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西元前260年,趙括既代廉頗,一方面出擊迎合趙孝成王所好,一方面本身就是自命 不凡、好勝逞強的人。他一到前線,即全盤廢棄廉頗的戰略戰術,任意更換了將校,所謂 “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史記·廉破藺相如列傳))。趙軍八位將領以死相諫的著名軼 事,當是發生於斯時。趙括剛愎自用,求勝心切,無視主客觀條件,下令西渡丹河,全線 出擊。另一方面,針對趙括的行徑,白起則亦一反王陀三年一味進攻態勢,偏偏運用兵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孫子·計篇》),所謂欲擒故縱,“秦軍詳敗而走 ,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 ,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戰爭 遂進入最後決戰階段。      趙軍原來設防北起高平、長子交界的丹朱嶺,南達高平、晉城交界的城公村的丹河東 岸一線。丹河支流小東倉河,源出長治縣關頭村,西南流至泫氏(高平)注入丹河,與丹河 呈垂直流向。小東倉河以南有七佛山、大糧山等重要駐防區和屯糧區;河北有金門鎮(今 店上)、韓王山、長平等重要駐防區。趙括到前線後,當駐韓王山西麓三軍一帶。地方文 獻記載,曆世相傳三軍以“趙三軍指揮部駐地”(《高平縣誌》317頁,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2年))得名。此地屬韓王山山前臺地,背靠韓王山,可以登高嘹敵;前臨永祿河、丹 河開闊地,可縱兵長驅突擊。三軍以北緊鄰永祿,近年發現、出土長平之戰大量屍骨,更 說明這裏是當年趙軍非同尋常的重兵駐守之區。趙括既一掃廉頗部署,所謂“趙括至,則 出兵擊秦軍”(《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顯然原來長年固守丹河以東沿山防線的部隊 越過丹河,突破了秦軍丹西沿山防線——誠然是“秦軍詳敗而走”;大部隊即由固守了三 年的丹東沿山縱深防區集結於丹河東岸待渡,準備發動總攻了。   白起作為秦軍新的主將,悄悄趕到長平後,似乎駐在戰略要衝光狼城(今康營)一帶。 其一,今康營西北的寨上村,為一天然高阜,一方高地中心,有名勝安貞堡,登臨其上, 視野遼闊異常,相傳為當年白起幕府(《高平縣誌》l?頁,中國地圖出版社1992年)。其 二,白起前此於西元前286年曾伐趙攻佔過光狼城,諳熟其地理形勢和戰略地位。其三, 前文已述其詳,這裏四山環衛而三水匯流,是一處可進可退、易守難攻的幾無與倫比的軍 事要衝。其四,由:康營以西北,在丹河河床與野川河河床之間有條平行的西北一東南向 分水嶺,是一道與丹河平行的巨大的黃土梁,以此為依託,既可有效地遏制西渡丹河的趙 軍突擊,又不失影響節制丹西秦軍行止。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趙括下令全線西渡丹河擊秦軍,“秦軍詳敗走,張二 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 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從丹西沿山一線,南至穀口北至王報約10 千米地段,晚近迭有大量遺骸出土看,這應是秦軍佯敗後撤而趙軍逐勝——趙括部隊在秦 壘外線經歷了慘烈激戰的地段。