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dia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中研院的Jerry 版權沒有,若有不便之處敬請立刻告知,將以最急件刪除 一早被morning call急促的鈴聲叫醒,趕著又要上戰場了。會是怎樣的一個會場?會 碰到怎樣的人?會場氣氛會如何?心裡有點忐忑不安,不過,這幾年來已經練就了厚 臉皮,很快就被好奇的心情所取代。 會議進行中討論的課題都環繞著高雄的發展,人們用詞以及語調都帶有一種自己人談 自己事的氛圍,我反而有種混進部落的人類學者的異樣感覺。 今天的會議開場請來一位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客座的教授Chester 來演講,他談的主 題是:一個外國古蹟保存學者對旗山與美濃的觀察。他用自己拍下的幻燈片介紹,娓 娓道來,覺得深受啟發,甚至數度感動得幾乎要落淚。他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台灣很小 很年輕,其實台灣有很多值得保存的文化資產在,可以引以為傲。重點是:文化保育 的對象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中自有其活潑創新、彈性與適應力。 他表示,最害怕人們把文化保育當成是蓋博物館的工作,因為一旦人們把生活當成博 物館看待,那些存在博物館中的東西反而就開始隔離於生活,甚至在生活中漸漸死去 。觀看取代了感受,距離取代了被文化包裹的感動。所以,他一到,美濃看到一個博 物館成立,反而會開始擔憂。他建議美濃人,在博物館四周蓋一個停車場,把那些 bus tourists帶到這裡,讓他們買紀念品、拍照,滿足他們的觀光慾望,也增加美濃 的收入。但是,不要把他們引到美濃鎮裡,保存裡面的生活不被干擾,開放給那些願 意親自走進去美濃,尊重美濃的serious visitors。 他來到旗山,拜會當地社區文化工作者。看到他們製作了精美的棒球帽,上面繡了精 心設計的旗山標誌,他說,這些都是把文化當產業來發展的一些常見手法,或許沒有 什麼不對。但是,他很嚴肅地提醒當地熱心人士,他們頭上「已經」戴著的斗笠,本 身才更有價值。他說,顯然我們已經漸漸麻痺,而不懂得如何欣賞自己已經擁有的美 麗景致與人文風采。 演講最後一張幻燈片是兩頂帽子,棒球帽與斗笠,他說,如果有一天台灣朋友需要在 當作做一個選擇,請台灣朋友一定要清楚該選擇戴上哪一頂。他說,不在這文化中的 外地人來到台灣,是絕不會被棒球帽上的標誌所感動(他們老美大聯盟就有多少的帽 子可以選,不是嗎?)。讓他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美濃餐館裡桌上擺放著用廢紙折 成的方盒,在旗山看到直接在瓶蓋上打洞以便添加佐料的民間智慧。那些才是這個土 地上人民的生活結晶。 很快地輪到我上場評論,我那針對一篇檢討高雄百年來產業發展史的論文所做拉拉雜 雜的評論,大略內容記錄如下: ================ 感謝這個機會,讓一個台北小孩能夠這麼貼近地認識高雄,翻閱之間不覺已經跟這台 灣南方的大城一起走過百年的歲月。 我發覺,由邊陲看核心真的有其銳利之處,把焦點放置在高雄的城市發展,反而比較 能夠呈顯出台灣產業變化的軌跡與成長的難題。站在台北看天下,總是比較看不到這 些發展的緊張與代價,以及歷史當中人們的曲折與掙扎。高雄人要加油多努力,台北 人要學著謙虛。 這文章非常有意思地提到「產業─鐵道─築港─造市」這個屬於高雄市的,一直受到 工具化邏輯左右的發展規律。其中尤其是鐵道最為作者所關注,因為它是當中的一個 樞紐環節。高雄這種環狀分支的城市鐵道有其特殊性,從這一小處就可以看到高雄學 的大有可為,不需要妄自菲薄。 有產業、鐵道、港灣的互動,讓我從空間的堆疊與挪移中看到一種歷史沈澱起來的僵 固性。空間是命運,也是機會。這篇文章看到命運,高雄現在有更大的政治自主性, 應該也可以從空間中去創造性地去挖掘未來的機會。 這文章中列了一個衰退產業與空間關連的一覽表,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但是我也發覺 當中的產業分期似乎不夠清楚。我的意思是,當中隱然發展的軌跡是有著高度的一貫 性與重疊性。是這種一貫性讓我們才警覺到高雄現在面對衰退與自主的弔詭,其實才 是更為真實的歷史斷裂。 