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L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斗南原名為「他里霧」,是當地洪雅族的社名,它的社址在當今年斗南鎮的舊社里。 斗南在明鄭時代已經開拓,到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就有市街的規模,是雲林 縣內最內最初發達的地方。民國九年,日本人改名為「斗南」,意思是在「斗六門」 南面。 <<斗南小檔案>> 日治時代抗日運動風起雲湧、並曾遭日軍彈壓屠城而元氣重傷的斗南鎮,原為平埔族 他里霧杜、猴悶社境域,他里霧〈平埔語為蒼莽草原之意〉舊名源於此,一九二○年因 位於斗六之南而改成斗南今名。本地漢人開發始於清康熙年間,漳州人沈紹宏入境築街 開墾〈現今斗南沈姓為最大姓〉,之後歷李陽、阿陳、吳、陳、劉、蔡、黃諸姓拓墾, 清乾隆年間街市繁榮,躍為南北米鹽要道。地勝蹟景點有:他里霧界碑、寒天寺、沈氏 袒廟泰安宮、媽祖廟順安宮、小西天廟、龍虎堂等。農特產有:馬鈴薯、文旦、麻竹筍 、烏殼綠筍及供應味全鮮乳的酪農業。本地早期養鴨、線香業、簑衣編製業發達,中山 現存的曾濟美百年香鋪,創於清光緒年間,是當時臺灣最早的兩家香鋪之一。另外,石 龜溪居民自古編製簑衣為業,市場曾披覆嘉雲南農村地區。 <<地方念謠>> 阿水嬸,手粗粗:做稷簑,等落雨。阿火伯,面烏烏:做香腳,等普度。 ■ ■ 他里霧!青草埔。開基公。是平埔。清初時,沈紹宏,來起鼓。 庄仔頭,開大路。漢先民,不驚苦。溫厝角,納番租。 石龜溪,來墾渡。為子孫,鋪後路。 ■ ■ 他里霧,火燒埔:馬關後,反日本,命拖土。百行業,被耽誤。 現代天,想進步。工商業,硬燉補。新世紀,找前途。 -- 別問我什ㄇ是人生 我不知道答案 而且 你也要自己去品嚐才行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22.2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