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前所述的 細川勝元與山名持豐,兩人之間的對抗,到了應仁元年(1467)的前夕,達到了高峰 文正元年,7月,將軍足利義政的寵臣伊勢貞親向將軍進言兩件事,一是足利義視謀反 義視逃往細川勝元的宅第內,二是希望,恢復斯波義敏的守護職任,後者則成為了 大亂引爆的開端,因為恢復義敏的職任,而罷逐義廉的職任,使得在背後支持義廉的 山名持豐大為不滿於是和義廉聯手,集結大量軍隊進入京都,伊勢貞親逃出京都 並要求將軍義政,赦免在大和的阜山義就 12月,阜山義就,率領軍隊返回京都,將軍義政允諾,義就會接替政長在河內等地的守護 應仁元年1月,當時擔任管領的阜山政長被罷免,並要求追究細川勝元的責任 (以庇護意圖謀反的足利義視為理由) 1.18日,政長焚燒在京都的自宅,起兵與義就決戰,後敗北, 在此同時,細川勝元決定開始動員大量的軍隊進入京都(日後的東軍), 而山名持豐(日後的西軍),也持續大量動員,兩者在京都形成對峙 5月初,義政將伊勢貞親召回,足利義視逃往伊勢,日野尚子決定轉依賴勝元 到了5.26日,兩者開始會戰,27日,西軍因戰況不利,而轉移陣地, 6.3日,將軍義政正式下令討伐持豐,兩者在京都街戰,並引發大火 由於取得將軍的正式支持,東軍的士氣大振,西軍一時陷入了危機中 不過,兩邊在京都城內的北半部,陷入拉鋸戰中. 可是到了7月下旬,中國之雄--大內政弘援助西軍,而動員的一萬軍力 抵達兵庫,8月23日,大內的軍隊進入京師,優勢一變,西軍士氣大振 9-10月間,西軍反攻,東軍往後撤退,此後兩方一直在京都形成拉鉅戰 但,眼看在短期內無法解決之下,西軍打算長期抗戰,可是為了要對抗有將軍 支持的東軍,於是決定擁立足利義視與南朝天皇的後裔,與之相抗 而東軍的細川勝元,則為了要結束戰爭,於是在西軍的後方發動動亂 在播磨--赤松政則(東)與山名的守護代發生戰爭 在越前--斯波義敏(東)與朝倉孝景發生戰爭 在若狹--武田信賢(東)與一色義直發生戰爭 而到了文明元年(1469),動亂更擴大到全國各地 九州的大友親繁加入東軍--攻擊大內 在安芸--守護武田支持東軍 在地武士--毛利豐元,則受大內影響轉而支持西軍 在近江--江北的京極氏與江南的六角氏,內部也一分為二,相互對抗 在伊勢--世保政康(東)和一色守護代的軍隊相攻擊 到了三年(1471),朝倉孝景,在義政(勝元)以補任越前守護為誘惑下,背叛西軍 加入東軍,由於孝景的轉向,使得西軍頓失一員大將, 不過兩軍,仍然在日本各地方產生了不大不小的衝突,也繼續在京都對陣 五年(1473),山名持豐(3月18日),細川勝元(5月11日),相繼去世 事情開始出現了轉機,兩隻長期在京都對陣的軍隊,失去了主帥 而厭戰的氣息,也散布在兩軍之間,到文明六年(1474)4月,山名政豐和細川政元 開始談和,一直拖到九年(1477),9月,強力主戰的阜山義就率領軍隊離開京都 前往河內,與政長的繼續戰鬥. 10月,大內政弘決定歸順幕府,起程返回周防,各軍也離開京都,返回領國, 11月,足利義視,前往美濃,依賴土岐氏, 在隔年(1478)5月,義視正式和隱居的前將軍義政正式和解 應仁之亂,也在1477年11月,正式劃下句點 P.S. 兩個阜山氏,則繼續在河內,大和,紀伊一帶相互戰爭 影響: 整場戰爭,耗時十一年,徹底打碎了幕府的權威,戰火波及日本許多地方, 地方的政治秩序,有了更根本性的改變,代表地方勢力的守護代與在地武士 開始崛起,他們開始挑戰守護的權威,並且為了要在一揆仍不斷的峰起,且 地方秩序依然不安的情況下生存,並且為了避免為其他有實力者所篡奪, 於是他們改變了統治方式與技巧,逐漸轉變成為日後的戰國大名 -- 歷史人物跟我們一樣,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未來為何? 我們比他們強的只在於,我們知道他們的結果是如何? 所以當我們想瞭解他們的時候,也請站在一樣的未知 去思考,當我們面臨他們的狀況時,會如何去判斷 也許會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m154.g4.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