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晚近以來,直接論述長平之戰者,從嚴格意義上說,可以認為在本世紀40年代才開始而 陸續發展起來。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於《七國興亡》 節,除了就前述諸歷史文獻有關記載作出極簡要概括外,更將是役置於整個歷史之中加以 論述,即涉及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之前因後果。前者為秦推行“遠交而近攻”(《史記·範 睢蔡澤列傳》),直指三晉,各個擊破之產物;後者為終於從根本上戰勝關東最後的強國 趙,從此形勢急轉直下,六國迅速瓦解,秦的統一行將來臨了。繼有楊寬著《戰國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翦伯贊 主編《中國史綱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福建人民出 版社1979年版)相繼刊行,皆詳於範書,論述則差相參差。1981年,北京出版社有《中國 歷代史話·春秋戰國史話》行世,又詳於諸書,行文通俗生動,論述亦大體仿佛。      1972年,臺灣三軍大學有《中國歷代戰爭史》之著(轉引軍事譯文出版社1983年翻印 發行本),於第二冊秦昭襄王之擴張戰五《長平會戰》節,首先論述了戰爭起因,是秦國 自前後兩次奇襲趙要塞閼與失敗後,認識到在地緣上超越韓、魏以攻趙是行不通的,更接 受了範睢“遠交近攻”之策,遂先攻韓、魏爾後蠶食齊、趙,爰有長平之戰;其次進一步 指出是時秦已佔有魏的安邑(今夏縣西北)、新垣(今垣曲東南)、曲陽(今河南濟源西)、南 陽(今濟源迤修武一帶)、軹邑(今濟源南),欲由此地區攻趙,必須先略取韓之上黨云云。 1979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刊行武漢部隊司令部軍事資料研究組《中國古代戰爭一百例》, 於《秦趙長平大戰》篇,認為是役秦方傾國出動,在軍事上反映了當時戰爭中對集中兵力 這一重要軍事原則的認識和運用,有了飛躍的提高,並創造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大規模殲 滅戰的範例;秦之所以大獲全勝,除了它在政治上、經濟上的一般優勢外,還在於巧妙地 將政治鬥爭、外交鬥爭、軍事鬥爭有機地揉為一體。      其所附《秦趙長平之戰示意圖》,趙進軍路線為邯鄲——長平——泫氏(高平)——長 平;秦進軍路線則有南北兩線,北線為安邑(夏縣西北)——南陽——野王(沁陽)——泫氏 (高平)——長平,南線為宜陽——緱氏(偃師)——滎陽——長平。198]年,中華書局刊行 了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中國古代戰爭戰例選編》,不僅指出秦之大勝出於在列國 中封建制發展較快、經濟實力較雄厚,成功地運用了“遠交近攻”策略和離間瓦解敵軍、 避實就虛的戰法;還論證了趙方失敗在於趙衛策略上貪利受地與不搞合縱,在軍事上對敵 強我弱態勢缺乏認識,以至以趙括的盲日出擊取代廉頗的堅壁疲敵。      從不同視角對長平之戰進行專題研究者,張頷先生在《山西師範學院學報》1959年第 2期著文《古長平戰場資料研究》,認為研究長平之戰,不應像某些舊史家若何晏、司馬 光、王守仁那樣,只單純地從秦坑趙俘考慮善惡得失,其實這一點不過只宜作為處理俘虜 的一種方法看待,慘則慘矣,亦自有其客觀因素;重要的在於著眼秦國贏得這次戰役的整 個因素,即“當時的秦國已經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富強先進的國家,無論經濟上、社會制 度上、軍事上以及作風上,都有它取得戰爭勝利終於統一六國的內在因素”。作者除了扼 要指出秦之勝,還有白起佯敗而縱奇兵、絕糧道的經驗,趙之敗有貪大利而坐受上黨的教 訓等一系列戰略戰術上的經驗教訓值得探討外,著重就50年代出土的與是役有關的文物和 相沿地名,作了盡可能地彙集和論述,可謂一項新的很有意義的基礎研究。      