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onton ()》之銘言: : ※ 引述《moonfly (真田左衛門佐月翔)》之銘言:   這篇文章較適於清史版發表,然而議題既是起於斯,便姑且佔些版面了。 : 簡單的說,中國每個朝代每個皇帝的銅錢含銅比例是不定的,通常在極盛 : 時最高,後來越來越低........造成這種現象原因第一是開支太大,必須降低 : 含銅率造更多錢,第二則是整各東亞都面對的問題.....銅(銀)貴錢賤,也就是 一、關於銀貴錢賤銀賤錢貴 以有清為例,銀、錢的法定比價可製表如下: (主要依據為[光緒]《大清會典事例.戶部.錢法.錢價》) ┌────────┬───┬──────┐ | 時  間 ∣銀╱錢∣ 一文錢重量 ∣ ├────────┼───┼──────┤ |順治 元年 1644∣ 700文∣一錢 ∣首次定例。 | 二年 1645∣ 700文∣一錢二分 ∣舊錢1400文准銀一兩。 | 三年 1646∣ 700文∣一錢二分 ∣禁用舊錢。 | 四年 1647∣1000文∣一錢二分 ∣首次1000文准銀一兩。 | 八年 1651∣1000文∣一錢二分五厘∣重申定例 | 十年 1653∣1000文∣一錢二分五厘∣錢背鑄「一厘」字樣。 | 十四年 1657∣1000文∣一錢四分 ∣重申定例。 ├────────┼───┼──────┤ |康熙 廿三年 1684∣1000文∣一錢 ∣重申定例。 | 廿九年 1690∣1000文∣一錢 ∣重申定例。 | 卌一年 1702∣1000文∣一錢四分 ∣舊錢1000文准銀七錢。 ├────────┼───┼──────┤ |雍正 七年 1729|1000文|一錢四分 |因錢轉賤,重申定例。 | 十二年 1734|1000文|一錢二分 |重申定例。 ├────────┼───┼──────┤ |乾隆 九年 1744|1000文|一錢 |因錢價貴,重申定例。 ├────────┼───┼──────┤ |道光 十年 1830|1100文|一錢二分 |京城例。 | 廿一年 1841|1300文|一錢二分 |京城例。 ├────────┼───┼──────┤ |咸豐 三年 1853|2000文|一錢 |京城例與納稅例。 └────────┴───┴──────┘   由表可見,在清代中前期銀╱錢有較為固定的法定比價。雖然期間有所波動且各 地狀況也未必相同,但大抵上仍是守在1:1000(一兩銀折合一千文錢)。   若在實際比價中,一兩銀折合不足一千文錢,便是銀賤錢貴;而一兩銀折合超過 一千文錢,則是銀貴錢賤。 而清代中前期除個別現象外,多為銀賤錢貴,如:   順治十年,「錢用日廣,錢價漸昂」    康熙十八年,「今聞錢法漸弛,鼓鑄滋弊,以致制錢日少,價值騰貴。」    康熙二十三年陳廷敬奏:「民間所不便者,莫甚於錢價昂貴。定制每錢一千直    銀一兩,今每銀一兩僅得錢八九百文。」    康熙六十一年,「京城制錢,舊時每市銀一兩易錢八百八十文,今銀一兩易錢    七百八十文,錢價日貴...」 雍正四年,「鼓鑄日增而錢不見多,必奸民圖利,有毀錢造器皿之事,若不禁    止銅器,則錢價究不能平。」    乾隆十年陳弘謀奏:「即如陝西錢價,向來每銀一兩易錢八百以上,近則止易    錢七百二三四十文,其昂貴為歷來所未有。」    平抑錢價的措施大抵有:增加銅錢數量、禁止私銷私鑄、禁止囤積、倡導用銀等等。 其中對於私鑄的罰則確實相當嚴厲:    私鑄銅錢者,絞監候。匠人同罪。為從及知情買使者,各減一等。     (中略)          (律後註:杖一百,流三千里。)    若將時用銅錢剪錯薄小,取銅以求利者,杖一百。                  (律後註:非由私鑄,故止杖一百。)                       [清]沈之奇:《大清律輯註》         但到了嘉慶末,情形卻由銀賤錢貴一轉成為曠日持久的銀貴錢賤。 嘉、道間銀╱錢實際比價情形可製表如下: ┌────────┬───┬────────┬───┐ | 時  間 ∣銀╱錢| 時  間 ∣銀╱錢| ├────────┼───┼────────┼───┤ |嘉慶 十九年 1814|1101.9|道光 十八年 1838|1637.8| | 廿一年 1816|1177.3| 十九年 1839|1678.9| | 廿二年 1817|1216.6| 二十年 1840|1;33m1643.8|鴉片戰爭 | 廿三年 1818|1245.5| 廿一年 1841|1546.6| | 廿四年 1819|1226.4| 廿二年 1842|1572.2| ├────────┼───┤ 廿三年 1843|1656.2| |道光 元年 1821|1266.5| 廿四年 1844|1724.1| | 二年 1822|1252.0| 廿五年 1845|2024.7| | 三年 1823|1249.2| 廿六年 1846|2208.4| | 