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oach1971 (ROACH)》之銘言: : ※ 引述《sharpy (開始飛吧)》之銘言: : : 這一點真的是我很大的疑問 : : 左派會弄出現在新新聞這種風格嗎? : 楊照批評的記者穿軍服(其實是「迷彩服」,不是「軍服」) : 簡單講就是「新聞綜藝化」嘛 : 楊照講一大堆理論 : 是用「牛刀」來殺雞了 : 但,新新聞為了生存,在楊照任內,也增加了許多「輕薄」的新聞 : 跟新聞綜藝化,還不都是一樣為了「生存」而改變原有的風格? 恩 其實我沒有很認真或固定地在看新新聞啦 所以我的發言不是很準確 但就我的印象而言 我不知道什麼叫做輕薄的新聞耶 請問你是指譬如張大春那種小說連載或是劉黎兒的專欄嘛 或是一些比較輕鬆的新聞呢 我不知道新新聞是不是為了生存才改變原有風格 如果真的是的話 那我覺得把這個改變跟新聞綜藝化相提並論 對新新聞來說有點不公平啦 因為我個人對新新聞內容的評價是蠻不錯的 而且我覺得新新聞所探討的內容都蠻用心的 不論是政治或是經濟或是民生等等議題 說他們會挑議題或用心也許太抽象了 但他們起碼不會隨著目前發燒的議題作一些俗濫的報導 如果是封面議題 雖然幾乎都是時事 但探討的角度比較會跟其他雜誌不太一樣 而且我想要強調的是 在其他一些封面專題之外的報導 我覺得新新聞比較不重視八卦式的報導 而是重視分析式的報導 所以題材也可以選的比較廣 不會只選一些看到膩的新聞 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楊照寫的那些小專欄 但是我覺得楊照在新聞人這個角色的扮演上是還不錯的 (在這邊先跳脫嘿黑黑暗的爭執吧) 例如新新聞總編輯必須要決定雜誌的方向 還有每一期的專題 以及負責抓出他認為重要的趨勢 我覺得楊照其實在這點上沒有受商業邏輯影響地太深 這是我喜歡新新聞的原因之一 不過 我真的不是很忠實地新新聞讀者啦 也許新新聞並不是我印象中的這樣了 : 新新聞有許多不錯的評論家,我不希望新新聞倒 : 這些「輕」新聞如果有助於新新聞生存,我覺得也還好啦 : 但自己為求生存拼輕新聞,卻批評別人的新聞綜藝化 : 這有些五十步笑百步了 : 我覺得,楊照今天既然已經算是有「經營者」的角色 : 最好減少一些對小事情的評論 : 因為「經營者」與「評論家」的角色會衝突 : 經營者要看大局,不能太計較細節,有時就會跟自己的評論有矛盾。 : 其次,評論這些小事情,跟「新新聞總編」的角色、地位實在也不太搭。 : 像楊照寫這些小專欄,言多必失,被網友抓出一些瑕疵, : 對「新新聞總編」的名譽不能說沒有傷害。 : 正規的電視台會約束記者在外的活動,壹傳媒更是嚴格禁止工作人員兼差 : 我覺得新新聞總編這個職位的格局應該可以更大一點。 -- 我懷念冷戰, 因為它給了你一個早上起床的理由。 ~~ adopted from "Rabbit At Rest" ~~ John Updik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0.69.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