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lla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新版《鹿鼎記》為什麼讓人提不起勁 原址:http://ent.tianjindaily.com.cn/content/2008-06/08/content_500731.htm 2008-06-08 13:54:38   老實說,張紀中版(網友習慣稱「黃曉明版」、「黃版」或「新版」) 《鹿鼎記》是所有版本中最忠於原著的一部,也是耗資最巨大、氣勢最恢 弘的一部,也是男女主角整體上最養眼的一部,甚至也是話題性最強、媒 體報道最具規模的一部。然而,卻絕不是最吸引人的一部。   周圍一些朋友對我說,不知道為什麼,新版《鹿鼎記》就是讓人提不 起勁。如果覺得這個說法太抽像,可以去看看細心而專業的網友撰寫的「 新舊版大對比」、「十大敗筆」等長文,從各個方面分析了新版的優勢和 不足,論述得非常詳細、到位。   優勢前面已經提到了,不足則存在於幾個方面,演員方面的,劇情方 面的,後期製作方面的都有。比如,黃曉明版的韋小寶太帥,說鄭克塽是 小白臉的時候,觀眾忍不住「笑場」:韋小寶不是比鄭克爽更小白臉?而配 音環節也是笑話百出,一個人會變換好幾種聲線不說,有一場明明是黃曉 明做了個「媽」的口型,出來的聲音卻是「娘」。   這種種的「穿幫」我不想多說,大家在看的時候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我想說的是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其實,張紀中要翻拍這個片子的消息一 出來,就引起不少非議。此前,李亞鵬版的郭靖、周迅版的黃蓉還讓觀眾 記憶猶新。所以,有人覺得張紀中以最虔誠嚴肅的態度在向金庸致敬,也 有人覺得張紀中糟蹋起金庸來最不留情面。實際上,他是個製片人,他關 心的不是金庸,而是市場。   所以,一個演員適不適合一個角色,這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至少不 完全是。很諷刺的一個事情就是,當初我們作為探班記者去武夷山採訪張 紀中,問他為什麼讓鍾漢良來演康熙;現在看來,他的決策是多麼明智, 因為鍾漢良的表演似乎是唯一沒有受到抨擊的。不管是形象還是表演方式 ,絕大部分的觀眾都不吝好評。然而回到當時,張紀中的回答讓我們大跌 眼鏡:我沒看過他的戲!   其實,《鹿鼎記》這類片子的不足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輕視觀眾。也 許他們會說,我們的觀眾就是收視率,就是財神爺,怎麼可能會輕視觀眾 呢?可實際上他們這麼做了。他們覺得,我這個戲太牛了,演員只是個工 具,合不合適導演可以調教,所以你演過什麼、演得怎麼樣不重要。他們 覺得,演員演了他們的戲就會火,所以開價高的演員我不要。他們覺得, 我花了很多錢來拍外景,也設計了很多精彩的打鬥場面,多有氣勢,多麼 精緻啊!所以後期製作粗糙一點也瑕不掩瑜。當然,剪得亂七八糟有尺度 等各方面的客觀原因,但是,就如網友說的,剪了是不得已,加上些無關 緊要的人物、情節,總是你們的問題了吧?   對啊,沒錢、沒演員、沒技術是時代的問題,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沒誠意、沒創意、沒歉意就是你們的問題了。   網友熱議   ◎我是老金庸書迷了,客觀點來講,張紀中拍的片子最好的地方在於 他尊重原著,最差的地方在於情節拖沓。一句話換個主語後重複N遍是把 觀眾當傻子麼?就少林寺那集,一老和尚嘮嘮叨叨,看著我都著急,不如 西遊記的唐僧就讓他配音好了,絕對逼孫悟空發瘋。麗春院春花和小寶相 逢,明知下一段有「重要情節」,你還要親暱個沒完沒了,吐血……   ◎鍾漢良是下了很多功夫的。隨著劇情層層遞進,經歷親情的重建、 友情的背離、國政的錘煉,從陽光通透的孩子成長為心機深沉的君主,「 鍾康熙」的眼神、表情、肢體語言等體現人物情感都很到位,過渡得自然 而然。   ◎黃曉明,之前我就覺得他不適合演韋小寶,看完之後,我還是覺得 他不適合演韋小寶。關鍵還是在於相貌,韋小寶至少應該不會比鄭克塽更 帥才對吧……再怎麼嘻皮笑臉也不像是韋小寶那般的江南妓院出身的混混。   ◎且不說小小寶和小康熙的演技如何,小演員和黃曉明、鍾漢良他們 的年紀差距實在是大了點,劇中看起來至少差了15歲,而實際年齡差了將 近20歲。所以小演員和黃曉明他們切換的時候感覺非常突兀,似乎一下過 去了十幾年。鹿鼎記的劇情是非常連貫的,除了在通吃島上有一呆好幾年 的情節,其他地方並沒有大的時間跨度。 責任編輯:陳薇薇 來源:南方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