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iji (金銀妖瞳)》之銘言: : ※ 引述《False (益友莫若張中平)》之銘言: : : 喔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有個性跟家康相同的人 : : 條件也一樣 : : 只是少了點運氣 那結果就完全相反了 : 如果真的要深入討論歷史的因果跟發展,絕對不能一開始 : 就用運氣來解釋一切,這樣就會限制了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 當然如果真的有跟家康完全一樣的人,少了點運氣結果是 : 會有不同沒錯(不是相反),但現實中絕對沒有兩個完全一 : 樣的人,而且還要外在條件完全一樣,所以歷史才沒有完 : 全相同的重複 : : 對啊 當時家康的生死只在信玄的一念之間 : : 跟家康是甚麼個性 忍了多少委屈無關啊 : 難道就跟家康的實力,三河、遠江的現實狀況,逃入城中後 : 德川軍的一些防守、擾敵動作完全無關嗎? : 而所謂的信玄一念之間也不是單單用虛無渺茫的運氣可以解 : 釋的,信玄貫有的戰法(避免攻城而誘敵野戰)、上洛行動的 : 急迫、身體的狀況、兵力、食糧補給的限制都是信玄在三方 : 原後行動時所要考慮的。 : 我可以了解您說的家康勘忍的性格在這個時點根本對家康的 : 能逃過一劫沒有什麼關係,但跟後來他能繼承信長跟秀吉的 : 事業, 開創德川幕府卻有相當的影響 對於三方原之戰前後,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雙方軍勢的行動 個人起初也是抱持著相當大的迷惑(請詳見9/8敝板在下的發文) 之後有幸得以拜讀日本學者拓植久慶、小和田哲男等人的相關討論 提供在下所學的部份PO一篇拙作於板上以供諸位板友們參考......^^ 武田信玄究竟為什麼不對濱松城進行籠城戰, 反而是從濱松城北通過,朝追分、祝田阪方向行軍? 這也是在下和許多同好討論時經常所提出的問題所在.. 根據拓植久慶的解析認為,若於籠城戰中強攻, 攻擊側的兵力往往會產生防守側三到四倍左右的損害 這點即使到了近代也依舊沒有改變 例如日俄的旅順攻防戰中,日軍因強攻而死傷六萬餘人(為敵軍四倍) 因而在戰國時代,將領多會僅量避免於籠城戰中強攻 以豐臣秀吉為例,他在攻略鳥取城、小田原城等難攻之城時, 都選擇了損害度較小的方式來實行並成功 所以在新田次郎著『武田信玄』中所提的誘敵之計(挑撥手段) 是目前比較為人所能接受的說法,而信玄也順利的達到他的目的 因此在下認為,武田信玄之所以不對濱松城進行籠城戰 與其說是家康的運氣(堪忍性格?這場戰役似乎完全相反) 不如說是信玄為了爭取時間以及自軍的利益(減少損失)著想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