張景賢先生在《歷史教學》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後著文《長平之戰時間考 辨》、《長平之戰時間再辨》;楊寬先生在《歷史教學》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 後著文《關於長平之戰的時間》、《再談長平之戰的時間》。二者都是特地就是役持續時 間進行論證。前者對史學界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的傳統說法作出考辨,認為長平之戰作為一 次戰爭,“應該從秦、趙雙方軍隊在長平開始接戰作為戰爭的爆發,到分出勝負停止軍事 衝突而告結束”為戰爭持續時間,依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史記·趙世家》等史 料,是役實際上由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四月至九月,僅歷時六個月,而歷時三年之說 系把在此之前的由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秦韓一秦趙上黨之戰也合計於長平之戰的範圍 之內,亦即將上黨之戰和長平之戰兩役混為一談了。後者則佐以《呂氏春秋·應言篇》“ 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口”等的記載,認為是役應從《史記·秦本 紀》所說“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計起,即“上黨降趙,秦因攻趙”,長平之戰事實上已 經爆發,而兩軍經歷數載“相距”小打,終成短期大規模決戰;長平之戰六個月之說,系 論者惑於《史記·秦本紀》為了行文方便把歷時三年的長平之戰都記在戰勝之年而形成的 誤解。      宋裕先生在《晉陽學刊》1983年第3期著文《白起坑趙卒有“四十萬”嗎》,又於《 河北學刊》1990年第6期著文《長平之戰的真象》。兩文通過當時趙國可能有的人丁總數 以及可能征發長平的兵力的一般考證推理,認為所謂白起坑趙:卒“四十萬”是誇大之辭 ;而從白起敢於用僅25000人去絕趙軍後路、堵截援兵,以5000騎可分割穿插趙軍中路看 ,趙軍“四十萬”是不可能的;是役前期廉頗拒王92屢敗而改取守勢,只能以趙兵力薄弱 解釋;又趙軍幾經突圍不成,趙括赤膊上陣以至身亡,說明於時趙兵所剩已不多,“長平 之戰不過是一般的大戰”。邵服民先生在《趙國歷史文化論叢》(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版)著文《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兵力質疑》,亦認為秦“斬首虜四十五萬”是可疑的;指出 秦軍是為攻韓薄弱地區上黨而來,並非來打一場殲敵數十萬人的會戰,趙亦不會為此一役 發空國之兵;趙軍被分割為二,不能迂回騰挪,說明地形險要而狹小,實地考察省冤穀( 穀口)雖比《寰宇記》所稱“六十步”略大一些,但在此坑殺40萬眾絕難實施,“白起或 未有殺降,……或殺降數目距四十萬人相去甚遠”。      石泉教授在《趙國歷史文化論叢》著文《秦趙長平之戰與邯鄲保衛戰的歷史教益》, 有關是役部分除了把戰場具體到今高平丹河西岸外,著重就以下問題作了論證:當初趙接 納韓上黨在戰略上得策抑或失策?上黨高地客觀上是邯鄲四部戰略屏障,與其聽任秦佔領 後居高臨下攻擊邯鄲,不如趙率先佔有這個戰略要地據以防衛邯鄲,是以接納上黨本非失 策,長平慘敗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此;趙王惑於華而不實,妄聽反間,以唯有剛愎自用而無 實戰經驗的趙括,取代久經經沙場、持重富謀的名將廉頗為統帥,招致誤軍誤國,教訓是 慘痛的;趙括逞強貪功,一俟拜將,“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削弱了士氣和戰力,破壞了 指揮系統,更盲目傾巢出擊,陷於被包抄、分割,更糧斷、援絕,戰力喪失,士氣瓦解, 直至全軍崩潰;白起殺降屬於嚴重的歷史性罪過,說明這位優秀軍事家,在政治上卻是毫 無戰略眼光的蠢人,其作為延緩了而不是加速了統一。      