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果說,政治上的家族繼承之爭,可以說是應仁之亂的導火線的話 而當時一般社會的狀況又是如何呢? 簡單來說,日本的社會,也處在極度不安的狀況之中. 主要是各地"土一揆(德政一揆)"峰起 一揆,原義是一致團結的意思,在此時,則是指 對著上階層,要求一些事務的農民,僧侶,武士等等 種類很多 有土一揆--主要是指像領主要求德政(主要是關於債務與年貢的免除)的農民 主要以京都周邊的農村為中心 有一向一揆--以本願宗寺院團為中心,反體制的運動 有國一揆--主要是反對守護,而以在地武士為組成的份子 以前的說法是,面臨了土一揆的壓力 幕府本身除了一直頒布德政令(免除一定的年貢與債務的法令)外,也別無他法 不過,現在有一種說法,則以為 雖然,德政令的發布,使得土倉役(一種高利貸--幕府收入之一)減少 不過,到了享德三年(1454)後,為了彌補土倉役收入的減少, 幕府規定,如果要中止債務契約,那麼契約額的十分之一(一分錢) 必須要交給幕府,最為條件 後來則發展成,德政令發布後,則同時發布 德政禁制(一種限制,借貸契約無效的法令--以保護債權人為名義, 大要是,如果要廢除契約,要交一分錢給幕府) 所以,至少每一份契約有一分錢,會納入幕府收入中 也因此,幕府樂此不疲,多發布一次德政令,可以補足一些財政不足 可是,土一揆頻頻發生,也使得整個社會,陷入了長期的不安之中 可以這樣說,在應仁之亂以前的日本 整個舊有的秩序,正慢慢被翻轉, 實力決定一切的政治,與動盪不安的社會組成了一個鮮明的圖象. -- " 歷史是一種移動的﹑有問題的論述 表面上,它是以研究過去為目的,由一群思想現代化的工作者所創造 ......(作品)一旦流傳出來,便會被一連串的使用與濫用, 這些使用與濫用在邏輯上是無窮的" by 歷史學再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m154.g4.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