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黨史文苑(紀實版) >>2007 年06期 姚勝祥 1946年12月1 日﹐延安《解放日報》用很大的篇幅刊載了這樣一 則報道﹕“國民黨當局﹐慘無人道﹐不顧民眾死活﹐致使國統區人民 饑寒交迫。自今年7 月起﹐又對上海之攤販實行打壓﹐禁止經營。上 海攤販及各界民眾奮起反抗﹐至11月30日止﹐當局出動大批警察武力 鎮壓﹐迫害抗命之群眾﹐當日有小販七名中彈斃命﹐受傷者甚眾。” 12月2 日﹐該報繼續援引路透社消息﹕“全日軍警向群眾開槍至少在 一百排以上。在軍警屠刀下死傷的人數尚無法統計﹐至低限度死十人﹐ 傷百余人。” 《解放日報》報道的這一事件﹐就是驚震中外、由共產黨領導的 上海攤販抗爭運動。當時的《解放日報》、美聯社、路透社、《申報 》、《新聞報》、《文匯報》、《大公報》、《正言報》、《聯合晚 報》等媒體單位對此事都作了詳盡的采訪報道。國民黨當局這一可恥 行徑﹐因媒體的關注迅速傳遍海內外﹐引來了一片責罵之聲。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不顧人民死活﹐ 積極發動內戰。為了籌集“剿共”資金﹐當局肆意橫征暴斂﹐加之戰 後大批美國剩余物資廉價進入﹐使得國統區工廠紛紛倒閉﹐商店破產、 農業凋敝﹐失去生活來源的百姓流落街頭。至1946年上半年﹐僅上海 一地的失業人數就高達30萬之眾。物價一片暴漲﹐廣大市民生活水平 急劇下降﹐溫飽難以維持﹐經濟畢現拮據﹐對於原有的大商場、大超 市、大公司的正統貨已無力消費﹐為了滿足生活所需﹐市民不得不到 處尋覓便宜貨、舊貨。另一方面﹐大批生活無著的市民和進城逃荒的 農民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為自己尋找生路﹐他們見舊貨市場稍顯景 氣﹐便從各自的渠道收購、收集舊貨﹐加入到擺攤設點的大軍當中。 適值二戰結束不久﹐攤販們弄到的也往往是一些走私美貨、貪官污吏 變賣的日偽物資以及破產工廠、商店傾銷的積壓貨物和抗戰結束後部 分家庭遷徙的舊貨﹐這些東西小到針頭線腦、零食﹐大到家具、電器﹐ 品種繁多﹐花樣齊全﹐價格低廉。這樣一來買賣雙方相互受益﹐迅速 刺激了這一行業的發展。加之﹐擺攤設點大軍固有的經營流動性大、 銷售方式靈活多變等特點﹐迅速吸引了絕大多數消費者﹐一時攤販行 業成了上海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行業。 這種經營模式和價格的沖擊﹐又反過來影響一些正規商店的經營﹐ 加速了那些企業的倒閉。整個上海因攤販行業的推波助瀾﹐陷入了更 加嚴重的經濟危機。正規商店的捐稅無力交納﹐攤販的流動性大﹐各 種各樣的捐稅無法征收。攤販們沿街擺攤設點﹐對交通和市容也造成 一定影響。於是國民黨政府便以“有礙市容”和“整頓交通”為由﹐ 對攤販的經營加以打擊。1946年7 月中旬﹐國民黨上海市政府市政會 議決定取締黃浦、老閘兩區攤販﹐限期三個月﹐“勸令攤販遷地營業 或另謀生計。”同年8 月﹐市長吳國楨在警察訓練所第四期畢業典禮 上﹐向學警訓話﹕“自九月一日起對於本市攤販除小吃攤和香煙攤外﹐ 一律加以取締﹐違者加以沒收。”警察當局在取締過程中﹐又對攤販 乘機敲詐勒索﹐處以罰款或沒收貨物﹐甚至拘留監禁。