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tcom (trapped in MOFA...)》之銘言: : ※ 引述《onizuka (學習成熟)》之銘言: : : 個人知識淺薄,不過既然ernesto大大提起我就大概說一下 : : 「作者已死」是存在主義大師(?)巴特的名言 : : 意思是指一個作者完成了一篇文章之後 : : 基本上就已經死亡了 : : 因為讀者閱讀到的感情是自己在閱讀當時特定時空制限之下本身的感觸 : : 並不是作者寫作時自己內心的獨白、情感的灌注 : : 作者實際上的對話對象只有唯一一個。就是自己。 路人又來了;p 看到"作者已死"幾個字 不禁想起那從未完整翻完而且怎麼看怎麼頭痛的的文學導讀和詮釋學 積塵以久的東西了,再來回憶一下... 不曉得大家是在哪閱讀到巴特的"作者已死"論 基本上,文學課程裡多少會提及巴特的理論 就我所知,文學理論的發展約可粗分為三階段: 1. 專門研究作者(討論作者的生平資料.社會背景) 2.專注於文本內部的討論(新批評的方法) 3. 轉向注重讀者的閱讀過程探討 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可以說明的是"作者"不再是讀者探索意義的唯一根源 而這樣的說法也是對於赫希(Hirsch)所堅持的-作者是作品意義的決定因素的說法做出反駁 赫希的看法是,作品必定是作者的意識型態.社會成分的呈現,也必和其所屬的社會群體息息相關 所以一作品的意義決定在作者手中,讀者再怎麼努力解讀也只能趨近作者的意圖 而不能全然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背景不同) 希認為作者的意圖才是一文本的"客觀意義"所在 他的說法其實就是作者意義決定論 算是比較傳統的文學研究方法(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傳記資料的蒐集等) 赫希的說法被一些人(比如巴特)所攻擊 批評他的人認為,如果文學作品,是一種成品的話 應當如同其他藝術品一般,是供給觀賞者欣賞的(詮釋) 而觀賞者詮釋作品的過程就是作品不斷的提供觀賞者暗示的過程 也就是說,作品本身藏有指涉,而讀者就是在尋找所指何在 但是問題是,每個詮釋者對於指涉符號(語言)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理解 同樣一句話,也許作者寫的語帶嘲諷,可是讀者卻讀不出作者別有所指 若要爭論個人體悟的作品所指意義,那將會是各說各話.沒完沒了 而且,閱讀的過程中讀者本就握有詮釋權 同一部作品看在不同的讀者眼中就有不同的解讀,一些字句是如何的被詮釋被解讀 最關鍵的就在讀者的''意會'',而這就遠非作者所能做主了 於是乎巴特說-作者已死 作者僅是文字的提供者,而解讀-意義建構的過程,乃是操之在我(讀者)的手中 基本上,作者當然可以獨斷的說我寫作的意圖是...(如果他還活著) 可是只要是牽涉的閱讀的動作,一作品的閱讀.理解.詮釋 意義的闡發就不可能為作者所專斷限定 除非作者孤芳自賞 當然,一個好的讀者必是貼近文本所指地進行解讀 不能只是隨意講講讀後感想而背離作者文意 事實上,文學理論一直都受到"哲學"思潮所影響 所以文學理論基本上跟著近代''詮釋學''的發展在走(嗚嗚唸了就頭大:~~~) 近代的德哲-海德格(Heidegger)對於詮釋學的論述也助益了文學作品解讀的推展 他的說法是''所有的詮釋都必先在先行架構中運作...,任何有助於理解的詮釋 ,必定是已了解所詮釋的對象為何物" 也就是說,詮釋是依恃著某著先行的理解,以已知的範疇作為出發點,而構成詮釋循環 (嗚嗚~~~快掰不下去了:~~~~哲學系的救命喔:~~~) 海德格的說法強調的是詮釋者的生命體會和存有經驗 如果一部作品對讀者而言具有什麼意義,關鍵是在於一讀者到底有什麼經驗 這些經驗一方面讓他和作品得以產生共鳴 一方面也決定他如何詮釋這部作品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不同年齡看同一本書感觸和收穫會不同) 而海德格的學生葛達謨(Gadamer) 還近一步指出詮釋者的歷史性和時間性 是影響詮釋的必然因素(後世解讀前代作品才有新意) 他的主張是-理解就是詮釋,理解的本身就以包含了詮釋活動,有詮釋才有理解 讀者在理解.詮釋一部作品時,所尋求的乃是自身意識型態範疇和作品的意識型態範疇的融合 這也是他所強調的,所謂的"對話關係" 他認為一部作品就是讀者的對話者,閱讀和理解的過程就是不斷對話的過程 作品不是無生命的客體物件,而是可以和讀者不斷對話.研討的對話者 所以,以葛達謨的主張來看-所謂的閱讀的"意義"是由讀者所決定的 也唯有透過閱讀此一行動,意義才會產生!! (不管作著寫作目的為何,若沒有讀者進行解讀,意義是無從產生的!!) 近代還有一些針對閱讀者所做的闡述 接受美學..讀者反映理論...大抵也都是繞著讀者的詮釋在作討論 嗯...