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經宮廷論辯,既決策接受韓上黨降,遂遣名將廉頗前往上黨 禦秦。廉頗統率大軍到達偌大的上黨地區後,沒有選擇別的任何地方,唯獨全力進駐長平 (長平應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長平指當今高平市西北10餘千米的長平村,為長平之戰中心 地帶;廣義的長平指大體當今高平市城鄉全境。秦趙長平之戰主戰場即包括以長平村為中 心的丹河兩岸南北30餘千米、東西10餘千米地區。長平古戰場一般指廣義的長平。),這 是耐人尋味的。        學界有這樣一種意見,所謂“駐上黨的趙軍因缺乏兵力,退守長平”(鄭勵新等《中 外名將錄·白起》,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云云。此說頗值得商榷:其一,它有悖於上古 文獻記載。《史記·趙世家》說,馮亭獻地後“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 白起王翦列傳》稱,“秦使左庶長王 ,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這都說明廉 頗率趙軍一到達上黨即戰前進駐長平的,不是經過與秦軍遭遇後,出於缺乏兵力不得不退 守長平的。其二,未知作,者不熟悉當地地形抑或另有所本?畢竟蓋與當地地理不合。其 實,從早期文獻記載和現場野外踏勘,可以足見名將廉頗到達上黨之始即進駐長平,完全 是主動的自覺的,是一位絕頂睿智而久經沙場的軍事家的最佳選擇。我們可以認為,單就 這一點本身,就再次充分揭示了這位戰國名將的戰略智謀和諳熟的軍事經驗,今日只要深 入高平各地用心走走看看想想,就會恍然大悟。應該說,從軍事地理學的視角著眼,特別 是古代戰爭條件下,長平具有雙重的戰略地位:     其一,長平是上黨郡乃至趙都邯鄲的西、南兩方交通襟喉,亦戰略屏障。秦前此既先 佔領以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為中心的魏的河東,後攻下以野王(今河南沁陽)為中心的韓 之南陽,就在與趙的整個角逐中,無論暫先進攻上黨,抑或最終直指邯鄲,不外有兩條山 間戰略孔道可走,即取烏嶺(今翼城、沁水界)、空倉嶺(今沁水、高平界)一線的西路也罷 ,取羊腸阪(今晉城南碗子城一帶)、天井關<今晉城南)一線的南路也罷,長平都是戰略捷 徑,亦旁無選擇的必經之路。這就是說,只要廉頗有一支勁旅銳卒固守長平不失,秦軍則 不能躡足上黨,更不得接近邯鄲了。        其二,就長平本身看,則是整個上黨地區具有諸多軍事地理優越條件的極理想的戰略 重地。長平廣41千米,袤37千米,略呈矩形,面積946平方千米。地理座標東經112°41′ ,——113°09′,,北緯35°39′——35°59′。地勢東、西、北三面山,狀如箕形, 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丹河與地勢千行縱貫全境。境內一般高差300米左右,最高點為東北 境的高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點是中南部丹河東岸杜村,海拔800米,全境相對高差 591米。山巒綿亙,河流縱橫,各類地形發育充分。丹河流域河谷平川區占總面積16.7% ,海拔850—900米;黃土丘陵區占總面積48.4%,海拔860—1000米,坡度5°一15°; 中低山區占總面積34.9%,海拔950—1346米,峰高坡陡,岩石裸露,坡度>15°。按面 積比較,可以見到長平地區丘陵為主,山地次之,平川又次之。主河為丹河,又有五大支 流許河、東倉河、小東倉河、東大河、永祿河,呈網狀遍佈全境,地下水豐富,淺水層埋 深多在5—50米間。這樣的地理環境之於戰爭,則山地有險可憑,特別是西、北方面有高 於關、長平關、故關等群塞可固守,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丘陵於部隊運動無大 礙卻可隱蔽行事;河谷平川則極宜大部隊調度和輜重運籌轉輸,更無大軍食飲之虞。