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說「貪」 【楊照】 《太平廣記》上有個故事,講唐朝益州新昌縣令夏侯彪。這位地方父母官到了縣裡上任,看到人家賣雞蛋,就問說:「一顆雞蛋多少錢?」里正回答:「一錢可以買三顆。」夏侯彪馬上派人拿了一萬錢,大手筆一買就買三萬顆。三萬顆雞蛋要送到哪裡去呢?夏侯彪作出很為難的樣子,這麼多雞蛋還真沒地方放呢!怎麼辦?這樣吧,夏侯彪就要先把雞蛋托放,還是給母雞抱著吧!過了幾月,雞蛋都孵成小雞了,夏侯彪才回來要雞蛋。沒有雞蛋是不是?沒關係,雞蛋變成了小雞,就拿小雞吧。小雞一隻可以賣到三十錢,突然之間一萬錢就成了九十萬錢。 食髓知味的夏侯彪又到街上,看來看去看上了竹筍。一問竹筍五莖一錢,他老兄又大手筆拿了一萬錢,要買五萬莖。五萬莖竹筍哪有地方放啊?夏侯彪又說啦:「我暫時用不到那麼多筍,先幫我放在林子裡養著吧!」這一養就養到了秋天,竹筍都養成了竹竿了。竹竿價錢是一莖十錢,於是突然之間,夏侯彪的荷包裡又多了五十萬錢。 夏侯彪的故事在《太平廣記》裡被歸類在「貪」卷裡。有意思的是,《太平廣記》卷帙浩繁,收羅甚富,有神有鬼有妖怪有詼諧有詭詐,但偏偏對「貪」似乎沒太大興趣。「貪」甚至沒有獨立成卷,委屈地附在「生計」後面,草草交代了事。 為什麼「貪」如此被看輕?一個理由恐怕就是「貪」太普遍了吧!貪心貪行到處都是,多到無法以傳奇記之。那又為什麼會有像夏侯彪這樣的故事收納進去呢?實在是夏侯彪將「貪」的精神發揮到極端,讓人捨不得放棄吧! 「貪」的根本,就是侈望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貪」的極致,則是透過手段、透過自我解釋,相信別人的東西其實是自己的。夏侯彪付了錢買的是雞蛋跟竹筍,可是他因為買了雞蛋跟竹筍,就相信雞蛋孵出的小雞、竹筍長成的竹竿,也應該是他的。這裡面不只有詭詐,不只有權力欺壓,更重要是有一種出於極端貪婪的自我催眠。 這兩天的新聞,至少有兩樁和「貪」的精神密切相關吧。過去的當權派劉泰英,現在的當權派蔡同榮,他們在為自己辯護,表明自己本來就該可以保有權與利時,都讓我想起夏侯彪。如果有人敢去提醒夏侯彪,小雞和竹竿其實不是他的,我相信夏侯彪的表情和講法應該就很接近劉泰英跟蔡同榮吧! 【2003/02/12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59.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