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WuGu-BaL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引用] http://www2.tku.edu.tw/~tahx/studentjournal.files/2009.06.15.final.pdf 民國五十二年的葛樂禮颱風重創臺灣中北部地區,46政府顧慮三重、 五股、蘆洲等低漥地區有疏散居民的安置才建造防洪教室,平時供學 校使用,颱風時供疏散之用。有鑑於葛樂禮颱風所帶來的災害,政府 為解決臺北盆地常年以來的水患,在同年依照臺北地區「淡水河防洪 治本計劃」,省水利局於1964 年提出: 依美國陸軍工程處審議,採二百年洪峰頻率為堤防保護標準. 內容與 1963 年10 月所提之"淡水河防洪治本計劃草案中丙案類似. 疏洪以 興建溫子川為主,束洪則以堤防為主. 關渡拓寬和士林河道截彎取直 均依此方案. 截彎取直在1965 年7 月完工後發現基隆河新河道與社 子島北側有嚴重回淤現象發生, 截彎取直之新河道有顯著之缺陷,難 保持預期效果, 原訂之二、三期工程因而擱置未繼續實施。 政府為整治河口於民國五十三年間計畫疏暢淡水河流域排水,主要在 拓寬關渡,把末端的部份先行擴大以利水流,台灣省水利局基於「即 遵院示予以拓寬,以改善水流」之基調,於是乎炸開獅子頭隘口,把 在水位以上隘口寬度原為四百六十公尺拓寬為五百五十公尺。不過結 果並不如預期,原來一次颱風淹一天水,現在要淹兩次,造成反效果 。獅子頭一炸開,海水倒灌更容易大量快速的湧入海水,且部份地區 常發生回淤現象。多位地方耆老皆認為政策評估計劃上的缺失,不但 無法妥善地解決水患問題,反而導致五股低窪平原區長期以來因海水 鹽分滲入耕地,稻田頻遭洪水淹沒,積水難退,而多數水田逐漸淪為 廢耕農民損失慘重,昔日良田居家逐漸化為沼澤地區。 在上述的前提背景下,進一步的建設與防洪似乎勢在必行,為能有效 達到預防淹水,於是二重疏洪道的興建開始萌發與實施,根據當時的 「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指出: 台北地區包括台北巿全部及台北縣三重、蘆洲、五股、泰山、新莊、 板橋、中和、永和等巿鄉鎮,即一般地理及地質學所稱「台北盆地」 之區域,在標高二十公尺以下面積約有二百四十平方公里,其最低部 份低於海平面為潮水所及。 台北盆地的主要河川為淡水河,為台灣北部第一大河,其三主要支流 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匯集最低窪之首善區域。由於地特殊,洪水 量特大,而台北橋段及關渡隘口河槽狹窄,無法暢洩,故颱洪時期常 易氾濫成災,近年來由於地盤下陷、排水不易,災害更形加重。為保 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地區發展,亟待辦理防洪工作。……在保 護程度上採用二百年頻率之洪水為保護及設計標準。 工程計劃如下: (1)沿淡水河及支流兩岸興建及加高堤防金八十公里。 (2)開闢二重疏洪道長7.7 公里,入口段寬450 公尺 (3)橋樑、排水配合改善。 其效益在保護台北地區一萬一千八百七十五公頃土地,四百餘萬人 口生命財產之安全。 ============================================================ 用 google earth 截取一些圖: 1) 現今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amjads&f=5687854&i=12222394&p=5 2. 1940年航照圖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amjads&f=5687854&i=12222396&p=6 3. 日治台灣地形圖(1921~1928)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amjads&f=5687854&i=12222397&p=7 4. 台灣堡圖(1898~1904) http://album.blog.yam.com/show.php?a=amjads&f=5687854&i=12222400&p=8 看了之後還是有點疑問, 五股這一邊到底是炸掉那些區域? 關渡那一區是有炸掉沒錯, 獅子頭是指那段岸邊, 是紀念碑的那一區? -- 慎始克終 視明無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64.47
chclee:推專業 12/26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