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gentum (pulchrum et aptum)》之銘言: : ※ 引述《motolisa (史塔克)》之銘言: : : 數學界充滿了少年天才的傳奇故事。十幾歲的小朋友, : : 誤打誤撞不小心就解出了難倒多少專家教授的超難題。這種故事的原型是高斯的故事。 : : 楊照絕沒想到,在數學上專業期刊的最初刊印時間,其實是蠻晚的, : : ............................... : : 好吧. 問題的徵結在 : " 高斯在高中時讀到一本專業數學期刊, 高斯解了題, : : 而且寫信給那期刊." 這一個事件, 究竟有沒有在歷史上發生? : : 您的看法是: 在高斯讀高中時, 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一本專業數學期刊. : : 所以楊照根本在鬼扯蛋. : : 高斯這個故事若真是個鬼扯蛋, 也不是楊照的錯. 楊照在寫文章時 : : 手邊一定有相關書籍. 在某一本書上有這個鬼扯的高斯神童逸事, : : 或許楊照真的太笨了, 居然笨到引用鬼扯的資料. 楊照確實該好好地令人遺憾. : : 但是, 在楊照整篇文章裡頭, "數學天才小時了了"這個因應思路推演, 而引用的例子. : : 不會因為例子有誤, 整篇文章就崩盤. : : 任何一個人換個史實無誤的"高斯小時了了"故事進去不就得了? : : 我認為抓這種把柄太沒意思了. : : 您認為引用資料有誤是"基本錯誤", 這真的是個大命題. : : 因為引用資料的人,就是因為"認為"它是正確的才拿來用啊. : 真的是不好意思 : 我看不太懂你的意思 : 所以我只回應一點 : 就像我舉實證反駁楊照 : 如果你有任何對於我的證據有任何意見 : 也請你提出證據來 : 請以證據質疑我的參考資料是否窮盡 : 作者是否可以再解釋一下 : 如何以完全沒有證據的反駁 : 來討論問題 我很坦然地說, 我用心讀過您的文字, 才完整回應. 我不是對您的反駁, 您的證據有意見. 而是您批評文章抓重點的方式, 一定會陷入沒完沒了的狀態. 任何人寫文章,包括楊照, 他一定是相信他引用的資料, 才著手下筆. 您也是基於您對自己證據的"相信", 才提出反駁的, 不是嗎? 那我們要相信楊照, 還是相信您呢? 如果我相信您是正確的, 楊照是錯的. 憑的是什麼? .................. 我們作報告, 寫論文, 那一個不是這樣呢? 我們要如何達到您的要求, 每一份引用的文獻, 難道下筆前自己都要去確認真假, 是否完備, 才能著手行文嗎? 這是行不通的, 根本不可能啊. 我要研究台灣的國際貿易與國民所得的關係, 我到主計處和國貿局下載資料, 經過一翻整理, 分析, 甚至亂掰一通之後, 我的結論是" 台灣的國際貿易對國民所得有直接貢獻" 您可以對我的"亂掰一通"直指我那裡胡亂推論, 但是如果您說: 主計處錯誤處理了某一個會計科目, 我引用的資料是錯的. 我居然笨到引用一個錯誤的資料.所以我的文章犯了"基本錯誤". 這......這是您批評文章抓重點的方式, 是我不能同意的. ............................... 如果您對評論的觀念是大家拚證據, 誰證據充分誰就勝出. OK, 我想誰也不能說您的信念有錯, 您的信念無庸置疑百分之百正確. 但我想還有別的評論標準吧?! 您的見識也不只於此, 我想您有更精采的評析角度. 您儘可不吝惜地發揮, 我會是您的讀者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30.5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