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dian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3.11.13 中國時報 國親反美路線破產 ◎梁文傑 最近,親民黨把夏馨的「布希助台」等同於「布希助扁」,把她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宋楚瑜則完全不顧對台美關係可能的傷害, 直指布希之弟向阿扁總統收取了一百萬美元。國民黨也指證歷歷地全力相挺。 為什麼一個靠美國維持獨裁五十年的政黨會突然變得這麼勇敢? 要解開這個謎,就必須分析小布希路線與國親利益的根本衝突。 小布希可說是保守黨外交路線正統繼承人。 他還是候選人時即宣稱「中國是美國的頭號(戰略競爭)對手」。 他在二○○○年接受CNN專訪時更表示, 「我不否認一個中國政策,但是我否認中國有權力統治民主的台灣人民」。 在被詢問美國是否應要求台灣不可強行獨立時,他只是強調 「不論如何解決爭議,都須透過和平途徑」。 「中國是美國頭號對手」、「中國無權統治民主的台灣」、 「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可說是小布希政府中國政策的三個核心概念。 更重要的是,小布希一改「戰略模糊」政策為「戰略清淅」, 亦即明確宣示美國防衛台灣的決心,避免中國誤判而使導彈(1996)事件重演。 雖然小布希上台後在不同情境下對中國有拉有打, 但這個原則一以貫之──「中國要知道,她若有軍事行動,我們會協助台灣自衛。」 面對小布希,國民黨的焦慮一點也不比中國少:既然台灣問題無論如何得 和平解決,而小布希又無意敦促台灣放棄獨立(即使只有口惠也好), 那麼國民黨一向宣傳的「台獨就是戰爭」、「美國不支持民進黨」等口號 就失去作用。所以從小布希上任開始,國民黨就死盯著小布希支持台灣的一舉一動, 因為所有對台灣的支持都是對民進黨的支持,都必須貶抑。 最早公開提出這一路線的是連戰本人。在二○○一年中美撞機事件後不久, 連戰即正確地指出美國新政府的中國政策已經向台灣傾斜。前提雖然正確, 結論卻是「台灣不要成為人家的馬前卒」,似乎美國對台灣友善是憂非喜。 緊接著,國民黨外交策士邵玉銘又對陳水扁總統出訪美國受到歡迎一事指出, 台灣和美國走得太近,可能會導致中國視臺灣為敵, 結論是「我們不想讓台灣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兵卒」。 美國努力加強台灣軍備,國親卻對軍售誓死反對。 宋楚瑜甚至反對台美軍事交流,把台灣軍官到美國受訓說成是「到美國上莒光日」。 在伊拉克戰爭前夕,國親兩黨連署四十四名立委「反戰/反美」, 親民黨團總召周錫瑋更直指陳水扁是美國的「兒皇帝」。 到了今年八月,連戰再次在國民黨全代會上重申「臺灣不接受中國的一國兩制, 更不可能做美國的馬前卒」。 話說得雖然硬,但國親真正想要的還是小布希放鬆對台灣的善意和承諾。 所以連戰幾次訪美,都不忘宣揚「國民黨當選才最符合美國利益」的觀念, 最近一次訪美時還以近乎邀寵的口氣表示,當美國正在為伊拉克傷腦筋, 台灣不應該為朋友找麻煩。就連阻擋公投法過關、對新憲議題視而不見, 在國民黨內都被視為「為美國朋友打前鋒」。 但小布希政府畢竟沒有領情,畢竟連、宋的反美路線已持續三年, 早已被「點名做記號」。在阿扁總統受到美方高規格待遇後, 國、親兩黨受背叛的感覺便如山洪爆發,就連美國第一家庭都躲不掉人身攻擊。 從小布希「德州牛仔」的個性來看,設若連、宋當選, 台美關係能否修補實在令人懷疑。 回溯起來,國、親兩黨三年來的反美路線其實出於必然,而非策略的誤判。 只有美國玩弄「戰略模糊」,讓台灣人民摸不清安全界線何在的情況下, 國親才能繼續恐嚇台灣人民,「不統不獨」的國家定位才有存在的空間。 一個「戰略清晰」的美國總統,尤其是對台灣友善的美國總統既不能被中國接受, 也不能被國親兩黨接受,所以中國與小布希乃至連宋與小布希的碰撞也就在所難免了。 (作者為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會副執行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