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dia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二章 成長減緩真正的原因是: 從開發中到已開發的必然轉型 巨大捷安特:90年代遭到國民黨放棄的傳統產業,如今升級成世界知名品牌 ◆國民黨馬蕭團隊只會數落民進黨遇到的困難,卻忽略了經濟數字 惡化的真相是:台灣在1980年代末期就開始面臨轉型的挑戰。 ◆這個挑戰所引起的困難,台灣朝野只能共同面對,誰也沒有幸災 樂禍的權利。 ◆最危險的是:國民黨團隊當時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核心問題理解 錯誤,他們提出錯誤的對策,延誤了處理的時機,而且這些錯誤 繼續沿用在今天馬蕭競選團隊的經濟政策之中。 1、國、民兩黨同樣面對80年代開始經濟轉型的困難 國民黨馬蕭團隊只會數落民進黨遇到的困難,卻忽略了經濟數字惡化的 真相是—— 台灣在1980年代末期就開始面臨轉型的挑戰。這個挑戰所引起的 困難,台灣朝野只能共同面對,誰也沒有幸災樂禍的權利。非常遺憾的,國 民黨卻把責任全部推給民進黨。推卸責任還在其次,最危險的是:國民黨團 隊當時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核心問題理解錯誤,他們提出錯誤的對策,延誤 了處理的時機,而且這些錯誤仍然繼續沿用在今天馬蕭競選團隊的經濟政策 之中。 東亞的發展依賴著美國作為最終消費市場,也就是依賴美國的貿易赤字 而發展。但是在1983年,美國貿易赤字飆漲,首次轉變為債務國,因此1985 年迫使日本及東亞四小龍(香港除外)的幣值大幅上升,並且在1995年以前 一直維持著這波升值的幅度。大幅的升值壓縮出口產業的利潤,使得四小龍 無法維持過往的勞力密集產業,而必須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也就是產業升 級轉型。不只如此,美國同時還強制台灣必須開放市場,更造成台灣產業的 壓力。 2、台灣的處境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 另一方面,東協各國和中國則在這個時候接替四小龍投入低階製造,這 一來,先進市場的人口只不過增加到七億,但投入在低階生產國家的人口卻 高達30多億!於是,台灣傳統勞力密集產業開始了迅速外移的過程,一直到 了1990年代,連台灣電子組裝代工業也外移,2000年留在台灣生產的產值已 經剩下不到一半。 台灣面臨的處境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 一方面要進行產業升級轉 型,跟先進國家競爭高技術的市場;另一方面則是低階製造大量且快速地外 移。台灣經濟成長的相對衰退,其原因就在於低階製造的產業過於快速地移 往中國,而高階製造又因為欠缺投資以致於增長過慢。它的另一個連動效果 是,由於移出的大多是勞力密集產業,因此產業外移推昇了失業人口的比率 ,而失業率升高則又加大了貧富差距,並導致內需市場的萎縮。 -- 請看林濁水怎麼來"拆解馬蕭財經神話" , 讓大家知道真相. *全文請至http://vivataiwan.tv/fsbookfs.html下載! 請大家努力轉寄 -- 如果你跟我說 電視怎麼怎麼說 那我會跟你說 你是大便吃太多 ------------------------------------------ 我潛伏在台北的日子/一個高雄人的生活點滴 http://www.wretch.cc/blog/lyfel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