凡此 等等,皆屬極利於主軍而不利客軍者。     趙軍由邯鄲進軍長平的具體路線,史載未詳。惟山西多山,交通運輸特別是古代大規 模交通運輸線路的選擇,受地形條件制約,以至往往帶有必然性。據實地勘查,當由都城 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西上,逾“太行八陘”之第四陘滏口陘(今河北磁縣西北),再西行 過壺口關(今山西黎城東陽關),始入上黨腹地,從此折西南行,沿八諫水(今淘清河),經 八義村(今長治縣西南),過故關(今高平東北)進入長平戰區,再循小東倉河河谷,經金門 鎮(今高平東北店上村)至泫氏(今高平市),然後分兵佈防。趙軍當年這條進軍路線,不啻 為後來歷代所沿用的通衢官道,在文獻上可以見到歷史連帶關係,即從今日現代交通亦可 見到當年趙軍上述行軍路線的歷史影子——長治以上大體沿今邯(鄲)長(治)鐵路及其相干 行的邯長公路而行,長治以下則沿今長(治)陵(川)公路接高(平)太(義)公路而行,所差不 過局部參差、矯枉取直而已。        滏口陘:既由邯鄲西上,首當其衝,太行山綿亙南北,牆立陡絕,向為華北平原與山 西高原間天然屏障,大部隊於崇阪峻嶺之中,唯逾是陘以度。陘口位於今磁縣西北25千米 ,當太行山餘脈石鼓山上,海拔700米,兩廂山勢嵯峨,群峰摩雲,唯度是口,是以憑高 設險,古人所謂“山嶺高深,實為險厄” (《元和郡縣誌》卷一五),為一方舍此莫屬 之戰略孔道。石鼓山,古來稱滏山,以滏水(今滏陽河)所源出故名,“滏口”亦蓋出諸此 。滏口古來亦稱“郭(山頭)口”,命名取義則側重一方山勢,所謂“廖郭(皆山頭), 穀深” (《集韻·鐸韻》),亦甚符合當地自然地形特徵。滏源“泉奮湧,若滏水之揚 湯” (《太平禦覽》卷六四引《水經注》。今本《水經注》無此文,當屬佚文),迄今 滏陽河上游流量猶為可觀,當年數十萬趙軍取此路過太行山,亦可無水源之虞。趙軍由滏 口陘西來,下一個必經的交通和戰略要衝,唯即壺口關——東陽關。“壺口”以地形地貌 得名,“東陽”以地理位置得名。壺口何時設關,誠難考定,作為要塞,由來已久。        前此《左傳》哀公四年(前491)載:“十二月,……(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 鄙、逆峙、陰人、盂、壺口。”說明至遲西元前5世紀初,壺口就已是晉國東方要隘;此 後漢代壺口關就成為太行四大名關之一了,與上黨關(今山西屯留西)、石研(xing)關(今 山西平定東北)、天井關(今山西晉城南)齊名(《漢書·地理志》)。壺口關至五代、宋、 元時代多稱吳(一作吾)兒峪,明、清以來則稱東陽關,不過此地有“東陽”之稱似亦甚早 。韓非子嘗記載範睢對秦昭襄王說:“王得宛、葉、藍田、陽夏,斷河內,困梁、鄭·, 所以未王者,趙未服也。弛上黨在二而已,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虱也。王拱而朝天下, 後者以兵中之,然上黨之安樂,其處甚劇,……”        《韓非子·內儲說上》,學者多以“東陽”指太行山東者,一如‘南陽”指太行山南 雲,因屬地區名,誠是;惟上古天下多“東陽”,猶屬城邑、關隘名,若魯有東陽當今山 東費縣西南,齊有東陽當今山東臨朐東,晉有東陽當今河北晉州市左近,是以知“東陽” 所指非一,更未必獨泛指太行山東地區。此處廣東陽”,酌之文意,若“其處甚劇”云云 ,更似指此塞,其命名則取義地當“上黨”之東。壺口關當今黎城東北12.5千米,位於 東陽關鎮東畔太行山餘脈皇后嶺。此嶺山體石質,海拔890米,地形由東向西傾斜,嶺東 陡峻,嶺西平緩。關設於山巔,鳥瞰嶺東,一巨大狹穀伸長10餘千米,幾乎直至漳水(今 清漳河)岸邊的涉邑(今河北涉縣西)。     兩廂穀坡陡立,坡度20—30°,山谷海拔434米,一方獨具通行條件。古有以險峻著 稱的“壺關道”,而稱壺口關為其西口,稱滏口陘為東口(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卷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1985年版)。此東陘西關,又共同構成太行 山東西鎖鑰,壺口關正可謂上黨東門。