四年 1824|1269.0| 廿七年 1847|2167.4| | 五年 1825|1253.5| 廿八年 1848|2299.3| | 六年 1826|1271.3| 廿九年 1849|2355.0| | 七年 1827|1340.8| 三十年 1850|2230.3| | 十三年 1833|1362.8| | | | 十四年 1834|1356.4| | | | 十五年 1835|1420.0| | | └────────┴───┴────────┴───┘ (節錄數據) 根據直隸寧津縣大柳鎮統泰昇記商店的《出入銀兩流水帳》與《買貨總帳》,出自《 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但須注意者為該資料或僅能反映該地區情形,與 全國各地方狀況仍有所區別。) 鴉片大量輸入始自乾隆末,而嘉慶十四年便有白銀外流的記載:    嘉慶十四年間,因有銀兩偷漏出洋之弊,奉旨飭查,經兩廣總督會同海關監督    奏明申禁在案。(道光二年黃宗模奏) 再對照上表,嘉慶末銀錢比價開始飛漲,則可推知:鴉片大量輸入在前,因而銀兩偷 漏出洋,最後銀貴錢賤。(約略而言,未如此簡單,下次說明、下次說明...) : 雍正王朝就有寫到雍正務實,鑄幣把銅比例降低,兒子乾隆則是歷代最高,所 : 以雍正通寶黑黑的流通性比較高,乾隆通寶很亮但流通性較低,民間通常會收藏或 : 拿去融掉鑄銅器.........   關於制錢的成分(黃錢青錢紅錢)留待下次說明。 : 日本因為產金屬,所以在明清的眼中還算是有價值的國家.....當荷蘭人跑到   「洋銅」(主要就是日本的銅)是清朝相當重要的幣材,康熙五十四年交由沿海 八省(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承辦。而船舶一般多在 江、浙兩省靠岸,所以其他六省也是到江、浙兩省採辦,因此採買方式又改為江蘇承 辦五省洋銅(本省、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浙江負責三省洋銅(本省、湖南、 湖北)。雍正二年因為江蘇無力承擔五省的採購,所以福建、廣東兩省再改成自行採 買。乾隆後又允許民商採辦。順帶一提,康熙末洋銅的進口量減少後,滇銅成為幣材 的主要來源。其他詳細情形亦留待下次說明。 : 萬兩........最後中國缺銀問題解決是因為美洲西班牙銀大量流入逐漸取代銅的 : 地位才逐漸改善,特別是銀本位被放棄,中國成為唯一銀銅雙本位國家後全世界 : 的銀大半流入中國問題才解決.........   關於銀、錢平行本位,下次說明、下次說明...。 本次多參照、轉引自陳鋒《清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研究》與李強《金融視角下 的「康乾盛世」-以制錢體系為核心》二書。 -- 好吧,我承認是因為從凌晨寫到現在,寫不下去了XD 所以才有一堆「留待下次說明」Orz (或者是下下次,下下下次...) 因而懇請內容暫容許與本版主旨無關及語有未竟之感也。 最後會一併附上所有參考及徵引書目。 -- 成功高中校長:        各位松山的同學大家好。                   1999.9 開學典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84.147
Rosebud:推好文 07/28 08:27
LUDWIN:推 07/28 09:49
j73596:好文 期待下回 07/28 10:35
chowyc:推 07/28 11:09
acmonkey:詳細非常...<(_ _)> 07/28 11:16
ocean11:不推不行 07/28 12:03
cornmick:太專業了!感謝好文增長知識 07/28 12:29
lordmi:期待下回 07/28 14:07
moonfly:相當清楚易懂,整理這篇一定很花時間吧:P 07/28 16:36
HunterTin:專業文,大推 <(_ _)> 07/28 16:53
aaa8841:雪白兄...再次請轉清史版XD 該版頗缺財政文(汗 07/28 22:52
只是鈔一鈔書上的資料而已啦 會被電的Orz
s2101001:極其專業之文,佩服!推 <(_ _)> 07/29 00:11
j236:推簽名檔 07/29 17:15
wisehuang:推專業文 07/29 22:35
Fforever004:推經濟史專業 07/30 01:00
dakaso:真專業 = = 07/30 07:55
rettttt5:感謝有這麼棒的文!! 07/30 11:29
※ 編輯: xuebai 來自: 122.116.84.147 (07/30 22:04) xuebai:轉錄至看板 CHING 10/25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