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請問, sense-datum/data的中文翻譯我有時會看到'感覺與料', 其他如果是感覺基料或感覺資料, 我都能理解, 但感覺'與料',這是怎麼出現的名詞翻譯啊? 為什麼要叫與料? 百思不得其解... -- 千古誰堪與伯仲 少時落梅殤 今越紅塵亦悠悠 一朝白首望平生 不見東風殘 只見九州萬里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96 > -------------------------------------------------------------------------- < 作者: JasonLai (Kei)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Tue Feb 1 21:24:27 2005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請問, : sense-datum/data的中文翻譯我有時會看到'感覺與料', : 其他如果是感覺基料或感覺資料, : 我都能理解, : 但感覺'與料',這是怎麼出現的名詞翻譯啊? : 為什麼要叫與料? : 百思不得其解... 我的理解: 因為人的感官只是外在世界資料的受器, 在時空下接受到雜多的資料後, 才由範疇整理成經驗。 有錯麻煩各位大德糾正,謝謝。 -- 論文論文,多少罪行假汝之名以行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52.60
eilanwang:範疇不是用來客觀化接收的資訊嗎??? 220.138.252.6 02/01
avocet:我的重點是'與'這個字... orz 140.112.25.196 02/01
avocet:本文的回答完全不是我要問的~~ 140.112.25.196 02/01
> -------------------------------------------------------------------------- < 作者: kinddog (繁星已醉)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00:27:02 2005 ※ 引述《JasonLai (Kei)》之銘言: :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 時間: Tue Feb 1 21:24:27 2005 : :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 請問, : : sense-datum/data的中文翻譯我有時會看到'感覺與料', : : 其他如果是感覺基料或感覺資料, : : 我都能理解, : : 但感覺'與料',這是怎麼出現的名詞翻譯啊? : : 為什麼要叫與料? : : 百思不得其解... : 我的理解: : : 因為人的感官只是外在世界資料的受器, : 在時空下接受到雜多的資料後, : 才由範疇整理成經驗。 : : 有錯麻煩各位大德糾正,謝謝。 : : -- : 論文論文,多少罪行假汝之名以行之~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9.52.60 : 推 eilanwang:範疇不是用來客觀化接收的資訊嗎??? 220.138.252.6 02/01 : 推 avocet:我的重點是'與'這個字... orz 140.112.25.196 02/01 : → avocet:本文的回答完全不是我要問的~~ 140.112.25.196 02/01 我是覺得JasonLai的解釋很正確 其實有時候不需要這麼拘泥要怎麼樣"中譯" 只要知道 這個概念 它在理論中的意義即可 舉個例子 idiology 我們現在都翻譯成"意識型態" 我在上一門課時 老師說在他那個時代 有人把它翻成"意底牢結" 其實這個翻譯也不錯ㄚ 音譯跟意譯都兼顧到 我覺得重點是你懂它的意思 並且如果有約定成俗的譯法 那也就姑且用之啦 ^^ 再補充一下 我也覺得翻成"與料"怪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68.89 ※ 編輯: kinddog 來自: 210.85.168.89 (02/02 00:29) ※ 編輯: kinddog 來自: 210.85.168.89 (02/02 00:39) > -------------------------------------------------------------------------- < 作者: 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11:55:08 2005 : 我是覺得JasonLai的解釋很正確 我沒有說不正確啊... =.=" : 其實有時候不需要這麼拘泥要怎麼樣"中譯" : 只要知道 這個概念 它在理論中的意義即可 : 舉個例子 : idiology : 我們現在都翻譯成"意識型態" : 我在上一門課時 : 老師說在他那個時代 : 有人把它翻成"意底牢結" : 其實這個翻譯也不錯ㄚ 音譯跟意譯都兼顧到 : 我覺得重點是你懂它的意思 : 並且如果有約定成俗的譯法 那也就姑且用之啦 ^^ ok,意識形態或意底牢結或意締牢結,我全都看過, 正因為我了解ideology的意思, 所以對應到那些中文翻譯我都可接受. 我現在的問題, 是data怎麼跟'與料'扯上關係? 我的中英文程度都無法理解, 所以問大家, 就這樣. 拜託一下啦, 我的中文表達有那麼糟嗎? @@ : 再補充一下 : 我也覺得翻成"與料"怪怪的 是了,這就是我的重點啊! 我的問題就是因為我覺得'怪怪', 想知其所以然. 我不是一開始就說, 如果是'資料'或'基料', 我完全能理解, 換句話說,你們說的關於sense-data的意思我不是不知道啊! 你前面講的那種名詞對譯之間約定俗成的說法, 某種程度上我能接受. 