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書的聯想隨筆】 -------------------------------------------------------------------------------- 童話背後的冷酷童年(上)-重讀安徒生的童話 現在大家講起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想到的都是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尤其是最為膾炙人口的幾篇,幾乎成了全世界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共同經驗與共同語言。像是被迪斯尼改編為卡通,現在又成為百老匯音樂劇、花式溜冰表演戲碼的「小美人魚」;像是那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總是能賺人熱淚的〈賣火柴的女孩〉…… 一八○五年出生的安徒生,如果有機會看到他今天在全世界享受的聲音,他應該一方面覺得高興又滿足,另一方面卻又不免有些遺憾吧。 安徒生會高興會滿足,因為他一直都是個非常在意成名與否的人,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一個丹麥人的不公平與悲哀。安徒生畢生只能以丹麥文寫作,可是懂丹麥文的人那麼少!丹麥以外的人,又有多少人會在意遠在北歐的小國,更不必說去注意到小國裡一位孜孜屹屹辛勤寫作的作家了。 安徒生熱切於自我宣傳,尤其是努力讓自己和歐洲主流文化掛鉤,以擺脫因地處偏僻丹麥而遭到遺忘的不幸命運。他積極地拜會十九世紀歐洲的文化名流們,留下了相當驚人的記錄。他曾經拜訪、交往過的名流,包括了法國文豪雨果、巴爾托克、大小仲馬,包括後來同樣以童話集出名的格林兄弟,包括德國詩人海涅,也包括了音樂界響亮的幾位巨匠:李斯特、孟德爾須、舒曼、羅西尼和華格納等人。 從這些人留下來的回憶看來,他們對安徒生最深刻的印象,一個是他的堅持固執,他想認識一個人時,是完全不顧一切社交禮儀限制的(用更直截的形容詞,那就是他厚臉皮的程度);另一個則是他奇醜無比的長相。 安徒生的堅持固執,讓人家無法拒絕,幫他打入了歐洲文化圈,可是有時也給他帶來了社交上的災難。最有名的是他和英國小說家狄更斯的故事。狄更斯本來是安徒生結交過的名流裡,最賞識他的才華,也對他最友善的。狄更斯甚至還邀請安徒生到家裡小住。然而來到狄更斯家裡的安徒生,一住就忘了要走了,住到第四個禮拜,連講究英國紳士儀節的狄更斯都受不了了,狄更斯留了一張紙條給安徒生,上面寫著:「你來我們家已經二十八天了,然而我和家人覺得你好像來了好多年了!」安徒生不情不願離開狄更斯家,當然他從此就失去了狄更斯這個朋友。 一百多年後(安徒生死於一八七五年),不知是歐洲被安徒生征服了,整個世界都為他的童話故事所風靡了。至少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安徒生的知名度遠高過當年把他趕出來的狄更斯。這點顯然會給安徒生帶來很大的滿足。 不過滿足中畢竟還是難掩失望與遺憾之情。遺憾在於,一百多年後人們只知道他的童話作品;失望在於,即使是童話作品,絕大部分的人讀到、聽到、看到的,都是經過各種程度改編後的成果,鮮少有人直接讀到安徒生當年寫出的原貌了。 安徒生寫作生涯,前後長達半世紀。其間他出版了三十六個劇本,六本長篇小說,好幾百首詩,還有六本遊記,除此之外,當然就是一百七十篇童話故事。可是到今天,除了童話故事以外,安徒生的其他作品,連在丹麥都絕版找不到了;與他同時期的歐洲作家,像前面提到的雨果、巴爾托克、大小仲馬、狄更斯等人,他們產量都比安徒生豐富,可是他們都有完整的著作全集問世流傳,惟獨安徒生……只聽說有他的「童話全集」,還沒看過有「大全集」。 安徒生的文學生涯其實甚具傳奇性,他一直到十七歲才有機會受正式的教育,在中學裡他的同學小他五、六歲,這樣度過了痛苦的四年。他在中學時代開始寫作,(實際年齡已經超過二十歲了),一八二七年發表第一首作品,題名為〈垂死的孩〉的詩。這首詩感動了許多人,在很短時間內,安徒生突然在丹麥文壇崛起。因為他的聲名來得太快太急,甚至有好事者造謠,說他其實是丹麥國王的私生子,要不然為什麼會這樣備受矚目、暴得大名? 安徒生在丹麥受歡迎的程度,也就使得他成為當時一般文評家最看不起,最受攻擊的對象。一八三八年,一位二十五歲的年輕小鬼,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小冊子裡面大部份的內容,就是對安徒生的抨擊。這位年輕人雄辯滔滔地指出:安徒生小說裡的主角都是些無用的悲觀份子,他們坐在那裡等著失敗降臨。為什麼?因為作者安徒生誤會了悲劇的真正意義。他以為人生中的挫折與失敗就是悲劇;卻不曉得真正的悲劇英雄必須奮力與命運掙扎,他們的悲劇在於力戰掙扎後仍然輸給了命運,而不是乖乖束手等待命運打擊,藉著挫折失敗來賺取讀者的同情。 這位在丹麥文壇初試啼聲就選擇拿安徒生來抨擊的年輕人,就是日後成為北歐最有名的神學哲學家的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齊克果的批評,安徒生看到了,而且很在意很受傷。大概是因為齊克果打中的安徒生自知的最弱部份。約莫就是在讀到齊克果批評意見的同時,安徒生才開始寫「給孩子們聽的故事」。 並不是說齊克果直接刺激出了安徒生童話,歷史還沒那麼戲劇性。而是齊克果所處的那個對安徒生極為不友善的批評環境,給了安徒生很大的壓力,於是他選擇了以一種新的,面對不同讀者的文類,一方面發洩挫折,一方面尋找新靈感,一方面放鬆自己。 換句話說,安徒生沒把寫童話當作一件認真的事,更不可能預見有一天,童話會凌駕於他其他作品之上,成為他的代表。不,童話甚至凌駕了安徒生整個人的生活,安徒生就只是他的童話的作者,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正因為安徒生亟需放鬆、休息,所以他寫的童話,有一種驚人的自由度。他使用的語言風格瑣碎、囉嗦、幾乎是不加剪裁的;他選擇的題裁充滿了任意隨性味道。 以那篇〈夜鶯〉為例吧。安徒生原作開頭的第一句話是:「你知道的,中國皇帝是個中國人,他週遭的每個人都是中國人。」這不是廢話嗎?的確,就是廢話,帶著傻氣的廢話。 接下來安徒生描述中國皇帝住的宮殿,全是用瓷器蓋起來的,大到沒有人知道究竟邊界在哪裡。有一天皇帝聽見最美妙的鳥叫聲,他太喜歡那聲音了,於是美人找到了那隻夜鶯,並且小心地把牠養在皇宮裡…… -- 肉體上我非常強健,心靈上我是廢墟一片。 肉體這樣馬不停蹄,心靈反省哪會徹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