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權力者的懺悔 【楊照】 光緒二十七年,歲次辛丑,西曆一九○一年。中國可一點都感受不到新世紀開始的新鮮興奮。問題不在有沒有「世紀」的概念,而在剛剛經歷大動亂。先有義和團的「扶清滅洋」,接著惹來了空前的八國聯軍大進擊。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從北京倉皇出走,一路逃難逃到了西安。簽下了屈辱的條約後,才得以歸回。  農曆十一月二十九日,回到紫禁城的皇帝和太后,召見所有翰林。慈禧太后先訓話,話未說淚先下,哽咽感慨:「想不到今天還能見到大家!」這些翰林沒有隨皇帝、太后出奔,留守在京城,所以太后會有此歎。歎完了接著訴苦,說起出亡過程中顛沛流離的不安與不方便,還有一路到西安路上滿眼見到的荒瘠窮山惡水。  再來太后說:「京城裡遭到洋人軍隊騷擾,十室九空,各位大臣備嘗辛苦,至死沒有變節逃走,害你們受這種苦,都是我的錯啊!」說著說著哭了出來。翰林群臣都伏地磕頭,中間不乏隨而痛哭失聲的。 這段故事記在葉昌熾的《緣督廬日記》裡,葉昌熾當時正是留京「備嘗辛苦」的翰林之一。這份史料重要,因為讓我們看到了慈禧難得的性情一面。釀成那麼大的災禍,再怎麼專權跋扈、剛愎自用的掌權者,還是不能不感受到責任的壓力。不是政治責任,而是道德責任。正因為深居宮闈中的太后,在政治上完全有權無責,所以她竟然流露出責任的悔意,才格外特別。不過照葉昌熾記錄的過程看,慈禧的老淚,畢竟還是有部分是哀憐自己出亡的狼狽不堪吧!這也鮮活說明了,為什麼靈光一閃的悔意畢竟不足以讓慈禧轉形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改革者。  這則日記裡還有一段描述。慈禧懺悔完了,換光緒皇帝講話。光緒對這些「備嘗辛苦」的老臣,沒有一點安慰,只是訓他們:國事艱難,翰林院是儲備人才的地方,大家要多讀有用的書,講究有用的學問。這也很精確點出了光緒的處境、以及光緒的個性。光緒的處境是他根本還在因「戊戌政變」失敗後的軟禁狀態裡,他無從參與負擔責任,也就無從感染情緒。至於光緒的個性,那就是凡事先看到人家的不足,人家的缺失,這不也是讓他在領政改革中始終孤獨的主因嗎?  小小故事,可以有大大啟發。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裡,宋楚瑜需要的是以慈禧為戒。體認到自己過去的責任,要懺悔要檢討得真正懺悔真正檢討,別流流幾滴淚了事。至於連戰,則要看看光緒的錯誤,沒有李登輝再軟禁你時,你的自我要求與自我表現是什麼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