莫說合乎信達雅方能使用, 但起碼在一般人的直觀上出現難以理解時, 是不是可以好好探究一下, 這字詞是在怎樣的理解下被拿來用作對應於另一種語言詞彙? 就我對翻譯學的極粗淺認知, 譯詞難有對錯之分,但有優劣之別, 但我們在評定優劣之時, 對該詞怎麼被用到這裡來的基本理解, 我想應該是必須的吧... 這不是什麼執不執著於中文翻譯的問題. (也可以不僅僅是'知道是什麼意思就好'那種不求甚解的態度問題,但那非我所問啊) 所以我一開始的問題非常簡單, 就是我看到一個詞, 它擁有幾個還在使用中的譯詞, 其中有一個譯詞是我看不出其中道理的, 我想問有沒有人知道其中道理是什麼, 就降. 所以,懇求諸位針對我這個問題不吝賜教: sense-data有個翻譯叫'感覺與料',(當然我知道有感覺資料或感覺基料) 可能小學生都知道data最通俗的翻譯是'資料', 意思是擁有提供某種資訊潛力的材料; 若叫'基料',可以理解為基本素材,基本材料, 但是,與料? 為什麼會稱做與料?? 那除了sense-data的data有被稱做與料之外, 還有其他情境下的data被稱做與料嗎? -- 千古誰堪與伯仲 少時落梅殤 今越紅塵亦悠悠 一朝白首望平生 不見東風殘 只見九州萬里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96 ※ 編輯: avocet 來自: 140.112.25.196 (02/02 11:56) > -------------------------------------------------------------------------- < 作者: reader (讀者)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13:10:46 2005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所以,懇求諸位針對我這個問題不吝賜教: : sense-data有個翻譯叫'感覺與料',(當然我知道有感覺資料或感覺基料) : 可能小學生都知道data最通俗的翻譯是'資料', : 意思是擁有提供某種資訊潛力的材料; : 若叫'基料',可以理解為基本素材,基本材料, : 但是,與料? : 為什麼會稱做與料?? 「與料」是工業名詞,指機器運作中必須投入的材料,現在已不常用, 但古早的舊書上卻滿滿都是,「材料」用在產出物性質不變的物料上, 「與料」則是用在產出物性質會改變的物料上。 「基料」也是工業名詞,指主要物料,在「基料」、「與料」併用時, 「基料」是主物料,「與料」是副物料,「與料」可做全體物料通稱, 但「基料」不行。 而「資料」的原意跟資訊無關,資訊才是由資料和訊息的合稱。資料在 工業上原本是指可讓機器運作更好的物料,但後來就沒人這樣用了,在 幾十年前的舊書上才可能看到,現在通常都改成「資材」了。 以前連「物」、「料」、「材」這些字都會分,所以還會有「與物」、 「與材」、「基物」、「基材」、「資物」、「資材」等等這些詞彙。 使用「與料」一詞,可能是為了強調機制性或是譯者本身的背景關係, 早年的這些詞彙,個個都有專門意義,不能隨便混用。 不是只有哲學會有名詞遊戲,很多學科都會這樣,只是現在中文弱化, 很多名詞都要靠英文才能有精確性,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73.26 > -------------------------------------------------------------------------- < 作者: iamchicken (什麼是貧窮?)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14:21:50 2005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sense-data有個翻譯叫'感覺與料',(當然我知道有感覺資料或感覺基料) : 可能小學生都知道data最通俗的翻譯是'資料', : 意思是擁有提供某種資訊潛力的材料; : 若叫'基料',可以理解為基本素材,基本材料, : 但是,與料? : 為什麼會稱做與料?? : 那除了sense-data的data有被稱做與料之外, : 還有其他情境下的data被稱做與料嗎? 記得以前有看過將sense-data譯為感覺與件(料)的理由, 不過忘了。我回去會查一下。 (以下這個說明可能是錯的。) 我記得sense-data這個字好像是Berkeley提出來的。(好像吧) 當我們在看一個電腦螢幕時, Berkeley會問,為什麼我們可以宣稱自己看著電腦螢幕? 啊~~ 這是因為我們“看到”它。 但若深入思考一下,則我們會發現, 其實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堆形狀、顏色之類的事物。 接著(這個字不是在強調時間的次序),透過某種人類理智的運作, 我們知道這些形狀、顏色是電腦螢幕。 我們可以再思考一下,這些形狀、顏色出現在哪裡呢? 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在知覺時, 這些事物出現在我們感官(sense-organ)的感覺(sense)中。 而這些事物是不是附在電腦螢幕上,以致我們去看的時候, 我們就可以看到它們呢? 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 當我們透過感官感覺在知覺(to perceive)電腦螢幕時, 嘿~ 有一些在之後會被我們判斷為事物性質的事物, 會首先出現在我們的知覺經驗內容中,它們是知覺經驗內容的材料(data)。 (data在古拉丁文是複數名詞) 而且這些材料一定伴隨著(with)感官感覺的運作,出現在感覺內容中。 感覺內容總是充滿著這些事物,雖然感覺本身跟它所具有的內容不同。 那麼,既然這些材料(data)總是伴隨著感官感覺(sense)的運作,出現在感覺的內容中, Berkeley就稱它們為sense-data囉。 於是中譯者就稱sense-data為「感覺與(with)料」囉。 這個解釋可能是錯的吧。聽聽就好。(有空我再去查證一番。) 不過,sense-data的相關主張可以引申出非常龐大又有趣的種種哲學問題。 如果有英美分析的好手在這裡,應該可以告訴大家, 這其中牽涉多少既複雜又有趣的認知和知覺問題。 我只是在班門弄斧,關公面前耍大刀而已。 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1.120
