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書的聯想隨筆】 -------------------------------------------------------------------------------- 人與書.書與人.人與人的真摯感情(上)-讀海蓮.漢芙的《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 一本傳奇性的小書,終於有了中文翻譯本。 我在報上讀到黃道琳寫的書評,這樣開頭: 「得知《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出了中譯本,可能有些人反應跟我一樣:我應該有這本書(英文版)吧!我好像很久以前就讀到這本書了?沒有,從未讀過。但是,因為曾經存在於倫敦這個地址的二手書店幾乎已經披上傳奇色彩,因為愛書人漢芙與該書店職員之間的交往故事早就像一則佳話般被傳誦著,因此我們總以為這本書是多年的舊識,而事實上竟是從未謀面。」 《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為什麼會在類似黃道琳的愛書人心中,留下那麼深刻印象,然而在中文世界裡卻遲遲未見引進,這中間的矛盾,有道理值得尋索。 《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可能是關於藏書、購書的書中,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一本。這本書在歐美聲名很大、地位更高,幾乎被視為是愛讀書、愛買書、愛藏書的人必讀的經典。 海蓮.漢芙在寫書中所收的這些信時,根本沒有想到要公開批露。她只是很率真、毫無矯飾、也毫不客氣地在跟倫敦一家中古書店下訂單。然而她下訂單的方式,書店回應她的訂單的方式,卻如此準確彰顯出了讀書、買書、藏書的人,最不容易被理解的一面。 漢芙最特別的地方,第一、她住在車水馬龍的紐約,出門走幾步路就可以找到書店買書,可是她卻寧可用最慢最不方便的辦法,寫信到倫敦買中古書。第二、紐約不只有書店,還有圖書館。漢芙大量向圖書館借書,而她下單要買的書,大部份都是她已經讀過了的。第三、漢芙買中古二手書,理由之一當然是希望買到好一點、漂亮一點的版本,可是她又不是真正講究版本收藏價格的藏書家,她買不起,也沒興趣買真正的古稀版本書籍。 這些特色,對大部份的人來講,簡直是莫名其妙。書讀都讀過了,幹嘛還去買?街角可以買到新的,為什麼那麼麻煩越洋去買舊的?不考慮轉售的價值,收藏這些古董舊書幹什麼? 《查令十字路八十四號》最大的貢獻、最了不起的功勞,就在於漢芙無心之中,愛書人向不瞭解他們心情的一般大眾,清楚解釋了這些「莫名其妙」。 因為書不只是一種承載、傳遞知識的工具。不是說把書上記載的字讀進去,書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了。讀書、愛書的人,和書之間有著更全面更複雜的關係。究竟在書裡讀到什麼,取決於創造出什麼樣的閱讀經驗,而閱讀經驗會受到許許多多不同細微因素的影響。 讀圖書館借來的書,和讀自己的書,感受當然不一樣。讀剛從印刷廠送出來的書,和讀歷經風霜,看得出來前人摩挲寶愛痕跡的書,感受當然不一樣。讀草率編排、粗糙裝幀的書,和讀仔細製作、貼心設計的書,感受當然不一樣。 人與書之間的關係,千千萬萬重,絕對不能被化約成為只是單純與書中一行行文字間的關係。那樣的關係,最無趣最膚淺的,頂多只能存在於學童與課本。課本就是工具,學得了課本內容,那課本也就沒價值了。 如何表達千千萬萬重,愛書人對書的感情,一直是個難題。因為太多不愛書的人只看到書的功能、只看到書的麻煩。義大利中古學者兼史家(同時也是個瘋狂的愛書人、藏書人)艾柯(Umberto Eco)寫過一篇小文章(收在《帶著鮭魚去旅行》),專門講這種「文化差距」。 不懂書的整體價值、感情價值的人,看到大量的書,他的固定問題一定是:「這麼多書,都讀過了嗎?」「這麼多書,可能讀得完嗎?」再來可能就是:「要看再到圖書館找不就好了嗎?」「書店裡不是有更多的書嗎?」「不能讀完一本再買一本嗎?」…… 面對這些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問題,艾柯的態度是:答不勝答,不堪其擾,乾脆改用最粗魯的方法,傲慢地說:「歐,你看到的這些,只是我一個月內要讀完的!」 -- 俏冤家扯奴在窗兒外。 一口兒咬住奴粉香腮。 雙手就解香羅帶。 『哥哥等一等。只怕有人來。 在一會無人也。褲帶兒隨你解。』 ~~墨憨齋歌『調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