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先岔題一下,我認為美學/價值討論去區分主客觀之說,是一件作者需要說明之事。 因為我認為每個人所界定出來的主/客觀都有點差異。 以IsaacStein兄之此篇文章為例 他認為「大」跟「美」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主觀判斷」。 將主觀判斷的概念如此使用,試問,只要有人介入的活動,什麼是不主觀的呢? 那何謂客觀呢? 數字、面積都需要人類的解讀、詮釋。 那客觀性的建立又在哪呢?我認為是人類社群對於數字使用的一致認同而有效。 這點說明了客觀性背後的一整套規則/語言的使用。 他又談到: 所以,其實兩座即使總體積相等的山, 也有可能因為形狀或高度的差異, 對某人來說此山較大,對另一人來說另一座山較大。 請問這裡又有「真正」的客觀標準嗎? 我想指出的問題在於,建立客觀性〔及其標準〕正是人類試圖去建構的。 倘若在這個例子的大小上,體積不能做為有效的標準,而放任其可大可小,是有點荒謬。 或者說,是你在此處對於何謂大/小之界定與我在此使用的(體積/數字化)大/小不同。 而是以外表/形狀來論斷,那麼,代表此時的你有另一套何謂大小的看法。 但我相信,只要你能說出你的界定,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判斷的(高下之分)。 當然要二個人所見到的角度/視野是一致的。 想像有一天,我們對於山的判斷標準都是同樣的--假設是玉山好了。其就成為客觀標準。 (但這樣沒有意義XD ; 我只能說討論這些主題,其實都忽略了語言的溝通向度; 我又岔題一下; 以溝通的向度來理解"美醜"問題,我把它認知為一種資訊的交流; 假設你女朋友說她覺得XXX很美,它透露的是1.她的喜好(喜歡它) 2.她的品味..etc) 他還進一步談到: 數字的大小當然是絕對客觀的, 但數字的大小與感覺的大小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如果你能夠對於你經由感覺而產生出來的比較者 ( 與山這個被比較者 相對) 進行說明。 比如說,我看到眼前這座山,心中想著是比我家後院的那座山-大。 我想大家都可以產生一致的同意--哪個比較大/小。 但困難之處就在於,對於我家後院的山要如何進行說明(拍攝)。 或者你看到山時,心中想的是把它跟某個東西比較,我相信只要你能說明某個東西是 如何,大小還是能分判的。 談到這裡,不得不講一下人類的有限性XD 山的大小問題就可以看出人類所有的經驗 都是概括性的。 但我認為,美醜與大小的在判斷經驗上過程&感受,完全不同! 在此說它們的相似,意義不大。 以美學的討論而言,客觀性通常回歸到什麼樣的質料、形式引發人的美感經驗。 又或者人類怎樣的美感感受力的內在結構塑造了美感經驗?〔形式性的;對稱、比例〕 〔先對美的事物做出界定;美的事物是那些讓人引發美感經驗的事物;有說等於沒說〕 我的淺見:我認為有時候語言會產生分析(切割)的作用,但容易產生誤導。 美感經驗是主觀的亦或客觀的? (或者說哪個影響較大) 我認為其複雜度是超乎人類所能理解的。 將美感經驗拆解 = 主體的品味 + 被鑑賞之物 首先主體的品味之形塑、薰陶 (也有可能產生客觀性) 就是一件複雜到死的事 它涉及到的是文化傳承與競爭的問題。(當然還不止! 只稍微談一點) 而談到被鑑賞之物,我認為就是藉由這些作品形塑我們的美感。 但在它那兒是否真的有一些獨特之處以致於我們驚呼? 當然是有! 不過我恐怕在此點上是退回到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去了。 一點看法,睡前臨po,有錯請指正。 ※ 引述《IsaacStein (My Name)》之銘言: : ※ 引述《eleta (左右衛門)》之銘言: : : 大跟美實在很不像 : 我也沒有說它們「很像」吧? : 看得出來的話,我只有說: : 「大」跟「美」的相似之處在於, : 兩者都是「主觀判斷」。 : : 大小是相對的 : 美醜也是相對的。 : : 那個東西「比較大」是可以測量的 : : 我們甚至有量度來規定大的程度 : 有嗎? : 我們有關於體積的量度, : 有關於質量的量度, : 有關於長度的量度, : 我們有關於「大/小」本身的量度嗎? : 大/小是比較出來的概念, : 當兩樣東西擺在一起, : 我們或許都能夠達成共識說某物比另一物大(或小), : 但只有某物存在的時候, : 我們不可能達成某一物比另一物大或小的想法。 : 另外,圓球和正六面體要比大小, : 請問你要怎麼比? : 如果不先給定一個條件(例如比體積,或是比表面積), : 請要要怎麼比大小? : 甚至有可能兩個體積相等的圓球和正六面體, : 我看起來圓球比較大, : 另一個人看起來正六面體比較大, : 請問這裡的「客觀」標準或者「共識」在哪裡? : 所以,其實兩座即使總體積相等的山, : 也有可能因為形狀或高度的差異, : 對某人來說此山較大,對另一人來說另一座山較大。 : 請問這裡又有「真正」的客觀標準嗎? : : 然而什麼東西是「比較美」的呢? : : 原po說的真正美,無可替代或比較的 : : 意思其實應該是客觀的,沒有爭議與絕對的 : : 這是一個思考到美學的時候很自然會發出的疑問 : : 也可以說就是在問「美是什麼?」這個問題 : : 如果大只是一種主觀感覺 : : 為什麼他又是客觀的? : 所以我從來不說「大」是客觀的,對吧? : 說「大」是客觀的是你,而對你提出的例子, : 我也提出了相對應的反例來證明, : 其實所謂的「大/小」的客觀, : 只是相對多數的結果罷了, : 並沒有真的大家都對「大/小」有什麼客觀的認識。 : 但是我從來不否認「大/小」之間的相對性(關係)是客觀的; : 但「美/醜」之間的相對性豈不也是客觀的? : 只要一個人判斷某物是大的,對他來說有必有另一種小物的概念; : 同樣,一人判斷某物是美的,則必有另一種醜物的概念。 : 這種相對性當然是客觀的。 : : 是指這種主觀的感覺可以客觀的觀察? : : 還是說「大」有客觀的實體? : : 大確實可以有客觀的標準 : 其實沒有,有客觀標準的是量度, : 而不是「大/小」本身。 : : 然而美卻十分困難 : : 如果你討論的只是大小帶給主體的感受 : : 那麼確實跟美感有相似之處 : : 但是對於理解美卻沒有什麼幫助 : : 確實什麼是「大山」 : : 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認知 : : 但是你很容易去指出「更大的山」 : 是不是這麼容易,我上面已經舉出反例了。 : 並且,就算真的「比較容易」, : 也不表示這就是一個「客觀」的概念, : 因為「容易」也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 : 它可以是一種「更容易達成共識」的主觀概念, : 要說它是一種「客觀概念」, : 你需要的證據不只是「很容易達成共識」, : 而是「必然能夠達成共識」。 : 但後者顯然是不可能被證成的, : 一座矮山可能總體積比一座高山大得多, : 但我卻覺得高出比較「大」; : 一座高山可能總體積比一座矮山大得多, : 但也可能有別人覺得矮山的寬闊讓他感覺起來「更大」。 : 這裡並沒有真正的絕對的共識存在, : 那就不能說明「更大」有一種客觀的標準在, : 其實沒有。 : : 並且取得共識 : : 但什麼是「正妹」 : : 就如原po所言 : : 你雖然可以指出「更正的妹」 : : 卻不見得會取得共識 : : 因此怎麼樣 「才算大」這個問題 : : 要馬就是在比較上量測上可以解決 : 所以不行, : 你當然可以透過各種量度的標準來測量, : 得到某物的某種度量值比另一物還要來得「大」, : 但這是關於「值」, : 而不是關於「該物」。 : 數字的大小當然是絕對客觀的, : 但數字的大小與感覺的大小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 數字的大小是被數學公設給規定出來的, : 當然會有絕對的客觀標準。 : 當你混淆了數字這種被規定出來的大小, : 與真正的在感覺上的大小, : 你當然會以為大小不同於美醜是有客觀標準的, : 但是君不見,在玩電腦遊戲時, : 當魅力值透過數字來表達的時候, : 西施的魅力值就是遠大於東施的魅力值, : 這難道說明了西施的魅力是遠大於東施的嗎? : 當然是錯的! : 還是不能否認有人就是會比較喜歡東施那一型的女生, : 這跟大小是一樣的, : 我們即使在數字上能夠測出某物的體積較大, : 也不必然能夠導出所有人都會覺得體積較大的某物「較大」。 : : 要馬就是在統計上可以取得意義 : : 所以當我們談論大小的時候不像談論美醜一樣 : : 怎麼樣「才算正」這種問題 : : 你根本無法解決 : : 既無法量測 : : 也無法統計 : : 所以當然不能用同一種態度去討論 -- 今天星期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25.120 ※ 編輯: darkgam 來自: 125.232.25.120 (11/24 03:23) > -------------------------------------------------------------------------- < 作者: IsaacStein (My Name)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批評IsaacStein之大小與美醜均為主觀 時間: Fri Nov 24 03:49:50 2006 ※ 引述《darkgam (拓斗)》之銘言: : 首先先岔題一下,我認為美學/價值討論去區分主客觀之說,是一件作者需要說明之事。 : 因為我認為每個人所界定出來的主/客觀都有點差異。 : 以IsaacStein兄之此篇文章為例 : 他認為「大」跟「美」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是「主觀判斷」。 : 將主觀判斷的概念如此使用,試問,只要有人介入的活動,什麼是不主觀的呢? : 那何謂客觀呢? 數字、面積都需要人類的解讀、詮釋。 : 那客觀性的建立又在哪呢?我認為是人類社群對於數字使用的一致認同而有效。 : 這點說明了客觀性背後的一整套規則/語言的使用。 : 他又談到: : 所以,其實兩座即使總體積相等的山, : 也有可能因為形狀或高度的差異, : 對某人來說此山較大,對另一人來說另一座山較大。 : 請問這裡又有「真正」的客觀標準嗎? : 我想指出的問題在於,建立客觀性〔及其標準〕正是人類試圖去建構的。 我從未否認「客觀性」可被建立。容後說明。 : 倘若在這個例子的大小上,體積不能做為有效的標準,而放任其可大可小,是有點荒謬。 何以見得? : 或者說,是你在此處對於何謂大/小之界定與我在此使用的(體積/數字化)大/小不同。 : 而是以外表/形狀來論斷,那麼,代表此時的你有另一套何謂大小的看法。 : 但我相信,只要你能說出你的界定,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判斷的(高下之分)。 : 當然要二個人所見到的角度/視野是一致的。 所以你還是先預設了「大/小的判斷有客觀判準」,然後才可能指出 「只要我能說出我的界定,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判斷。」 因為所謂「界定」其實就已經預設了它是一個客觀的標準。同樣的問 題在面對客美標準時,我們也可以很輕鬆地說「只要你能說出你對美 女的界定,我們還是可以進行判斷。」 所以顯然問題本身就是「對於美女的感受是否可被界定」,這時候再 說「只要能夠界定,就可以進行判斷」就是在丐題。同樣的,當我提 出的質疑是「對於大小的感受是否可被界定」,這時候再用「只要可 以界定,就可以進行判斷」,對於解決原本的質疑並沒有幫助。 : 想像有一天,我們對於山的判斷標準都是同樣的--假設是玉山好了。其就成為客觀標準。 我其實看不懂這行句子想要表達什麼論點?想像有一天,我們對於美 女的判斷標準都是同樣的──假設是我單戀的女生好了,其就成為客 觀標準。(但這樣似乎仍無法說明審美其實是一種客觀的行為?) : (但這樣沒有意義XD ; 我只能說討論這些主題,其實都忽略了語言的溝通向度; : 我又岔題一下; 以溝通的向度來理解"美醜"問題,我把它認知為一種資訊的交流; : 假設你女朋友說她覺得XXX很美,它透露的是1.