白起一方面佯敗後撤,把趙括及其幾十萬趙軍注意力吸引 到丹西,放鬆了丹東的戒備;一方面於丹河、野川河分水嶺——秦軍縱深陣地加固設防以 必萬無一失,同時分遣了兩支輕兵迂回包抄已經空虛了的趙軍後路。這就是以25000人向 東北溯秦川水(秦河,秦水,今端氏河)河床直插仙公山,然後折東南即於趙軍百里石長城 防線背後,以斷趙軍糧道和援兵;另以5000騎兵強行突破已經放鬆了戒備的泫氏(今高平) 、金門鎮(今高平店上)戰略要點,然後向東北直插小東倉河河床一線,直撲故關,與包抄 百里石長城後路的部隊會師,從而將趙軍一斷為二,即使此線以北的趙軍失去了大糧山的 軍糧和輜重補給,使此線以南的趙軍失去了與主將的聯繫。   前已述其詳,學界有一種帶傾向性的意見,認為秦以區區25000人能斷趙40餘萬大軍 的後路,以5000騎兵能於40餘萬趙軍間穿插成功是不可想像的,以至從中斷定所謂趙參戰 部隊45萬和白起坑殺趙卒40萬是人為誇大了的數字云云。其實,白起派出25000人奇兵包 抄趙軍後路也好,分遣5000騎兵穿插趙營壘之間也好,都不過僅指其先頭部隊而已,白起 作為戰國一代唯一保持不敗紀錄的“常勝將軍”,怎麼能想像他在一賭國運的決戰中派出 一支輕兵就了事了呢!人們似不必要求以簡明概括著稱的太史公及其有限篇幅的《史記》 ,把白起派遣源源而來的後續部隊都非交代清楚不可,而在《史記》裏此類伏筆是很多的 。       白起分遣的25000奇兵,由戰略樞紐今端氏鎮一帶,溯秦川水河床,迤東北直至秦川 水源頭的秋峪(當長子、高平界,今屬高平),直插仙公山(高平、長子界山,海拔1389.8 米),然後折東南,即繞到丹朱嶺(長平關)敵後,沿趙軍百里石長城北側一線,向故關、 馬鞍壑方向包抄過去。今端氏河,古稱秦川水。《水經·沁水注》記載:“沁水又南與秦 川水合,水出巨駿山(一稱雕黃嶺,亦作刁黃山,當沁水縣東北境)東,帶引眾溪,積以成 川。又西南徑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 ,入於沁水。”《太平寰宇記》卷四四記載:“秦河,源出(端氏)縣北西榆村穀,南流入 縣合沁河。”乾隆《澤州府志》卷六稱:“海子河(海子河,命名取義於上游的上、下海 則(子)二村),’源出(沁水)具東百七裏秋峪嶺下,西南流至端氏(鎮)入沁河。”乾隆《 潞安府志》卷四稱:“秦水,源出長子縣發鳩山,西南流經沁水縣東端氏鎮入沁河。”這 條發源今沁水縣東北秋,峪嶺(仙公山)或雲長子發鳩山的多源川流,西南流至端氏;鎮注 入沁河,古來之所以稱“秦川水”、“秦水”、“秦河”,則揭“示了它與長平之戰中秦 軍的歷史連帶關係——白起派出的25000奇兵正是由此河河床北上的。事同此理,當年趙 百里石長城線上,高平與長治交界處的故關,曾長期被習稱“秦關”,唐人牛元敬羊頭山 《清化寺碑》碑陰記載“所有當寺方圓八裏,東至秦關故道,……西至秦關柵村道”(光 緒《高平縣誌》卷十三);高平、陵川、長治交界處金泉山餘脈——世代相沿,迄今猶稱 “秦嶺”(光緒《陵川縣誌》卷五)。這都反映了當年這支秦奇兵從百里石長城背後包抄 趙軍至此,抑或由蒲水北上於馬鞍壑折西北包抄的秦河內部隊至此的歷史現象。   一言以蔽之,端氏河河床自古通行條件良好,現在則有公路暢通;百里石長城一線地 理形勢,前文已述其詳,地形一般由北向南傾斜,南側陡立險峻,北側高平徐緩,秦輕兵 由其北側包抄放鬆了戒備的趙軍,是完全可行的。白起分遣的另一支5000騎兵部隊,旨在 “絕趙壁間”,達到了將“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的目標。從地理形勢考查,其所穿插 路線只能是小東倉河河床一線了。