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些文字敘述 分別應該屬於哪個教育哲學家或哪一個派別的教育理論? 請會的人給點意見 謝謝大家了 ^O^ 1.知識是內在的,潛在於個人的靈魂之中。靈魂始終是在一種「學習」的情境中, 也就是靈魂本身有著知識,學習是一種漸漸澄清混淆與不清的意見,因此之事不 是被放到靈魂之中的。 2.一些哲學家討論「學校中立」的意義及學校是否應該是中立的。教育的平等政策 是否造成真正的平等結果。有的學者認為一些學校政策會違反了學生的權利,那 麼,公正的意義何在? 3.教育學的工作有兩個層面:(A)使要成為教師的人們能認清自己的存在,在即將面 對學生的情境中有選擇的自由;(B)使其學生能夠選擇自己要成為的個體。 4.學生,尤其是由小學到中學,的教育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且必須設計一些 基礎課程,避免參雜一些以職業或專業導向的學科。其中一項教育目標是養成負 責任的公民,那麼,熟讀古典典籍中一項重要科目。 5.在一個如同存款的教育行動中,學生如同存款窗口,教師是存款者。教師提出公 報,學生耐心的接收、記憶、與背誦。這種囤積式的教育概念,造成學生只在收 集與存檔。這也是敘述形式的教育之特殊性格。 6.人要變成怎樣的人,那是他自己的責任。或者可以說是造就了他自己,在某個意 義上,他允許自己讓別人來造就他,他選擇了自己所希望變成的那種人。 7.美德的教導是在幫助學生意識到美德的存在。假設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他自己的 錯誤行為普遍化,因此我們將期望每一個遵循康德原理的人,都得隨時節制自己 ,不去為惡。當有學生做錯時,教師應該責問他,如果人人都向他這般,將會有 什麼後果。 8.從廣義的觀點來看,教育的目的是國家性的,也是國際性的。前者,教育的目標 集中於為美國設計一計畫性的民主社會;就後者而言,認定美國文化除非加以重 新組織,否則不會維持下去的。教育就是社會自我實現的歷程。 9.所有學生--不論其性別、社會階層、種族、或文化特性--都應該有相等的機會進 入學校學習,但是,有些學生因為上述的一些特性,比另一些學生在學校學習上 有多一些機會。兩者觀念都應該受到重視。 10.「教育」不僅代表某種特定的活動以及人們實際參與活動的過程,同時,它也代 表該活動與過程的研究。因此,教育像歷史、化學、或數學一樣,可以被視為研 究的科學。但是對於教育僅作為一門科目而言,卻仍受質疑,它並不像歷史、化 學、數學等科目,普遍為人所接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66.143
inung:看起來好像教育哲學的東西 有修教育學分阿 推 61.231.192.61 01/06
> -------------------------------------------------------------------------- < 作者: crystalliu ( N)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家或派別 時間: Sat Jan 3 22:02:11 2004 這是作業嗎? 假如是的話,要自己寫喔^^ 假如有不懂的地方,才可以提出來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94 > -------------------------------------------------------------------------- < 作者: newyear (嘻)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家或派別 時間: Sat Jan 3 22:46:29 2004 ※ 引述《crystalliu ( N)》之銘言: : 這是作業嗎? : 假如是的話,要自己寫喔^^ : 假如有不懂的地方,才可以提出來討論^^ 是作業沒錯 不過不知道從何下手 好難喔 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跟自己應該會差很多吧 XD 我應該把有問題的地方明確提出來的 ^^ 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81.42 > -------------------------------------------------------------------------- < 作者: newyear (嘻)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家或派別 時間: Sat Jan 3 22:54:27 2004 : : 這些文字敘述 分別應該屬於哪個教育哲學家或哪一個派別的教育理論? : 請會的人給點意見 謝謝大家了 ^O^ : : 1.