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請問典範是如何確立的 典範又為什麼會轉移 -- 人們一思索 上帝就發笑 ~~~~米蘭。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6.137
avocet:建議你先去讀'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 140.112.25.196 01/30
avocet:該書大概是在談你的問題. 140.112.25.196 01/30
> -------------------------------------------------------------------------- < 作者: aletheia (HERESY)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Thu Feb 3 19:10:50 2005 ※ 引述《nicewine (櫻木花道)》之銘言: : 請問典範是如何確立的 : 典範又為什麼會轉移 隨便講講 有興趣請看 T.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第二版 小小一本書 幾天就可看完 典範Paradigm 典範通常由著名的科學大師發現或發明(Kuhn的原意比較偏向發明) 來解釋特定的科學現象 並由主流的科學社群接受確立之   典範可以是一種語言,一種模型,一種學說,一套原則或一周詳的理論 典範有個特點便是留有主要的問題交由接受它的科學社群解決  譬如像是達爾文的演化論 就是一種典範 達爾文由於跑船去玩 觀察加拉巴戈群島上的各種生物 發現了一些相異物種的類似之處 進而主張不同物種間的演化理論 演化論起初得不到主流科學社群的支持 但隨著孟德爾遺傳學的出現 演化論漸漸為科學社群接受 甚至現在已成為生物學界一項不可動搖的dogma 典範的轉移指的是 原本接受典範A的科學社群 轉而接受典範B Kuhn本人主張典範是不可共量的 也就是一個科學社群不可能同時接受典範A 又接受典範B 典範的轉移是Kuhn在這本書裡的重心 也是科哲上工具論者的中心論證之一 不同於F. Bacon那種一直累積科學事實並且進步的科學 Kuhn認為典範的轉移並不是一種"進步"(非常粗略的說) 典範的轉移涉及到科學從業人員的主觀好惡, 哪個典範的運氣比較好等因素 典範的轉移通常始因在傳統典範-典範A所留下來的問題無法解決之時 也就是典範A面臨了危機 而剛好新出現的典範B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科學社群便有可能轉換典範 譬如像是 托勒密天文學轉換為哥白尼-牛頓天文學 但典範的轉移並不是立即的 因為典範A已深植於主流科學中 於是支持舊典範A的科學社群會和支持新典範B的產生衝突 漸漸的 可能因為接受典範B的科學人士比較多 而典範B便於主流科學中取代了典範A 有時典範面臨危機時 也不會發生典範轉移 科學社群解決危機而不推翻原有典範的方式通常有三種: 1.否定現象存在 譬如:從事靈異研究往往被視為是非科學的研究 2.引用CPC 譬如:海王星的軌道偏離牛頓天文學預測的軌道 因此假定另有一顆行星X干擾他的運行 後來在預測行星X的軌道上發現了冥王星 3.擱置不理 譬如:水星的軌道偏離牛頓天文學預測的軌道 科學家也假定有顆行星Y干擾水星的運行 但目前為止從未發現過這顆行星 科學家也不以此為牛頓天文學的致命傷 後來以相對論才能解釋水星軌道的偏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108
YouthSouth:典範間"不可共量"的意思應該是說彼此沒有 218.164.222.55 02/03
YouthSouth:優劣之分 故亦無典範轉移是否"進步"的問題 218.164.222.55 02/03
YouthSouth:社會科學領域即常有數個典範共存於同一 218.164.222.55 02/04
YouthSouth:學術社群的情形 218.164.222.55 02/04
> -------------------------------------------------------------------------- < 作者: iamchicken (什麼是貧窮?)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Thu Feb 3 19:56:15 2005 其實科學哲學我還蠻有興趣想瞭解的, 在爬梳原典之前, 先向您請教一下。^^ ※ 引述《aletheia (HERESY)》之銘言: : 典範的轉移是Kuhn在這本書裡的重心 : 也是科哲上工具論者的中心論證之一 請問「科學哲學中的“工具論”」, 是怎樣的一種主張呢? 而所謂「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 ), 是怎樣的一種哲學啊?