黃浦、老閘兩 區街頭時常出現暴力執法。由於警察嚴加取締﹐殘酷迫害﹐一些攤販 被迫停止營業﹐家庭生活陷入絕境。 這些攤販來自不同的地方和行業﹐各個區域的攤販雖然有攤販同 仁會﹐如邑廟豫園攤販聯誼會、戲院飲食物品攤販同仁會等四個組織﹐ 但他們均以個人為單位﹐側重於日常互助﹐集體與集體之間缺乏聯系﹐ 難以形成整體抗爭勢力﹐被敲詐勒索或拘留監禁之後﹐往往隻能唉聲 嘆氣或在街頭哭鬧一番。看到這種情況﹐攤販中的中共地下黨員王振 □迅速向所在支部作了匯報。王振□的匯報引起了上海國民黨警察系 統內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機構──中共上海警察工作委員會(簡稱警委) 的重視。 王振□﹐中共上海警察工作委員會黃浦分局地下黨員﹐先在汪偽 巡捕房當巡捕﹐後被汪偽警察局開除﹐經組織同意改營攤販。其經營 攤販後﹐組織關系仍在中共黃浦區警察分局地下支部。聽到匯報後的 “警委”了解這一情況後認為﹕攤販人員眾多﹐情況比較復雜﹐但其 基本成員都是處於底層的普通群眾﹐他們對當局的倒行逆施懷有強烈 的不滿情緒﹐如果能給以引導﹐便可給當局不小的沖擊。現在國民黨 當局把攤販驅趕到幾條小路經營﹐在客觀上使攤販由原來的分散變得 集中﹐這更有利於把他們組織起來。8 月下旬﹐在“警委”姜敏和陳 雲升的直接領導下﹐黃浦區8 條馬路的攤販推選出了王振□、余慶堂、 史品芳、劉和尚等16人組成黃浦區攤販委員會﹐為保衛生存權利﹐開 始了合法鬥爭。 黃浦區攤販委員會16名代表首先聯名向市政府提了三點要求﹕1 、 收回不許設攤的成命﹔2 、不無故拘捕攤販﹐立即釋放已捕攤販﹔3 、 發還沒收貨物﹐準許營業。聯名信分別交給了國民黨上海市政府和警 察當局﹐但當局不予理睬﹐反而變本加厲地拘捕攤販。為了給當局施 加壓力﹐並爭取廣大市民的同情﹐9 月20日﹐黃浦區攤販委員會組織 300 余名攤販於凌晨在浙江南路首次集合﹐王振□代表攤販委員會宣 讀了請願書﹐隨即大家推選王振□、余慶堂、史品芳3 人為請願總代 表。9 點左右﹐請願隊伍手執彩色標語﹐向國民黨市政府出發﹐沿途 高喊﹕我們要吃飯﹗我們要工作﹗等口號。隊伍抵達市政府門口﹐一 名市政府秘書出來接待﹐說市長不在﹐希望請願隊伍派代表進行談判。 於是﹐三位總代表分別化名劉純、方小三、余阿土﹐帶著請願書到市 政府三樓會客室﹐堅持要見市長吳國楨。那位秘書一再表示一定把代 表們的意見轉呈市長﹐保証予以答復。 攤販請願委員會等了好幾天不見任何答復﹐正著手籌備第二次請 願時﹐忽然接到當局通知﹐指名劉純、方小三、余阿土當天下午去市 政府談話。談話過程中﹐代表們提出如果執意要取締攤販﹐就請予安 排生活出路等要求。但是﹐吳國楨不顧代表們義正嚴詞的陳訴﹐竟答 復﹕“政府方針已定﹐如若違反﹐嚴懲不貸。”談判因此破裂。 吳國楨的強硬態度﹐使“警委”立即意識到敵人有可能采取高壓 政策。為此﹐必須改變鬥爭策略﹐以靈活多樣的鬥爭方式與敵人周旋。 攤販委員會決定﹐派人輪流在黃浦區警察分局對面及攤販營業的馬路 兩端值勤﹐並安排交通警察中的地下黨員史廣發配合傳遞情報。假如 史廣發在值勤處摘下白袖﹐即暗示警察將前往取締﹐這個信號由值勤 攤販迅速通知所有攤販立刻隱藏。警察一走﹐攤販就像從地底下冒出 來似的。被攤販們稱為“打遊擊”的這種方式﹐使黃浦、老閘兩個分 局專門組織的“攤販取締組”常常撲空。時至10月﹐眼看三個月限期 將到﹐原定取締攤販的目的未能達到。