她的喜好(喜歡它) 2.她的品味..etc) 這裡另一個不懂是,討論這些主題(哪些),如何忽略了語言的溝通 向度? 另外,你在這裡談到的「假設你女朋友說她覺得XX很美,她透露的 是1.她的喜好(喜歡它);2.她的品味……等」這讓我想到某種語言 的使用理論,例如R. M. Hare就認為,如「好/壞」這類評價性的語 詞,其實沒有描述性意義,而只有使用上的功能,例如我說「這是一 把好剪刀」,我並沒有在對這把剪刀進行任何描述,我只是在推薦這 把剪刀,我說的其實是類似於「如果你需要一把剪刀,就用這把」。 我認為這種語意理論的想法確實表達了一定程度的真理,但仍不能否 認這類評價性語詞確實有時候只是為了描述,而不為任何行動而被使 用。 : 他還進一步談到: : 數字的大小當然是絕對客觀的, : 但數字的大小與感覺的大小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   : 如果你能夠對於你經由感覺而產生出來的比較者 ( 與山這個被比較者 相對) 進行說明。 : 比如說,我看到眼前這座山,心中想著是比我家後院的那座山-大。 : 我想大家都可以產生一致的同意--哪個比較大/小。 : 但困難之處就在於,對於我家後院的山要如何進行說明(拍攝)。 : 或者你看到山時,心中想的是把它跟某個東西比較,我相信只要你能說明某個東西是 : 如何,大小還是能分判的。 : 談到這裡,不得不講一下人類的有限性XD 山的大小問題就可以看出人類所有的經驗 : 都是概括性的。 所以仍然要回歸相同的問題,你怎麼保證所有人對相同的兩座山進行 的大小比較的感覺判斷都會相同?如同,你怎麼保證所有對相同的兩 盆水進行的溫度高低的感覺判斷都會相同?你怎麼排除有一個人把雙 手分別放進二十度和二十五度的水盆中,認為二十五度的水盆裡的水 比較冷的可能性(即使前提是雙手在放入這兩個水盆以前的體溫及所 習慣的環境溫度是相等的)? 如果以上的可能性無法被任何理論說明給排除,那麼即使用來被比較 的山其實就在我進行判斷的山的旁邊,兩個人依然可以做出兩種相反 的判斷。(如同我的例子提到的,我確實可能因為某山看起來比較高 而認定該山比較「大」,同時我並不需要有一個「只要山看起來比較 高就一定比較大」的比較原則,而且事實是,我真的不需要任何可被 表述的比較「原則」或「規則」,我就能夠在感覺的層次上進行大小 的比較判斷,這是無關高度無關體積也無關重量的判斷。) : 但我認為,美醜與大小的在判斷經驗上過程&感受,完全不同! : 在此說它們的相似,意義不大。 重申一遍,我的重點並不在於證明「美醜」與「大小」是相似的!我 的重點只在為了說明「能夠談論某事物,並不預設我們已經有關於該 事物的客觀標準做為談論的依據」。也就是說,即使沒有任何客觀的 依據,我們還是能夠進行談論。 冷熱是一例、大小是一例、痛覺是一例,那麼審美判斷究竟基於什麼 樣的差異不能也是一例?並且,即使審美判斷真的不同於前幾項例李 而無法順利地進行談論,那也不會「只是因為」審美判斷沒有一個客 觀標準做為談論的依據,而是因為其它理由。 : 以美學的討論而言,客觀性通常回歸到什麼樣的質料、形式引發人的美感經驗。 : 又或者人類怎樣的美感感受力的內在結構塑造了美感經驗?〔形式性的;對稱、比例〕 : 〔先對美的事物做出界定;美的事物是那些讓人引發美感經驗的事物;有說等於沒說〕 : 我的淺見:我認為有時候語言會產生分析(切割)的作用,但容易產生誤導。 : 美感經驗是主觀的亦或客觀的? (或者說哪個影響較大) : 我認為其複雜度是超乎人類所能理解的。 : 將美感經驗拆解 = 主體的品味 + 被鑑賞之物 : 首先主體的品味之形塑、薰陶 (也有可能產生客觀性) 就是一件複雜到死的事 : 它涉及到的是文化傳承與競爭的問題。(當然還不止! 只稍微談一點) : 而談到被鑑賞之物,我認為就是藉由這些作品形塑我們的美感。 : 但在它那兒是否真的有一些獨特之處以致於我們驚呼? 當然是有! : 不過我恐怕在此點上是退回到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去了。 : 一點看法,睡前臨po,有錯請指正。 寫完重看一遍,才發現我一開始說要容後說明的東西,居然忘記說明 了!趕快來補上! 