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aller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分享一點個人經驗裡累積的常識 Doctor-Info版也有一些小弟我個人的經驗談可供參考 此篇主要講有哪些醫療方式可供選擇。 另外講點我個人認知裡所謂的'改善體質' ※ 引述《wieigio (Free Wind)》之銘言: : 這種病好像屬於過敏的一種吧!! 是的 就是過敏 只是這種過敏體質過度敏感 一發炎也是過度 會癢到生不如死 : 想必各位大大應該有聽說這類的皮膚病吧! : 這個病已經在小弟身上持續了六年之久 唉...我曾被它纏身近23年 至於怎麼發生的?我也不知道 醫生也不知道(應該說致病機轉仍然不明確) 目前西醫學對於該病症的所知,主要是免疫性功能失調,第二型免疫細胞過度活化, 相對也抑制第一型免疫細胞活力,除了過於敏感,抵抗力也較差。 當過敏原進入體內,異位性體質(註1)的人,第二型T輔助細胞會分泌一些激素,進而 活化肥胖細胞、使IgE值升高、釋出發炎物質:如 組織胺。 此時反應到皮膚上,組織胺使得皮膚紅腫、癢,由於失調的免疫功能而演變成慢性發炎 故這類患者的寫照: 環境、飲食、壓力誘發過敏->紅腫 癢->抓->痛,蓋過癢感->癒合 消腫->復發 一直不斷循環,惡夢難以中止。 台灣常見過敏原,以塵滿、灰塵、蟑螂(分泌物散發於空氣中的物質)、寵物的毛等等為主 其中又以塵滿為大多數人的過敏原,空氣中有很多。 食物中也會有過敏原,如:蝦蟹的某些物質、某些蛋白質、芒果、榴連等等。 治療之外,盡量遠離過敏原也是重要一環,生活環境要乾淨、通風 床鋪盡量能夠清洗完曬太陽,以殺死塵滿。 飲食也應注意過敏原入口。 然而生活環境不可能沒有過敏原存在,只能盡量避免, 所以改善體質、降低免疫系統的敏感程度,自然對於過敏原會比較不受影響 另外,第一型免疫細胞的活化(對抗細菌 病毒的能力提升),同時也會降低第二型免疫 細胞活性,進而降低IgE值,減少組織胺釋出,自然會改善。 西醫藥治療,普遍以口服抗組織胺減少血液中組織胺濃度,達到止癢功效, 另外擦類固醇藥膏以抑制皮膚上的發炎病灶,相當程度的急性期可能口服類固醇。 另外也有所謂的減敏治療,抽血檢查對於哪些過敏原過敏,然後把過敏原提煉出來的藥劑 打入體內,使免疫系統慢慢習慣過敏原,以降低過敏,減敏療程期間會搭配口服抗組織胺 以及類固醇藥膏。 還有一類免疫性治療法,口服免疫抑制劑:環炮靈、移護寧等,以及外用免疫抑制藥膏: 普特皮、醫立妥等。 然而,仍然有許多人在上述西醫藥治療當中,無法控制得宜,另外類固醇的使用, 需要醫師長期調整強度與劑量,必須相當小心,否則有些危險。 普特皮 醫立妥等藥膏一開始使用會有相當程度的灼熱感,療效也似乎沒令人滿意 而新一代抗組織胺,減低了第一代令人嗜睡的副作用,也有屬於長效型,一天一顆 副作用少見,可供長期服用。 以我個人的經驗,西醫藥在急性期有幫助,較屬於應急,但是療效確實讓我不滿意。 到後來,只能控制一部份的癢,依然是抓到不行。 中醫藥的治療,以肺、脾、腎等三大臟象下手,治療手段多托、補、消等手法處之。 此類患者,脾胃失調、脾濕為表現,因脾胃運化不良,血循不暢,久之甚而血燥生風 更有不在少數者全身發作。 中醫裡的腎表體質的本質,脾胃為腸胃系統。 以現在醫學角度看待,異位性體質,腎虛類似先天的體質整體不佳,脾胃:腸胃不好, 人體的免疫功能有很大部分在腸胃,這點,中醫講的脾胃就很接近了。 托:將病邪趕出體內,補:健脾胃,增進腸胃功能,消: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主之 以宣肺解表、固脾腎為主,佐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藥,以收良效之功。 個人的經驗裡,中醫藥的療效雖較慢,但確實會逐漸改善,而西醫藥的急性期控制, 兩者之間還是有著可以合作的空間。 註1:異位性體質通常包含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鼻炎三者。 三者在某一條基因上,有著一樣的異常,許多患者同時有著這三類裡的2類以上 註2: 以上是我個人與異位性皮膚炎對抗多年的經驗,以及多方收集資料個人所整理而得 註3: 此病不易根治,應先以能夠改善良多為主要目標,只要能夠改善到不怎麼發作 也不太影響生活起居,其實就不至於頭大。 若能根治,就真的需要有很大的運氣。 註4: 本人病史23年,曾有6年多屬於全身性發作,台大診斷病灶佔全身面積70%以上 近來一年半的中醫治療+西醫急性期控制,現已無須使用西醫藥,面積小於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47.64 ※ 編輯: minshow 來自: 61.64.47.64 (07/13 13:43)