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ordaeron (Terry)》之銘言: : 標題: [閒聊]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間估算. : 時間: Mon Mar 23 16:26:56 2015 : : 資料: : 《諸葛亮傳》 :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 : 郭沖四事曰:亮出祁山,隴西、南安二郡應時降,圍天水 郭沖這個就不要列了﹐裴引郭沖這幾件事﹐是用來說郭沖胡說八道的。 (原文前述﹕然沖之所說﹐實皆可疑﹐謹隨事難之如左﹕其一事曰.... ──讀三國志的應該都知道) 而且郭沖說隴西、南安投降也明顯是錯的﹐隴西遊楚一直沒投降﹐ 更不用說其他史料(包括你下面的所有史料)都是說投降的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 所以拿這個東西出來除了充字數﹐沒有其他意義。 : : 《明帝紀》 : 蜀大將諸葛亮寇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應亮。 : : "魏書曰: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帝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既合兵書致人之術; : 且亮貪三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馬步騎五萬拒亮。" : : 遣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並進兵。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 : 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長安。 紀傳體史書是以事記史。 在紀傳體史書中常見“某月﹐某某反﹐遣將討平之(破之、滅之)”﹐ 是因為這是同一件事﹐所以寫在一起﹐而不能就此解釋為這一事件都發生在這一個月內。 魏明帝紀此處﹐前面都是曹睿的應對之策及其結果﹕ 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亮敗走﹐三郡遂平)。 然後是下一件事﹐丁未﹐行幸長安。 同樣不能就此就論斷說﹐三郡平一定是發生在丁未日之前。 能確定的是街亭之戰這一事件在丁未日之前﹐因為這是這一敘事的主體。 至於三郡到底什麼時候才最終平定﹐那是事件的後繼尾聲。 : 夏四月丁酉,還洛陽宮。 : 赦繫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論討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 : 五月,大旱。 : : 《曹真傳》 : 諸葛亮圍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應亮。帝遣真督 : 諸軍軍郿,遣張郃擊亮將馬謖,大破之。 : : 《張既傳》 : 魏略曰: : 楚復言:「卿曹若不願,我為卿畫一計。今東二郡已去, 楚(遊楚)﹐即隴西太守。 東二郡﹐即天水、南安兩郡。 : 必將寇來,但可共堅守。若國家救到,寇必去,是為一郡 : 守義,人人獲爵寵也。若官救不到,蜀攻日急,爾乃取太 : 守以降,未為晚也。」吏民遂城守。而南安果將蜀兵,就 這一路蜀兵是從南安過來的偏師﹐下文南安賊也是指此一路。 : 攻隴西。楚聞賊到,乃遣長史馬顒出門設陣,而自於城上 : 曉謂蜀帥,言:「卿能斷隴,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 : 隴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虛自疲弊耳。」使顒鳴鼓 : 擊之,蜀人乃去。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 : 《徐邈傳》 : 值諸葛亮出祁山,隴右三郡反,邈"車取"遣參軍及金城太守等 : 擊南安賊,破之。 : : 分析: 既然已經接受指正﹐那下面這個時間我就不多說了﹐但為了便利閱讀理解﹐ 建議依照習慣﹐用中文數字表中曆﹐西文數字表西曆。 : 由《明帝紀》知,他是四月丁酉回洛陽的。而西元228年的 : 經asdf95指正,四月是陰曆的四月,故為5月29,所以為228年 : 而228年的丁未是2月17日,哪麼照記載,在2月17日之前諸葛亮就 二月十七日(4月8日) 二月十七日 : 敗走了。 : : 由地圖: : 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gl=tw&msa=0&mid=zIS0ham-r5ik.kzHFdH8RyhMk : : 標的位置及google map算出的--現代的距離。 : 從天水出事,走驛站通訊,也要走約700公里的距離,照驛的速度,要約4天的傳訊。 : 開個會,花個一兩天,招人,集結,出發加起來算兩天。一共最少花6天出發。 這就是你在想象了。 最好是緊急軍情送到洛陽﹐然後洛陽還需要開個會花一兩天來討論。 : 由洛陽出後先到郿《曹真傳》,再分發張郃到街亭和曹真斜谷。 曹真是都督雍涼﹐所率領的是關中兵團﹐從長安附近出發﹐而非從洛陽出發。 有些人依據《魏略》﹕“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 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因此堅持認為關中沒有多少兵力﹐是一種誤解。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國震動的原因是《三國志諸葛亮傳》﹕“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是因為諸葛亮聲勢極大而朝野震動﹐而非因為無備。 《三國志劉放傳》引《資別傳》(孫資)有﹕“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 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資。” 很明顯﹐漢丞相諸葛亮上出師表﹐然後統兵到漢中(諸葛亮傳﹕五年(227年)﹐ 率諸軍北駐漢中)﹐曹魏就已經知道情報了﹐也知道諸葛亮要來進攻﹐ 因此商議要不要先下手為強先進攻漢中來決戰。 也就是說﹐曹魏完全知道諸葛亮以丞相之尊來到漢中﹐並且是統領蜀漢諸軍到漢中﹐ 知道諸葛亮將要發動進攻。祗是不知道諸葛亮將在何時進攻﹐於何處進攻﹐ 如何進攻﹐與誰約定反叛等具體資訊。是準備未全足﹐而非毫無準備。 認為“關中空虛沒有兵力﹐需要從洛陽調兵”是錯誤的。 (更不用說此前關中連續數年用兵﹐羌氐都有叛亂。) 而“並進兵”的意思﹐明顯應該是與“並駕齊驅、齊頭並進”的並相同﹐ 這更說明不可能是集結到洛陽、或者全部從洛陽開始走。 : 褒中到天水,也有315公里。 前面的史料還好﹐ 下面你的計算就很扯了。 : 以一天30公里的標準行軍速度,要走去也要11天,加上最後還圍了天水 : 《諸葛亮傳》,估計最少12天將天水拿下。 好﹐假設諸葛亮進軍﹐曹魏一點消息也不知道﹐等到諸葛亮軍隊進入天水郡﹐ 還要穿過半個天水郡﹐繞過什麼祁山、西縣﹐走到天水郡治(你地圖的點)﹐ 曹魏才發現。而且諸葛亮的前鋒也是駐在漢中﹐不會駐在前線﹐一定要從漢中開始走﹐ 就假設這麼多不合理的地方吧﹐那依你計算也是11天﹐ 為什麼曹魏需要12天等到天水被拿下﹐才開始驛馬傳警報﹖ : : 再由《張既傳》知,隴西(大概在天水的左上方)有人出來嗆說,你也擋到月底,我們就 : 降,不然,你打下來也沒用,浪費力氣而已。十幾天後諸葛亮就敗走了。 : 所以,可能的故事: : |---------12----------4----------|----2--|------2----|--X1---|---X2--|----X3--| : 褒中->圍/降天水->驛馬-洛陽->開會->集結出發->郿-->攻街亭->破街亭 :          |->南安部向隴西出發----->退兵->守街亭->街亭敗 圍降天水﹐你吃多了1天﹐ 然後開會﹐2天﹐這什麼效率...曹魏是不懂連夜開會哦﹐ 要增援前線是需要開會2天哦﹖ 集結出發又給你吃2天﹐最好是命令下達﹐部隊還要先集結到後方再集體前進﹐ 而不是直接開赴前線集結點集結啦。所以你才沒算在你的X1(魏軍進兵)中。 : X2+X3: : 我們知的是馬謖先到街亭,再依山立寨。張郃後至,分析後圍馬謖,斷水源,攻之。 : 我們假設,馬謖一天搞定依山立寨。 : 張郃分析及圍也是一天。斷水兩天才會軍心散煥吧?再攻馬謖一天。 張郃應該會哭吧﹐身為宿將﹐居然“分析及圍”需要花費一天才行。 至於斷水﹐74軍在孟良崮水源被斷1天就全軍覆沒﹐(1整天不喝水﹐特別是士兵們 都知道水源被斷時﹐軍心士氣的下降是很快的。) 馬謖要兩天才軍心渙散﹐還要讓張郃再進攻一天才潰滅﹐總共斷水三天﹐ 這已經是神兵了吧。 事實上從張郃到達﹐兩軍對陣﹐到蜀漢缺水潰散﹐至多2天。 : 加起來5天。 且慢﹐張郃花1天分析及包圍﹐花2天讓馬謖沒水喝﹐再花1天進攻﹐ 那也是4天﹐怎麼變5天了﹖ 難道你是把前面你認為馬謖立寨的1天也算上﹖馬謖立寨的那天﹐ 不是在你的X1(魏軍進軍)裡面﹐而是魏軍也要停步不能前進﹐ 因此才會魏軍為了進攻街亭花費5天﹖ : 哪麼,預估的已經使用了12+4+2+2+5=25天。 所以你看看這裡你吃了多少天﹐即使曹魏都後知後覺等諸葛亮到了天水城下才知道﹐ 那也是 11+4+0+0+2=17天最多。 : X1 哪一段,假設2月16當天搞定,就47天-25天=22天。 : 也就是行軍22天走700公里 ,中間還有先到郿這個花多久先不算。 所以這裡是30天﹐而且也不是700km﹐因為不是從洛陽開始走。 而是從長安附近開始走﹐是約350km。 : : 若亮敗走,三郡平。包括接收三郡的時間,最少要再多花兩天, : 街亭敗退到連天水也收下來。 : 哪就只有20天走700公里。日行35公里 這種用曹魏開會2天﹐張郃分析1天來減少的行軍時程﹐ 以及假設部隊都要從大本營出發來拉長路程﹐ 然後算出來的所謂日行路程數字﹐就不要拿出來了。 漢代﹐“兵輕行五十裡﹐重行三十裡”(漢書)﹐輕行就是不穿衣甲﹐ 所謂卷甲而行(把衣甲卷起來放輜重車上)﹐而重行則是臨近敵人﹐做好作戰準備。 譬如同在漢書陳湯傳中﹐“入康居東界...徑引行﹐未至單於城可六十裡﹐止營...明日 引行﹐未至城三十裡﹐止營...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裡﹐止營傅陳。” 另外﹐你後面這段計算﹐跟你前面所引的那堆史料完全無關吧.... : 而這個估算,看來也符合《張既傳》的說法。 : 也合了諸葛亮意料之外的反應,臨時調動人馬去守街亭。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1.209.219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7099220.A.B50.html : 推 gm79227922: 以位置來說 街亭應在秦安縣東北 03/23 19:42 : → gm79227922: 不過他還是標在秦安縣的原處就是 03/23 19:43 : → Lordaeron: 距離上差不了多少,從郿到天水和街亭,差不了一天的距離. 03/23 20:17 : ※ 編輯: Lordaeron (111.243.111.105), 03/23/2015 23:03:42 : 推 shevchenco: 我一直覺得很妙,照說子午谷這題目戰到沒有新東西可戰 03/24 05:01 : → shevchenco: 了,但是換個版再提一次,居然又熱了起來~ 03/24 05:02 : → Lordaeron: 沒新東西? 看你怎麼看囉,都有人可以拗司馬懿行軍距離 03/24 08:12 : → Lordaeron: 短了100公里的,當然沒新的. 03/24 08:12 : → Lordaeron: 很多人看歷史,都是憑感覺,不是看內容. 03/24 08:13 是你算多了司馬懿行軍距離100多km才是真... 雖然是友版而非本版﹐但我還是要說﹐我已經明確告訴你﹐是從南陽市(宛)﹐ 經老河口﹐到房縣、竹山縣﹐明確跟你說﹐這樣走是從南邊繞過武當山。 結果你用google還用錯﹐從北邊繞過武當山﹐然後再繞回來﹐多了100km﹐ 跟你說你錯了叫你再google過了你還不聽﹐跑來這個版別人不清楚以錯為正... 你自己都沒注意到你截圖給我看的那張圖﹐路線繞了一大圈嗎﹖ 我詳細跟你說下路程﹐讓你可以在google地圖上準確找到從宛到上庸地區的路線。 以下地名為現代地名﹕ 首先從南陽市出發﹐上S231(省道231號公路)﹐44.1km﹐ 到鄧州市﹐穿行鄧州市區﹐約7km﹐ 繼續走S231﹐到孟樓鎮﹐23.3km﹐ 穿行孟樓鎮鎮內街道﹐4.1km﹐ 轉入S302﹐到老河口市﹐16.3km 穿行老河口市內街道﹐4.5km 轉入G316(國道316號公路)﹐15.1km 轉入漢十高速﹐11.4km 轉入老石高速﹐52.0km 轉入呼北高速﹐20.0km 轉入S305﹐27.5km﹐到房縣(新城郡郡治﹐新城太守孟達在此) 市區那一點繞來繞去就不管了﹐總路程是225.3km 繼續S305﹐12.9km 轉入麻安高速﹐43.1km﹐到竹山縣(上庸郡郡治﹐孟達另一據點) 225.3+56=281.3km 在友版中我說考慮古代的道路應更為曲折﹐以300km來算司馬懿出現於孟達城下﹐ 結果你從北邊繞一大圈走到十堰市﹐再繞一圈走回來﹐硬是算出400km來﹐ 還說是我拗短的...那已經靠近陝西商洛市﹐離古代的武關了不遠了。 我有種在說從台北到花蓮﹐結果你不走蘇花公路﹐非要走到台中轉中橫公路的感覺﹐ 地圖上這樣設定路線是沒有問題能走到啦﹐但司馬懿應該不會這樣繞才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249.88.1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7439849.A.804.html ※ 編輯: calebjael (58.249.88.197), 03/27/2015 15:17:14
Hartmann: 大推 03/27 21:13
hit0123: 推推 google不要亂用呀 03/28 01:03
EvoLancer: 我認為兩千年前跟現在的地貌差距很大,山川河流都會變化 03/28 16:19
gm79227922: 認真說起來2000年能改變的地形差別不會這麼大 03/28 19:37
asdf95: 看水域跟地震,地形如果是湖可以改變很大,其他就是古今 03/28 23:16
asdf95: 交通考,一條路不會全廢,可是能留下幾成就很值得考量了 03/28 23:17
asdf95: 像是關隴大道如果用現在的路線圖在隴山段會差很多 03/28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