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arringSta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這幾天的討論,在下有幾個地方必須跟參加討論的各位釐清: A.關於騎兵: 首先,那位對西洋武器很有愛好的朋友,你有沒有發現你引用的「古堡殘劍」 的網頁當中,所有西亞與歐洲的「重騎兵」,其重裝備是「重」在馬上那位仁兄, 而不是重在馬的身上?至少就我手邊的資料,中古歐洲幾乎沒有所謂「馬甲」的存在。 然而東亞不同。不提根本沒有理想地形發展披甲重騎兵的日本,中國的重騎兵 其重裝程度實在是非常驚人。不只騎士,連馬的身上都有鎧甲,還不是隨便拿 厚布蓋著而已,是貨真價實的金屬甲片。背著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師已經很操, 自己身上還得穿著重量驚人的裝甲,以亞洲矮種蒙古馬來說,別說衝鋒,恐怕 疾走都成問題。這種重騎兵面對開闊地上的步兵,也許還能發揮踐踏與破壞 陣型的效果,但是必須賠上機動力,---而身陷敵陣內部的重騎兵應該會死的很難看。 反過來講,東亞所謂「騎射」,是真的必須在馬上用中距離武器殺傷敵軍步兵, 而不是衝鋒,所以為了方便射擊與保持和敵方步兵的距離,機動力是絕對必須的, 所以游牧民族根本不會發展出鐵騎,因為用不著。而中國為了對抗游牧民族, 首先發展的就是遠射兵器而非長槍陣型或是盾牌!因為對方不會衝過來的! 而且以中國的農業傳統,一缺軍馬、二訓練不易,所以根本沒有什麼騎兵傳統。 反倒是防禦騎兵的防禦工事跟陷阱非常發達。 B.關於戟 中國的戟(實際上東亞似乎也只有中國有戟這種武器)是「戈」與「矛」的混合兵器, 戈能鉤能啄,而矛則主穿刺,戟的原始概念就是要兼具兩者之長。 然而戈原本是車戰/馬戰用的兵器,而戈的鉤、啄功能在近接戰中根本毫無用處, 所以這種戟自然要讓位給後起而功能單純的槍。然後戟的變種出現,就是將「啄」 (相當於原本戈的「鳥嘴」)換成一具弦月狀的刀刃,稱為戟刀。這種戟刀自然是 要兼具劈砍與刺擊的功能,可是在戰場上也活不了太久:沒辦法,槍頭後面的枝枒 會阻礙槍頭扎刺,而沒什麼重量的刀刃砍砍輕裝甲的小兵也許還行,對重裝步兵根本 不痛不癢。所以戟才會被長槍與大斧/鈍器等等取代。而不論戟或戟刀,宋朝時已經 完全退出第一線的戰鬥序列,而戰國的日本會去引進一種在對岸的大國已經落伍退役 的武器嗎? 反觀西方的戟,本身是槍與戰斧的合體,根本上已不能與中國戟相提並論;而且 西方的戟兵本身是剋制騎兵的重步兵,所以才會用這種重量可觀的戟。 C.關於弓弩 之前一位網友比喻的好:「上好的弓比弩還要貴」就跟「上好的重機車比汽車還貴」 是一樣的道理。威力同等級的弓跟弩比較起來,弩的造價一定偏高,這就影響大名 使用弩的意願。 其次,弩也需要上彈的時間,比火槍稍快但遠遜於弓。此外,弩不能連射,又不能曲射 ,使用彈性尚不足於弓;比起火槍,雖有穿甲能力但沒有聲音、火光等等「震懾」效果, 這種半調子的東西當然沒人願意用。 另外再提兩種弩:宋的連弩與神臂弓。前者是配發給地方捉強盜用的,因其為方便連射, 所以必然犧牲弓弦的拉力,射程跟貫穿力自然也犧牲掉了;而後者,為了追求最大的 射程與貫穿力(有效射程在250米以上,這個距離內還能貫穿鐵甲片40張),不僅 製造成本暴漲,而且也是用絞車上彈,裝填時間長。這兩種弩都算是「高科技產品」 (當然是當時的高科技),造價當然不同凡響。 至於你說你能在家裡做出弩來...先生,這種土製武器您拿去防身就好了, 打仗的時候這玩意是不能信賴的。 -- 台灣的考卷,一筆寫不完... 課本堆成山,峰峰相連到天邊... 學長和學姊,在這裡寫考卷; 風吹雨打中,考試五千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100.157
pleiade:寫得好,在下也受教了...... 推 203.70.175.88 09/04
※ 編輯: seancat 來自: 218.166.100.157 (09/04 21:00)
dennis99:請問一下:我一直以為神臂是蹶張的說 推 61.223.56.15 09/04
dennis99:那絞車是什麼樣的工具呢? 推 61.223.56.15 09/04
supersd:SHIT~你們的好文章又讓我花了一整晚 推 61.216.160.18 09/04
supersd:本來想好好打電動的說...還是詳讀了整晚 推 61.216.160.18 09/04
seancat:絞車的結構,可以參考釣竿上的捲線軸 推218.166.100.157 09/05
seancat:神臂弓的弓臂在140cm左右, 推218.166.100.157 09/05
seancat:單用蹶張很難拉開,所以用機械。 推218.166.100.157 09/05
dennis99:感謝^^ 推 61.223.29.175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