這說法不只難解 ,甚且怪異至極。 什麼叫現象書寫於開放空間?什麼叫現象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我覺得你不只講得太難,而且很可能講錯(雖然在看不懂、語意不明的情況下說講錯 ,可能根本non-sense)。 我的理解是:康德對於心靈的本質(Nature)的看法是,心靈有兩部份,一是現象 (phenomena),一是(noumena)。前者將實在界(reality)中物體表徵成那些物 體看起來的樣子(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ppear)後者將實在界中物體表徵成 他們是什麼(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re);前者透過直覺,後者透過概念 (concepts)。 -- PTT2 自然就是美 => 百慕達群島 => 漩渦 => PinkParties & http://140.122.185.157/rr/index.as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98.35
eilanwang:可是現在學術王道就是深奧阿(汗) 220.139.243.65 01/27
eilanwang:前者的"直覺"是不是指感性直覺阿??? 220.139.243.65 01/27
Drizzt:我猜原po的differance是differ'ance(延異) 61.228.2.244 01/27
Drizzt:不是單純的"差異"... 雖然我也不懂這句話 61.228.2.244 01/27
Drizzt:為什麼這樣寫... 61.228.2.244 01/27
> -------------------------------------------------------------------------- < 作者: eilanwang (孟伶依舊美豔更勝以往)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01/27/2005 00:48:58 Thu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能夠意識到時間與空間也許是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ance的現象。 : 舉例來說,上面這句子到底在說啥?什麼叫「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ence的現象?」 : : 我想noumena與物自身是平行關係,兩者不同層次。物自身可能改變noumena的知識, : 什麼叫物自身可以改變noumena的知識?「物自身」是個東西嗎?又,noumena是一個 : 有心靈的主體(比方說,人)嗎?如果不是,它如何可能擁有知識?如何可能被「物 : 自身」改變? : : noumena可能判斷物自身的定位、並尋求現象對物自身理解的深度,這就是主觀的心 : : 理建構。現象永遠是主觀的,它書寫於開放空間,並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 你用擬人的語氣講noumena,說它可以對「物自身」的定位進行判斷。這說法不只難解 : ,甚且怪異至極。 : 什麼叫現象書寫於開放空間?什麼叫現象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 我覺得你不只講得太難,而且很可能講錯(雖然在看不懂、語意不明的情況下說講錯 : ,可能根本non-sense)。 : 我的理解是:康德對於心靈的本質(Nature)的看法是,心靈有兩部份,一是現象 : (phenomena),一是(noumena)。前者將實在界(reality)中物體表徵成那些物 : 體看起來的樣子(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ppear)後者將實在界中物體表徵成 : 他們是什麼(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re);前者透過直覺,後者透過概念 : (concepts)。 我有問題(舉手) noumena是不是一個"超絕"的存在阿 那康德如何把它跟心靈的本質聯在一起 這樣問會很蠢嗎 抱歉 -- 遠處看山看三小 近臥山林山林涼 踏破鐵鞋無蜜茶 好漢不提陳松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43.65 > -------------------------------------------------------------------------- < 作者: 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01/27/2005 06:24:26 Thu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 不瞭,請指教.. 