它的研究對象跟研究目標是什麼? : 不同於F. Bacon那種一直累積科學事實並且進步的科學 : Kuhn認為典範的轉移並不是一種"進步"(非常粗略的說) : 典範的轉移涉及到科學從業人員的主觀好惡, 哪個典範的運氣比較好等因素 : 典範的轉移通常始因在傳統典範-典範A所留下來的問題無法解決之時 : 也就是典範A面臨了危機 : 而剛好新出現的典範B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 科學社群便有可能轉換典範 : 譬如像是 托勒密天文學轉換為哥白尼-牛頓天文學 : 但典範的轉移並不是立即的 : 因為典範A已深植於主流科學中 : 於是支持舊典範A的科學社群會和支持新典範B的產生衝突 : 漸漸的 可能因為接受典範B的科學人士比較多 : 而典範B便於主流科學中取代了典範A : 有時典範面臨危機時 也不會發生典範轉移 : 科學社群解決危機而不推翻原有典範的方式通常有三種: : 1.否定現象存在 : 譬如:從事靈異研究往往被視為是非科學的研究 : 2.引用CPC 請問“CPC”是指....? : 譬如:海王星的軌道偏離牛頓天文學預測的軌道 : 因此假定另有一顆行星X干擾他的運行 : 後來在預測行星X的軌道上發現了冥王星 : 3.擱置不理 : 譬如:水星的軌道偏離牛頓天文學預測的軌道 : 科學家也假定有顆行星Y干擾水星的運行 : 但目前為止從未發現過這顆行星 科學家也不以此為牛頓天文學的致命傷 : 後來以相對論才能解釋水星軌道的偏移 不好意思,其實是老師叫我一定要知道科學哲學的主張, 我自己也有興趣,但剛好在還沒唸書前看到這篇,於是就順口問一下。 不是不去看書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74.153 > -------------------------------------------------------------------------- < 作者: A1Yoshi (寬廣 無際)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Sat Feb 5 20:16:39 2005 我讀過一點點科學哲學,發表一點我的看法。若有誤或不足, 歡迎指正與補強。 ※ 引述《iamchicken (什麼是貧窮?)》之銘言: : : 也是科哲上工具論者的中心論證之一 : 請問「科學哲學中的“工具論”」, : 是怎樣的一種主張呢? 簡單來說,工具論不談真理。工具論者認為科學家只需要發現(或發明) 具有解釋力與預測力的理論(工具)就足夠了,不需要進一步思考那是不 是真理。 補充:所以,對於工具論者來說,大多數的形上學問題沒有探究的必要。 : 而所謂「科學哲學」(Philosophy of Science ), : 是怎樣的一種哲學啊?它的研究對象跟研究目標是什麼? 它的研究對象包括了:科學社群的活動與科學理論的變遷(比方說上一篇的Kuhn)、 科學如何進行解釋與驗證(confirmation)、科學與非科學的分野到底在哪兒? 我讀的那一本科學哲學,裡頭的章節安排就是如此:先談科學解釋、再談 科學驗證、再談科學變遷,然後是分科進行討論:心理學哲學、物理學哲學、 社會科學哲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哲學...etc.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detail/-/0872204502/qid=110760 5772/sr=1-1/ref=sr_1_1/102-9661717-3900938?v=glance&s=books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by Merrilee H. Salmon (Editor), John Earman (Editor), Clark Glymour (Editor), James Lennox (Editor), Wesley C. Salmon (Editor), Kenneth F. Schaffner, James G. Lennox, Peter Machamer, J. E. McGuire, John D. Norton (請自己連) -- PTT2 自然就是美 => 百慕達群島 => 漩渦 => PinkParties & http://140.122.185.157/rr/index.as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14.28 ※ 編輯: A1Yoshi 來自: 210.85.114.28 (02/05 20:38)
iamchicken:嗯~ 謝謝 b^^ 61.62.95.211 02/06
> -------------------------------------------------------------------------- < 作者: roockie (笨頭 (Bento))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Sat Feb 5 21:34:11 2005 ※ 引述《iamchicken (什麼是貧窮?)》之銘言: : : 2.引用CPC : 請問“CPC”是指....? : : 譬如:海王星的軌道偏離牛頓天文學預測的軌道 : : 因此假定另有一顆行星X干擾他的運行 : : 後來在預測行星X的軌道上發現了冥王星 ceteris paribus clauses 假設其他條件不變語句 用上面的例子來說,就是說「假設牛頓的力學確實沒有錯誤」, 但是無法解釋海王星的運行規則,那麼大概可能的解釋就是有另 外的星球也(依照著牛頓力學所顯示的那般)影響著海王星的運 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36.14
