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62.24 > -------------------------------------------------------------------------- < 作者: Irence (堅持自己的理想)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Thu Apr 7 17:15:32 2005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http://www.taiwannet.de/members/urteilkraft/urteilkraft.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77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Mon Apr 18 13:08:41 2005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康德的目的性原則是一種以先驗觀為必要條件的、將潛意識/直覺能量予以整合統一的 預設。這種先驗觀就是海德格對此在的條件詮釋:「在世界之中」,它的性質是「一開 始分析個別環節的時候先以一種貫徹始終的眼光來包羅整體,防止統一的現象分崩離 析」。 從另一觀點看,它將知性成果予以理性化的解構,並將能量收納到主觀平面(客觀平面 就是外界所崇敬的神)。根本意義上可視為一種重要的解構行為。它的必然性在於條件 ,而非形式。當然這種必然性是康德個人或其心理典型所主觀要求的。對於沙特的存在 主義者來說並非必然,而是一種可能的選擇。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3.167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93.94 (04/18 13:26) > -------------------------------------------------------------------------- < 作者: maximilian (涉事)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Thu Apr 21 22:31:23 2005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其實我也不懂,不過在經聯出版,李明輝譯的康德歷史論文集一書的導論裏, 李明輝有針對目的論原則作一簡要的說明,如果你還有需要,或者可以參考。 -- Legalservice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服 務 社 Legalservice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 ─╮ │ 地 點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台大法律學院大禮堂服務時間 每週六下午一點 至當日案件處理完畢為止(免費)掛號時間 週六下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兩點半 (限當日掛號)電 話 (02) 23940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52.22 > -------------------------------------------------------------------------- < 作者: qtaro (請愛用直行書寫機)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Fri Apr 22 06:29:32 2005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前面幾個問題我不行 不過最後一個倒是可以稍微不精確地回答一下: 自由是我們的道德理念 自然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範圍和界限 康德認為自由跟自然是二分的,因為,儘管兩者對康德而言都意味著法則 但一個是物自身之法則,而另一個是現象的法則; 或者像你說的一個是知性一個是理性……blah blah blah 總之,從他的思想上看來,這個二分是不得不調和的 因為,他如果要說明自己的道德理念如何 可能在我們這個現象世界(自然)中實現 他就必須說明,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儘管看起來對我們的道德理念如此的不利 它仍然是跟這個道德理念相容,甚至是朝著實現這個理念的方向前進的 因此他得搞出一個「現象世界的演變是朝著自由主體的目的發展的」之類的論斷 如果他沒有辦法說明這一點,那他的道德體系就跟前人的一樣,痴人說夢罷了 這是他討論目的性原則的一個理由 老實說這是一個非常概要的回答 僅僅觸及了康德的目的性原則跟他的道德哲學、歷史哲學間的關係 但他的目的性原則也涉及了感性、知性、理性三者在功能上的相互關係 而且也要重新把在前兩部批判中被分割開的思辨理性和實踐理性統一起來 這主要是知識論、形上學、哲學人類學方面的問題 只懂皮毛,提到這裡就好,還是請您自個兒多讀點書吧。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 "I used to be indecisive but now I'm not so su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98.116