呵呵,「黑色」真的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如果是,請問你 如何解釋黑色呢? 「絕對」這個概念可被解釋為永恆的、自身即可達到同一性的。 也就是說,自身即可達到永恆性與同一性此兩要件構成「絕對」 的條件。 這個東西是「絕對的」,表示這個東西不會被推翻掉,是永恆的; 它必須是自身同一的,假如它會發生自相矛盾的情形,就瓦解了 自身的存在。 這個東西絕對是黑的,這句話即是表示在我們的認知上,這東西 不會有其他顏色的性質,也不會突然變成其他顏色。 而你的問題雖然問的是「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其實隱含 的問題就是意指是否有真理(概念上)的存在。 這個問題其實在邏輯上是個悖論。因為回答「沒有絕對的概念存 在」-那麼這句話是否是絕對的呢?假如這句話不是絕對的,那 麼不就表示有「絕對」存在了嗎? 既然在邏輯上我們必須肯定有「絕對」的存在,然而這個「絕對」 的概念究竟是什麼?假如這個「絕對」的概念沒有意義,那麼所 謂的「絕對的概念」豈不是一個空的概念?一個印入腦海的音素 罷了。 於是,我們繼續提問,概念是如何形塑出來的?我們在當代的知 識已讓我們了解到,沒有經驗的世界,就沒有概念的產生,作為 人這個認識主體,與世界的互動、交往,是形塑我們概念的重要 來源。 然而問題就在於,我們對世界、感知上種種一切的現實對象,都 是絕對的嗎?我們對於各個抽象概念的認知都是絕對的嗎?假如 是,為何會有爭論?誰才是對的? 黑色-這個概念曾被認為是物體的固有色,黑色的東西表示它與 生俱來就是黑的。然而在近代物理學的發展下,黑色的概念重新 被認知,原來物體的顏色來自於對光線的折射,假如沒有光線, 或是這個東西無法使光產生反射,那麼這東西就會變成「黑的」。 於是黑色是絕對的概念嗎?就歷史的發展來看,它不是「絕對的」 概念,我們對顏色的認知各個文化系統也會有所不同,毛利人有 三千個顏色名詞,並非因為他們感知到這麼多顏色,而是因為當 同樣的顏色(就我們認為)在不同物體上時,他們就無法分辨了。 這個例子也在我家教育的一位智能被評定於「啟智」邊緣有著正 常視力的小孩身上找到。當我們教她指著樹葉說這個是綠色時, 她記下來了,然後當交通號誌的綠燈亮起時問她這是什麼顏色, 她竟說不知道。也許她認為這兩種綠有著差異,不能都稱為「綠 色」,而我們卻都將不同彩度的綠以「綠色」這符號界定之。 語言是思維的居所,然而每個字/符號的本質,卻來自於差異。 沒有白或其他顏色,如何定義黑呢?也因此,黑色這個概念不就 來自於相對了嗎? 歷代以來對於真理的爭論產生了許多哲學學派,主要分為經驗論 與唯心論。 對經驗主義或科學來說,黑色確實客觀存在,重點在於認知工具 的改進,如三菱鏡與邏輯。 對唯心論者來說,若沒有人,沒有主觀知覺,黑色是否存在也不 構成意義-於是黑色是人定義下的文化產物。 然而即使無需哲學理論,排除黑色在不同文化系統下的象徵意義, 同一文化下的一般人在溝通時也能正確指認與運用黑色這個符號 概念。 在此闡述下,我們至少可以了解,黑色可透過科學工具的發展確 認它的客觀存在,我們也認識到黑色在不同文化與每個主體間有 不同的認知-在這裡,運用語言針對某事物逐步進行質問、闡述 與釐清,使意識掌握對事物的認知意義-我所站的立場,則是現 象學態度。 -- ╭──┬──┬──╮【Edit】站 telnet://bbs.kkcity.com.tw:22311 ─────╮ │人文社會│科學│╔═══╔══╮ ╦ ═╦═ ╭─你看見了美學╯ ├──┼──┼──┤╚══╗║ ║ ║ ║ 還是錯覺?────╮ │藝術哲學│文化│╔══╝║ ║ ║ ║ ╭─╯ ╭─5_Aesthetics╯ ╰──┴──┴──╯╚═══╚══╯ ╩ ╨ 美學板 ──────╮ 當代文化 美學探索 ─────── 編輯‧邊境 ─╯ ╰─ 板工 RAYBO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42.122 ※ 編輯: RAYBO 來自: 61.62.242.122 (01/27 06:39)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01/27/2005 11:08:26 Thu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 引述《ssnoww (beings)》之銘言: : : 能夠意識到時間與空間也許是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ance的現象。 : 舉例來說,上面這句子到底在說啥?什麼叫「認識主體直覺到difference的現象?」 這句是我嘗試性的表達 ^Q^ : : 我想noumena與物自身是平行關係,兩者不同層次。物自身可能改變noumena的知識, : 什麼叫物自身可以改變noumena的知識?「物自身」是個東西嗎?又,noumena是一個 : 有心靈的主體(比方說,人)嗎?如果不是,它如何可能擁有知識?如何可能被「物 : 自身」改變? 這點的確值得解釋,將noumena擬人化是我個人的用法,因為本人由理解本質所建構的 理解主體,進行noumena的主體,就是人的意象(如查拉圖斯特拉)。這種建構不一定每 個人都有。 物自身乃假定的未知本質,閱讀者意識到現象與物自身的差異,在這種差異中,尋求 現象對物自身的各種理解。對物自身保持尊重與平行不侵犯的關係(物自身甚至也可能 是歷史性的、非偶然的十字路口,如哲學史)自然在閱讀時會產生一種正確的懷疑態度。 : : noumena可能判斷物自身的定位、並尋求現象對物自身理解的深度,這就是主觀的心 : : 理建構。現象永遠是主觀的,它書寫於開放空間,並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 你用擬人的語氣講noumena,說它可以對「物自身」的定位進行判斷。這說法不只難解 : ,甚且怪異至極。 : 什麼叫現象書寫於開放空間?什麼叫現象在絕對時間的領域中變動? : 我覺得你不只講得太難,而且很可能講錯(雖然在看不懂、語意不明的情況下說講錯 : ,可能根本non-sense)。 卡爾維諾提出有主觀時間(0時間的概念)和客觀時間之別,這正如佛學成唯識論所指的。 現象存在於這種開放式的空間與時間。至於變動,就是noumena的作用了。不僅透過直 覺,還透過概念,深化現象的知識。 : 我的理解是:康德對於心靈的本質(Nature)的看法是,心靈有兩部份,一是現象 : (phenomena),一是(noumena)。前者將實在界(reality)中物體表徵成那些物 : 體看起來的樣子(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ppear)後者將實在界中物體表徵成 : 他們是什麼(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re);前者透過直覺,後者透過概念 : (concepts)。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74.232 > -------------------------------------------------------------------------- < 作者: cplinn (Solari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Thu Jan 27 23:22:09 2005 並不是針對 ssnoww 兄,不過老實說一些 "哲學文章" 我是看不懂的. 只怕比大師的作品都還要艱澀許多. ssnoww 文章裡面的一些詞, 如延異 (differance), 物自身等等我的確是唸過, 然而還是看不出為何要這麼 用, 以及這麼用是什麼意思. 就算是故意的 "誤讀",我還是看不出這 "誤讀" 中的新意是什麼. 我的確認為許多術語, 如物自身等等是不可能三言兩語解釋成 "白話" 的, 但我很反對那種只是術語的堆砌的東西. 看來深奧, 其實內容空空 如也, 如國王的新衣一般. 只是沒人敢承認自己看不懂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219.235.253 ※ 編輯: cplinn 來自: 130.219.235.253 (01/28 04:08)
justgogogo:推沒人敢承認自己看不懂罷了 202.178.175.165 01/28
> -------------------------------------------------------------------------- < 作者: DAKOU (大口)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Fri Jan 28 20:05:11 2005 ※ 引述《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之銘言: :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 :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 : 不瞭,請指教.. : 呵呵,「黑色」真的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如果是,請問你 : 如何解釋黑色呢? : 「絕對」這個概念可被解釋為永恆的、自身即可達到同一性的。 : 也就是說,自身即可達到永恆性與同一性此兩要件構成「絕對」 : 的條件。 : 這個東西是「絕對的」,表示這個東西不會被推翻掉,是永恆的; : 它必須是自身同一的,假如它會發生自相矛盾的情形,就瓦解了 : 自身的存在。 : 這個東西絕對是黑的,這句話即是表示在我們的認知上,這東西 : 不會有其他顏色的性質,也不會突然變成其他顏色。 : 而你的問題雖然問的是「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其實隱含 : 的問題就是意指是否有真理(概念上)的存在。 : 這個問題其實在邏輯上是個悖論。因為回答「沒有絕對的概念存 : 在」-那麼這句話是否是絕對的呢?假如這句話不是絕對的,那 : 麼不就表示有「絕對」存在了嗎? : 既然在邏輯上我們必須肯定有「絕對」的存在,然而這個「絕對」 : 的概念究竟是什麼?假如這個「絕對」的概念沒有意義,那麼所 : 謂的「絕對的概念」豈不是一個空的概念?一個印入腦海的音素 : 罷了。 : 於是,我們繼續提問,概念是如何形塑出來的?我們在當代的知 : 識已讓我們了解到,沒有經驗的世界,就沒有概念的產生,作為 : 人這個認識主體,與世界的互動、交往,是形塑我們概念的重要 : 來源。 : 然而問題就在於,我們對世界、感知上種種一切的現實對象,都 : 是絕對的嗎?我們對於各個抽象概念的認知都是絕對的嗎?假如 : 是,為何會有爭論?誰才是對的? : 黑色-這個概念曾被認為是物體的固有色,黑色的東西表示它與 : 生俱來就是黑的。然而在近代物理學的發展下,黑色的概念重新 : 被認知,原來物體的顏色來自於對光線的折射,假如沒有光線, : 或是這個東西無法使光產生反射,那麼這東西就會變成「黑的」。 : 於是黑色是絕對的概念嗎?就歷史的發展來看,它不是「絕對的」 : 概念,我們對顏色的認知各個文化系統也會有所不同,毛利人有 : 三千個顏色名詞,並非因為他們感知到這麼多顏色,而是因為當 : 同樣的顏色(就我們認為)在不同物體上時,他們就無法分辨了。 : 這個例子也在我家教育的一位智能被評定於「啟智」邊緣有著正 : 常視力的小孩身上找到。當我們教她指著樹葉說這個是綠色時, : 她記下來了,然後當交通號誌的綠燈亮起時問她這是什麼顏色, : 她竟說不知道。也許她認為這兩種綠有著差異,不能都稱為「綠 : 色」,而我們卻都將不同彩度的綠以「綠色」這符號界定之。 : 語言是思維的居所,然而每個字/符號的本質,卻來自於差異。 : 沒有白或其他顏色,如何定義黑呢?也因此,黑色這個概念不就 : 來自於相對了嗎? : 歷代以來對於真理的爭論產生了許多哲學學派,主要分為經驗論 : 與唯心論。 : 對經驗主義或科學來說,黑色確實客觀存在,重點在於認知工具 : 的改進,如三菱鏡與邏輯。 : 對唯心論者來說,若沒有人,沒有主觀知覺,黑色是否存在也不 : 構成意義-於是黑色是人定義下的文化產物。 : 然而即使無需哲學理論,排除黑色在不同文化系統下的象徵意義, : 同一文化下的一般人在溝通時也能正確指認與運用黑色這個符號 : 概念。 : 在此闡述下,我們至少可以了解,黑色可透過科學工具的發展確 : 認它的客觀存在,我們也認識到黑色在不同文化與每個主體間有 : 不同的認知-在這裡,運用語言針對某事物逐步進行質問、闡述 : 與釐清,使意識掌握對事物的認知意義-我所站的立場,則是現 : 象學態度。 首先先感謝你的論述..雖然不是很懂..但是這是懂最多的一篇了.. 就我感覺好像懂但我覺得疑惑或是不是很清楚的部份回應您: 像您說跟白色或其他顏色比,黑色不就是相對的?? 其實這話我覺得不可謂之不對。這樣講好了..假如這世界沒有"光"的存在, 四周會一片黑,那就不會有這些相對的東西存在了。 這換句話說,我覺得應該是講, 如果沒有東西可以作比較,那就不會特別出現"黑"這一種概念.. 不知道您是不是這個意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30.60 > -------------------------------------------------------------------------- < 作者: 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Fri Jan 28 22:42:26 2005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 引述《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之銘言: : 首先先感謝你的論述..雖然不是很懂..但是這是懂最多的一篇了.. : 就我感覺好像懂但我覺得疑惑或是不是很清楚的部份回應您: : 像您說跟白色或其他顏色比,黑色不就是相對的?? : 其實這話我覺得不可謂之不對。這樣講好了..假如這世界沒有"光"的存在, : 四周會一片黑,那就不會有這些相對的東西存在了。 : 這換句話說,我覺得應該是講, : 如果沒有東西可以作比較,那就不會特別出現"黑"這一種概念.. : 不知道您是不是這個意思?? 不用跟我說"您"啦~以平輩的語氣即可~ 首先,在這裡又產生了許多探討的方向,譬如: 如果「黑」來自於光,那麼光又來自於那裡呢? 如果光來自於太陽,那麼太陽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因此最後不得不推向一個終極的對象,連人的感官都不能肯定它是否存在的對象, 如:神 當然最後在宇宙起源的探索裡,科學也有不同的爭議,然而正是這種對最終本體 的探索,所以有了形上學。前面有很多文章可以找一下~ 而這個最終本體就被認為是「絕對的」,當然不同的思想也有不同的見解, 如佛家認為是「無」,一切都是關係(也就是因緣),當代有許多哲學家也反對 事物之後有個最終本體、來源。 這樣的思想變化也衍生出: 以往的文藝作品,大家在討論時總會爭論誰講的才是對的,因為某個人的詮釋 可能被認為最接近作者的想法(創造作品的本源來自於作者)。然而現在可能會說 「作者已死」即是認為,作者的思想、使用的文字符號,亦來自他在社會與歷史 的影響,無需去爭論作者原本的思想為何,應該將作品視為直接的現象進行考察 與詮釋。 各個哲學學派、科學學科在面對事物時,也有不同的認知方式,那究竟沒有東西 作比較時,就不會出現黑的概念了嗎? 老實說我不知道,也不確定,因為人對黑的概念,應該產生於創造"黑"這個符號 之前,因為你的問題並非指黑這個事實,而是黑這個概念,而黑這個概念會不會 已存在我們眼睛未睜開時就已成為事實只是沒被認知到呢?這只是一種玄想,而 無關科學。 因此對我來說,我可能不會重視黑這個概念是怎麼出現的,但我會將角度著重在 黑這個概念是如何存在現象中-如我感覺到的黑、別人口中的黑、科學家眼中的 黑、文學家表現的黑、藝術家表現的黑等等...所有的「黑」是否有個可被我掌握 與不變的特殊性質與結構存在。 -- ╭──┬──┬──╮【Edit】站 telnet://bbs.kkcity.com.tw:22311 ─────╮ │人文社會│科學│╔═══╔══╮ ╦ ═╦═ ╭─你看見了美學╯ ├──┼──┼──┤╚══╗║ ║ ║ ║ 還是錯覺?────╮ │藝術哲學│文化│╔══╝║ ║ ║ ║ ╭─╯ ╭─5_Aesthetics╯ ╰──┴──┴──╯╚═══╚══╯ ╩ ╨ 美學板 ──────╮ 當代文化 美學探索 ─────── 編輯‧邊境 ─╯ ╰─ 板工 RAYBO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243.98 > -------------------------------------------------------------------------- < 作者: maximilian (涉事)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Sat Jan 29 00:52:01 2005 ※ 引述《A1Yoshi (寬廣 無際)》之銘言: : 我的理解是:康德對於心靈的本質(Nature)的看法是,心靈有兩部份,一是現象 : (phenomena),一是(noumena)。前者將實在界(reality)中物體表徵成那些物 : 體看起來的樣子(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ppear)後者將實在界中物體表徵成 : 他們是什麼(represent things as they are);前者透過直覺,後者透過概念 : (concepts)。 我想就我在李明輝先生譯的導讀所理解的康德提出一些意見 1.思考的主體與心靈的實體在康德的理論脈絡下是必須小心分開來的,  因為前者是其理論之基礎,後者則是其理論的批判對象之一。見導讀  中譯第 105頁,「這項誤解在於:意識底統一被當成作為一對象的主 體之直觀,並且實體底範疇被應用於此直觀上(B421)。但意識底統 一並無對象能被給與,以致我們無法應用實體底範疇,因而決無法認  識此主體。」 2.Phaenomena/Noumena的區別與Erscheinung/Ding an sich的區別是  相應的,後者中譯就是一般常聽到的現象/物自身的區別,前者就我 自該導讀而來的理解,是「後者」作為理性作用所涉之對象時,就其 對象意義而來之區別,講的應該是同一件事。前者,導讀中譯譯為事 相/理體的區別。 3.在導讀第94頁,「此種區別(錄按:事相/理體)如康德在另一處所  說,即感性存有者和知性存有者底區別。」這一句話的意思,首先意 味著,事相(作為現象的對象)係透過感性的受納性能力而在意識中  被給與,因之我們亦稱此一理性作用的對象為感性存有者。而理體的  概念「是一個或然的概念;嚴格意義的『或然的』(problematisch )即表示一個可能的、但無法兌現的概念。