其一,當時趙括幕府和趙軍主力在此線以北的韓王山一 帶,其糧芻輜重在此線以南的大糧山一帶,只有從此線穿插切割,才能達到斷絕北線趙軍 主力部隊的糧道,同時斷絕南線趙軍部隊與駐北線主將的聯繫。其二,趙軍的重點防區, 由大糧山至長平關約20千米的丹東防線,騎兵可以橫穿的地形有兩處,一是小東倉河河床 ,二是永祿河河床。而永祿河河床位於趙防區的西北一隅,不是要害部位,從此穿插切割 即使成功,亦於趙數十萬大軍及其指揮中樞無大影響,無足輕重,是以從此可見只有小東 倉河河床才是這支騎兵進軍的路線。其三,流傳至今有關長平之戰的地名和晚近發現與出 土的長平之戰屍骨、各類兵器、幣帛器物,恰恰幾乎都盡在由小東倉河以西北、丹河以東 北、百里石長城以西南這塊每邊長約20千米的三角形地帶。這種現象顯然既非巧合,更非 偶然,而正好從一個側面雄辯地說明,長平之戰決戰階段,當初趙軍的防線在丹河,繼而 秦25000奇兵斷絕趙援和糧芻補給於百里石長城背後,秦5000騎兵由趙壘壁間穿插切割成 功於小東倉河一線。      正當突破丹河西秦軍防線的趙軍部隊長驅直進,而大部隊雲集丹河待渡突擊的時候, 相繼發現前方對深入縱深的秦營壘突擊受挫,而自己的後路反被包抄,糧道被斷絕,以至 上下間失去了聯繫,至此秦軍開始反擊。在戰局急遽惡化中,趙軍被迫放棄進攻,退回上 述三角地帶,倉卒構築壁壘固守,等待援救。       趙廷自從惠文王初年“成兌專政”以來,其戰略陷於權:益,長期推行時縱時橫、縱 橫捭闔的外交政策。當秦的壓力危及其安全時,它在山東合縱抗秦;當秦的威脅緩解時, 則又靠與秦的關係暖昧,向山東與國攻城拓土而實同連橫。直至是役初戰小卻後,趙廷是 縱是橫仍舉棋不定,最後還是遣鄭朱使秦試圖媾和(《戰國策·趙策三·秦趙戰於長平》 ),因此失去山東國家信賴而不願亦不敢援救。秦則密切注視著趙在山東合縱的成敗,當 時所謂“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 長幹》,《史記·田完世家》)。秦終於看到趙陷於孤立無援而拒絕媾和。如今要決戰了 ,糧道斷了,又急請粟於齊、魏、楚(《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史記·田完 世家》),結果無任何一國回應。至此,“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 ,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以人海戰術 ,實施對趙軍的總包圍。      秦河內部隊北上長平,行軍路線亦史無記載,惟完全可以確定其所取為“太行道”( 《戰國策·秦策三·範睢至秦》範睢嘗說秦昭襄王有“北斬太行之遭,則上黨之兵不下” 語。),即由野王(今河南沁陽)出發,迤西北經碗子城、天井關(碗子城,天井關都屬後 有的名字,而太行遭上這些重隘卻是早在戰國就存在的)等孔道,達長平戰區。其一,從 地形上看,由河內至上黨地區,必穿越太行山,而山問通道向無選擇餘地,唯有太行道可 行。這條路線由野王進入太行山地帶後,大體相當今太(原)大(口)幹線公路一線。從其沿 線高程情況看,河南境的常平海拔575米,迤北碗子城800米、大口900米、油坊頭884米、 草底鋪935米、晉廟鋪901米、天井關948米、鐵南嶺850米、大箕740米、南村730米、晉城 694米。此中可以看到三種現象:一是太行道以天井關為仲介,是最高點;二是由常平進 入碗子城羊腸阪一段,落差最大,坡度達20°以上,最為陡險,最為難行;三是碗子城以 上,幾全在太行山脊,視野開闊,高則高矣,惟落差不大,還是平緩易行的。