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rtmann (千軍萬馬避白袍)》之銘言: : 在下看過的資料中有提到,日本戰國時代的封地萬石,約可出兵兩百~兩百五十人 : ,而全九州的總石高是三百多萬石(書上說是江戶初年封地表的舊封統計)。依您 : 所述的龍造寺勢力,應該佔有全九州的一半左右,那姑且算成是二分之一,則龍造 : 寺所能動員的極限兵力,應該不超過五萬人(在下記得以前好像是pleiade姐有說過 : ,尾張可以做到一萬石出兵三百五十人,但是九州多山,應該不可能做到吧?)。 : 那加上各地總得留兵駐守,所以在下現在是傾向兩萬五千人這個說法。 根據秀吉於文祿、慶長之役於各國所課的軍役,規定萬石為二百五十人, 應為正常的標準,在各大名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如果加上領內的駐兵(出門在外還得有人顧家), 正常動員的數字,在下保守估計約三百人左右, 沖田畷合戰與其相距約八年,應不致有太大的變化, 但如您所言,九州山多田少,就以二百五十人為準。 (不過北九州跟南九州的水田數還是有差) 根據慶長檢地的石高,以1:250算出各國的動員數, 根據學研的戰略戰術兵器事典, 即使將九州全部計入,算出的結果也只有59725人。 因此在下也感疑惑,或許還有什麼其他沒考慮到的地方吧? Giabbit 兄說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角度, 只是龍造寺隆信在平戶貿易的獲利多大,在下也不得而知。 : 不過,沒想到龍造寺竟然曾經有過這麼大的勢力,從遊戲中根本感覺不出來~~~ 在下沒有講的很清楚,即使在龍造寺家最強盛的時期, 豐前、豐後、肥後三國都只占約三分之一左右, 五州二島就字義上沒錯,但並非全境占領即是。 : 又,耳川之戰在下也有些好奇,看遊戲中的說法,大友軍好像是敗在步調不統一的 : 情形下,不知為何會發生這種事?(這一戰好像是大友宗麟親征吧?) 大友宗麟的確有出陣,但與親衛軍停留在北日向無鹿, 以加速當地教會建設,大軍則交由妻兄田原紹忍指揮, 佐伯惟教、田北鎮周為先鋒,渡過耳川朝南日向進軍。 所謂大友軍的步調不統一,我想應該是指當島津義久的大軍到達時 大友軍對出擊與否的爭論。 當時的先鋒佐伯惟教主張,先和位於無鹿的大友宗麟聯絡再做打算, 但另一位先鋒田北鎮周則主張此時正是消滅島津的良機,不能錯過, 加上總大將田原紹忍沒有宗麟的人望,雙方遂形成兩派,互不相讓。 最後導致田北鎮周無視命令,單獨率軍向島津軍進擊, 大友軍其餘將領見狀,也不能無視田北鎮周孤軍深入, 不得不隨後前進,也造成大友家戰史上極重大的損失。 : 在下對立花道雪的事蹟也很感興趣,不知道耳川他有沒有參戰? 立花道雪沒有參戰(據聞道雪生涯三十七戰全勝) : 對了,還有一件事,就是遊戲中島津家有一個人,好像叫樺山久高,他的列傳上說 : 他有擊敗過李舜臣,可是在下找不到這項紀錄(在下指看過的李舜臣的傳記和有關 : 文祿慶長之役的書),不知這個說法是真是假? 是真的,是在露梁津海戰,也是李舜臣戰死的戰役, 原本李舜臣以猛烈的砲火讓島津義弘陷於九死一生, 並與寺澤廣高、高橋統增相互砲擊, 不料被背後出現的島津家樺山久高船隊砲擊而中彈身亡。 只是印象中戰功是加在義弘的身上才對, 不僅獲五大老聯名褒揚,還加增五萬石, 樺山久高比較著名是任征伐琉球的主將, 這在陳舜臣所著的『琉球の風』(緯來日前播過)有詳盡的描寫。 -- 異方に 心ひくなよ 豐國の 鐵の弓末に 世はなりぬとも --立花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