市政府又強調“政令之推行﹐ 必須徹底”﹐下令“自十一月一日起﹐黃浦、老閘兩區所有攤販除不 防礙交通的書報攤販外﹐其余一律取締”。市警察局長宣鐵吾命令分 局長派長警專責執行﹐“如再發現違反規定之攤販﹐以瀆職論處”。 “打遊擊”的日子久了﹐難免露出破綻。黃浦分局局長杜醇看出 了其中的名堂﹐於是密令手下便衣突然襲擊。1946年11月20日﹐黃浦 分局調用兩輛大卡車﹐悄悄開進漢口路、鄭家木橋附近﹐兩頭夾擊。 便衣警察見攤販就抓﹐見貨物就搶﹐一時間把攤販連人帶貨幾乎全部 裝進卡車。接著﹐老閘分局也如法炮制。連續幾天﹐被拘捕的攤販已 達數百人之多。據《申報》載﹐“黃浦、老閘兩分局﹐連日拘捕攤販 七百余人﹐黃浦分局拘押者約三百余人”。適值冬季﹐寒潮襲來﹐拘 捕所的攤販饑寒交迫﹐警察卻不準家屬探望和送衣服﹐許多人被折磨 得奄奄一息。 當局的迫害激起了廣大攤販及其家屬的強烈憤慨。黃浦區攤販委 員會趁勢發動被拘攤販家屬於翌晨向黃浦警察分局要求給被拘攤販送 衣送飯﹐要求釋放被拘攤販。 1946年11月30日拂曉﹐3000多名攤販及家屬包圍了黃浦區警察分 局﹐嚷著要進監獄送衣送飯﹐要求立即放人﹐門警不允。爭執、拉扯、 吵嚷聲不斷傳入監房。被拘攤販聞聽後紛紛叫喊起來﹕“凍死人啦﹗ 餓死人啦﹗”監獄外的廣大攤販及其家屬立即將大餅、油條往監內投 去﹐一時間群情激奮﹐人聲鼎沸﹐交通堵塞。人群中有人喊“沖”﹐ 人流便朝監獄大門湧去﹐門警見狀﹐忙將大門關閉。 當局見這種情況﹐當即派出大批警察前來鎮壓﹐兩輛紅色警車拉 著刺耳的警報呼嘯而來﹐後面跟著出夜差下班後待命的外勤警察﹐他 們揮舞警棍、皮帶以及被扣攤販的竹棒等﹐大打出手﹐眾多攤販及家 屬在武力和警車的沖擊下四散逃走﹐一俟警車停下﹐又從四面八方圍 上來。市警察局無奈﹐隻好調來保安警察到黃浦警察分局戒備。人群 方才漸漸安靜下來。許多年以後﹐《文匯報》記者唐海在回憶中寫到 ﹕“在暴動過程中﹐我多次在攤販中采訪﹐而且進入了當時暴動中心 國民黨黃浦警察分局﹐親眼目睹了當時暴動的過程”﹐聽到了“有人 將話題扯到被槍彈打傷的人﹐被馬蹄踏傷的人﹐被刺刀殺傷的人﹐被 木棍擊傷的人﹐他們雖然不知道究竟死了多少人﹐傷了多少人﹐被捉 去了多少人﹐但是有好幾個是在他們中間倒下去的﹐他們都親眼看見。” 上午11時﹐黃浦、老閘兩區攤販代表鄭芝章、任劍生、周以忠等 向市參議會請願。 午後﹐監獄外的廣大攤販及其家屬仍然集中等候著代表的消息﹐ 當局見群眾仍然不散﹐金陵東路交通也阻斷了﹐便增加了預備隊前往 鎮壓﹐調用了消防車﹐開水龍噴射﹐驅散群眾﹐但群眾驅而不散﹐越 聚越多。下午4 時﹐攤販代表包桂枝等陪同被警察打傷的攤販季根年 向市參議會聲訴。市參議會推派參議員唐世昌、王先青、朱文德到黃 浦警察分局調查。5 時許﹐東南方向保安警察開槍示威﹐突有槍聲數 響﹐分局派警察搜索長沙商棧(今長沙旅社)、中匯大樓(今上海博 物館)及各個路口﹐抓捕了“嫌疑人”二批共64人。下午6 時許﹐市 長吳國楨來到黃浦警察分局查問﹐並同參議員、各報記者一起看了拘 留所﹐當場釋放了已拘“嫌疑人”23人。此時﹐聚集在金陵東路的群 眾已被驅趕到了福建南路口一帶。突然有人叫罵金陵東路248 號高生 大紙店樓上有人傾倒沸水﹐於是群情激憤﹐紛以磚頭石塊襲擊﹐已打 烊的高生大紙店窗玻璃全被擊碎。黃浦警察分局派警察前往彈壓、驅 散。