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LUDWIN:補充一下,這也是為什麼七萬五千噸的信濃 61.64.108.98 06/01 20:05
LUDWIN:搭載機居然只有55架的原因之一... 61.64.108.98 06/01 20:05
KK2001:55架...囧 211.79.166.226 06/01 20:16
嚴格來說是42 + 5 = 47架, 其中的5架是補用機-- 平時拆開來以零件保存, 需要的時候就拼上去拿來用了. 這種補用機作法在日本還滿常見的, 赤城的91架裡頭有25架都是補用機, 翔鶴的84架中也有12架, 加賀是90架中的18架. 不過信濃的飛機量是以後期大型機的標準來算的, 用這種標準來算的話翔鶴級的飛機數也會降到70架左右, 如果是前期機的標準, 信濃的飛機數應該會超過60架.
zick0704:本來就是戰艦設計,怎麼可能載得多 218.174.162.20 06/01 21:30
chienjr:三層加蓋違章加賀就載得蠻多的啊XD 59.104.46.10 06/01 22:07
因為加賀的飛行甲板並沒有裝甲, 下面水線帶的裝甲也還在, 比較不用顧慮結構與重心的問題, 甲板可以一直往上成長(赤城也一樣); 但是信濃的飛行甲板是有裝甲的(95mm), 擺的太高會有結構負荷與重心過高的問題, (無裝甲的飛行甲板不需要大量的結構材去支撐, 有裝甲的重量太重了, 結構材太少會嚴重影響結構強度.) 加上決定改造時的工程已經做完上甲板了(相當於大和的上甲板), 高度已經沒辦法再去改造, 要挖掉190mm的上甲板裝甲也是一件耗時的工作. 結果就是只能作單層機庫了. 不過由於大和的船體夠大, 飛機數量少歸少, 但是已經不算太差; 相對的英國的Illustrious航艦, 類似構型的設計就只能放36架啦 XD
caseypie:結果信濃被魚雷幹掉...140.112.245.199 06/01 23:06
FlyinDeath:吃魚雷的時候魚雷防護還沒完工...囧rz 61.217.88.142 06/02 00:36
緊急趕工的問題, 船上還帶了一堆船廠的工人與民間人員.... 細部的裝修要到吳港去, 結果半路上就倒楣啦 XD 後來美軍認為大和級的魚雷防護本身就有盲點了, 靠裝甲硬擋的防禦力沒那麼好, 加上裝甲帶太重導致的底部銜接處強度問題, 容易造成底部的大量進水. 另外信濃的水線裝甲帶厚度是270mm, 雖然沒有大和的410mm那麼恐怖, 但是也已經是當時航艦中最強的. 也因為大和的裝甲帶是兼當結構材料的, 不能說拆就拆, 所以信濃的重量之所以特重, 這也跑不掉關係.
jiayuan:為此日軍還特別因應信濃設計一套作戰方式꘠ 59.105.127.68 06/02 02:20
jiayuan:如果真能投入前線還挺有意思的..只可惜... 59.105.127.68 06/02 02: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8.10.166
houting:信濃只有一層機庫甲板 翔鶴瑞鶴有兩層 61.62.183.252 06/02 14:11
houting:而且印象中 翔鶴瑞鶴的補用機並不需要分解 61.62.183.252 06/02 14:12
houting:格納....但是標準編制還是72架飛機就是了 61.62.183.252 06/02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