iamchicken:喔....拉丁文學到三的人出現了 61.62.95.211 02/05
※ 編輯: roockie 來自: 61.229.236.39 (02/07 23:41) > -------------------------------------------------------------------------- < 作者: catawu ( ggg)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Thu Feb 24 04:14:17 2005 ※ 引述《aletheia (HERESY)》之銘言: 加強一點 原解釋已很完美 只是簡化一下 : 典範通常由著名的科學大師發現或發明(Kuhn的原意比較偏向發明) : 來解釋特定的科學現象 : 並由主流的科學社群接受確立之  :  典範可以是一種語言,一種模型,一種學說,一套原則或一周詳的理論 如果我記的沒錯 典範是一個長期的研究計畫 或許這個字比較容易入門者理解 : 典範有個特點便是留有主要的問題交由接受它的科學社群解決 沒錯! 不過補充 典範要能解決一些很明顯的問題 也能留下一些問題留待解決 : 典範的轉移指的是 : 原本接受典範A的科學社群 轉而接受典範B : Kuhn本人主張典範是不可共量的 : 也就是一個科學社群不可能同時接受典範A 又接受典範B 這樣講的意思似乎是兩個典範是不一致的 比較不像是不可共量的意思 : 典範的轉移是Kuhn在這本書裡的重心 : 也是科哲上工具論者的中心論證之一 : 不同於F. Bacon那種一直累積科學事實並且進步的科學 : Kuhn認為典範的轉移並不是一種"進步"(非常粗略的說) : 典範的轉移涉及到科學從業人員的主觀好惡, 哪個典範的運氣比較好等因素 : 典範的轉移通常始因在傳統典範-典範A所留下來的問題無法解決之時 : 也就是典範A面臨了危機 : 而剛好新出現的典範B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 科學社群便有可能轉換典範 : 譬如像是 托勒密天文學轉換為哥白尼-牛頓天文學 : 但典範的轉移並不是立即的 : 因為典範A已深植於主流科學中 : 於是支持舊典範A的科學社群會和支持新典範B的產生衝突 孔恩強調此時期非科學對科學中典範轉換影響甚鉅 因此易被冠上非理性者封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43.99
aletheia:那大概是我理解錯誤 改天有空的話再看看吧 140.112.52.108 02/25
> -------------------------------------------------------------------------- < 作者: Paradigm ( )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何謂典範 時間: Fri Mar 4 23:20:59 2005 錦上添花補充幾點,若有錯誤,還請各位不吝指正。 ※ 引述《catawu ( ggg)》之銘言: : ※ 引述《aletheia (HERESY)》之銘言: : 加強一點 原解釋已很完美 只是簡化一下 : : 典範通常由著名的科學大師發現或發明(Kuhn的原意比較偏向發明) : : 來解釋特定的科學現象 : : 並由主流的科學社群接受確立之  : :  典範可以是一種語言,一種模型,一種學說,一套原則或一周詳的理論 : 如果我記的沒錯 : 典範是一個長期的研究計畫 : 或許這個字比較容易入門者理解 : : 典範有個特點便是留有主要的問題交由接受它的科學社群解決 : 沒錯! 不過補充 : 典範要能解決一些很明顯的問題 : 也能留下一些問題留待解決 若用比較精確的學術名詞來說好了。 典範包含特定的假設、概念、理論、分析方法、能解決的問題(problem solving), 而且適用於特定的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 所以一個典範應當「同時」包含有: 1、基本假設(包括本體論與認識論) 2、概念 3、理論 4、分析方法 5、能解決的問題 6、適用於特定的科學社群 咸以為上1~4可以稱之為基本條件,表現出典範之所以成為一個具有涵闊性超級理論 (super theory)之特質,因為從基本假設乃至分析方法,簡單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邏 輯推理上的必然了。 而5、6兩個部份,以小弟淺薄的理解,則可以用來解釋Kuhn所謂的「科學革命」是為 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結束而使一個科學社群重新回歸到常態科學。 可以這麼說吧!