晚上9 時﹐群眾復聚﹐將高生大紙店的印刷機、切紙機、鉛字等 搗毀﹐並將所存紙張、簿冊等貨搬至馬路上焚毀。市警察局派騎巡隊 配合鎮壓﹐至午夜﹐黃浦警察分局又抓“嫌疑人”12人﹐群眾才逐漸 散去。據《申報》報道﹐吳國楨12月l 日發表了廣播講話﹐講話中說 ﹕“……謂﹐在拘留所內﹐有攤販餓死凍死﹐昨日本人、參議員及新 聞記者多人﹐曾同往黃浦分局查問察看﹐絕無此事。”“昨並有謠稱﹐ 警局開槍擊死人民﹐更絕無其事。”吳國楨公開否定此事﹐這更加激 起了攤販們的憤慨。 當晚﹐“警委”召開會議研究鬥爭動向。為了擴大社會影響﹐爭 取更大勝利﹐決定第二天適當擴大鬥爭范圍﹐並加強宣傳。攤販委員 會按照“警委”指示﹐決定由王振□帶領部分群眾仍活動於黃浦地區﹐ 爭取商店員工罷市支持﹔委員余阿土等人則連夜趕往條件成熟的老閘 區聯絡﹐組織攤販響應黃浦區的鬥爭。 12月1 日上午﹐5000多名攤販及群眾再度包圍了黃浦、老閘警察 分局﹐大批攤販及群眾由西向東進入黃浦區金陵東路、寧海東路。他 們用石塊、竹槓與警察對壘﹐黃浦警察分局又派警察前往鎮壓﹐拘捕 “嫌疑人”10人。10時左右﹐又聞槍聲數響﹐似來自中匯大樓。分局 封鎖外圍﹐逐層搜查中匯大樓﹐至下午2 時許﹐警察一無所獲。此時﹐ 老北門有一家水果行被人搗毀﹐黃浦警察分局又抓捕“嫌疑人”6 人。 當日﹐上海許多公共汽車、電車停運﹐大部分的商店歇業﹐青年學生 在主要街道散發傳單﹐各界群眾以自己的方式支持攤販的正義鬥爭。 同日﹐攤販代表赴市參議會聲明打毀商店、汽車等與攤販無關。 市警察局長發出通知﹕凡有暴力反抗情況﹐可予當場擊斃﹐格殺勿論。 淞滬警備司令部布告﹕再有暴力反抗情事﹐概予格殺不貸。市長吳國 楨發表廣播講話﹕限令全市商店明起照常營業﹐如有損及人民生命財 產﹐危害公共秩序者﹐格殺勿論。 12月2 日﹐攤販代表再度赴市參議會請願﹕1 、遵照市府規定﹐ 在黃浦、老閘兩區內﹐覓定公私空地﹐集中營業﹔2 、未覓妥空地前﹐ 暫緩取締﹔3 、請求警局發還已沒收的攤器及貨品。 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經過上海攤販及各界群眾的配合努 力﹐攤販們贏得了輿論﹐贏得了同情﹐國民黨當局終於在萬般無奈的 情況下﹐被迫接受了攤販們正義的要求﹐將杜醇調離黃浦警察分局﹐ 上海警察局長宣鐵吾也被迫就下屬傷人問題作了公開道歉﹐攤販們的 抗爭以攤販和群眾的勝利宣告結束。據黃浦警察分局民國三十五年度 雜字第495 號報告﹕在攤販事件中﹐先後到仁濟醫院、時疫醫院、廣 慈醫院、南洋醫院求治的受傷群眾20人(據《申報》載﹕全市槍傷就 醫者27人)﹔警察受傷40人(包括市警察局的保安警察、消防隊、騎 巡隊)﹐其中警官7 人﹐長警33人。黃浦警察分局共拘捕“嫌疑人” 93人﹐其中17人移送市警察局﹐其余陸續釋放。據老閘警察分局民國 三十五年工作總報告﹕11月30日﹐包圍黃浦區的攤販被驅散後﹐紛紛 進入老閘區轄境﹐翌日並擬搗毀娛樂場所。本分局曾派員警數十名分 散各處加以保護﹐先後拘獲嫌疑人158 人﹐除55人解送市地檢處訊辦 外﹐余均交保釋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64.47.9
gunking:有沒有平衡報導? 10/0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