過了壺口關,始進入上黨腹地。據舊志記載,皇后 嶺上亦多泉泓。長平之戰前,西元前491年齊伐晉,西取壺口,別無他途,即只能由滏口 到壺口這條“壺關道”,儘管當時尚無壺關道之名;長平之戰後,西元370年,前燕慕容 評統30萬大軍由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西上,度壺關道,為前秦將軍王猛大破於潞川(今濁 漳河)(《十六國春秋·前燕錄》);後來後燕主慕容垂統大軍十數萬伐西燕慕容永,西 出天井關(今河北武安西40千米天井峽),破之臺壁(東陽關西南,今黎城東臺北村),遂 滅西燕於長子(今山西長子西南),亦由鄴西上,出自滏口,入自壺關(《晉書》卷一二三 、《水經·濁漳水注》)。唐建中二年(781),河東節度使馬燧奉詔率大軍八萬,討反叛的 魏博節度使田悅,師自壺關東下,東出滏口,軍次邯鄲(《舊唐書·田永嗣傳附田悅傳、 馬燧傳》、《資治通鑒》卷二二七)。凡此都走的這條旁無所擇之壺關道,歷史上此等大 規模行軍無一例外。   通過壺口關進入上黨腹地後,地形相對平衍,趙軍徑直西南行奔故關。此間經歷了長 治西南的上黨山(今南五龍嶺)餘脈八諫山麓。淘清河發源於西南的羊頭山,由西南迤東北 流,至此稱八諫水,為一方主要飲水源。相傳長平之戰中,趙括行營至此,有將領八人就 其誤軍戰策提出諍諫,括拒諫,八將預見到將軍破國亡,更不忍做敗軍之將,遂自刎山下 。從此,山因稱“八諫山”,山麓則有“八諫水”(今淘清河支流)(此地“八諫水”之名 似由來甚久:《太平寰宇記》卷四五引《水經》已有記載。今本《水經》和《水經注》俱 不見,當屬佚文‘唐玄宗由東都洛陽北上潞州至此,宰臣張說賦詩《奉和聖制爰因巡省途 次舊居應制》,有“川橫八諫闊,山帶五龍長”句)。今八諫山西麓、八諫水東岸有.八 義村,為今八義鄉政府駐地,村名亦由此所從出,村內迄今有八義士就義遺址,清代所立 “八義士諫趙處”碑猶存。這件歷史軼事誠非信史,惟在義俠風氣熾盛的戰國—代,不僅 不應一味省心地歸之子虛,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八義村海拔990米,向為澤(今晉城)潞(今 長治)間通衢官道,迄今有長(治)陵(川)公路接高(平)太(義)公路縱貫,北上長治,南下 晉城。悉極稱便。   八義以下,西南行的孔道和關隘就是故關了。《太平寰宇記》卷四四記載:“關城在 (高平)縣北三十五裏,秦立關於此。”從此知故關作為正式關的建制,是長平之戰後期秦 攻佔後設立的,至宋初關城猶存。故關遺址位於八義西南7千米,高平東北17.5千米,地 理座標東經113°00′25〃,北緯35°55′20〃。羊頭山綿亙東西,形成一大南北屏障, 主峰座落於故關西北,海拔1297.2米,關當其餘脈陘口中央,東西兩峰相峙,石質地貌 ,海拔各為1240米,比肩相對,東西山坡坡度5---10°。關一帶為黃土質,地形平緩,海 拔1046米。關北坡度2—4°,關口東北左近有關頭村,為故關北口;關南坡度6—10°, 南下2千米為故關村,再南行2.5千米為口則村,“口則”屬“口子”的方言之音,為故 關南口,海拔919米,由北口至南口跨4.5千米。從此西南行,與丹河支流小東倉河流域 呈平行走向,河谷闊平,順勢而下,經金門鎮(今高平東北店上村)直至泫氏(今高平),大 體即今高(平)太(義)公路一線。    泫氏:即今高平。唐人武少儀在《移丹河記》裏說:“高平,泫氏邑也。……初相地 而居之,蓋以土厚水深為善農,鑿井而飲者。”(乾隆《高平縣誌》卷一九)《元和郡縣 誌》卷一五亦雲“高平縣,本漢泫氏縣,……在泫水之上,故以為名”。泫氏位於丹河河 床中央,當丹河與小東倉河匯流處,海拔834米,地勢相對低濕,地形開闊平衍。河兩岸 參差約有10千米開闊地,中雖多丘陵,卻不阻滯運動,且有險可恃。當初,廉頗似充分利 用了泫氏這個歷史悠久而基礎雄厚(《竹書紀年》記載“晉烈西元年(前419),趙獻子城 泫氏”,這說明它最遲在西元前5世紀已成重要城邑。《讀史方輿紀要》卷四三以“泫氏 城在(高平)縣東十裏”,則是不確的,高平城東十華里已到了海拔1220米的七佛山,倘若 如此,此地固然不可能作為幾十萬趙軍的兵站,就連前此趙獻子以這裏為城亦不可想像。 )、地理形勢沖要又富水源的戰略地帶分兵佈防的。