toyakoyo:多謝 202.132.162.24 04/22
> -------------------------------------------------------------------------- < 作者: eilanwang (孟伶依舊美豔更勝以往)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Fri Apr 22 09:33:02 2005 ※ 引述《qtaro (請愛用直行書寫機)》之銘言: :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 前面幾個問題我不行 : 不過最後一個倒是可以稍微不精確地回答一下: : 自由是我們的道德理念 : 自然是我們認識世界的範圍和界限 : 康德認為自由跟自然是二分的,因為,儘管兩者對康德而言都意味著法則 : 但一個是物自身之法則,而另一個是現象的法則; : 或者像你說的一個是知性一個是理性……blah blah blah : 總之,從他的思想上看來,這個二分是不得不調和的 : 因為,他如果要說明自己的道德理念如何 : 可能在我們這個現象世界(自然)中實現 : 他就必須說明,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儘管看起來對我們的道德理念如此的不利 : 它仍然是跟這個道德理念相容,甚至是朝著實現這個理念的方向前進的 : 因此他得搞出一個「現象世界的演變是朝著自由主體的目的發展的」之類的論斷 : 如果他沒有辦法說明這一點,那他的道德體系就跟前人的一樣,痴人說夢罷了 : 這是他討論目的性原則的一個理由 : 老實說這是一個非常概要的回答 : 僅僅觸及了康德的目的性原則跟他的道德哲學、歷史哲學間的關係 : 但他的目的性原則也涉及了感性、知性、理性三者在功能上的相互關係 : 而且也要重新把在前兩部批判中被分割開的思辨理性和實踐理性統一起來 : 這主要是知識論、形上學、哲學人類學方面的問題 : 只懂皮毛,提到這裡就好,還是請您自個兒多讀點書吧。 :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順帶一問 康德將知識機能分為感性 知性(或是悟性) 理性 那"判斷力"是屬於哪一個部份呢 它主要的作用又在哪裡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62.69 > -------------------------------------------------------------------------- < 作者: ssnoww (beings)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Fri Apr 22 15:33:56 2005 ※ 引述《eilanwang (孟伶依舊美豔更勝以往)》之銘言: : 順帶一問 : 康德將知識機能分為感性 知性(或是悟性) 理性 : 那"判斷力"是屬於哪一個部份呢 : 它主要的作用又在哪裡呢??? 判斷力屬於感性、知性、理性的統合判斷。 它處於量子化的定位,在知性的侷限及理性的自由之下,以個人心理狀態之量子化結果來 決定因果。因此使得神學信仰、美感等方面的現象在知性及理性之外得以可能,以及被其 存在本質(或思維慣性)所保証之任何可能的質變形態。 根本作用在於洞悉及實踐存在的意義。 -- 我思故我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85.211 ※ 編輯: ssnoww 來自: 218.162.85.211 (04/22 17:27) > -------------------------------------------------------------------------- < 作者: maximilian (涉事) 看板: W-Philosophy 標題: Re: [問題] 關於目的性原則 時間: Sun May 1 23:29:51 2005 ※ 引述《maximilian (涉事)》之銘言: : ※ 引述《toyakoyo ()》之銘言: : : 最近在做一個報告,裡面會牽涉到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目的性原則" : : 但是我看不太懂,不知道有沒有人能替我解釋 : : 目的性原則的幾種分類與其意義 : : 還有為何需要加入目的性原則來連接知性(自然)與理性(自由)的原則 : : 我不太能理解這其間的必要性為何 : : 希望有人能解惑,感激不盡 : 其實我也不懂,不過在經聯出版,李明輝譯的康德歷史論文集一書的導論裏, : 李明輝有針對目的論原則作一簡要的說明,如果你還有需要,或者可以參考。 我想再補充一篇文章,是附在聯經出版的康德判斷力批判最後的附錄,是譯者 鄧曉芒所寫的一篇文章:論康德《判斷力批判》的先驗人類學建構。我讀了前 面幾段,就很有啟發的感覺(相對於直接著手中譯本文的挫折感覺);既然作 為附錄,譯者想必也認為該篇文章具有摘要性理解與說明的效果,所以有興趣 的朋友不妨可以去圖書館印後面這篇附錄來看。聽說聯經出版的康德三大批判 也就直接從簡體字版翻過來的,所以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簡體書店找找看。 -- Legalservice 台 灣 大 學 法 律 服 務 社 Legalservice ╭─ . ‧ I n f o r m a t i o n ‧ . ─╮ │ 地 點 台北市徐州路21號 台大法律學院大禮堂服務時間 每週六下午一點 至當日案件處理完畢為止(免費)掛號時間 週六下午十二點四十五分至兩點半 (限當日掛號)電 話 (02) 2394053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