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抑鬱與悲情的無窮變奏(下)--讀初安民詩集《向南方出發》 安民不只不相信抗議吶喊能夠傳遞悲情,而且他的終極哲學使他相信,抗議與吶喊只會讓人失去真正聆聽、貼近悲哀無奈所需要的敏感多情。 就像所有的悲觀主義者一樣,安民的悲哀無奈哲學當然是不徹底的。真正徹底相信沒有人會知道我的悲哀是怎麼一回事的話,那就完全不必陳述敘說了。徹底悲觀帶來絕對沈默,那就不會有詩也不會有哲學,當然不會有悲情詩人或悲觀哲學家了。 初安民是個詩人。詩這個文類幾千年發展下來形成的規範,和終極的無奈悲哀對他有同等的強大影響與無上命令力量。詩之所以存在,不是為了遊戲,不是為了交際應酬,不是為了自我滿足,而是為了訴說那最根源的、最重要的、最難訴說無法用其他方式訴說的。詩實驗開發有限語言的無限邊界,一次又一次強迫有限的語言去趨近那人類無限的經驗與感受。 可以想見,對初安民來說,詩唯一真實合理的書寫對象,就是那最深層的,確立與保證人的存在意義的無奈與悲哀。這個主題太核心太重要也太龐大。詩不能不面對、不能不處理。在詩的介入與無奈與悲哀的閃爍逃避間,就產生了張力、產生了戲劇。 安民的詩,反覆不斷呈顯「昏黃的燈影下/我陷入了自憐的愁緒裡/憤怒這個充滿缺陷底世界與人生」(〈困頓者的日記〉)的主調。自憐不是來自強說愁,而是來自無能為力的疲憊,也來自身處熟悉地強烈感受到陌生恐慌的疲憊。一種永遠無法定著,無法安穩的宿命。 哀愁,仿若走進這片淒絕色底高原 一個人 在聲音的雪花中 吞沒 而身處亞熱帶島嶼底我 四周是潮濕與燠熱 不見楓紅 不見霜白 卻猶 白髮 這是非常典型初安民的聲音、初安民式的邏輯。詩句努力要去補捉那份哀愁,細膩經營了一個比喻,然而突如其來下一行的翻轉,詩人又自己推翻了哀愁與雪、高原與雪間的隱喻關係,殘酷地剝奪了這個精巧意象的有效性,告訴我們其實沒有高原沒有雪花,甚至也沒有楓紅與霜白,有的只是潮濕與燠熱。 而最後的「卻猶/白髮」,留下的是自棄的餘音,一種被斬斷被刪節被棄置的絕望,詩的結束於是成了是不忍再凝望,發展絕望的不得不然。 又例如: 常常逼近憂傷的時刻 時而躑跚 時而怔忡 時而掩泣 無論春夏或秋冬 緣於我愛戀,是以憂傷緊追不捨 皸裂的傷口必須開出懇摯底藥方 癒合傷口讓傷口不再作痛,渴盼 屋裡多有溫暖多有情侶多有遺忘 我寧肯一個人在風雪中兀自獨步 淒然微笑噙含淚水望盡人間煙火 願漂萍的流浪只是一己宿命遭遇 之外,我情願是一名失職的藥師               ---〈冬想三章〉 或者是: 我的淚水 常常在故事情節裡流淌 常常掛在別人的臉頰上 我是脆弱而殘酷的無情男人 向來不准 有任何委屈的淚水 滴落濺濕自己的青衫 …… 我的淚水 是我沈默的聲音 是我聲帶被撕裂的殘印 是我半夜點亮時一盞微明 淚水過後,顯然 發現愛恨的一生一世 卻是始終不曾澆熄底一章 (淚水常為愛恨而流,無法為愛恨而存在)               ---〈淚水三章〉 這些詩,以及其他更多篇章,有著一樣的結構與程序。先是追摹描述悲哀,初安民的詩裡從來不解釋,不分析悲哀的原因,悲哀往往是詩開始時就已經存在、不容分辯的前題條件,他只選擇適當的意象與象徵來傳遞悲哀的氣氛。然後這些意象與象徵進一步發展,可是到了最後,卻一定有一股莫名的衝動,如狂風從令人無法防備的隙縫角落兇猛來襲,瞬間吹熄以意象與象徵辛勤點亮的燭光,否定掉前面所經營的意義與情緒脈絡。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悲哀非說不可,然而只有靠精巧的意象與象徵,才能盡量捕捉那恒常存在卻又刻刻變貌的悲哀;弔詭地是,愈是精巧愈是成功的意象與象徵,到後來就愈是會取得自我衍生的獨立聲音,也就反而背叛了出發時的那份本體性悲哀。 