其二,從政 治地緣上看,前文已述其詳,當時河內已入秦版圖,此道盡在秦控制之中。       碗子城,位於晉城市南45千米太行山上,山西與河南交界處山西一側。地理座標為東 經112°45′40〃,北緯35°15′15〃,海拔800米,坡度20—30°。古城座落山巔,居高 臨下,中有平地500平方米,就地築城,以城奇小若碗故名。今存城垣為東漢肇築,唐代 重修,石質,有東、西、南三門,北為絕壁。城當自戰國就馳名天下的“羊腸阪”(《戰 國策·秦策一·張儀說秦王》記載,張儀嘗說秦惠王“西攻修武,逾羊腸,降代、上黨” ;《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蔡澤渭範睢“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道中心,向為山 間孔道,阪道由城中穿過。山崖石質,崎嶇陡仄,羊腸百回,形勢極沖。城垣西北近側有 清同治元年(1862)摩崖石刻“古羊腸阪”。今有太大幹線公路通過。      天井關,地理座標為東經112°48′55〃,北緯35°21′15〃。位於晉城市南22.5千 米太行山頂,以地勢高峻,關南有天井泉得名。“天井關”早在戰國時代已是天下名塞, 初稱“天門”(《戰國策·魏策一·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吳起謂魏武侯,“夏桀之 國,左天門之陰”;《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天門”即“天井”),漢代始稱“天井 關”(《漢書·地理志》),唐稱“太行關”(《元和郡縣誌》卷一五),北宋靖康年間 易“雄定關”(《宋史·地理志》)。秦趙長平之戰以後,漢建武年間,將軍馮異統大軍 北克天井關,遂拔上黨(《後漢書·馮異傳》);唐會昌間,劉稹叛唐,唐末朱全忠與李 克用反復爭奪澤、潞,大軍之行無不通過天井關,誰佔據了天井關,誰就控制了形勢(《 資治通鑒》卷二四七、卷二六一)。太行道和天井關的這種戰略地位,一直延續到元、明 、清初。   西元前260年,趙括既代廉頗,一方面出擊迎合趙孝成王所好,一方面本身就是自命 不凡、好勝逞強的人。他一到前線,即全盤廢棄廉頗的戰略戰術,任意更換了將校,所謂 “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史記·廉破藺相如列傳))。趙軍八位將領以死相諫的著名軼 事,當是發生於斯時。趙括剛愎自用,求勝心切,無視主客觀條件,下令西渡丹河,全線 出擊。另一方面,針對趙括的行徑,白起則亦一反王陀三年一味進攻態勢,偏偏運用兵法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孫子·計篇》),所謂欲擒故縱,“秦軍詳敗而走 ,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 ,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戰爭 遂進入最後決戰階段。      趙軍原來設防北起高平、長子交界的丹朱嶺,南達高平、晉城交界的城公村的丹河東 岸一線。丹河支流小東倉河,源出長治縣關頭村,西南流至泫氏(高平)注入丹河,與丹河 呈垂直流向。小東倉河以南有七佛山、大糧山等重要駐防區和屯糧區;河北有金門鎮(今 店上)、韓王山、長平等重要駐防區。趙括到前線後,當駐韓王山西麓三軍一帶。地方文 獻記載,曆世相傳三軍以“趙三軍指揮部駐地”(《高平縣誌》317頁,中國地圖出版社 1992年))得名。