這裏既可順丹河河床向東南運動,又 可溯丹河河床向西北發展,還可溯大體平行的原村、馬村二河河床向西南深入。這種態勢 ,從文獻記載、世代傳說和出土文物所揭示的實際情形看,即高平西北丹河一線為主戰場 ;高平東南丹河東岸大糧山是趙軍前期大本營,廉頗設幕處和屯糧處;高平西南高平關一 線為趙軍設防前哨。下文將再作論證。      廉頗進駐長平地區後,大凡依次設置了如下三道防線(營壘):        (一) 空倉嶺防線   此指處於要害位置而最險沖的空倉嶺為中心,北至今長子縣西的發鳩山,南至高平、 沁水、晉城交界的武神山一帶,南北長約40千米的防線。空倉嶺一稱老馬嶺,亦作乏馬嶺 ,以跋涉維艱故名。地理座標東經112°44′05〃,北緯35°43′30 〃,海拔1180米,位 於高平西南22.5千米,當今高平市與沁水縣交界處,南北走向,山體石質,嶺高陡絕, 儼然一大東西天然屏障。嶺中央為一巨大陘口,習稱“高平關”。關左峭壁,右陡澗,唯 中一線,以通東西。陘口東西長350米,南北寬1000米。關西坡度10—18°,關東坡度15 —20°。關東關西皆有河谷通達山下,關西有端氏河支流玉溪河西去,關東雖有浩山頂托 ,惟山南山北各有丹河支流許河兩源馬村河、原村河東下,河谷通行條件俱佳,向為上黨 、河東間又一重交通咽喉和軍事要衝,迄今沁(水)輝(縣)幹線公路即大體循此所修築,依 然是晉東南與晉南間一重要通道和軍事要隘。   廉頗在空倉嶺上設防後,更在關內浩山南麓馬村河河床路口和北麓原村河河床路口構 築了二鄣城(《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以為空倉嶺前哨的後援,形成犄角之勢。《括 地志》說:“趙鄣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澤州高平縣西二十五裏。又有故穀城 。此二城即二鄣也。” (轉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正義)今依地理地望勘查,二鄣 當是今空倉嶺內浩山南北參差相對的古寨、秦城二村,都西距高於關約5千米,東距高平 10餘千米,皆背山面河,為一方形勢完固之聚,可駐重兵,隨時馳援高平關。古寨以當年 為趙軍寨柵得名,地當馬村河河床,右依浩山,左瀕馬村河,地下水。地表水兼富,為空 倉嶺與趙後方縱深聯繫的浩山南麓要衝,迄今為一方大村,居民500餘戶。秦城則以當年 王 攻佔後,派駐重兵以為東進基地得名,地當浩山北麓原村河河床,水源亦富,是空倉 嶺與趙後方縱深聯繫的浩山北麓沖要。   二鄣城順馬村河和原村河東下,至二河交匯處有康營村,這是一處值得格外注意的地 方。地理座標東經112°51′15〃,北緯35°44′50 〃,海拔840米。村南為許河,河南 為北嶺山,海拔984米,坡度25°;村北為皇王山餘脈,海拔930米,坡度10°;村西為馬 村、原村二河交流處,河西為狼兒掌山;海拔905米,坡度15°。這個村子可謂四山環衛 而三水匯流,形成一個封閉式地理環境,同時三條河谷又屈曲外通,構成一處典型的可進 可退、易守難攻的軍事要衝。《史記·秦本紀》記載,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白起 攻趙,取代、光狼城”。《括地志》說“光狼故城在今澤州高平縣西二十裏”(轉引《史 記·秦本紀》正義),核以地望,勘以形勢,康營即此“光狼城”,迄今康營東門嵌有清 代石刻“古光狼城”門額。這說明此地早就是秦趙角逐的焦點。這裏本來是趙後方泫氏、 大糧山對空倉嶺防禦前哨的重要後援和補給基地;後來為王 所攻佔,又成為秦軍東進的 基地,原稱“強營”,後易“康營”,都因曾為秦軍營壘故名,如同其西的“秦城”一樣 。康營西北的上馬遊、下馬遊,村名命名亦由長平之戰所從出,相傳皆當年秦騎兵駐地。   空倉嶺是戰前趙軍在上黨地區所能控制的最西緣,從政治地緣和地理形勢看,是當年 廉頗拒秦的第一道防線;從關內二鄣城乃至光狼城之設,可以見到廉頗對此首道防線的苦 心經營和重視。日前空倉嶺上高廟山出土的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空倉嶺建城記》碑 有雲:“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倉。