李民先生等在《趙國歷史文化論叢》著文《縱橫戰爭與長平、邯鄲兩役的成敗》,從 當時整個縱橫戰爭的視角觀察分析長平之戰,認為於時秦國與東方六國的矛盾最為尖銳, 時其連橫戰爭不利;但由於秦行“遠交近攻”,取得了連橫戰爭的主動權。趙國尚有實力 ,只要六國一致抗秦,總體力量乃大於秦,固可贏得合縱戰爭;但由於趙戰前在東方擴張 ,戰時亦不能堅定抗秦,以至與秦媾和,導致東方各國作壁上觀,“其他東方國家若能派 兵相救,或襲擊秦軍後方,斷其糧道,或供應趙國軍糧,長平之戰的結局決不會如此!雖 然長平之戰成敗的具體因素很多,但那均是縱橫戰爭風雲的星星點點”,長平、邯鄲兩役 截然不同的結局可證,應該科學地估價合縱抗秦的曆意義。      褚良才先生在《先秦軍事研究》著文《白起的軍事藝術》,認為白起“是戰國諸多名 將中唯一一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常勝將軍”,由於長平大規模殺降而為一些史家所不 齒。文章認為,長平之戰中,白起從廉頗堅壁固守被撤職,推知趙括必大舉進攻,可謂“ 料敵詳審,心戰為上”,從而採取針對性的因應對策;避免與趙40萬大軍無把握地作整體 混戰,而以奇兵對敵分割、絕糧、斷援制勝;決戰前陰為上將軍而以運籌穩操勝券,戰前 先下南陽、野王而致會戰中韓、魏難以為援,防守時靜如山嶽而進攻時動如江河,是為“ 一穩二准三狠”。作者主張對白起進行歷史的客觀評價,加強其軍事實踐藝術的研究與鏡 鑒。      郭一峰、張廣善先生在《文物季刊》1992年第4期發表《高平縣出土“寧壽令戟”考 》,就1986年高平縣鋪上村出土,的戰國青銅兵器“寧壽令戟”,首先對其形制和銘文作 了詳盡披露(附寧壽令戟、寧壽令戟銘文照片)後,依次探討其國別年代及鑄造地點、中山 國冶鑄業情況分析、兵器刻辭辭例新發現、與長平之戰相關的問題等。作者著重指出,“ 寧壽令戟”出土地點正當秦趙長平之戰古戰場的中心部位,其形制屬戰國兵器;其銘文“ 十六年寧壽令餘懸,上庫芾(工幣合文,工師)卓進、工固執齊”,進而論證了此戰國舊物 屬趙兵器,系鑄造於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之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鎮),由趙靈壽令餘 監造、工師卓送主管、工固執齊製造;最後強調“寧壽令戟”的出土,“是關於長平之戰 的一件重要實物例證的發現”,對長平之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在《文物》1996年第6期發佈《長平之戰遺址永祿1號屍骨坑發掘 簡報》,就1995年冬季對高平市北7千米永祿村一帶一—近年陸續發現的10餘處長平之戰 遺址屍骨坑之一——永祿l號屍骨坑,所作搶救性發掘,依次對屍骨坑的地貌地層、出土 文物、入骨觀察等提出具體報告,是為從考古學的視角,集中對當年白起殺降的實施方式 ——多屬先擊殺致死而後亂葬掩埋,作了足資征信的論證,並附有出土屍骨和趙國刀幣照 片。      常四龍先生在《滄桑》1996年第4期著文《秦坑在何處——長平之戰永祿村屍骨坑的 發掘與探討》,由唐玄宗早年作潞王時在當今高平西北2.5千米穀口始修骷髏廟,以祀長 平之戰中為白起坑殺40萬趙卒寫起,通過出土於高平永祿1號屍骨坑的屍骨及遺物,論證 了白起坑趙卒40萬於穀口之說是不實的,而“從高平城往北,到永祿一帶,包括王報、寺 莊、箭頭、圍城等地,東西兩山之間的丹河谷地,應是當年長平之戰的主要戰場,也是趙 卒投降的地方,因此也應是白起坑殺趙卒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1.7.213.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2128298.A.5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