我的重點是 關於閱讀此一行為,現今的理論已經是在討論讀者如何與文本進行對話 所謂的意義已經不在是討論作者創作意圖為何 而是閱讀者從閱讀中究竟獲得了何種啟發和觸動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閱讀會讓人感覺到接近自我的意識核心) 作品反倒是變成了讀者自我對辯的對象 藉著閱讀會更清楚自己究竟理解了什麼,不理解什麼 而且不清楚和不理解的狀態還會促使讀者繼續地探求 直到自己覺得理解為止... 硬撐到這,實在是...兩眼發昏..只是單純的想對得起我老師 一天到晚都在那碎碎唸''對話'' ''對話''閱讀就是一種對話... 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師承 Gadamer... (嗯...那Gadamer不就是我的師公?? 從來都沒想過這問題說:P) 嗯...別理我,中國人的壞毛病... 夷??文學理論不見了.... 嗚嗚~~掰不下去了~~開始昏頭了(以下言論不代表本人清醒意識) 反正呢,文學理論必定是跟著哲學思潮在走 每個理論都可以追溯到相對應的哲學思考 有興趣的人還不如去看看詮釋學 (基本上,我比較習慣看人家整理好的概述,若真要了解各家說法我腦袋會爆!) 我想,文學理論提供的無非就是一種研究或解讀的方法吧 沒有在世的體會和體驗(必要的累積經驗)光方法能解析出什麼意義來??? 而且,閱讀的喜悅有時應該是很純然的享受吧 腦子幹嘛非得不斷的想不斷的建構意義呢 好累人喔;p 扯了這麼多,其實重點是說 巴特的說法其實是一種參考而已 後來的一些大師的對於''閱讀''此一行動的解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又更進一步指出了 閱讀者是如何的在進行意義的建構 其實這才真的指出了所謂的"意義"是個人私我的思慮的推演結果 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客觀意義"的存在(作品內涵的真理或普世價值不算在內啦) 嗯..希望我寫的,還不至於讓大家看不懂... 因為我也懂得霧颯颯:P : 我想 : 所謂『作者已死』的理論比較適合應用在文學性的文字吧 : 若是評論性的文字 : 這個理論或許仍然有效 : 但就會有較大的侷限性了吧~~ : 我同意所謂的『作者已死』的理論 :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讀一段文字時無法進入那個情境裡 : 你就會無法產生共鳴 那要看你想鳴什麼;p 如果帶著主觀經驗看 作品當然無法配合你 真的有心的讀者(不是每本書都要這樣唸,會死人..) 反倒是要很謙虛的承認哪裡不懂哪部分根本經驗欠缺所以才看不懂 然後讓作品發聲 進行填補和修正的動作 當讀者真的與作品進行對話時,觸發才會不斷源源湧出 當然,這是很用心的讀者才會作的事 也跟看什麼類型的書有關 嗯..其實,即使不是唸文學性作品 只要是涉及閱讀的動作幾乎大腦運作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 事實上要進入一個完全相同的情境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 但若是恰巧處在一個極為相似的環境 : 也許讀著文字時就涕泗縱橫了吧 : 文學是一門最為私密的文體吧 : 因為抒發的是內心深層的感觸 : 所以若是無法專心的讀著 我覺得是經驗和人世體悟的問題 用功和專心是閱讀的態度 但不一定有助於解讀 : 便很難進入書中的世界 : (這是我個人的感覺啦) : 如此一來 看到一樣的文字 : 內心的感受卻和作者當時相差十萬八千里吧 : 歐尼珠卡兄說的『作者的對話對象只有一個,就是自己。』 : 我骯信這句話在理論上對 理論上是對的 不過在想想..其實作者在動筆為文時是期待著特定的人來讀他的作品的 (除非是寫日記) 真要探究應當不只是獨自發聲吧... : 但卻失之無情啊~~ : 無法去argue的是 : 不可能讀者會產生跟作者當時一模一樣的感覺 : 就連作者本身在事後都無法完全回復當時的感覺 : 但這句話講出來卻讓喜歡文字的人洩氣啊~~ : 不過我認為 : 就算跟作者不一樣的感覺 : 『無法跟作者做最直接的對話』 : 或者甚至跟作者形成雞同鴨講 : 相信也是無傷大雅吧~~:P 這種落差常常馬有... 而且就算不跟作者現身說法相較 光平常看人家寫評論或社評之類的就覺得...唉... 怎麼同樣過生活,別人卻有對事物那麼敏銳的洞悉 自己的解讀老不長進... 嗯...記得我以前看奇士勞司基的片子時 自己在那邊解讀的很興奮.滿心歡喜... 結果後來看過奇氏自己談論拍片的過程以及種種時 有點小失望... 原本滿心期待的解答,原來是導演的無心插柳;p (不是對大師失望,是面對落差的沮喪,就好像成長必得面臨幻滅一般) 我還想說的是.. 其實呢,可供閱讀的還不只是書本 這世界根本就是個文本 世事樣樣都有待理解和詮釋 解讀人事有時真的是挺有趣的!! 把這世界當成書來讀吧 時時享受閱讀的樂趣 P.S. 希望敝人淺見沒破壞貴版嚴謹討論議題的態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h169.s187.ts30.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