……一個理體世界是可能  的,其概念對我們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其中的可能對象就理論方面  而言,是無法認識的。」「有別於事相的理體之學說歸結於這種『必  須設想』與『能夠認識』底區別;我們必須設想理體,但無法認識它  們。」就其必須透過知性加以設想這點,因之我們亦稱此一理性作用  的對象為知性存有者。但是這兩者無一是意識之本質,亦非理性之本  身的構造;而是理性作用的對象,且只有感性存有者是在意識中被給  與,而知性存有者則出自知性之設想。 -- Legalservice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服 務 社 Legalservice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 ─╮ │ 地 點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台大法律學院大禮堂服務時間 每週六下午一點 至當日案件處理完畢為止(免費)掛號時間 週六下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兩點半 (限當日掛號)電 話 (02) 23940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5.196 ※ 編輯: maximilian 來自: 218.166.145.196 (01/29 00:53) > -------------------------------------------------------------------------- < 作者: maximilian (涉事)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Sat Jan 29 01:43:49 2005 ※ 引述《RAYBO (Edit站/美學板‧睿柏)》之銘言: :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 :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 : 不瞭,請指教.. : 呵呵,「黑色」真的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如果是,請問你 : 如何解釋黑色呢? : 「絕對」這個概念可被解釋為永恆的、自身即可達到同一性的。 : 也就是說,自身即可達到永恆性與同一性此兩要件構成「絕對」 : 的條件。 : 這個東西是「絕對的」,表示這個東西不會被推翻掉,是永恆的; : 它必須是自身同一的,假如它會發生自相矛盾的情形,就瓦解了 : 自身的存在。 「絕對的」本身在語言使用上是歧義的,通常可以分兩個層次 來談,一是就甚麼方面而言是絕對,另一是就任何方面而言都     是絕對。因此,要去談論絕對概念,我是認為要先弄清楚自己 是在甚麼意義下去談論的。譬如,你跟我要錢的話,我絕對不 會給你。這一句話裏的絕對是指,只要是你要的,無論在任何 情形底下,我不會給錢;亦即就「是你要的」這方面,「我不 會給錢」是絕對的(在任何情形底下)。就任何方面,亦即不 加任何限定的絕對概念,其意義就是無條件性。 因此一事物是永恆的,就時間的意義上是絕對的,但是就其它 方面就不當然是絕對的,譬如空間方面、質量方面;亦即單單 是永恆的事物不當然具備無條件性。而就自我同一性而言,不 論採形式邏輯或辯證邏輯,有任何事物會不具自我同一性嗎? 就形式邏輯來說事物的自我同一是當然之理,而就辯證邏輯事 物是在發展中達到自我同一,但這兩者都不使事物因而帶有所 謂絕對的性質。當然,你也可以說,就「甲是甲」這一點來說 ,甲具有絕對性,但是這個絕對性的真正意思其實只在表達, 甲是甲這一判斷是必然真的。簡單來說,一永恆而能達到自我     同一(辯證邏輯)的事物,僅僅意味著時間意義上的絕對性, 而不意味著無條件的絕對性。(當然如果把某一種實體觀念放 進來,確實會形成一種無條件的絕對性) 簡單來說,「特定物絕對是黑」跟「黑是絕對的」這兩陳述大 大不同。前者指的是,特定物必然是黑的;也就是就特定物的 顏色,無論在何種情形底下,都是黑的。但這個陳述是否為真 則有待討論,因為是否存在一項事物其在任何情形下都是黑色 的,是可討論的,黑洞嗎?黑洞是一項事物嗎?後者因為並無 作任何限定,而直接將絕對作為黑這個概念的述詞,因此這個 陳述問的其實是,黑是無條件的嗎?那麼就這個意義上來說, 黑當然不是無條件的,就其呈現必須依附在特定物上來說,就 是有條件的。 當然絕對概念的運用必然預設相對概念,也就是從非本質主義 的立場來說,以上的討論也不過是運用絕對/相對這組區別來 觀察事物,並且開展出來一些論述,只是這種論述的開展必須 要有動力的驅使,而傳統的哲學其背後的動力就是一種對終極 實在的好奇心。 : 這個東西絕對是黑的,這句話即是表示在我們的認知上,這東西 : 不會有其他顏色的性質,也不會突然變成其他顏色。 : 而你的問題雖然問的是「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其實隱含 : 的問題就是意指是否有真理(概念上)的存在。 : 這個問題其實在邏輯上是個悖論。因為回答「沒有絕對的概念存 : 在」-那麼這句話是否是絕對的呢?假如這句話不是絕對的,那 : 麼不就表示有「絕對」存在了嗎? : 既然在邏輯上我們必須肯定有「絕對」的存在,然而這個「絕對」 : 的概念究竟是什麼?假如這個「絕對」的概念沒有意義,那麼所 : 謂的「絕對的概念」豈不是一個空的概念?一個印入腦海的音素 : 罷了。 : 於是,我們繼續提問,概念是如何形塑出來的?我們在當代的知 : 識已讓我們了解到,沒有經驗的世界,就沒有概念的產生,作為 : 人這個認識主體,與世界的互動、交往,是形塑我們概念的重要 : 來源。 : 然而問題就在於,我們對世界、感知上種種一切的現實對象,都 : 是絕對的嗎?我們對於各個抽象概念的認知都是絕對的嗎?假如 : 是,為何會有爭論?誰才是對的? : 黑色-這個概念曾被認為是物體的固有色,黑色的東西表示它與 : 生俱來就是黑的。然而在近代物理學的發展下,黑色的概念重新 : 被認知,原來物體的顏色來自於對光線的折射,假如沒有光線, : 或是這個東西無法使光產生反射,那麼這東西就會變成「黑的」。 : 於是黑色是絕對的概念嗎?就歷史的發展來看,它不是「絕對的」 : 概念,我們對顏色的認知各個文化系統也會有所不同,毛利人有 : 三千個顏色名詞,並非因為他們感知到這麼多顏色,而是因為當 : 同樣的顏色(就我們認為)在不同物體上時,他們就無法分辨了。 : 這個例子也在我家教育的一位智能被評定於「啟智」邊緣有著正 : 常視力的小孩身上找到。當我們教她指著樹葉說這個是綠色時, : 她記下來了,然後當交通號誌的綠燈亮起時問她這是什麼顏色, : 她竟說不知道。也許她認為這兩種綠有著差異,不能都稱為「綠 : 色」,而我們卻都將不同彩度的綠以「綠色」這符號界定之。 : 語言是思維的居所,然而每個字/符號的本質,卻來自於差異。 : 沒有白或其他顏色,如何定義黑呢?也因此,黑色這個概念不就 : 來自於相對了嗎? : 歷代以來對於真理的爭論產生了許多哲學學派,主要分為經驗論 : 與唯心論。 : 對經驗主義或科學來說,黑色確實客觀存在,重點在於認知工具 : 的改進,如三菱鏡與邏輯。 : 對唯心論者來說,若沒有人,沒有主觀知覺,黑色是否存在也不 : 構成意義-於是黑色是人定義下的文化產物。 : 然而即使無需哲學理論,排除黑色在不同文化系統下的象徵意義, : 同一文化下的一般人在溝通時也能正確指認與運用黑色這個符號 : 概念。 : 在此闡述下,我們至少可以了解,黑色可透過科學工具的發展確 : 認它的客觀存在,我們也認識到黑色在不同文化與每個主體間有 : 不同的認知-在這裡,運用語言針對某事物逐步進行質問、闡述 : 與釐清,使意識掌握對事物的認知意義-我所站的立場,則是現 : 象學態度。 -- Legalservice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服 務 社 Legalservice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 ─╮ │ 地 點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台大法律學院大禮堂服務時間 每週六下午一點 至當日案件處理完畢為止(免費)掛號時間 週六下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兩點半 (限當日掛號)電 話 (02) 23940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45.196 ※ 編輯: maximilian 來自: 218.166.145.196 (01/29 01:47)
RAYBO:<(_ _)> 61.62.243.22 03/23
> -------------------------------------------------------------------------- < 作者: nicewine (櫻木花道)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上有"絕對"的概念嗎 時間: Sun Jan 30 15:53:01 2005 ※ 引述《DAKOU (大口)》之銘言: : 有一個哲學系的同學說沒有.. : 不過"黑色"不就是一個絕對的東西嗎?? : 不瞭,請指教.. ~~~~~~~~~~~~~~ 昔在今在永在的神 是否就是第一因 是否就是絕對 -- 人們一思索 上帝就發笑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