考之典故,詢之土人,蓋秦白起詭運置倉以紿趙 括之處。” (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記載相似。按:此處“白起”似為王蛇之訛傳, 白起履任長平後,實無必要再置“空倉”,或出於白顯而王遂隱所致;又“趙括”似為廉 頗之訛傳,亦或出於趙顯而廉遂隱所致)。所謂白起詭置空倉於斯而有“空倉”之名,自 是廉頗初戰失利而關山易手後的事。      (二)丹河防線   丹河發源於高平、長子界山丹朱嶺,逶迤東南流,由高平中央縱貫全境,迤南經晉城 ,至河南注入黃河,穀深而流量大,沿岸地形開闊,便於大部隊運動。廉頗利用這道天然 屏障,於丹河東岸沿山一線構築了第二道防線,是為趙軍的縱深主體防線,亦即主陣地。 這道防線由泫氏(今高平)以東南沿丹河東岸的趙莊、大糧山直至高平、晉城交界的上,下 城公村一線;由泫氏以西北沿丹河東岸依次為店上、企甲院、圍城、石門,箭頭、三軍、 韓王山、永祿、長平、掘山、絕水、丹朱嶺一線(《水經·沁水注》:“(長平)城之左右 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裏,……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趙莊(南趙莊),當高 平東1千米許。當地世代相傳,趙括被射殺於北鄰的圍城村,居民將其屍體運回,葬於二 仙嶺,嶺南麓的村子遂名“趙(括)莊”。        大糧山,一作米山,世代相傳,為當年廉頗屯積糧芻之所,因以得名(元和郡縣誌)卷 一五、(太平寰宇記)卷四四、《金史·地理志》、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三,)。迄今山 上猶有營防嶺、廉頗屯、廉頗廟等名勝。大糧山位於今高平東南5千米米山鎮東北(《讀史 方輿紀要》卷四三謂“米山,(高平)縣北十裏”,“縣北”當‘縣東南”之訛。),由此 山東北行,依次又有官甲嶺、七佛山,三山連麓,實為一山體,不過屬不同歷史時期隨地 稱名而已。七佛山以唐代肇建塑有七佛像的佛刹後故名,官甲嶺如同“營防嶺”,則取義 於當年廉頗屯軍,原本都是大糧山。主峰七佛山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8′30〃,北緯35 °47′45〃,海拔1220米。山脊相對平緩,可走馬屯營,更有定林泉可飲用。是山在高乎 中部群山中為最高,向東北可以看到故關,向西南可以看到空倉嶺,與其北10餘千米的韓 王山,一南一北,居高臨下,構成趙軍幾十裏防線上的兩只眼睛,可使整個戰場敵我態勢 如指諸掌,可自如調度河東之我,嘹望河西之敵。如此形勢,從軍事地理視角看,是極其 優越的,特別是在冷兵器作戰和沒有現代通訊手段的古代戰爭中,則顯得倍加重要。山下 左有小東倉河河谷,右有東倉河河谷,平行向東北延伸,直指邯鄲方向,可保持與後方密 切聯繫,可保障輜重糧芻補給。廉頗設幕於斯不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唯有設幕於斯。     由大糧山沿丹河而下10千米許的晉城境上、下城公二村,當晉城東北33千米。地理座標 東經112°59′00",北緯35°40′05〃。村西靠 台山,海拔831米;村東依東山,海拔616米;村聲為蒲水入丹河下口。形勢險沖,為趙丹河防 線的南端。當地世代相傳為長平之戰廉頗堅壁拒秦軍處。村畔有固山,山上有悠久古老的 廉頗廟,所祀廉頗塑像“奇古非近今所及”(乾隆《鳳臺縣誌》卷二)   由泫氏<高平)溯丹河而上,首當其衝為店上村。店上古稱金門鎮,《太平寰宇記》卷 四四說:“金門山,在(高平)縣北五裏,其山崖土赤如金,當趙壘之門,因號金門山。” 按:“金門山”即今店上西畔的黃土沖溝地帶紅土坡,而“金門”之謂,則由趙壘之門所 從出。村子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6′40",北緯35°49′01〃。店上西距丹河未遠,更當 小東倉河下口,河谷寬300米;北靠韓王山,西依紅土坡。紅土坡系韓王山山前臺地,土 質屬紅粘土,海拔886米,高於小東倉河河床30米。