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根據《亞相公御夜話》、《村井重賴覺書》的記載, 前田利家在十四歲的時候,加入信長麾下成為小姓。 利家的生年有不同說法,通說是根據《加賀藩史料》中的記載, 生於天文七年(1538),由於該年是狗年,故利家幼名為犬千代, 利家的初陣是萱津合戰,這是根據《村井重賴覺書》中的記載。 萱津合戰在《信長公記》中曾加以描繪, 是在信秀去世、正德寺會面,以及赤塚合戰之後。 但由於《信長公記》中關於萱津合戰的部分,僅記日期、未記年份, 因而萱津合戰的發生年份眾說紛紜。 像學研歷史群像27《風雲信長記》採天文21年(1552)說, 但同樣是學研出版的《奮鬥 前田利家》卻都採天文20年(1551)說。 根據名織田研究家谷口克廣的研究,他採用橫山住雄與岡田正人的學說, 認為織田信秀於天文21年(1552)去世。再根據《信長公記》的敘事次序, 認為萱津合戰的發生年份應為天文21年(1552), 岩澤愿彥也是採用天文21年(1552)說,個人從此說,該年利家是十五歲。 萱津合戰在《信長公記》中是以『深田松葉兩城手かはりの事』的標題呈現。 內容是說信秀死後,在清洲城中的織田信友(彥五郎)與家老阪井大膳等, 共謀占據深田、松葉兩城,正式背叛信長。 信長在得到叔父織田信光的援軍後, 與阪井大膳的軍隊,在清洲城南四公里的萱津展開激戰,結果大獲全勝。 今天下午花了點時間重看山岡莊八的《織田信長》第一冊, 雖然情節同樣是信長與信光聯合對付織田信友與阪井大膳, 但那是後期的對抗,萱津合戰應該算是前哨戰。 而且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織田信光在萱津合戰就已幫助信長的話, 小說中的記載可能就完全錯誤。 在這場戰役中,利家立有戰功。由於初陣就建功,獲得信長褒賞, 利家接受信長的伯父津田孫三郎信家的烏帽子親, 並獲賜信家的『家』字,命名為前田孫四郎利家。 -- 緯來日本台 4月28日 21:00--22:00 《利家與松》第三回『解除官職』 -- ※ 編輯: BlueGarfield 來自: 61.216.86.50 (04/28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