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推 karater:所以說日本侵華 中國老百姓也出了不少力 0rz 09/13 16:50 : 推 karater:我想請問一下 生絲跟棉在這20億日圓中佔多少比例呢? 09/13 16:56 : → karater:我覺得這才是重點... 如果日本出口重點就這兩樣低技術 09/13 16:57 : → karater:水準的產業(我是相關產業的) 那其他工業可能還漫慘的 09/13 16:59 生絲是30%﹐第二位的棉織品和第三位的陶瓷沒 有具體數字。 “生絲換軍艦”﹐《女工哀史》和《野麥嶺》 可不是說假的﹐絲、棉工業的主要勞動力是女工﹐ 1930年日本168萬工人裡68是女工﹐其中18萬人15 歲以下。日本日本就是靠瘋狂剝削自己國內的工 農階級(還有海外的賣春婦)﹐通過壓低人力成本﹐ 在絲、布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上達成低價格﹐出 口換外匯買機床和原料造軍艦~~ (Ref: 籐原彰﹐《日本近現代史》Vol.3)﹐ 30年代早期日本的絲、棉織品、人造絲、食品、 玩具、陶瓷、鞋、帽在印度、東南亞、澳大利亞、 西南亞、非洲猛力傾銷﹐打得英國輕工業喘不過 氣來﹕1932年印度棉織品市場英國都輸給日本﹐ 30年在中國隻有日本1/6﹐1913年則是4倍。 結果則是到34年底40個國家的政府對日貨實行限 制貿易或者提高關稅(而不是私人公司因為產品 質量大舉退貨!) (Ref: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至於汽車制造業這種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 間戰期日本低的是人力成本﹐資金成本和技術成 本可比美國高多了﹐沒法比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1.227.66
karater:感謝回應  不過30%是蠻誇張的 畢竟比起其他技術性的 09/13 17:50
karater:的產業價格 紡織品是低價的了  而且 這裡也反映出一個 09/13 17:51
karater:事實 日本當時技術性產業根本比不上英美德等強國 09/13 17:51
karater:工業力不足 這樣也學人家擴軍  09/13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