臺地呈矩形,東西3千米,南北2千米 ,多為黃土沖溝切割,地表破碎。臺地有山可恃,有河谷可輸轉,具有控制小東倉河出口 與丹河中段河川的地理形勢;位居七佛山與韓王山兩山之間,更具南北呼應作用,大有一 方鎖鑰之概,因而廉頗以為趙軍防衛鏈條上之核心陣地。迄今店上負山瀕河,形勢險要, 街市南北長逾l千米,居民500餘戶,農工商富庶,為一方名村。紅土坡迄今多有戰國繩紋 瓦殘片,可以看出今村與戰國時代的歷史連帶關係。        店上以西北沿丹河一字排開依次有企甲院、圍城、石門、箭頭、三軍等村。這些村子 之得名,都與長平之戰不無關係。企甲院原作“棄甲院”,以趙軍在此放下武器得名,早 在本世紀50年代亦有成批戰國箭鏃的出土(張頷《古長平戰場資料研究》,《山西師範學 院學報》1959年第2期);“圍城”以趙軍被圍於此得名,以至有趙括戰死於此的傳說;“ 石門”以當年為趙軍營壘軍門得名;“箭頭”以後世輒發現當年戰爭遺物箭頭得名;“三 軍”相傳為當年趙三軍幕府駐地得名;掘山村和絕水絕水(源出高平西北傘蓋山,東南流 注入丹河)以當年秦掘山改河絕水不令趙食飲得名。箭頭村以南的鋪上村,以北的永祿村 ,其得名誠不見與長平之戰的連帶關係,但前者卻有“寧壽令戟”的出土(郭一峰、張廣 善《高平縣出土“寧壽令戟”考》,《文物季刊》>1992年第4期。),後者則有被坑殺趙 卒1號屍骨坑的發現,坑長11米,寬4米,深1.2米,屍骨100餘具,另有刀幣17枚、箭頭2 枚、青銅和鐵質帶鉤各1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長平之戰遺址永祿1號屍骨坑發掘簡報 》,《文物》)1996年第6期)。其實,像永祿1號屍骨坑之類的屍骨坑,已於永祿周圍發 現猶待發掘的l0餘處。以上都是在高平西北丹河東岸一帶出土的那次戰爭的遺存。至若前 此歷代舊志或文人詩文中所記載或提到的古戈、矛、箭鏃、屍骸之屬,就毋需贅述了。    韓王山,位於高平北7.5千米,為丹河、小東倉河與永祿河分水嶺,當東經112°55 ′5〃,北緯35°51′40〃,主峰海拔1186.3米,相對高程300餘米。山體中部以上石質 ,坡度25—35°,形勢陡峻;中部以下為黃土堆積,坡度10—20°,相對平緩。此山獨立 摩雲,又當縣(市)境中央,向被一方尊為“主山”。登臨四眺,但見數十裏丹河兩岸川原 、村落、景物,可謂歷歷在目。韓王山西面有餘脈將軍嶺,高聳幾可與主山比肩,登高遠 眺,數十裏丹河一線,亦可一望無遺。當地世代相傳,廉頗當年常登高觀戰於此,因稱“ 將軍嶺”。這與韓王山西麓的三軍相傳為趙三軍指揮處,以至趙括戰死於圍城都非屬偶然 。這些傳說與韓王山西麓諸村出土的大量文物一起,雄辯地說明,如三年相峙階段大糧山 為廉頗設幕處一樣,韓王山當是決戰階段主將趙括的幕府,而韓王山西麓至丹河一線,則 是決戰的主戰場,亦即最後趙軍被圍困的中心地帶。        傳統地志多以“相傳秦圍韓王於此”故名(《讀史方輿紀要》卷四三、乾隆《高平縣 誌》卷五),其實史籍固無秦嘗圍韓國曆世國君於此的記載。然而,這個傳說不是子虛烏 有,恰恰相反,倒提供了此山亦屬長平之戰中趙方一處非同尋常的陣地的佐證。戰爭前夕 ,韓上黨守馮亭率全郡軍民歸趙,得封華陽君(《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統率原郡軍民 與趙軍協同作戰直至戰死(《漢書·馮奉世傳》。《戰國策·趙策一》說到馮亭以上黨獻 趙後,不言受封和協同趙軍抗秦事,而雲辭歸韓,誠可存一說,惟不合馮氏反映於《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中“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的初衷)。此“韓王”當是後人對馮亭的 尊奉之稱,所謂“秦圍韓王於此”,則說明當年馮亭抗秦設幕於斯。這不論從馮亭的身份 、地位看,還是從這山的地理形勢看,都是理乎自然的。韓王山南距主帥廉頗大糧山大本 營10餘千米,為僅次於大糧山的另一指揮中心,至決戰階段,更成為趙的全軍指揮中心。 古來地志記載“馮亭塚在壺關城西五裏”(《史記·趙世家》集解引《上黨記》),或謂馮 亭墓、廟在潞州(《新定九域志》卷四),未所確指,或亦即壺關。