此地屬韓王山山前臺地,背靠韓王山,可以登高嘹敵;前臨永祿河、丹 河開闊地,可縱兵長驅突擊。三軍以北緊鄰永祿,近年發現、出土長平之戰大量屍骨,更 說明這裏是當年趙軍非同尋常的重兵駐守之區。趙括既一掃廉頗部署,所謂“趙括至,則 出兵擊秦軍”(《史記·白起王翦列傳》),顯然原來長年固守丹河以東沿山防線的部隊 越過丹河,突破了秦軍丹西沿山防線——誠然是“秦軍詳敗而走”;大部隊即由固守了三 年的丹東沿山縱深防區集結於丹河東岸待渡,準備發動總攻了。       白起作為秦軍新的主將,悄悄趕到長平後,似乎駐在戰略要衝光狼城(今康營)一帶。 其一,今康營西北的寨上村,為一天然高阜,一方高地中心,有名勝安貞堡,登臨其上, 視野遼闊異常,相傳為當年白起幕府(《高平縣誌》l?頁,中國地圖出版社1992年)。其 二,白起前此於西元前286年曾伐趙攻佔過光狼城,諳熟其地理形勢和戰略地位。其三, 前文已述其詳,這裏四山環衛而三水匯流,是一處可進可退、易守難攻的幾無與倫比的軍 事要衝。其四,由:康營以西北,在丹河河床與野川河河床之間有條平行的西北一東南向 分水嶺,是一道與丹河平行的巨大的黃土梁,以此為依託,既可有效地遏制西渡丹河的趙 軍突擊,又不失影響節制丹西秦軍行止。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趙括下令全線西渡丹河擊秦軍,“秦軍詳敗走,張二 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 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從丹西沿山一線,南至穀口北至王報約10 千米地段,晚近迭有大量遺骸出土看,這應是秦軍佯敗後撤而趙軍逐勝——趙括部隊在秦 壘外線經歷了慘烈激戰的地段。白起一方面佯敗後撤,把趙括及其幾十萬趙軍注意力吸引 到丹西,放鬆了丹東的戒備;一方面於丹河、野川河分水嶺——秦軍縱深陣地加固設防以 必萬無一失,同時分遣了兩支輕兵迂回包抄已經空虛了的趙軍後路。這就是以25000人向 東北溯秦川水(秦河,秦水,今端氏河)河床直插仙公山,然後折東南即於趙軍百里石長城 防線背後,以斷趙軍糧道和援兵;另以5000騎兵強行突破已經放鬆了戒備的泫氏(今高平) 、金門鎮(今高平店上)戰略要點,然後向東北直插小東倉河河床一線,直撲故關,與包抄 百里石長城後路的部隊會師,從而將趙軍一斷為二,即使此線以北的趙軍失去了大糧山的 軍糧和輜重補給,使此線以南的趙軍失去了與主將的聯繫。      前已述其詳,學界有一種帶傾向性的意見,認為秦以區區25000人能斷趙40餘萬大軍 的後路,以5000騎兵能於40餘萬趙軍間穿插成功是不可想像的,以至從中斷定所謂趙參戰 部隊45萬和白起坑殺趙卒40萬是人為誇大了的數字云云。其實,白起派出25000人奇兵包 抄趙軍後路也好,分遣5000騎兵穿插趙營壘之間也好,都不過僅指其先頭部隊而已,白起 作為戰國一代唯一保持不敗紀錄的“常勝將軍”,怎麼能想像他在一賭國運的決戰中派出 一支輕兵就了事了呢!人們似不必要求以簡明概括著稱的太史公及其有限篇幅的《史記》 ,把白起派遣源源而來的後續部隊都非交代清楚不可,而在《史記》裏此類伏筆是很多的 。       白起分遣的25000奇兵,由戰略樞紐今端氏鎮一帶,溯秦川水河床,迤東北直至秦川 水源頭的秋峪(當長子、高平界,今屬高平),直插仙公山(高平、長子界山,海拔1389.8 米),然後折東南,即繞到丹朱嶺(長平關)敵後,沿趙軍百里石長城北側一線,向故關、 馬鞍壑方向包抄過去。今端氏河,古稱秦川水。