知識是內在的,潛在於個人的靈魂之中。靈魂始終是在一種「學習」的情境中, : 也就是靈魂本身有著知識,學習是一種漸漸澄清混淆與不清的意見,因此之事不 : 是被放到靈魂之中的。 這是觀念論的吧 : 2.一些哲學家討論「學校中立」的意義及學校是否應該是中立的。教育的平等政策 : 是否造成真正的平等結果。有的學者認為一些學校政策會違反了學生的權利,那 : 麼,公正的意義何在? 後現代主義嗎? dischooling是算在後現代主義裡嗎? : 3.教育學的工作有兩個層面:(A)使要成為教師的人們能認清自己的存在,在即將面 : 對學生的情境中有選擇的自由;(B)使其學生能夠選擇自己要成為的個體。 這題不知道從何下手 是精粹主義嗎? : 4.學生,尤其是由小學到中學,的教育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且必須設計一些 : 基礎課程,避免參雜一些以職業或專業導向的學科。其中一項教育目標是養成負 : 責任的公民,那麼,熟讀古典典籍中一項重要科目。 這段是屬於精粹還是永恆主義 該怎麼區分? : 5.在一個如同存款的教育行動中,學生如同存款窗口,教師是存款者。教師提出公 : 報,學生耐心的接收、記憶、與背誦。這種囤積式的教育概念,造成學生只在收 : 集與存檔。這也是敘述形式的教育之特殊性格。 這個比較確定一些 批判主義 : 6.人要變成怎樣的人,那是他自己的責任。或者可以說是造就了他自己,在某個意 : 義上,他允許自己讓別人來造就他,他選擇了自己所希望變成的那種人。 重"人"的存在主義 : 7.美德的教導是在幫助學生意識到美德的存在。假設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他自己的 : 錯誤行為普遍化,因此我們將期望每一個遵循康德原理的人,都得隨時節制自己 : ,不去為惡。當有學生做錯時,教師應該責問他,如果人人都向他這般,將會有 : 什麼後果。 >< 找不到 該朝哪個方向下手比較好? : 8.從廣義的觀點來看,教育的目的是國家性的,也是國際性的。前者,教育的目標 : 集中於為美國設計一計畫性的民主社會;就後者而言,認定美國文化除非加以重 : 新組織,否則不會維持下去的。教育就是社會自我實現的歷程。 進步主義吧 : 9.所有學生--不論其性別、社會階層、種族、或文化特性--都應該有相等的機會進 : 入學校學習,但是,有些學生因為上述的一些特性,比另一些學生在學校學習上 : 有多一些機會。兩者觀念都應該受到重視。 這題也是 跟女性主義有關嗎? 可是好像又沒有那麼強調性別差異 : 10.「教育」不僅代表某種特定的活動以及人們實際參與活動的過程,同時,它也代 : 表該活動與過程的研究。因此,教育像歷史、化學、或數學一樣,可以被視為研 這題也是 該朝哪個方向想比較對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81.42 > -------------------------------------------------------------------------- < 作者: popandy (pop)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哲學家或派別 時間: Tue Jan 6 12:47:23 2004 ※ 引述《newyear (嘻)》之銘言: : : 這些文字敘述 分別應該屬於哪個教育哲學家或哪一個派別的教育理論? : : 請會的人給點意見 謝謝大家了 ^O^ : : 1.知識是內在的,潛在於個人的靈魂之中。靈魂始終是在一種「學習」的情境中, : : 也就是靈魂本身有著知識,學習是一種漸漸澄清混淆與不清的意見,因此之事不 : : 是被放到靈魂之中的。 這段形容的概念有點像柏拉圖的理論, 因為,對柏拉圖來說,知識似乎都不是從外而內吸收到的, 而是人透過「回憶」,憶起物體的「理型」,藉以掌握其本質、特性。 : : 10.「教育」不僅代表某種特定的活動以及人們實際參與活動的過程,同時,它也代 : : 表該活動與過程的研究。因此,教育像歷史、化學、或數學一樣,可以被視為研 : 這段話好像是要建構教育為一門學問,有可能是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說的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