本體被自己產生、為了闡釋自己的語言與意義背叛了。於是只好斬斷這衍生的語言與意義,才能回頭保有本體不受扭曲。然而在「背叛/否認/斬斷」的過程裡,原來已經充滿悲哀的本體又更增添了新的無奈與悲哀,將無奈與悲哀推向絕望的懸崖。 初安民的詩幾乎都以悲哀開始,幾乎都以不忍承認絕望結尾。因而使他的詩的結束,承擔除了一般作品終結、區隔之外,另一層哲學上的暗示。詩寫到這樣不能不停止了,因為再不停止,詩與詩人就會走進到絕望的深淵絕地裡了。在不忍也不能逼視絕望的情況下,詩只能歇止停步。 這就是為什麼初安民的詩,在苦澀與哀傷中,有一種奇特的溫情餘蘊。他一再將讀者帶到絕望的崖邊,然而又一次一次心軟拒斥了黑暗的深淵的魔的呼喚,他與他的詩隨著難以訴說卻又不能不說的悲哀打轉,卻總沒有以縱身一躍投入絕對黑暗的姿勢,驚嚇跟隨詩人與詩的情緒的讀者。 初安民的詩,從悲哀出發,一直不斷地走向絕望,卻又在絕望崖頭勒馬不前。他甚至也不對絕望深淵底下的惡水探頭探腦,詩嘎然而止。下一次再寫一首詩,就再回悲哀的原點,再走一次同樣方向卻不同迂迴的路。 初安民幾乎沒有寫過歡樂的詩,以詩與本體性的悲哀長期周旋,使得他的詩境滄桑蒼涼抑鬱不快。早在十幾年前,算算年紀應該才跨過三十而立的關口,初安民就寫了〈中年〉,感覺到自己:「……如置身於玻璃缸裡的金魚/亮麗優雅的身段之外/前途清明。」更早一年,他就寫了〈滄桑〉,感慨:「故事已老/記憶已老/……/轟然發現世界中底自己/已然頹敗/已然禽獸。」 〈滄桑〉的尾段這樣推進: 有沒有一座城 肯收留我蒼涼底背影 有沒有一條路 肯舖排我蹣跚底腳步 有沒有一齣戲 肯編織我滄桑底身世 在故事已老記憶已死 而時間仍還年輕的生涯裡 對於追撫逝去時光的頹悔,捕捉得多麼準確!然而我們如果考慮在寫這首詩時,初安民只有三十歲,我們驀然領悟,安民的滄桑與蒼涼,雖然有時透過詩的慣習,表現為年歲的折磨,但是其真正的來源,畢竟還是在撐持頑抗著自我的正義信念,對正義永恒被欺負被折磨的地位,不停感歎下的疲憊罷。 可是再疲憊,還是無法跳離這本能的憤慨與悲哀。於是詩的歷程,就成了不斷重走那條從悲哀到絕望的路,走到 這裡 只能到這裡 再下去便是萬劫不復底深淵沈淪 再下去便是覆水難收底結局懊悔 …… 回頭無岸 前瞻無涯 風雨的傘外 恁傲嘯 風雨落盡雙肩               ---〈風雨書〉 的地方。於是詩也就成了抑鬱與悲情的無窮變奏。 我們讀初安民的詩,不是為了讀到怎樣炫惑多彩的技巧,什麼多元奇特的主題表演,讀初安民的詩,因為他用各式各樣的方式重覆深挖他自己的悲哀,觸動了我們對自己的悲情抑鬱。永遠不夠充份的好奇。 回到八掌溪事件,「為台灣安魂」的詩作,在我的堅持下,終於等到了一首三十二行的〈回家〉,等到了這樣的句子: 我們袛是想繼續卑微的活著 吃頓晚餐,看到明天升起的太陽 這算什麼奢侈的想像要求 我們獨獨行不通 我們一直在流淚,你們看不到 因為我們在水中 因為我們在水中 因為我們在水中 最卑微的生命慾望,往往含藏著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高貴的、不可侵犯的原則。然而不可侵犯的原則卻總是被侵犯,久了才讓我遺忘,那些慾望的根本高貴性,總以為它們是卑微的。 在高貴卻又卑微的慾望被無情破壞所帶來的悲哀裡,還好有初安民替我們訴說。 ‧若有任何看法,歡迎跟作者聯繫溝通。  作者信箱: [email protected] -- The only way to stay sane is to get a little craz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