《水經·沁水注》記載:“沁水又南與秦 川水合,水出巨駿山(一稱雕黃嶺,亦作刁黃山,當沁水縣東北境)東,帶引眾溪,積以成 川。又西南徑端氏縣故城東。昔韓、趙、魏分晉,遷晉君於端氏縣,即此是也。其水南流 ,入於沁水。”《太平寰宇記》卷四四記載:“秦河,源出(端氏)縣北西榆村穀,南流入 縣合沁河。”乾隆《澤州府志》卷六稱:“海子河(海子河,命名取義於上游的上、下海 則(子)二村),’源出(沁水)具東百七裏秋峪嶺下,西南流至端氏(鎮)入沁河。”乾隆《 潞安府志》卷四稱:“秦水,源出長子縣發鳩山,西南流經沁水縣東端氏鎮入沁河。”這 條發源今沁水縣東北秋,峪嶺(仙公山)或雲長子發鳩山的多源川流,西南流至端氏;鎮注 入沁河,古來之所以稱“秦川水”、“秦水”、“秦河”,則揭“示了它與長平之戰中秦 軍的歷史連帶關係——白起派出的25000奇兵正是由此河河床北上的。事同此理,當年趙 百里石長城線上,高平與長治交界處的故關,曾長期被習稱“秦關”,唐人牛元敬羊頭山 《清化寺碑》碑陰記載“所有當寺方圓八裏,東至秦關故道,……西至秦關柵村道”(光 緒《高平縣誌》卷十三);高平、陵川、長治交界處金泉山餘脈——世代相沿,迄今猶稱 “秦嶺”(光緒《陵川縣誌》卷五)。這都反映了當年這支秦奇兵從百里石長城背後包抄 趙軍至此,抑或由蒲水北上於馬鞍壑折西北包抄的秦河內部隊至此的歷史現象。       一言以蔽之,端氏河河床自古通行條件良好,現在則有公路暢通;百里石長城一線地 理形勢,前文已述其詳,地形一般由北向南傾斜,南側陡立險峻,北側高平徐緩,秦輕兵 由其北側包抄放鬆了戒備的趙軍,是完全可行的。白起分遣的另一支5000騎兵部隊,旨在 “絕趙壁間”,達到了將“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的目標。從地理形勢考查,其所穿插 路線只能是小東倉河河床一線了。其一,當時趙括幕府和趙軍主力在此線以北的韓王山一 帶,其糧芻輜重在此線以南的大糧山一帶,只有從此線穿插切割,才能達到斷絕北線趙軍 主力部隊的糧道,同時斷絕南線趙軍部隊與駐北線主將的聯繫。其二,趙軍的重點防區, 由大糧山至長平關約20千米的丹東防線,騎兵可以橫穿的地形有兩處,一是小東倉河河床 ,二是永祿河河床。而永祿河河床位於趙防區的西北一隅,不是要害部位,從此穿插切割 即使成功,亦於趙數十萬大軍及其指揮中樞無大影響,無足輕重,是以從此可見只有小東 倉河河床才是這支騎兵進軍的路線。其三,流傳至今有關長平之戰的地名和晚近發現與出 土的長平之戰屍骨、各類兵器、幣帛器物,恰恰幾乎都盡在由小東倉河以西北、丹河以東 北、百里石長城以西南這塊每邊長約20千米的三角形地帶。這種現象顯然既非巧合,更非 偶然,而正好從一個側面雄辯地說明,長平之戰決戰階段,當初趙軍的防線在丹河,繼而 秦25000奇兵斷絕趙援和糧芻補給於百里石長城背後,秦5000騎兵由趙壘壁間穿插切割成 功於小東倉河一線。      正當突破丹河西秦軍防線的趙軍部隊長驅直進,而大部隊雲集丹河待渡突擊的時候, 相繼發現前方對深入縱深的秦營壘突擊受挫,而自己的後路反被包抄,糧道被斷絕,以至 上下間失去了聯繫,至此秦軍開始反擊。在戰局急遽惡化中,趙軍被迫放棄進攻,退回上 述三角地帶,倉卒構築壁壘固守,等待援救。       趙廷自從惠文王初年“成兌專政”以來,其戰略陷於權:益,長期推行時縱時橫、縱 橫捭闔的外交政策。當秦的壓力危及其安全時,它在山東合縱抗秦;當秦的威脅緩解時, 則又靠與秦的關係暖昧,向山東與國攻城拓土而實同連橫。直至是役初戰小卻後,趙廷是 縱是橫仍舉棋不定,最後還是遣鄭朱使秦試圖媾和(《戰國策·趙策三·秦趙戰於長平》 ),因此失去山東國家信賴而不願亦不敢援救。