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從織田信長開始的東海系政權檢地進行了數次 較大規模有三次 都是豐臣秀吉進行的 分別在天正(1582-91)、文祿(1592-95)、慶長(1596-98)期間,又稱太閣檢地 就手邊有的資料加以四捨五入後整理如下: 分區是在下個人習慣,排列不照地理位置方向而照石高數高低 <東北> 陸奧-167萬石(文祿)(註:後於明治初期分為岩代、磐城、陸前、陸中、陸奧五國) 出羽- 32萬石(文祿)(註:後於明治初期分為羽前、羽後兩國) 另蝦夷(北海道)當時並未被視為日本本土 其後領有此地的松前家在江戶時期表高是1萬石 <關東>(註:狹義的關東,即俗稱的關八州加上伊豆) 武藏- 67萬石(文祿.慶長) 常陸- 53萬石(文祿.慶長) 上野- 50萬石(文祿) 下總- 39萬石(天正) 上總- 38萬石(慶長) 下野- 37萬石(慶長) 相模- 19萬石(文祿) 伊豆- 7萬石(文祿) 安房- 5萬石(慶長) <中部.東海道> 伊勢- 57萬石(文祿.慶長) 尾張- 57萬石(文祿) 美濃- 57萬石(天正) 信濃- 41萬石(文祿.慶長) 三河- 29萬石(文祿) 遠江- 26萬石(天正) 甲斐- 23萬石(慶長) 駿河- 15萬石(天正) 伊賀- 10萬石(慶長) 飛驒- 4萬石(慶長) 另志摩亦是分國,但在這三次檢地沒有單獨的資料 可能是被併算在伊勢石高內 據江戶時領有此地鳥羽籓的稻垣家石高為3萬石 但這數據可能包含飛地所以也許沒那麼高 <北陸> 越前- 45萬石(慶長) 加賀- 45萬石(天正) 越後- 39萬石(文祿.慶長) 越中- 38萬石(文祿) 能登- 21萬石(天正) 佐渡- 2萬石(文祿) 什麼?加賀不是有百萬石? 請爬文參照其他大大的文章對於江戶各藩石高數的說明 不過在下還是簡單說明一下好了 就以前田家為例: 加賀金澤百萬石前田家 應該要看成「加賀.金澤.百萬石.前田家」 其中關鍵是第二項,表示是大名居城,所以前田家也叫金澤藩 (每個大名的居城都不一樣,但其他項都可能是一樣的  比方同為土井家,支庶列為諸侯的也有四五家) 加賀只是居城金澤城所在之分國 而百萬石卻是前田家領有的總石高數 實際上前田家的領地還包括越中和能登的一部份 <近畿> 近江- 78萬石(天正) 大和- 45萬石(文祿) 攝津- 36萬石(文祿) 和泉- 24萬石(天正) 紀伊- 24萬石(天正) 山城- 23萬石(文祿.慶長)(註:京都所在地) 丹波- 23萬石(慶長) 河內- 14萬石(文祿) 丹後- 11萬石(天正) 若狹- 9萬石(天正) 淡路- 6萬石(慶長) <中國>(註:即山陰、山陽兩道,也是狹義的西國所指) 播磨- 36萬石(天正) 備前- 19萬石(天正) 備中- 19萬石(天正) 備後- 19萬石(天正) 美作- 19萬石(天正) 安藝- 19萬石(天正) 出雲- 19萬石(文祿.慶長) 周防- 17萬石(慶長) 長門- 13萬石(天正) 但馬- 11萬石(天正) 石見- 11萬石(慶長) 伯耆- 10萬石(天正) 因幡- 9萬石(天正) 隱岐- 5千石(天正) 中國一稱可能是天照大神最初降落葦原中國(人間)之地在出雲 所以把山陰山陽道都稱為中國地區 請千萬不要以此告訴在下中國這個詞是源自日本而不是中國大陸 <九州> 豐後- 42萬石(文祿.慶長) 筑前- 34萬石(文祿) 肥後- 34萬石(天正) 肥前- 31萬石(文祿) 薩摩- 28萬石(文祿) 筑後- 24萬石(文祿) 大隅- 18萬石(文祿) 豐前- 14萬石(天正) 日向- 12萬石(文祿) 另外對馬島和壹岐島並沒在這三次大規模檢地範圍內 戰國時控制此處的宗家號稱有1萬石 後來江戶時期因為考慮宗家是對朝鮮的外交門戶大名 所以加上肥前部份領地將之提升至10萬石 並非指對馬一地就有10萬石的生產力 <四國> 伊予- 37萬石(天正) 阿波- 18萬石(慶長) 讚岐- 13萬石(天正) 土佐- 10萬石(文祿.慶長) 地方較大山頭的大本營好像在文祿.慶長兩次被檢地的機會比較高 常陸是佐竹家根據地 武藏是北條家最主要的經濟生產地 越後是上杉家老巢 信濃是武田家舊領,不過原因應該和伊勢一樣是因為幅員大而地方勢力複雜 土佐則是長曾我部家大本營...... -- 仰視著秋天的雲像春天的樹一樣向著高空生長著。 朋友們都健康,只是我想流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49.1 ※ 編輯: WYJ 來自: 218.163.100.194 (01/09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