重點在於problem solving這個部份,一個典範之所以在某個時期被某個 科學社群視為典範,最大價值在於其有problem solving之指導能力;而當此能力因為許 多異例的出現而受到嚴重挑戰的時候,便進入科學革命的階段,直到下一個具有problem solving的典範出現,此科學社群視此為新典範,回歸常態科學。 : : 典範的轉移指的是 : : 原本接受典範A的科學社群 轉而接受典範B : : Kuhn本人主張典範是不可共量的 : : 也就是一個科學社群不可能同時接受典範A 又接受典範B : 這樣講的意思似乎是兩個典範是不一致的 : 比較不像是不可共量的意思 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小弟曾經聽過中研院政研所籌備中心主任吳玉山 有一個口語化又簡單的舉例:(以下簡單闡述這個例子) 設若有一個科學社群叫做「醫學」,在此領域中科學家碰到了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個 問題假設是「一個人生病了該怎麼醫治?」好了。 這時候我們身邊的人會考慮「看西醫」、或是「看中醫」;甚至去廟裡面拜拜請乩童幫助 、或者喝符水...等等不一而足的方法。那麼從這個例子來說, 1、西醫 2、中醫 3、求神問卜 可以視為三個典範,三個典範都有可能可以幫忙解決「醫病」的problem solving之能力 ,而且他們之間是「不可共量的」,這樣說好了,因為西醫、中醫、求神問卜之間的對 話平台是不一樣的。說到對話平台,還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這個例子就是Mac OS 和PC Windows之間,要打逼或是上網,我們可以選擇找一台PC使用 微軟的Windows系統;同時,我們也可以找一台iBook,用Apple的OS系統,在這裡我們可 以說這兩個不同的平台是兩種典範。稍早以前(現在問題較少了)這兩個平台之間往往很 難相容(如:檔案格式),這個就是所謂的「不可共量性」。 所以說「不可共量性」它又包含了一些內容,簡單來說是: 1、典範之間無所謂優劣所言,問題在於problem solving的能力不同。例如:PC跟Mac哪   個好?很難說呀!前者流通性高,後者處理繪圖、設計功能強大,無孰優孰劣的問題   ,問題是problem solving的能力不同,但卻又同時處在同一個科學社群當中。 2、承1,典範是並立的、是同時存在的,問題是選擇的不同。 至於這樣說會不會跟上面「常態科學→科學革命→常態科學」的轉換有所矛盾呢?小弟覺 得Kuhn的理論自己形成了一個可以說圓滿的論證,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待下文來解 釋。 : : 典範的轉移是Kuhn在這本書裡的重心 : : 也是科哲上工具論者的中心論證之一 : : 不同於F. Bacon那種一直累積科學事實並且進步的科學 : : Kuhn認為典範的轉移並不是一種"進步"(非常粗略的說) : : 典範的轉移涉及到科學從業人員的主觀好惡, 哪個典範的運氣比較好等因素 : : 典範的轉移通常始因在傳統典範-典範A所留下來的問題無法解決之時 : : 也就是典範A面臨了危機 : : 而剛好新出現的典範B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 : : 科學社群便有可能轉換典範 : : 譬如像是 托勒密天文學轉換為哥白尼-牛頓天文學 : : 但典範的轉移並不是立即的 : : 因為典範A已深植於主流科學中 : : 於是支持舊典範A的科學社群會和支持新典範B的產生衝突 : 孔恩強調此時期非科學對科學中典範轉換影響甚鉅 因此易被冠上非理性者封號 化解這個矛盾的轉折點,就如同前文兩位先進所言,正是「典範轉移」的論述。 不只是「典範轉移」,Kuhn用的字眼頗為激進,他老兄用的是「革命」(revolution)。 Kuhn之所以用這個「革命」至少表現在兩點之上: 1、典範轉移的過程往往發生的很快速,即從常態科學到科學革命發生乃至回復常態科學   ,這個過程是很短暫的。 2、則是上文先進有提到的,典範的選擇是非理性的,它受到psycology和sociology當中   主觀的權力所支配。 尤其是第二點的提出,頗讓科學界為之震撼,但比較諷刺的是,Kuhn是一個學自然科學的 學者,《科學革命的結構》當中所研究的範疇也是自然科學的科學史,然而他的理論提出 之始,卻不受自然科學領域所重視,反倒是社會科學領域每每把他的理論拿來當作一個典 範來研究就是了。 每個理論的提出當然會受到許多批評和否證(Karl Popper好厲害呀 XD),Kuhn的典範說 當然也不例外,而在Post-Kuhn時期,則以Lakatos所提出的「科學研究綱領」(scienti- fic research program)一說,以「科學研究綱領」和「深思熟慮的否證」、以及「進步 性的問題移轉」來修正了Kuhn的「典範」、「革命」、「心理學與社會學的權力取向」; 似乎Lakatos的學說,在科學哲學史的範疇上,儼然又是另一種典範了。 以上,為小弟的一些心得。謝謝大家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