此等出於後世尊奉紀念 ,自不必盡實。   長平,地理座標為東經112°51′20",北緯35°54′02 〃,於今高平西北10.5千米, 當丹河上游東岸,村西畔150米為丹河,村東畔50米為聖皇嶺,嶺海拔951米,為一南北向 長條狀山嶺,東北與羊頭山脈連麓。如此左水右山的地理形勢,構成丹河線上韓王山與丹 朱嶺間一南北交通孔道和重隘,特別是拱衛北方天險長平關的前沿。長平為戰國古城,以 至成為長平之戰命名地,漢代稱長平亭(《後漢書·郡國志》),北魏嘗為高平縣治,明清 為長平驛(驛站舊址,今為小學校址,門洞保留明代驛站門額石刻“長平驛”,其陰為用 以憑弔趙罹難將士的磚刻“吊古場”。明代城池南北650米,東西400米,今村北門一帶有 明代城門、城牆和城壕遺存。北門門洞跨度3.7米,進深5.5米;城牆夯土層9--12釐米 ;城壕6.9米,深3米),向為南北通衢官道,迄今為有居民310戶的一方大村。        長平關,位於高平北境與長子交界處,地理座標為東經112°46′50 〃,北緯35°58 ′lO〃,海拔1100米。關北面坡度2—4°,關南面坡度6—20°,山體石質。關北為濁漳 河源頭,屬濁漳河一源,關南有丹河通關下逶迤東南。關東、西各為山頭,東山頭海拔 1095米;西山頭即丹朱嶺,為一方最高峰,海拔達到1131米。長平關北坡相對平緩,關南 坡陡峭,登臨南眺,頗有居高臨下之勢。此關向為潞、澤二州往還必經孔道,迄今為平行 的太(原)焦(作)鐵路和207國道縱貫;亦千古不易的天險重隘。長平關為當年廉頗構築的 趙軍第二道縱深防線的北部終端,為防禦秦軍東下或北上的巨防。丹朱嶺,一作“武訖嶺 ”,據晉人周處《風土記》記載:“秦趙戰於長平趙軍敗退,秦將白起逐至此,因名武訖 嶺。”(轉引自《太平寰宇記》卷四五)       《水經·沁水注>《上黨記》記載:“長平城在(上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 流水,澗相去五裏。……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裏,東西二十餘裏,悉秦、趙故 壘,遺壁舊存焉。”通過以上逐一實地勘查和鉤沉,始知先賢言之不虛不妄!        (三) 百里石長城防線   這條防線大體亦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與丹河防線不同的是,前者由西北一東南以南北 向為主,後者雖亦由西北一東南,卻以東西向為主。此防線西起丹朱嶺(長平關),逶迤向 東經南公山至羊頭山,再經金泉山至陵川與壺關交界的馬鞍壑(一作豁),因為沿山亙嶺而 構築有簡易的長達百里的石長城故名。從自然地理視角看,此線以北屬漳河流域,以南屬 丹河流域,其地形則由北向南傾斜,所經諸山南面坡陡穀深,北面高而乎緩,由北向南有 高屋建瓴之勢。如果說空倉嶺(趙西壘)是趙的防禦前哨,丹河是主陣地,那麼百里石長城 就是趙的後路子。這條防線是廉頗構築的最東北即最深入趙後方,亦即關係到上黨乃至大 本營邯鄲安危的最後一道巨防。丹朱嶺、羊頭山的地理形勢,前文已述其詳;馬鞍壑位於 東經113°16′05 〃,北緯35°52′10〃,地琿形勢與丹朱嶺、羊頭山亦大體相若,海拔 1409米。山體石質,南坡坡度25°,北坡坡度15°。山體為一南北向山脈,今稱“分水嶺 山”’百里石長城即構築於此嶺上,為此道防線的最東端。        就馬鞍壑的形勢看,亦山北高平而徐緩,山南陡峻,為一方要衝,可有力遏制南方陵 川方面北來之敵。陵川縣北有蒲水,源出馬鞍山餘脈聖宮山,西南流經陵川西北境、高平 東南境,至晉城東北隅的河東村一帶注入丹河(光緒《陵川縣誌》卷四)。其河床穀道可用 以北壺關馬鞍山。迄今蒲水上遊尚有徑流,亦有以是水命名的蒲水村,中下游則時斷時續 ,實際上成了季節河,但逶迤幾十裏的穀道仍甚明顯。現在馬鞍山山麓有西馬安、東馬安 二村,命名即由古來要衝馬鞍壑所從出。這條百里石長城,明代學者週一梧嘗作勘查考辨 :“潞、澤之交,橫貫一山,起丹朱嶺,至馬鞍壑,有古長城一道,歲久傾頹,然遺跡尚 在,登高望之,宛然聯絡,中有營壘。……今陵川呼此山為秦嶺,以為秦築。以事考之, 則長平之役,秦人遮絕趙救兵及芻餉而築也。