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弟有個新觀點 ※ 引述《baco (飄浮的汽球)》之銘言: : 在國中的歷史課本中,讀到春秋五霸的崛起,談到了一個原因: : 五霸之所起乃因地處邊垂──齊因東海富鹽利,秦因兼併西戎而勝。。 中國與日本之不同,在於治水。中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而大家都知道黃河 夾帶泥沙量之高,常常會阻塞河床,衝破河堤而發生水患。而要進行大規模水 利工程,必須要有龐大的國家組織才辦得到,因此黃河流域先天上就帶有個統 一的趨勢在。 所以我們看從春秋到戰國,小國一一被強國併吞,不能否認其中有某種自然因素 的存在。當要進行緊急動員或救治水旱災,大國擁有的人利物利都是小國的數倍 ,這樣的併吞當然也就蔚然成風了。 至於秦以一偏遠國家,在交通不便的情形可以統一六國,我認為除了各位討論出 的原因外,還要牽涉到一個動員的問題。 黃仁宇解釋所謂「動員」:在於要求生活方式與戰鬥方式的一致性。中國自古以來 在軍事上一直是數量重於質量,文化水平越低,其品質越一致,動員起來就越簡單 。好比漢人之對匈奴人、突厥人,這些遊牧民族平日畜牧,人人長於騎射,作戰目 的在於劫掠財物,有利即前,知難便退,不列陣,不築營構壁。而中國步兵還必須 集結起來才能出兵,當然追趕不上這些游牧民族。 因此在這裡我們看出來動員的簡便與否,事實上決定了勝敗。當戰國之時,商業發 達,尤以齊晉為首。他們的商業既發達,社會階級也就複雜,動員起來也就越困難 。反觀秦自商殃以來,提倡耕戰,貶抑商業,極力做到社會階級的一致。商殃變法 有一項就是,商人子弟必須優先從軍,這就是為了商人難以動員之故。相反農人平 時務農,農閒教戰、出戰,其生活方式在在比其他階級要簡單。 因此我想秦能併吞六國,這也是一重要原因。同理我想宋人之對遼金蒙,國民黨之 對共產黨,其中都有同樣的因素存在。也因此軍民分籍比之軍民合籍的要來的強, 部酋分屬又比軍民分籍要來的強。 現今現代的軍隊也算軍民分籍的一種,其目的就在於求生活方式的一致。當然有時 人力資源不足,而要動員到一般民眾時,如何動員也就成為一大學問。 : 這似乎有道理,但到日本的戰國時期,也是有霸主,但都以圍著京都地區的大名。 : 在偏遠地如陸奧、九州等地,為何就強不起來,得可呼風喚雨/?? 我覺得這跟地理有點關係,日本地勢山多封閉,在相同地理區內容易形成統一, 不同地理區就難以形成統一。而在平原地帶則勢力多有消長,若非有一龐大的集團 ,反之則零零散散。 也就是說在平原地帶受地形束縛的情形很小,所收穫的米糧也較多,易形成一種大勢 力。在這種地方要稱霸很容易,相對的陌落的過程也很快。還有就是這地方資訊跟資 源取得較容易,尤以取得火槍為最明顯。信長及秀吉能夠在這一平原地帶稱霸,很大 一部分是靠火槍的幫助。因為火槍造成了階級間的流動,武士階級不再是那樣崇高, 畢竟教導一個農民使用火槍要比訓練一個武士要簡單的多。而信長大量使用這些用火 槍的民兵,在戰場上收到很大的功效。 至於在奧羽跟九州等偏遠地區,由於離中央太遙遠,在當時交通資訊都不發達,人民 容易在文化及生活方式上自成一格,因此他的封建相對的也就比中央要穩固。但在資 源武器上也有取得不易的問題。 你說陸奧、九州強不起來我想未必,畢竟這牽涉到生活方式的問題。幕府時期,薩摩 籓儼然是國中之國,不允許人口的流通,幕府對之也無可奈何。到了維新時期,維新 的主力也是這些文化水準低的薩摩老粗。所以我想強不強不能一言以蔽之,要看你是 站在什麼的立場上來討論雙方的相對關係 -- 拙見不通之處請見諒m(_ _)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85.16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