秦則密切注視著趙在山東合縱的成敗,當 時所謂“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 長幹》,《史記·田完世家》)。秦終於看到趙陷於孤立無援而拒絕媾和。如今要決戰了 ,糧道斷了,又急請粟於齊、魏、楚(《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史記·田完 世家》),結果無任何一國回應。至此,“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 ,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以人海戰術 ,實施對趙軍的總包圍。      秦河內部隊北上長平,行軍路線亦史無記載,惟完全可以確定其所取為“太行道”( 《戰國策·秦策三·範睢至秦》範睢嘗說秦昭襄王有“北斬太行之遭,則上黨之兵不下” 語。),即由野王(今河南沁陽)出發,迤西北經碗子城、天井關(碗子城,天井關都屬後 有的名字,而太行遭上這些重隘卻是早在戰國就存在的)等孔道,達長平戰區。其一,從 地形上看,由河內至上黨地區,必穿越太行山,而山問通道向無選擇餘地,唯有太行道可 行。這條路線由野王進入太行山地帶後,大體相當今太(原)大(口)幹線公路一線。從其沿 線高程情況看,河南境的常平海拔575米,迤北碗子城800米、大口900米、油坊頭884米、 草底鋪935米、晉廟鋪901米、天井關948米、鐵南嶺850米、大箕740米、南村730米、晉城 694米。此中可以看到三種現象:一是太行道以天井關為仲介,是最高點;二是由常平進 入碗子城羊腸阪一段,落差最大,坡度達20°以上,最為陡險,最為難行;三是碗子城以 上,幾全在太行山脊,視野開闊,高則高矣,惟落差不大,還是平緩易行的。其二,從政 治地緣上看,前文已述其詳,當時河內已入秦版圖,此道盡在秦控制之中。       碗子城,位於晉城市南45千米太行山上,山西與河南交界處山西一側。地理座標為東 經112°45′40〃,北緯35°15′15〃,海拔800米,坡度20—30°。古城座落山巔,居高 臨下,中有平地500平方米,就地築城,以城奇小若碗故名。今存城垣為東漢肇築,唐代 重修,石質,有東、西、南三門,北為絕壁。城當自戰國就馳名天下的“羊腸阪”(《戰 國策·秦策一·張儀說秦王》記載,張儀嘗說秦惠王“西攻修武,逾羊腸,降代、上黨” ;《秦策三·蔡澤見逐於趙》蔡澤渭範睢“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口”)道中心,向為山 間孔道,阪道由城中穿過。山崖石質,崎嶇陡仄,羊腸百回,形勢極沖。城垣西北近側有 清同治元年(1862)摩崖石刻“古羊腸阪”。今有太大幹線公路通過。      天井關,地理座標為東經112°48′55〃,北緯35°21′15〃。位於晉城市南22.5千 米太行山頂,以地勢高峻,關南有天井泉得名。“天井關”早在戰國時代已是天下名塞, 初稱“天門”(《戰國策·魏策一·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吳起謂魏武侯,“夏桀之 國,左天門之陰”;《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天門”即“天井”),漢代始稱“天井 關”(《漢書·地理志》),唐稱“太行關”(《元和郡縣誌》卷一五),北宋靖康年間 易“雄定關”(《宋史·地理志》)。秦趙長平之戰以後,漢建武年間,將軍馮異統大軍 北克天井關,遂拔上黨(《後漢書·馮異傳》);唐會昌間,劉稹叛唐,唐末朱全忠與李 克用反復爭奪澤、潞,大軍之行無不通過天井關,誰佔據了天井關,誰就控制了形勢(《 資治通鑒》卷二四七、卷二六一)。