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ackoop (shy)》之銘言: : ※ 引述《ZMittermeyer (奧林帕斯)》之銘言: : 回到原題 我想提出另一個看法 : 國軍從開戰被扁到45年 裝備齊過的戰役屈指可數 : 砲兵火力不足. 幾乎沒有空軍支援等等缺點日軍也清楚的很 : 雖然日軍並不能集結到計畫中的兵力 : 但是仍然大膽發動攻勢 : 多少對於當時兩軍交戰大概的傷亡比有很"樂觀"的看法 : 但是進入戰場後卻發現要面對與之前完全不能相比的炮火支援 : 甚至還有中美空軍的空中支援 : 不論日軍戰力在當下立即受到的打擊有多嚴重 : 你可以想像一下當時戰場上的日軍有多慌張 : 日軍或許在防守陣地或國土的時候很英勇 : 但是你丟在這種進攻的戰役上面對極端不利的狀況 會想轉進一點也不奇怪 : 人類這種動物很奇怪 面對自己從沒看過的突發場面是很脆弱的 : 特別是像日本這種異常頑固的民族 : 老是在抽涼煙的人 : 你突然讓他抽一口菲律賓土煙看看他反應會有多大? 我想在版上中推一下這篇被水淹掉的文來供大家討論思考 事實上這一長串的討論都圍繞著一個立論基礎─芷江的交換比 我們由芷江的交換比,推論中國軍在擁有一定程度的火力就可以擊敗日軍, 而這所謂的火力甚至還不需要很大,只要一定程度的自動火器、若干支援砲兵 因此可以再推論出,這種程度的裝備,中國的產能或許是可以應付的 (雖然可能還有待討論,不過先這樣假定吧) 因此中國有獨立對日作戰大勝的可能性 但其實我頗認同這一篇原po的看法 芷江是日軍第一次大規模遭遇美裝國軍,在那之前,日本軍面對的中國敵手都太弱 同一水平的頭腦與戰術戰略思考一直用了7年都沒長進,反正也勉強堪用 所以在冒進時發現中國軍能夠洩出遠超越以往的火力,所受到的震撼可想而知 因此芷江這個「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的戰役,是否能夠拿來作一般論的基礎,可能有 需要再詳細思考的空間,這也是我所認為比較有問題的點所在。 就像研究德蘇軍的交換比,只用一開始德軍奇襲階段造成蘇軍大量大量損失的交換比來 推估兩軍戰力,可能也不盡客觀。英國某戰史學家批評德國元帥只會在回憶錄裡打勝仗 ,只要當時如何如何就會如何如何,但完全忽略「我方變動,敵方也會變動」的複雜因 素。 是的,我方改變,敵方也會改變....德國戰車如果不是遇上法國與蘇聯的重量級,也不 會想要去這麼努力去升級,而日本在中國的7年一招吃遍天下,因為環境沒什麼大改變 ,所以思考水平也沒有提升很多,但那是因為沒有刺激,我想這並不能說日本在提早有 刺激的情況下戰術戰略上會永遠一直無腦,who knows?當一個芷江式的重大震撼出現 後,日方會有什麼反應與變革?加上如果在1939-1941開戰,那日方等於還有很多年付 學費和學習的時間,這使得我們非常難以推估可能情勢,可能性太多了,我也沒有辦法 篤定說哪一方一定有優勢,只能說相當不確定。而今後戰役的交換比想必不會如芷江如 此樂觀倒是確定,但能夠打到什麼程度也非常難以捉摸。 芷江會戰的神秘之處在於他是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中國本土戰場上美裝與日裝的大規模 對戰,在那之後不久戰爭就結束了。而由於這唯一一場的特殊性,才會讓後世的我們擁 有如此多想像力的空間。 -- ┌╮╮‧╭┬╮╭┬╮╭─╮┌─╮┌╮╮╭─╮╭ ╮╭─╮┌─╮ ││││ │ │ ├─╯├┬╯│││├─╯╰┬╯├─╯├┬╯ ╰ ╯┴ ┴ ┴ ╰─╯╰╰╯╰ ╯╰─╯ ┴ ╰─╯╰╰╯ 追尋未來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   比起,尋回不可能再回復的過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46.188
nawussica:God Knows 09/13 13:16
sPz101:是說像97中戰的57炮更新成47炮這樣的變革嗎XD 09/13 13:20
ZMittermeyer:唔 - - 如果是那種變革也沒啥用 09/13 13:23
jagdzaku:一直用芷江來推論如果怎樣怎樣就好像中國一直用長津湖怎 09/13 17:05
jagdzaku:樣怎樣來講韓戰,可怪的是用壹例來類推全體(而且是時空不 09/13 17:06
jagdzaku:同的類推)大家都反駁的很激動,講到自己支持的就完全不吭 09/13 17:08
jagdzaku:聲,還一付理所當然的樣子,果真民族主義是最可怕的 09/13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