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bilisi (Amierkavkasia)》之銘言: : 正好在查日軍編裝翻日軍對華作戰記要第三本時, 看到很有趣的地方: : 1939年底, 日本向中國佔領區輸出 13 億 7 千萬日圓, 自中國佔領區 : 輸入4億日圓, 自此對華貿易就以 3:1 的逆差一路到戰敗. 更惡劣的是, : 因為中國本土的日圓跟著法幣一起貶值, 但日本本土的日圓卻必需與中 : 國本土的日圓等值, 於是日本被中國佔領地的輸出性通膨所害, 只好管制 : 物價, 這一管制更使日本對其他國家的外銷萎縮, 全部賣向中國, 然後 : 賣到中國佔領區後, 中國再拿已經貶值的法幣把這些貨物買進重慶國統區 : --日本商社還全都是收法幣! 收法幣是拜"元圓等價"政策之賜,也就是"銀元"與"日圓"價 值相等,有國際購買力的銀元可以對外做生意之後再拿回去日本 本土而不會貶值,大家當然收法幣。再者,物資逆超的狀況也是 因為"元圓等價"政策所引起的。比方說在日本,十盒火柴可能只 賣一日圓,可是到了中國,十盒火柴可能會賣到四銀元。因此在 "元圓等價"之下,你在日本花一日圓買的東西賣到中國之後可以 收回四銀元,等於四日圓,轉手利潤百分之四百,超級暴利。所 以日本商人拼了老命出口各項物資到中國大陸,甚至於還引發了 "不管出口啥都會賺錢"的思潮,最後導致"物資管制令"的頒布。 不過這個管制令也只持續半年就被日本金融圈的壓力壓垮了。 果然曼尼才是王道阿。 : 然後日本本土那一年發生糧荒, 連東京的各警察署管區內的儲糧都不足需求 : 的一半, 以致於阿部內閣倒閣. 但為何糧慌? 因為朝鮮食米產量大減, 為 : 何朝鮮食米產量大減, 天候異常嗎? 錯了, 因為77後日本需要鐵, 朝鮮 : 半島的礦坑嚴重缺工, 於是農民紛轉業去當礦工, 結果就沒有足夠的人生 : 產米了. 最後還逼得日本政府特撥兩億日圓專案進口外國米, 佔該年總進 : 口量的10%, 以至於對其他急需進口的項目產生排擠, "對整個輸入計畫產生 : 莫大的不良後果" (書中原文照錄) 是對"英美進口額"的一成,而不是總進口額。總進口額的話 大約是5%。進口對象也不是日本本土,而是華北地區。華北糧食 的不足讓日本在1938年必須進口兩百萬袋麵粉來對應。兩億日圓 那個是1939年的事情,是靠最後的黃金儲備去進口的,那筆黃金 大概只有六億日圓,所以才會說有"莫大不良後果"。 : 結果 1939年9月贛湘會戰時, 33師團參謀進入國軍控制區時驚訝地說: : 我方都是物資缺乏人民流離的荒地, 而敵方卻是物資豐富人民和樂的和平鄉 : --所以1940年日本海軍得到結論: 大陸建設即是最大的援華行為 這個氣話應該是1939年與金融圈的懇談會上說的吧? : 請回頭看看本板 2230 2270 的討論 : (2270 借貼的 lordowen 所用的書就是我手上這本, 終於還了) 我還你一年了= =b : 日本從來就不是用黃金換外匯回來的 : 更諷刺的是, 日本要換外匯, 是去華中華南獲取法幣後, : 再用法幣去換成外匯的, 日圓本身換不到呀 這個也是"元圓等價"政策的出發點XD : 推 tomasvon:紀要把日軍在華發行的無序列號不兌換軍票唬爛成日元,嘖嘖 09/13 20:57 不完全是。日本對大陸地區發行軍票沒錯,但是日本不可能 對任何對象都用這招。各派遣軍人員的薪資津貼加给等人事費用 還是用日圓支付的,對日本廠家進行的採購也是使用日圓支付, 只有日本軍方在直接"購買"大陸地區物資的時候才是使用軍票。 但是民間本身的進出口行為就不是軍票能夠應付的。 : 推 ZMittermeyer:所以說到底為什麼要發起這種自己可憐別人也可憐的戰 09/13 20:59 : → ZMittermeyer:爭 = = 真的國家不該給無腦軍人管 09/13 20:59 日本高層應該說是被下級軍官拖下水的。 : 推 Tbilisi:問題是那些軍票還是跟本土等值, 所以後來日本學乖了, 不再 09/13 21:03 : → Tbilisi:幹軍票跟本土日銀朝銀臺銀券等值的笨事 09/13 21:03 軍票脫鉤的時候也就是"元圓等價"政策取消的時候。一方面 是壞處出現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法幣在國際上實在是買不到東西 了,已經失去了換匯的利用價值,所以就取消了。 -- 但是決定一國政策的畢竟是領袖;不管是民主政體,法西斯政 權,國會政治,或共產專制都一樣,要擺弄老百姓是很簡單的事。 這很簡單,你只要告訴人民國家被侵略了,然後抨擊和平主義者缺 乏愛國心,陷國家於危險中。這套在什麼國家都管用。 Hermann Goering, Reichmarshall, Nazi German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3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