這篇文章另一個讓人印象深刻之處是,作者一直把「工具化」或者「工具性」當成是 一個核心的觀念,我覺得這是有一定的洞見。但是,「工具化」在此文中的使用其實 是雙義的,它包括了邊陲服務政治核心規劃,以及生產積累壓過了市民生活,這兩層 交錯的「工具化」意義在。 我讀這文章下來,其實並沒有如作者所稱產業分期不同階段跳躍的感覺。反而,我可 以強烈地感覺到高雄的產業城市發展一直具有一種歷史的連慣性。一開始本來是好山 好水,被政治核心規劃成南向的前進基地;然後,可能不是作者強調的柴油內燃機的 革命,而是這帝國的殖民企畫,因此才有水泥、台機、木材,窯業等的產業發展。這 一路下來慢慢就為重化工業又鋪好了基礎,石化業與鋼鐵生產都有其內在必要的連貫 性、考慮運輸成本與安全,原油到岸、鐵砂到岸最好就近直接處理,造船其實何嘗不 是。此外,這些都是資本密集產業,需要穩定的需求來保證成功,也因此都帶有國家 企畫型上游產業的特色。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前述兩個工具性在歷史中的連貫與堆 疊一直都是延續的高雄發展性格。 如果我對這篇文章的這種再閱讀有些道理。那麼,高雄現在可以說到了千禧年交替之 際才終於面對到一個歷史的斷裂性;而就像工具性的多義一樣,這種斷裂當中也呈顯 中有相應的雙元性。 現在高雄要發展新興高科技產業,但是流動的知識經濟跟地點的物質性其實並沒有太 大的關係,跟文化、教育、人才、認同、生活品質這些社會性的軟體反而比較有關係 (矽谷與新竹都是很好的例子)。這是高雄面對的產業經驗的斷裂。另外是高雄開始 有了一些政治上的自主性,文化上也開始有了一些自覺,累積了一點在地的知識菁英 與活的文化資產。對照長期歷史中政治核心的指導與宰制,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翻轉的 態勢。 前者在過去城市/產業發展模式的對照下是一個挑戰,一個長期以來受到各種僵固性 與工具性籠罩的地方社會經濟體要如何回應一個流動與智價的年代?但衰退會逼迫人 們開始去尋求alternative ,而且還必須要是反思到更深層制度慣性並與之周旋的 deep alternative。後者這個政治層次上的斷裂,則是給了高雄一點點把命運重新掌 握在自己手中的希望,最起碼降低了政治核心繼續主導一切的空間。這種政治空間最 終能否具有積極的典範意義,就要看高雄人能不能透過反思與自覺,停止自我工具化 ,進而發揮市民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這篇文章的作者說,高雄的發展軌跡是:為了產業而發展鐵道,循著鐵道再推動築港 ,最後工具性的港灣再創造了工具化的城市。而一旦產業開始衰退,衰退的經濟首先 拋棄了鐵道,接著鐵道再拋棄港口,港口最後拋棄城市。 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那麼,或許,我們藉著反轉這組概念的順序,獲得一些關於 未來的啟發。 首要最重要的,要先重建一個屬於市民與生活的城市。然後,為了救城市,要救出港 口;為了接近港口、服務市民,思考如何把鐵路再利用。一旦這三者都開始活化,或 許高雄可以慢慢在一個跟過去「雙重工具化」不同的典範基礎上,開展出產業發展的 新契機。 Chester 剛說到美濃的門樓,他提醒我們美濃人智慧地保留了日據時代的城門。這當 中的啟發或許也可以跟這裡呼應一下。鐵道與港口固然有其歷史沿襲下來的個性與壓 迫性;但是高雄人不妨想想如何把它們翻轉向內。過去的高雄市是為了鐵路與港口而 服務,而鐵路與港口則是為了遠離當地的政治核心與產業積累而服務。如今,思考如 何反轉利用鐵道與港口來活化高雄市民生活,可能是個很好的歷史起點。 高雄面對斷裂的兩難,在經濟衰退下被給予了一定的自主來面對漂浮不定的產業新世 界。高雄人想到城市改造,相較於面對全球化的經濟世界的茫然,總是比較有個譜, 這是自然的好事。城市改造其實真是不錯的開始,讓自主與自省的城市與市民收復鐵 道,讓人們透過鐵道的再利用重新建構高雄生活圈的地景,也重新收復了港口,這或 許真的是振興高雄產業穩健的第一步。 ================ 以上,是我記憶中評論報告的一個簡單的大綱。放在這裡做個留念。 -- 台湾は、主権独立国家であり。 台湾は、中国の一部ではない。 台湾と中国はそれぞれが別の国で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