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愛爾蘭的自保衝突 自1641年十月下旬愛爾蘭天主教徒試圖政變而引發大亂以後幾個月內,愛爾蘭好像回到了 1603年全境臣服英王之前的情況,各地的蓋爾人豪族─蓋爾人是愛爾蘭的本土民族─都起 兵割據自保,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基於對自身安危的恐懼而向移民區發起進攻,希望摧毀 英軍的橋頭堡,並於十一月底擊潰了愛爾蘭政府為了鎮壓叛亂而倉促建立的部隊,很多新 教徒在這段時間內遭到血腥屠殺或流離失所。 為了保護新教徒並將愛爾蘭收回控制之下,英王查理一世和蘇格蘭誓約派分別將主力部隊 跨海送上愛爾蘭,王室軍隊投入愛爾蘭東南包含都柏林的新教區,蘇格蘭部隊則掃蕩了愛 爾蘭東北部的阿爾斯特地區。為了抵禦叛亂,上述兩支軍隊的規模超出預期的迅速膨脹, 天主教徒很快就蒙受了一系列的挫敗。 然而,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危機隨後因為英格蘭內部的衝突而緩解─陷入內戰的英格蘭不但 無法繼續增兵愛爾蘭,還試圖從愛爾蘭召回部隊、甚至拉攏叛軍為己方對抗另一陣營。 英國內戰爆發 英國內戰經常被認為自1642年年初查理一世嘗試武裝壓制國會失敗開始,但是正式的開戰 是在夏季王政府和國會分別控制了大片區域並動員部隊之後,七月份王軍嘗試攻佔赫爾河 畔京斯頓是內戰中最早的戰役之一,而查理一世在八月下旬高舉軍旗號召勤王更表示內戰 業已爆發。 大體來說,內戰爆發之初保王派/騎士黨在不列顛島的東北─西南取得較高的支持,國會 派/圓顱黨則掌控了整個東南方的精華地帶,很多地方政府曾試圖保持中立但幾乎都被迫 表明立場。 經過幾次小規模戰役,雙方在邊山(Edgehill)爆發了英格蘭內戰中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 因為種種原因而打成了罕見的不分勝負。這場戰役是騎士黨第一個獲得全面勝利的重要契 機,也可能是最有機會的一次,然而他們未能把握。 由於雙方在第一時間進行的對抗陷入僵局,1642年結束以前騎士黨和圓顱黨都在竭盡可能 的威脅利誘各地加入己方,並爆發了多次中小規模的戰鬥,國會派有效抵禦了王室向倫敦 周邊的推進,但王室卻能在北方奪取大片土地。 愛爾蘭獨立之夢 大約與此同時,愛爾蘭天主教徒成立了一個邦聯,這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目的是對抗跨海 而來的新教勢力,儘管其策略在內部有些爭議,不確定僅限於要求自治還是要獨立建國。 由於英軍在內戰爆發後分割為支持國王和國會的兩派且皆被請求返國英格蘭本土作戰,愛 爾蘭邦聯─或因為首府位置而被稱為基爾肯尼邦聯─得以避免立刻面對正規軍的猛烈打擊 ,有時間進行重整。 邊山戰役在戰略上的戰術上的重點 邊山戰役是英國內戰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戰場位置在英國中部,時間點是1642年10月23 日,此役導致了雙方初期戰略上的僵持。 在戰略上,王政府因為先前將過多部隊派往愛爾蘭而難以與資源豐厚的國會派匹敵,後者 在東南各大城鎮享有高支持率,特別是首都倫敦周邊的人力與物力資源,因而能在邊山戰 役中擁有較多的兵力、大約一萬五千人。 派往愛爾蘭的英軍大多支持國王,因此後見之明認為這支部隊若未被派出或及時送回些許 ,內戰局勢或將大為改觀。 在戰術層面上,騎士黨因為萊茵親王魯珀特─他是國王的姪子─向國王的進言而採取了大 多數英軍不熟悉的瑞典式戰術,這包含兩個重點,一是騎兵,一是步兵,前者效果卓越、 後者表現差劣。 