太行道和天井關的這種戰略地位,一直延續到元、明 、清初。       天井關以上,直至晉城北境,大多是河谷平川,抑或黃土丘陵,地形平緩易行。這支 臨時組成的河內秦軍徑直東北行,於趙軍丹河防線南端當今晉城城公村以南,循丹河支流 蒲水河床穀道東北行,直至趙軍百里石長城防線東端的馬鞍壑,於防守趙軍的背後,折西 北與白起分遣的兩支奇兵會師,以遮絕趙軍來自邯鄲方面的援軍和糧芻供給。蒲水前已述 其詳,發源馬鞍壑南麓,迤西南直至晉城東北隅注入丹河。這條長達30餘千米的河流,晚 近由於沿線修築申莊水庫等水利工程瀦水、水文變遷等原因,或斷流,或成季節河,但古 河床明顯,可以看出古來通行條件良好。趙軍丹河防線南端既在今晉城東北隅上、下城公 村一帶,而蒲水則在城公以南的河東村注入丹河。秦河內部隊由河東村一帶循蒲水河床向 東北包抄,既可避免過早地同趙守軍遭遇,亦不必迂回過於懸遠,是最理想的包抄路線。 這裏有個意味深長的現象值得注意,丹河上源之一的絕水發源高平西北的傘蓋山楊穀,東 南流先會泫水,又會丹河,這條與泫、丹二水其實異源同流的小河,以長平之戰的典故, 所謂“秦軍築絕,不令趙飲”(《太平寰宇記》卷四四)而自古小有名氣,以至《漢書·地 理志》就特別收載了它,既然它就是晚近統稱的有名的丹河,晉城上、下城公一帶民俗卻 偏不稱丹河而習以為常呼“絕水”(乾隆《鳳臺縣誌》卷二),此似反映了這一帶則又是 當年秦河內部隊由此包抄遮絕趙救及糧芻的地方。      通過了上面的論列,可以看到,至此趙軍陷入於這樣一種境地:由泫氏(高平)至長平 關一線,丹西秦軍縱深壁壘森嚴而突擊不動;以25000奇兵為先導的秦軍,已繞到百里石 城敵後封鎖了長平關至故關一線;以5000騎兵為先導的秦軍,則牢牢控制了由泫氏至故關 一線。這就是說,趙軍主力被秦軍主力和奇兵包圍於以韓王山為中心的泫氏一長平關一故 關一泫氏的周約五六十千米範圍的三角形地帶;趙軍南線部隊被秦奇兵和河內部隊包圍於 大糧山地區。趙軍主力部隊兵多將廣而無糧芻輜重;南線部隊具有大量糧芻輜重而兵力甚 少無主將。趙軍戰力迅速削弱,無論北線、南線均不能有所作為,無奈“築壁堅守,以待 救至”(《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又被秦河內部隊由外線城公村一馬鞍壑一丹朱嶺( 長平關)即從西南一東北一西北,雙重地牢牢遮絕了趙軍可能來自邯鄲方面的一切後援。   在如此極端困難條件下,趙軍廣大將士作了堅苦英勇地抵抗,堅持了46天,終於發展 到“內陰相殺食”(《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的地步。趙括把主力部隊分成四隊,組織 輪番突圍不遂,最後赤膊上陣,親率精兵強行突圍,為秦軍所射殺。主將既歿,“卒四十 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 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是役遂告結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1.7.213.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22130528.A.F74.html
gfneo: 第7至第13頁內容重複了 01/26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