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請指教!我將帶進入一個沒有快樂,沒有悲傷,沒有神的世界, 如果你真的懂的話。事實上,一個想得愈多的人,愈多愁善感的人,愈需要一 個意識型態讓自己快樂。否則更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做什麼。所以有時候我 寧可像個白痴(呆得像樹)一樣,不理會自己是為什麼而做或現在快不快樂。 請原諒我不自量力地將自己的一套世界觀和哲學觀表達出來,並 試圖解釋一套心物哲學。也許不切實際,但希望對您會有一點點用,也希 望您不吝批評、指教。 大體說明一下,我覺得這個世界就像:「一群不同的人,玩一 個叫『世界』的積木。」各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型態決定要如何操 作這個積木。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眼鏡」來看這個世界,當然,寫給你 的這個東西也代表我自己的眼鏡。只是我現在在做的是「用一個眼鏡看 其他眼鏡。」基本上,我也無法得知這個眼鏡是不是有色的,所以我也 在試圖尋找各種檢驗。也許到頭來我說的這一切還是一個「眼鏡」,但 在我還沒理解拿下眼鏡的那一刻是什麼樣子(有的話我也歡迎各種證明) ,請先容許我相信我看的一切都是透明的:我想,用自己的眼鏡看他人 的眼鏡,並針對所有的眼鏡之意義做出思考,應該是不矛盾的:我不反 對別人戴上屬於他的眼鏡。 要說每個不同的人都是一個「心」,而這個叫「世界」的積木 則是「物」。之間的連繫就在於「生物機能」,對人而言就是自然的人 性。 先試圖有這樣的理解:有兩個領域,一個是物,一個是心。所 謂「物」者是絕對、確實的存在,並不因為自己的睡著或死亡而失去其 意義。或這麼說:就是那個積木組「客觀」的排列,你看到它就是這樣 ,聽到它就是這樣,感覺到它就是這樣:它是無意義的!在人賦與其意 義之前。一個人倒下了,或許他退出這場遊戲,但這個積木還是持續有 人會動,會弄。 另一個境界是「心」,是一個人對外界事物之理解、解釋。一 個人顯之於外的一切行為均建立在其「心」的基礎上。一個原始人和現 代人都會就其所知道的、對世界的理解去行動。對「是什麼」的理解不 同,一個東西絕對不會只是一種用途,對不同的人而言。如果日後考古 學家挖出一片光碟,在不受任何文字(也許三次大戰已過,石頭大戰剛 結束)的影響下,他可能認為是裝飾品、是象徵、是玩具或是外星人入 侵的殘留物,並對這件事物有一套對其出現的理由、意義、解釋:僅管 這片光碟的成分還是和今天一樣,而其用途和意義對現代人而言也是如 此。但那個考古學者就是要這麼理解的。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這 個物被人賦與的意義不一。 然而,在心物交流之際,整體的運作也慢慢複雜化。就我的理 解,物的運行一來照著其「自然規律」,同時又因人的具體化行動與運 用而有「特殊改變」。如 人造的一切事物( 眼前的螢幕 )。就物而言, 人造的所有東西在造出來之後,還是會照著「自然規律」跑,如螢幕隨 著時間過去,內部的元件會漸漸銹蝕,一切人造的成分會漸漸散佚,對 人而言它可能成為廢鐵。同樣的,自然規律也被人拿來做為「人造物」 的原理原則,人類用自然科學的知識做出一堆被理解為便利人的事物, 包含砍伐森林,核子戰爭。 就「心」而言,又可分人們對自然的客觀了解,如「知識」。 另一個則是「信念」,這裏說的「信念」是指一個人的意識型態、信仰 與宇宙觀、價值觀。而另外一個抽象的概念則是「知識」,特別是科學 知識:一套經由假設、實驗與定論後,相當客觀的,對自然規律的理解 ,是幾乎不會有差錯之鐵的定律,對物的純粹了解。「信念」則是一套 對「知識」在運用上的支援。一個虔誠的納粹科學家可用其知識做出大 砲坦克:他認為這對靜化世界,拯救地球是有幫助的。而美國科學家則 認為其為毀滅的、瘋狂的,並努力於「保護地球」而去轟炸日本:這是 他們著手去下那步棋的想法,均是照著自己的信念,如果有「對」「錯 」的概念,則是以讀這篇文章者價值觀,也就是自己的心念去判斷的。 是以法律無一定的對錯,是在一個大家比較能接受的「信念」 下執行,事實上,一個人可以有殺人的自由,但這樣一來大家都會變得 很危險:包含那個殺人犯。是以大家定出一套規則,稱之為道德或是法 律。但一個人相信他殺了那個人而能得到拯救、改善世界或是改善生活 ,他就會去做,那個被殺的人包含他自己。 政治學的目地試圖在資源分配與少數、多數,整體與個人之間 的衝突、矛盾。一如法律,政治學在試圖做個平衡、妥協,或至少讓整 體的行動對個人造成的傷害最低。但不論是法律或政治,都是要造出一 套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並要求人們照著這一套模式去跑。國家考試的 閱卷者就是就其理解與一套規則,去批閱考卷,以找到在那套規則之下 適用的人才。 短短數言無法盡意,如果要問我一些更詳細的,可能要再其他說 明與解釋。一個人相信死後會被神接引,那是在他清醒時的想法與信仰,事 實上,若他的「理解」已經不存在,如一場車禍讓他成為植物人,神對他的意 義就已經失去,但他的家人還寧可這樣相信,這樣自己會快樂一些,直到他的 家人倒下,換其他人。 -- 我要真誠 莫負人家信任深 我要清純 因為有人關心 我要剛強 人世苦難才能當 我要壯膽 勇敢迎接挑戰 我要愛人 敵也愛淪落人 我要施贈 卻不記念自己善行 我要虛懷 不忘己身多弱點 我要仰望並歡樂 人愛並上進 瓊雯師 85仲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5.123 ※ 編輯: Gandhi 來自: 140.123.225.123 (11/22 20:17)
niravaabhas:我有時會想 如果我們的感官都是幻覺呢? 推 218.165.92.235 11/22
Augusta:那麼真我應正坐在診療椅接受腦部電擊... 推 218.169.50.250 11/22
iamchicken:推你勇於表達自己的哲學觀 推 140.112.143.74 11/22
ivanos:推樓上 看起來比整天吊書袋的舒服多了 推 140.112.181.11 11/22
Gandhi:在下讀書不多,只有一臺笨重的電腦和豬腦 推140.123.225.123 11/22
> -------------------------------------------------------------------------- < 作者: popandy (pop)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在下一點點無程度的思考,請指教。 時間: Mon Nov 24 13:57:02 2003 推薦這位仁兄看看羅素的哲學問題, 裡面也有談到物體真實的一面與被觀察到的一面之間的區別! 這本小書也算是經典吧,一來羅素文筆極佳, 二來裡頭所提到的問題都是頗有淵源的大哉問! 這本書的前三至四章都是在討論物質本質, 我自己覺得羅素的分析很精彩說~~ 不過Gandhi兄的創意十足,更令人欣賞阿! 雖然推論的嚴謹性稍嫌不足。 另外建議改個能代表文章內容的標題, 好讓我收錄到文摘區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231 ※ 編輯: popandy 來自: 140.112.248.231 (11/24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