……吾觀武安君之行營佈陣,而信其能成於 頃刻也。”(《論白起營壘》,乾隆《高平縣誌》卷二十)        周氏以百里石長城為秦白起出於遮絕趙援而築,系囿於故老相傳以訛致訛,所謂“吾 觀武安君之行營佈陣,而信其能成於頃刻”云云,則顯然屬歷史唯心主義,即連其本人固 知不能自圓,自更難取信於人了;然而,他在古代條件所限之下,跨縣逾郡,攀嶺循穀, 於古人中率先完成百里石長城現場考察,已夠難能可貴,其功不可沒。乾隆《潞安府志》 卷十稱,“舊志潞、澤之交,起丹朱嶺,至馬鞍壑,有古長城跡存,土人謂晉、梁構兵時 築”云云。其說不經,首先,五代初梁、晉之戰是東都開封府與北都太原府之間的戰爭, 戰守方向呈東南一西北,而百里石長城走向亦呈東南一西北,是以梁、晉攻守雙方都不會 構築這種走向的防衛工程;其次,上述週一梧為明潞安長治人,致仕居家考察著文,上距 五代未遠,地近咫尺,倘梁、晉之戰所構築,周氏何以未聞!        時至今日,這“百里石長城”仍依稀可尋可見,羊頭山以東保存較好,石城底寬約4 米,最高者尚1米多,石塊不整,石質不一,是以知當年就地取材,倉卒而成,走向系隨 山勢起伏蜿蜒,與後來北方萬里長城仿佛無異。然而,周氏以當地有“秦嶺”之名,所謂 “百里石長城”為“秦人遮絕趙救兵及芻餉而築”云云(光緒《陵川縣誌》卷四有‘秦嶺 ……秦白起築,以遮趙救兵絕芻糗之所”之謂,當祖於周氏說),則顯系言之未的。當地 之所以有“秦嶺”之稱者,不過初由趙築而最終秦佔領了它,自亦用以“遮絕趙救兵及芻 餉”,因以呼“秦嶺”亦未嘗不可。其實,百里石長城防線,固屬廉頗進駐長平後,特別 是與王62三年相峙所謂“趙軍築壘壁而守之……廉頗堅壁以待秦”(《史記·白起王翦列 傳》)之時,假以歲月構築而用以禦秦的,絕非秦將白起所構築而用於“遮絕趙救兵及芻 餉”的。這樣認識,主要根據有三:        其一,廉頗與王 三年相峙階段,趙軍雖屢經小卻而未傷大體,百里石長城一線尚屬 趙的縱深後路,牢牢掌握在趙軍手,秦軍遠不及於此;趙軍既屢卻,處於防守態勢,而秦 軍一再得手,一直處於突擊態勢,全無以如此浩大人力物力構築此等工事“防禦”趙軍的 必要。   其二,白起與趙括決戰階段,秦軍除了當初一時於正面佯敗誘敵深入之外,一直處於 對被分割的趙軍大規模圍殲之中,自更無構築如此巨大防禦工程的必要;俟昭襄王親自趕 赴河內,“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誠然 這來自河內的大批兵民出於“遮絕趙救及糧食”,確乎包抄趙的百里石長城一線,但秦人 既已有這“人海”、“人城”足以可恃,何苦又構築“石城”?而真要再構築“石城”, 那豈非等於擋自己了!何況白起到長幹總共不過幾個月,根本沒有構築這等百里石長城的 時間,自不待言。   其三,在百里石長城線上,不論最西的丹朱嶺、長平關,還是中段的羊頭山、故關, 抑或最東端的馬鞍山,皆北坡坡度小,地勢高而平緩,南坡坡度大,地勢陡峻,一言以蔽 之曰地形由北向南傾斜。置身其上南眺,大有居高臨下之概,以至百里一線幾無例外。如 此地理形勢本身,即足以說明這條巨大的防衛工事是用以防杜南方的秦軍北上的,不可能 是由東西兩廂包抄來的秦軍為防杜趙援和輜重補給南下的,否則豈非秦軍自設陷阱,自投 絕路!     秦趙決戰之主戰場,自在今高平西北丹河兩岸,惟白起出“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之時,無疑在百里石長城一線亦遇到慣以能戰著稱的趙軍將 士的頑強抵抗。長平關內趙莊鄉有村名小回溝、河泊,前者原稱“血昏河”,後者原稱“ 血泊”,正是當年攻守雙方慘烈廝殺的寫真;長平關外丹朱嶺下掘山村,嘗出土戰國秦半 兩近20000枚(常四龍《秦坑在何處》,《滄桑》1996年第4期),亦從某一側面揭示了秦軍 曾在此活動之一斑。         P`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1.7.213.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2129361.A.F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