我從未否認客觀性可被建立,甚至,我一直都認為許多客觀性是已經 成功被建立起來了的,但是我強調的重點是:「客觀性標準的建立不 一定能夠取代原本的主觀判斷。」 例如,我們為冷熱的「感覺」建立了一種叫做「溫度」的客觀性量化 標準。但是「溫度」卻只是關於物體的屬性,溫度是對物體所進行的 測量和量化,而不是對感覺主體所感受到的「冷熱感覺」進行測量或 量化。 所以客觀性的建立顯然有助於我們的經驗科學的發展,但客觀性的建 立似乎仍不足以排除許多主觀經驗的不可化約性。我們並未因為溫度 量的量化工具的建立,而充份地說明了人的「冷熱感覺」的發生。 所以當我說「大/小的感覺是主觀的」,我並不是在說我們不可能建 立一套關於大/小(無論是長度、體積、重量……等等)的客觀性標 準和量化工具,而是在說,即使這套工具被成功地建立起來,仍然無 法充份地說明我們所「感覺」到的大/小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明明一 樣長的兩個線段會被「感覺」成一長一短?為什麼因為形狀的差異, 會使我們把兩個體積相等的物體感覺成一大一小?為什麼明明體積比 較小的事物也會給我「龐大」的感覺,相對來說,體積明明比較大的 事物卻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給我「渺小」的感覺? 客觀的量化工具是有用的,但客觀的量化工具無法取代和化約原有的 主觀感覺,這才是我所強調的重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0.128 ※ 編輯: IsaacStein 來自: 61.228.240.128 (11/24 04:03) > -------------------------------------------------------------------------- < 作者: realove (realove)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批評IsaacStein之大小與美醜均為主觀 時間: Fri Nov 24 05:12:05 2006 ※ 引述《IsaacStein (My Name)》之銘言: : 另外,你在這裡談到的「假設你女朋友說她覺得XX很美,她透露的 : 是1.她的喜好(喜歡它);2.她的品味……等」這讓我想到某種語言 : 的使用理論,例如R. M. Hare就認為,如「好/壞」這類評價性的語 : 詞,其實沒有描述性意義,而只有使用上的功能,例如我說「這是一 : 把好剪刀」,我並沒有在對這把剪刀進行任何描述,我只是在推薦這 : 把剪刀,我說的其實是類似於「如果你需要一把剪刀,就用這把」。 : 我認為這種語意理論的想法確實表達了一定程度的真理,但仍不能否 : 認這類評價性語詞確實有時候只是為了描述,而不為任何行動而被使 : 用。 一個小小的問題, Hare認為評價性語詞沒有描述性意義? 印象所及 好像不是降子 對Hare來講 評價性語詞是具有描述性意義的 (他支持supervenience) 只是評價性語詞除了描述性意義之外 還可以表達命令請求等規範性(prescriptivit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0.203.242.72
IsaacStein:嗯,我說錯了,他在書裡實際上的區分應該是Primary和 11/24 05:20
IsaacStein:Secondary,而描述性意義是secondary meaning,而不是 11/24 05:20
IsaacStein:不存在。而批評應該是,評價性用語的使用,其實常常沒 11/24 05:21
IsaacStein:有他所謂的Primary meaning (recommending),而只有他 11/24 05:21
IsaacStein:以為的secondary meaning(描述性使用)。 11/24 05:21
IsaacStein:感謝指正。 11/24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