在騎兵方面,瑞典式戰術倡議以三列的寬闊隊列部署,在騎兵對戰時要求士兵拔刀握劍縱 馬挺刃一往無前,一口氣衝垮對方進行白刃戰;卡賓槍和手槍等槍枝等到混戰中或追擊時 再使用,或至少也要等到敵方開火之後才在衝鋒的途中反擊。 與此相對,圓顱黨使用荷蘭式戰術,騎兵單位較小,但陣型較窄較厚、有五或六列,較瑞 典式騎兵陣型尤為緊密且並不急馳,要以慢速推進,敵方騎兵衝來時直到近距離才開火阻 卻衝鋒,隨後不容敵方闖入陣列之中、如銅牆鐵壁一般抵擋已遭重創的敵方。 從上述可以知道這是一場矛與盾的對決,而在邊山戰役之前的幾場小規模戰役都由騎士黨 獲勝,邊山戰役的騎兵戰也不例外,國會派騎兵(以及支援兩翼的步兵和炮兵)在太遠的距 離就倉皇連發槍炮,眼見敵勢不減就潰敗,讓國會軍在戰役前段就兩翼皆喪。 然而,騎士黨騎兵在取勝之後失去紀律的追逐潰兵,就連預備隊都毫無保留的跑出了主要 戰場的範圍,反而是少數部署在中央步兵之後的國會派騎兵尚能支援步兵,讓騎士黨未能 因為兩翼的勝利而取得完全勝利,反而把步兵置於危險的情況。 接下來是步兵,原先雙方的步兵都使用荷蘭式戰術,但是雙方都在戰役前改變了命令,騎 士黨改用瑞典式、國會派改用德式。 瑞典式步兵旅確實有其優點,這種戰陣火力強、機動性強,攻擊時也是極為猛烈,但是這 陣法停留在八年而沒有繼續改良,使其缺點沒有被彌補,特別是難上手這一塊,臨時還要 改學新戰術的新建部隊難以熟練。 國會派步兵雖然也是臨時改用德式戰術,但是此時德式戰術風靡全歐,較多軍官理解其細 節,且德式軍制不但是持續改進中的主流體系,也是較容易上手的戰術。 運用不熟練的戰術,還面對著步兵和騎兵的輪番攻擊,騎士黨步兵在挺進時承受了嚴重的 打擊而敗退,一度突破戰列的國會派還佔領了騎士黨的炮兵陣地、奪取了王家軍旗,幸好 效忠王室的步兵仍有不少頑強抵抗,先前肆意狂奔的騎兵也有不少及時趕回,將國會軍逼 退,成為平手。 這場戰役結束後查理一世又再一次嘗試強襲倫敦,但是他的軍力不足且國會派及時反應, 因此1642年年底前的戰略陷入僵局,要等到隔年才有更多改變。 客觀來說,這場戰役中的雙方在裝備和戰術層面都只能算是二流,但這情況很快就會改善 ;而騎士黨也將逐漸發現這場戰役中犯下的戰術錯誤是多麼的令人心痛。 在戰術層面,騎士黨將繼續發揮其騎兵的猛烈攻勢但理解紀律的重要性,並且放棄了瑞典 式的步兵戰術而改採德式;國會派則將努力改善騎兵對戰術的執行能力。 年表太難寫,小戰役太多,所以先放棄了,等之後想好要怎麼處理再說。 -- The nation which forgets its defenders will be itself forgotten. ~John Calvin Coolidge, J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5.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3501945.A.9B4.html
agamonnon: 好看 之前看了一本書:倫敦的崛起 知識分子打造的城市, 02/10 07:17
agamonnon: 講的完全是同一個時代,但是是從社會文化層次探討。這 02/10 07:19
agamonnon: 篇戰爭戰術的文章,恰提供另一層面觀點,非常有趣 02/10 07:20
roseritter: 推 02/10 08:46
※ 編輯: jimmy5680 (1.171.165.189), 02/10/2015 11: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