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YangZh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oach1971 (ROACH)》之銘言: : ※ 引述《sitcom (牛逼)》之銘言: : : 恩 其實我沒有很認真或固定地在看新新聞啦 : : 所以我的發言不是很準確 : : 但就我的印象而言 : : 我不知道什麼叫做輕薄的新聞耶 : : 請問你是指譬如張大春那種小說連載或是劉黎兒的專欄嘛 : : 或是一些比較輕鬆的新聞呢 : 不是這些啦 : 而是,有一些追求流行、明顯可以看出跟從前新新聞調性完全不合的專輯 我也有相同的感覺 不過所指的也許跟你不完全一樣 譬如說改版後的金融家列傳或是前進竹科系列 我看了是滿驚訝的 不明白新新聞為什麼會想要做這種專題 一時會誤以為翻到了商周 不過楊照自己似乎已有解釋過 這種轉向也算是一種對政治的無奈及無力吧 其實改版後的新新聞並沒有給我特別耳目一新的感受 (除了張大春的連載以外) 譬如改版第一期報導賀元的那一系列 就選題來說我就不認為太成功 畢竟改版邀到了張大春及羅智成 也算重量級的專欄 而且報導方面新新聞似乎也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不過這當然牽涉到他們的人手問題 不能怪罪到他們不努力或什麼的 : : 我不知道新新聞是不是為了生存才改變原有風格 : : 如果真的是的話 : : 那我覺得把這個改變跟新聞綜藝化相提並論 : : 對新新聞來說有點不公平啦 : 是有點不公平啦 : 可是在我這種過去看了十幾年的老讀者心中 (挖真是老讀者了...) : 就覺得很嚴重了 : 老讀者的期待總是會高些 : : 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楊照寫的那些小專欄 : : 但是我覺得楊照在新聞人這個角色的扮演上是還不錯的 : : (在這邊先跳脫嘿黑黑暗的爭執吧) : : 例如新新聞總編輯必須要決定雜誌的方向 : : 還有每一期的專題 : : 以及負責抓出他認為重要的趨勢 : : 我覺得楊照其實在這點上沒有受商業邏輯影響地太深 : : 這是我喜歡新新聞的原因之一 : : 不過 我真的不是很忠實地新新聞讀者啦 : 我對這些也沒意見啦 : 只是覺得楊照既然接了新新聞總編輯 : 其他副刊的小專欄還要繼續寫嗎? : 我們看到一些網友抓出這些小專欄的瑕疵 : 這對新新聞總編的公信力可能會有傷害。 我還有個問題 自從嘿嘿嘿案之後之後許多人都將楊照稱為"資深媒體人" 可是我一直不知道在新新聞總編輯這個頭銜之前 楊照還有從事過哪方面關於媒體的工作? 我的印象中他一直就是個作家及評論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8.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