aletheia:sense data是羅素先用的 不是Berkeley 140.112.52.108 02/03
aletheia:阿 你後面有說了 140.112.52.108 02/03
iamchicken:你可以分享一下羅素講s-d時的理論脈絡嗎? 61.64.174.153 02/03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15:12:49 2005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請問, : sense-datum/data的中文翻譯我有時會看到'感覺與料', : 其他如果是感覺基料或感覺資料, : 我都能理解, : 但感覺'與料',這是怎麼出現的名詞翻譯啊? : 為什麼要叫與料? : 百思不得其解... 就我所知的「與料」,它曾出現於榮格《心理類型(下)》的一段話:「直覺可能是主觀 的也可能是客觀的,前者是對潛意識心理與料的知覺,這些與料的根源基本上是主觀的 。後者卻是對另一些與料的知覺,這些與料依賴於對客體的下意識知覺,以及對客體所 引發的思維與情感的下意識知覺。」 因此我判斷與料是指蘊涵了主觀性所觀察到的現象,這種現象不論在抽象理性層面、或 是感覺層面。如同榮格在探討主觀平面時所詮釋的: 「我們最好能將一個人的意象或成 像(imago)和這個人的現實存在嚴格區分開來。通常,成像由於具有極端主觀性的根源 ,使其與其說是客體的意象,不如說是主觀功能情結的意象。」 我對於「與料」的特性正是從這種角度理解之。 接下來再和上面同學所說:「『與料』是工業名詞,指機器運作中必須投入的材料, 現在已不常用」相對照之下,這種必然性(必須投入的材料)不正合乎主觀是現象中必不 可缺的意境嗎? 在理解「與料」意涵的時候,我發現在不同人之間,會發生一種從語言固有意涵引發 主觀理解或是從主觀理解判斷語言意涵的問題。我個人傾向於後者,並隨時保持深入 探究及懷疑的空間。 翻譯的價值在於能把關鍵意境點出來,因此難免會發生偏離的現象(只是我仍然懷疑再 好的字詞也難以賦予讀者理解的深度)。就算把data原封不動的翻成基料與資料,但 這樣就表示真正的「理解」了嗎?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89.179 > -------------------------------------------------------------------------- < 作者: 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17:49:54 2005 多謝reader以及iamchicken針對我問題的回答. -- 台灣好 台灣真正是寶島 有錢富人樂陶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96 > -------------------------------------------------------------------------- < 作者: lostus (你想我嗎?)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Wed Feb 2 20:05:56 2005 感覺與料是借用日本的翻譯, 你可以參考水牛出版社...哲學問題....羅素著。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這個sense-data為何要翻譯成“感覺與料” 你可參考看看 ※ 引述《avocet (風吹.鈴搖.心動)》之銘言: : 請問, : sense-datum/data的中文翻譯我有時會看到'感覺與料', : 其他如果是感覺基料或感覺資料, : 我都能理解, : 但感覺'與料',這是怎麼出現的名詞翻譯啊? : 為什麼要叫與料? : 百思不得其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54.105
lostus:書裡面說...data也有“與”的意思 61.224.54.105 02/02
avocet:謝 140.112.25.196 02/02
> -------------------------------------------------------------------------- < 作者: iamchicken (什麼是貧窮?)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sense-datum/data 時間: Thu Feb 3 13:35:01 2005 ※ 引述《lostus (你想我嗎?)》之銘言: : 感覺與料是借用日本的翻譯, : 你可以參考水牛出版社...哲學問題....羅素著。 :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這個sense-data為何要翻譯成“感覺與料” : 你可參考看看 lostus說的是正確的。 今天早上碰到教英國經驗論的老師,就向他請教這個問題。 他說,這是沿用日本人的翻譯。 而且,sense-data的概念並不是Berkeley提出來的, 而是羅素、G.E.Moore他們幾個搞出來的。 至於sense-data譯為「感覺“與”件」的理由是什麼呢? 還沒問到,老師就跑了。 我再研究研究。 -- 記憶不止是痛苦的根源,也是錯誤的根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